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品德教育對偏鄉學校的影響
──以屏東縣高樹國小為例
 

 

釋法聞



一、前言
  當今台灣的貧富不均與城鄉差距日益嚴重,因此,偏鄉學校的家長失業率或當臨時工之比例增加,生活重心多以經濟收入之有無為考量,造成疏於關懷孩子的學習態度,學校教育因而成為兒童的學習重心。
  鄉下孩童生活圈極小,假日可以休閒、學習的地方,多為周邊田裡或校園。父母親為了家計而忙,對他們少有期許,因此孩子們的性格易偏差,多數人對於未來前途是茫茫然!
  然而都市的家長,將孩子送到安親班、補習班或才藝班,期盼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孩子於假日,可搭公車、捷運、輕軌,隨時能前往圖書館、各類型博物館、展覽館,能親身體驗、多元學習。據調查:
1高都會化的孩子,進入國立大學確實較有優勢。資訊唾手可得。家長們極力引導孩子提升學習態度,與了解自我性向,對未來學程奠定紮實的基礎。
  民國100年,筆者與地柏法師受高樹國小校長之邀,進入校園全面性地推廣品德教育。當時我們縱然沒有任何資源,但,長期看到孩子們因無助所引起的各項問題日趨嚴重。又自2001年廢除國小「生活與倫理」、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大多數學校已不再配合課程,每週提出「中心德目」思想。
2由於印順導師的教誨:「為眾生!為佛教而努力!」3時時警惕著筆者。筆者心想學校老師的教導多偏向學科,我們不妨居於輔導的角色,以品德、生命教育的正確觀念引導之。

二、孩童的性格特質
   一個人人格的發展基礎在於兒童時期。兒童的自我控制力弱,期待有歸屬感的被需要以及被愛,可知,父母、家人在孩童的人格發展基礎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筆者以108學年六年級孩童,是從一年級就參與品德、生命教育之課程;因此以該年級作為問卷對象,共3個班,合計75人。
  在圖1中,顯示出孩子們對未來教育之期許:

圖1、高樹國小孩童對未來教育期許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製作


  政府即將實施十二年國教,
4高中職已是義務教育。從圖1顯示,只求國中畢業的孩子尚且有4位;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對於完成高中職的學業卻沒意願。有15位僅願意完成基本教育階段;16位還不知道未來求學目標。
表1、學生性向: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製作

  表1、學生性向「對未來前途不會感到擔心」僅占半數;偏向主動參與學校活動者,僅約一半,只有33位。
表2、與同儕互動情形: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製作

  偏鄉學校人數少,學習氛圍較不熱絡,同儕之間相互學習的動力不足,較不利團體學習;而城市的教育資源豐富且多元,孩子學習機會廣泛,提升了同儕間的競爭力而更有學習動力。
  從表2可看出:高樹國小的孩子們,會時常擔心自己不受同學歡迎者,僅15.07%;時常與同學分享生活點滴或討論功課者,34.25%。二者都未達到半數,說明偏鄉兒童受了學習環境的影響,在課業學習上較少同儕之間的互動,缺少彼此相互討論的行為。

三、教學內容及方法
  兒童學習階段,是建立道德 行為規範之基礎。品德教育目標是在協助孩子能成為自利、利他的棟梁。
 (一)教學內容
  偏鄉家庭功能多為弱勢,孩子的學習大都仰賴學校教育;有鑑於此,筆者了解該年級的學童性向、家庭成長背景,依各年級差異而設計不同的教案內容;在每一次的教學活動後,做反省與調整。
表3、課程活動主題與目標:

  「人與環境」靈性之概念,對國小學童似乎較難理解與體會;因此,僅以高年級為對象,志工老師以「正念」為主題,於課程中,讓學童們吃葡萄乾,寫下其過程的感受。於此讓學童初次學習「自我覺察」,啟發對生命的觀照。

