《大菩薩藏經》開題

藍吉富



 

 

  

一、引言
  《大菩薩藏經》是唐代譯經大師玄奘,從印度回中國之後,所開譯的第一部經。
  玄奘於貞觀三年
(629)出玉門關,首途前往印度。貞觀十九年(645)回到長安。當年五月,開始譯經。開譯的第一部經,就是《大菩薩藏經》。
  《大菩薩藏經》雖然是玄奘回國後第一部開譯的佛典,但是由於該經篇幅較大,共二十卷
(約20萬字),所以翻了四個月,到當年九月二日才譯畢。在這期間,玄奘也陸續譯出幾部篇幅甚小的經論,如《顯揚聖教論頌》(一卷)、《六門陀羅尼經》(一卷)、《佛地經》(一卷)。這幾部經因為篇幅小,所以都在《大菩薩藏經》譯畢之前完成(見《開元釋教錄》卷八)
玄奘在該經譯出之後,曾上呈唐太宗。太宗在覽讀、讚美之餘,還命太子
(李治)為該經撰〈後序〉。該文中云:
  「夫菩薩藏經者,大覺義宗之要旨也。佛修此道以證無生。菩薩受持,咸登不退。六波羅蜜,關鍵所資。四無量心,根力斯備。蓋彼岸之津涉,正覺之梯航者焉。貞觀中年……沙門玄奘……至於天竺力士生處,訪獲此經。歸而奏上,降詔翻譯,於是畢功……。」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
  撰文的太子李治,即是後來的唐高宗。文中所指出的本經特色,頗為如實,相信必然經過玄奘的指點。文中所謂的「
(玄奘)至於天竺力士生處,訪獲此經」一語,更為玄奘訪獲此經的地點,作一提示。
  按:「力士生處」係指拘尸那揭羅
(Kuśinagara)城。此城即釋尊入涅槃處。其地為末羅(Malla,義云「力士」)族所居處。故佛典稱之為「力士生地」(《大唐西域記》卷六、季羨林注釋)。由此文可知,《大菩薩藏經》的梵文原本,是玄奘在釋尊涅槃處拘尸那揭羅城所訪求而得的。
  玄奘為求法而出國十餘年,回國後又受到唐太宗的信任,綜觀其求法過程中所呈現的使命感、心路歷程及所受朝廷的優渥待遇,可以推知,他第一部想譯介給中國佛教界的佛典,必然經過他的深思熟慮。因此,筆者以為,他第一部譯介這部《大菩薩藏經》應該是具有深意的。
  可惜的是,這部經在歷史上並沒有引起佛教界的矚目。在現存各版大藏經中,都找不到這部經的經題。因為它被收併入《大寶積經》中,成為該經的一會。而且,在現存文獻資料中,筆者也沒有發現這部經有任何註解本。可見,它被研究、被弘揚的機會,似亦不多。
  玄奘回國之後第一部想推荐給華人的佛經,顯然被忽視了。這不能不說是玄奘譯經偉業中之一件不小的遺憾。

二、經題
  關於這部經的經題,有下列各種記載:
 (一)經文內的宣示
  在本經〈金毘羅天受記品〉中,有這樣的宣示:
  「如來……告長老阿難陀曰:……我當於此坐,……說大乘菩薩行所依經。名『微妙吉祥大菩薩藏』。」
  這是經文的宣示,指出本經名為「微妙吉祥大菩薩藏經」。並謂此經是「大乘菩薩行所依」之經典。
  此外,在本經〈大自在天授記品〉卷末又云:「如是大乘大菩薩藏微妙法門,當知即是諸菩薩道」。可見本經內容,是菩薩道法門的匯集。
 (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卷六)所載:
  在此傳卷六
(大正50冊254頁上)揭示本經時,有時稱之為《大菩薩藏經》,有時稱之為《菩薩藏經》。
 (三)經錄所載
  依《大唐內典錄》
(卷五)、《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五)、《開元釋教錄》(卷八)所載,本經經題俱為《大菩薩藏經》。
 (四)《大寶積經》所載:
  玄奘在貞觀十九年
(645)九月二日譯畢此經。唐玄宗先天二年(713)菩提流志編譯《大寶積經》完成。《大菩薩藏經》被菩提流志編入《大寶積經》中,成為該經四十九會中的第十二會。經題也被改稱為〈菩薩藏會〉。此後的佛教界,似乎逐漸忘却《大菩薩藏經》係一獨立經典。對該經的印象,逐漸溶化在《大寶積經》這一法寶大熔爐之中。
  綜合上列諸處的記載,可以看出在唐代佛教界,該經經題的不同面相。不過,經錄所載的經題,佛教界都會取為基準,而視之為標準經題。至於經文內部宣示的經題,其全文之不必然為佛教界所採用,似乎也是佛教界所認可的。而《菩薩藏經》一詞,省略掉「大」字,應該是稱謂上的簡化,似亦無礙於全名之為《大菩薩藏經》。
  此外,《大寶積經》內,將該經改稱〈菩薩藏會〉,自是將一部獨立佛經、納入叢書之中的必要更動,是可以理解的。