 (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一種表達方式;如何將教案內容傳達給學生,令其明白與提起興趣聆聽,進而時時記住所學,能實踐於生活中,是筆者最大的教學目標。
  傳達正確觀念,需要經過體驗較能感受,或以譬喻透過認知、思考而體會,更需要長時間的引導,才能呈現出效果。
  1.情意式教學
  藉由繪本或影片裡故事的人、事、物情節,拓展偏鄉孩童的不同生活經驗;於課程活動中,時而提問,讓學童們動動腦,不僅能激發他們思考,並培養孩童的主動、積極學習,亦能提升學習態度。筆者於教學經驗發現:孩童在問答互動中,學會多元思考問題以及理解事情,增進了主動表達而不怯懦;聽聽不同的想法,尊重同儕間的見解,並於課程結束的最後一點時間,由筆者帶領學生「發善願」,將該課程內容簡化為有力量的句子,作為課程活動的最後總結。
  例如「廣結善緣」為主題的發善願文:
  我願意表情好,時時微笑!
  我願意言語好,說好話!
  我願意行為好,做好事!
  我願意心地好,存好心!
  我願意態度好,和睦相處!
  我願意將今天的善心、善念和別人分享!
  希望所有的人、所有的生命都健康!快樂!

表4、學童們在問卷中,表達「發善願」對自己的影響,結果如下: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製作

  「發善願」是人與自己的關係,跟自己對話。於課程的最後作總結,提醒學童在內心立下自利與利他的目標;於課後能落實生活裡,在生命中自我實現:此為生命教育課程的極致目標。
  2.文字的力量
  課程中難以實際體驗方式進行,因此採用課後學習單的方式,請學生將於生活中所實踐的感受與心得描述之;例如:以「禮貌――如何擁有好人緣」為主題的學習單之內容如下:
  (1)這次「如何擁有好人緣」的課程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什麼?
  (2)我最喜歡那個影片?這影片讓我學到什麼?
  (3)生活中,我如何做個有禮貌的孩子?
  (4)「美德」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5)我如何擁有好人緣?
  「課後」學習單是在每次的課程活動後,必給學生填寫;於此了解孩童們的學習成效,亦能訓練孩子們的文字寫作、多元思考,以及加深課程內容的印象。孩童們於問卷中,顯示寫學習單對自己有那些成長,其結果如表5:
表5、高樹國小學生學習單問卷: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製作

  筆者發現學童對於多元的教學方法(有獎徵答、實物體驗、遊戲導引)是很感興趣的;因此,對於孩童在學習單上的回饋,將衡量後而調整教學方式及課程規畫,提出更適當可行的教學方案。

四、結論
  偏鄉地區的家長對於教育觀念仍流於傳統,認為讀書並非全能,未來的學歷不見得找到適合的工作,學費又貴,不如在家承襲務農的工作比較實際;因此,家長對於學童的未來難有較高之期待。此將嚴重影響學童的學習動力及興趣。
  筆者在品德教育課程中,了解孩童們的家庭型態所產生的影響,而設計教案內容,期許多助益於家庭教育的不足,令孩童在國小的基礎教育中,能建立正確的觀念。
  當今偏鄉學校面臨少子化的嚴重衝擊,擔心被合併或停招;但是如果地處自然生態資源豐富的優良條件,成為偏鄉學校發展特色的重心。有些此類學校的未來發展,似乎多以外在的優勢環境來吸引外界,而少關照孩童、少年在內心的精神層面。
  期許政府能重視:影響偏鄉學童的人格發展之相關問題,而予以協助解決;學校也要能多元宣導、推廣親職教育。
  孩童的時期,是建立正確觀念的關鍵階段;在此關鍵時期,家庭、學校必須互相配合,相輔相成,才能實質地協助學生在其過程中突破瓶頸,身、心都能正向發展。
 

 

 

 

1. 60分鐘:〈偏鄉教育苦等轉型正義part1 偏鄉學學校振興條例立法緩慢偏鄉苦等〉,中視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kiQFo2xP9E。
2. 蘋果日報:〈品德教育中小學擬恢復〉,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60731/2786397/。
3. 釋印順,《佛法是救世之光》,正聞出版社,1992。頁294。

4.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國家教育研究院:
https://www.naer.edu.tw/fi 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國家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