三、兩種譯本的品目比較
〔小引〕
  玄奘在645年譯出《大菩薩藏經》。在713年,菩提流志編譯《大寶積經》完成。其中的第十二會,即玄奘所譯的《大菩薩藏經》全文。到北宋,自印度抵華的法護,與華僧惟淨,又合譯出《大乘菩薩藏正法經》。這是《大菩薩藏經》的另一譯本。所以,這部經共有二種譯本。
〔《大菩薩藏經》的品目〕
(1) 開化長者品
(2) 金毘羅天受記品
(3) 試驗菩薩品
(4) 如來不思議性品
(5) 四無量品
(6) 陀那波羅蜜多品
(7) 尸羅波羅蜜多品
(8) 羼底波羅蜜多品
(9) 毘利耶波羅蜜多品
(10) 靜慮波羅蜜多品
(11) 般若波羅蜜多品
(12) 大自在天授記品
〔《大乘菩薩藏正法經》的品目〕
(1) 長者賢護品
(2) 無怖夜叉品
(3) 菩薩觀察品
(4) 如來不思議品
(5) 慈悲喜捨品
(6) 布施波羅蜜多品
(7) 持戒波羅蜜多品
(8) 忍辱波羅蜜多品
(9) 精進波羅蜜多品
(10) 禪定波羅蜜多品
(11) 勝慧波羅蜜多品
〔二種譯本的大略比較〕
  如上所列,這二種譯本的品目有幾項差異,其一,各品的名稱,翻譯方式略有差別。玄奘本對六波羅蜜的譯名偏愛音譯
(「靜慮」除外),宋本(法護、惟淨合譯本)則用意譯。其他諸品的品目譯名,也略有差異。其二,宋本僅有十一品。玄奘本的〈大自在天授記品〉內容,宋本將它收在〈勝慧波羅蜜多品〉內。
  其次,在篇幅方面,玄奘本雖僅二十卷,但是,篇幅佔有《大正藏》
(11冊)127頁。宋本僅佔105頁。粗略地估計,玄奘本大約20萬字,宋本號稱四十卷,大約16萬5千字。可見古人的分卷份量並不一致。宋本的卷數雖多,但是字數反而不如二十卷的玄奘本。因此,從字數看,宋本在翻譯時,應有節略。
  雖然如此,二種譯本的相互比較,還是研究者可以取用的。日本的《國譯一切經》(〈寶積部〉)在譯注〈菩薩藏會〉時,在注釋欄中,即常取用宋本的同處經文來作比較說明。

四、本經要義
〔本經要義〕
  本經是菩薩道修持法要的匯集。如品目所示,內含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六波羅蜜、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菩薩行的詳細詮釋,以及如來聖德(十力、四無所畏、大悲、十八不共法……)的具體說明。
  全經提示我們:如何行菩薩道,以及成佛之後的具體聖德。內容完全依大乘佛法的規模作開示,因此,也可以視本經為大乘佛法概論,或大乘法門的典型教科書。
〔呂澂對本經的評述〕
  呂澂是二十世紀中國佛學界的卓越學者。他在所撰《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第五講第二節)中,曾論及此經。他對此經的評價,有下列幾個要點:

(一)本經對大乘佛法全體的新組織。有關大乘佛教的重要法門都提到了。如果有意研究印度中期大乘的佛學,本經有重要參考價值。

(二)玄奘對本經頗為重視。他回國後最先翻譯的就是此經。

(三)全經內容,揭示出大乘菩薩道的組織,而以四無量心、六度、四攝法為綱目。經中所說的四無量心,雖然取自外道說法,但內容頗有修正。外道之修四無量心,目標是要與梵天共住。大乘反對這種修持目標。因為,執持此一目標,則心有貪染,是不清淨的低級要求。因此,主張修習此一法門,必須「無貪染心」。

(四)全經重點在「智度」(般若波羅蜜)。經文主張完成智度要有十善巧(蘊、界、處、諦、四無礙、四依趣、資糧、三十七道品、緣起、一切法)

(五)本經在真俗二諦之外,又提出「相諦」。認為相諦是無相。無相與一切相,非一非異。無相非相,乃一切相之共相。

(六)在講四諦時,一方面肯定「五取蘊是苦」之苦諦,及所衍生的「集、滅、道」諸諦。另外,又主張「執著能取、所取」也屬於苦諦。

(七)本經與後來的瑜伽行派,關係甚深。

  上面幾點,是呂澂對這部經的評述。此外,在1989年上海知識出版社發行的《中國佛教》(第三輯)中,也有評述此經的文字(收在簡介《大寶積經》文中)。作者李安,是《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的編輯者,有可能是呂澂的學生。李安所評述的《大菩薩藏經》,內容與呂澂所說約略相同。
 

五、結語
  《大菩薩藏經》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大乘經典。其所以值得推荐,可以從下列幾點線索去理解:

(一)明確地揭示出大乘菩薩行的基本內容,讓信徒可以清晰地掌握大乘法門的綱領。

(二)經文在說明各種法要時,論述清晰,邏輯性謹嚴,頗能滿足現代讀者的需求。

(三)從文獻傳播史來觀察,唐代的玄奘,回國的首譯佛典就是這部經。宋代到中國的印度譯經僧法護(Dharmarakṣa),又重譯一次(即前文所述的《大乘菩薩藏正法經》)。此外,此經也曾被譯成藏文本,名為《聖菩薩藏大乘經》(見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寶積部〉56)。從玄奘到法護,時間約隔四百年,在這一期間皆有印度譯經僧認為這部佛典應該弘傳給外國的佛教徒,可見此經在印度大乘佛教界中的意義與份量。

  綜上所述,可見此經在中國未曾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是可惜的。現代佛教徒(尤其是大乘佛教徒)之起而研讀、弘揚此經,應該是一件責無旁貸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