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來嘉義市觀音信仰寺廟類型之發展(上)

 

 

顏尚文



提要
  佛教緣起於印度,其中的觀音菩薩信仰,隨著佛教的傳佈,而遍及中國、日本、台灣各地。觀世音菩薩,是慈悲、智慧的施無畏者,二千餘年來隨著佛教傳佈到世界各區域,而因應不同的地理環境、族群結構、風俗文化影響,產生不同的觀音菩薩信仰型態。
  本文以清代在諸羅縣城
(今嘉義市)所建立奉祀觀音菩薩為主要聖像的九座寺廟做研究單位,蒐集每一座寺廟相關的方志、寺廟台帳、檔案、報紙等文獻資料,再加上田野調查的實地印證與深度訪談,完整紀錄每一座觀音信仰寺廟,自清代創立迄今的發展過程。並進一步分析、歸納觀音信仰在不同的創立者、思想信仰、儀式活動、寺廟建築設施、佛像神聖空間配置的特質,以及每一座寺廟與嘉義市的政經、社會文化互動後所發展的演變類型。
  清代在今日嘉義市所建立的九座觀音信仰寺廟,可分為三大類型。官方建立的寺廟大都能受到縣城中仕紳的支持與日本佛教宗派的支持,在長期發展中有機會轉型為教理型正信佛教,並進一步推展佛教文化的向上發展。在家佛教的齋堂,戰後也能順利轉型為研究教理的正信佛教。民間發展的觀音信仰寺廟,係沿著原住民聚落或水利開發、聚落形成過程中所建立的,雖然不能獲得官方的大力支持,但是深入紮根當地聚落家族平民的力量,也讓祂們能抵抗天災、政權等破壞而留傳二百餘年。民間佛教的觀音信仰寺廟金碧輝煌、香火興旺,是否能在未來資訊普及、教育發達等助緣中,再加上信徒信仰素質的提昇,而轉型為更高層次的信仰,仍有待觀察。

關鍵詞:觀音菩薩信仰、佛教寺院、嘉義縣城、嘉義市、教理型佛教、靈驗型佛教、齋堂、民間佛教、區域研究
 

一、前言
  佛教緣起於印度,其中的觀音菩薩信仰,隨著佛教的傳佈,而遍及中國、日本、台灣各地。觀世音菩薩,是慈悲、智慧的施無畏者,二千餘年來隨著佛教傳佈到世界各區域,而因應不同的地理環境、族群結構、風俗文化影響,產生不同的觀音菩薩信仰型態。二千餘年來觀音菩薩信仰的傳佈過程中,出現教理型、正信佛教與靈驗型、民間佛教等不同類型。教理型、正信的觀音信仰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淨土經系與密教系等不同淵源的義理、儀式、行持傳承。六朝以來的觀音信仰傳承過程中,在中國出現大量以觀音信仰為主的感應記、偽經、變文、寳卷等,促使觀音信仰庶民化,尤其唐代以來的大悲觀音、水月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妙善公主傳說、魚藍觀音、南海觀音等圖像與信仰、儀式而使觀音信仰成為靈驗型民間佛教的主要內容。
  三百年前,諸羅縣建城以來,於清領時期
(1683-1895)奉祀「觀音佛祖」為主要聖像的佛教寺廟共有九座,祂們在嘉義縣城社會文化的發展影響之下,分別發展成為何種觀音信仰型態?祂們是否可以歸納成為幾種不同觀音信仰的寺廟發展類型?本文以清代以來在嘉義縣城(今嘉義市)所建立奉祀觀音菩薩為主要聖像的九座寺廟做研究單位,蒐集每一座寺廟相關的方志、寺廟台帳、檔案、報紙等文獻資料,再加上田野調查的實地印證與深度訪談,完整紀錄每一座觀音信仰寺廟,自清代創立迄今的發展過程。並進一步分析、歸納觀音信仰在不同的創立者、思想信仰、儀式活動、寺院建築設施、佛像神聖空間配置的特質,以及每一座寺廟與嘉義市的政經、社會文化互動後所發展的演變類型。
  觀音菩薩信仰的研究,早在1928年日本學者後藤大用《觀世音菩薩本事》,就有清楚而完整的研究。1日本京都大學教授牧田諦亮《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開啟中國觀音信仰研究。2而于君方《Kuan-Yi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vara》,是中國觀音信仰各類型轉變研究的集大成者。3李玉珉〈中國觀音的信仰與圖像〉,論述兩晉至明清的觀音信仰內容與圖像的轉變,另篇論文〈張勝溫「梵像卷」之觀音研究〉則對宋代大理國觀音信仰與漢、藏、東南亞諸地的複雜關係有進一步探討。4以上,觀音菩薩信仰的代表作,大都集中在印度、中國等地的研究,甚少對台灣三百年來的觀音信仰有進一步的探討。本文希望經由清代嘉義縣城內外(今嘉義市)建立的九座觀音信仰寺廟與當地政經、社會文化互動的不同類型變遷過程中,進一步探討觀音信仰在台灣發展的特色。也許,本研究有助於佛教對台灣區域社會文化發展的作用,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5

  觀世音菩薩具有「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的「大智慧」、與「悲觀及慈觀」的「大慈悲」,以及「無垢清淨光、能伏災風火」的「施無畏者」,象徵著釋迦牟尼佛慈悲濟世的精神。觀世音菩薩能觀「稱唸觀音的眾生的音聲」,而靈驗感應的解脫眾生水、火等災難。觀音菩薩能滿足眾生求生男、生女等種種需求,觀世音菩薩能因應眾生不同的根機,而變化成佛身、婦女身等各種身分形象來說法,度脫婦女等不同性別、階層的有情成佛。觀音菩薩具有非常廣博精深的宗教內涵,兩千年來流傳在印度、中國等地,更吸收、消融各地區的信仰特質,不但成為各個國家、階層的崇拜對象,也是各種寺院、宮廟所主祀的菩薩聖像。觀音菩薩信仰在不同區域人群中發展,受到不同的政權、社會、文化的影響,自然會有不同型態的演變,同時俱有靈驗感應、稱名、觀想、修持、哲理研究等不同層次面向的內涵。觀察觀音信仰在台灣區域社會發展特質,有助於對我國文化內涵的深層瞭解。
  佛教於鄭氏王國時期傳到台灣,有留傳於士宦、僧侶間偏「教理型」、「宗派」傳承「制度化」的「正信佛教」;有從中國佛教脫胎的「齋教」、「在家佛教」;更有大量留傳於庶民大眾、社會底層偏「靈驗型」、「世俗化」、「擴散型」的「民間佛教」;這三種類型的佛教,都隨著漢人移民而傳佈到台灣。「佛教寺院」不僅是紀錄佛教不同宗派、地域化發展情況的具體指標,更是佛教徒崇奉佛菩薩聖像,進行各種佛門行持、儀式活動及建構各種佛教文化體系的殿堂。同時,寺廟也是提供僧侶、信徒的居住、修道與宏揚佛法、宗教象徵操演的場所。因此,本文的「寺廟」係指主祀佛菩薩聖像,且進行佛教活動的宗教建築。觀音菩薩信仰流傳在中國、台灣社會中,觀音菩薩聖像也成為正統寺廟、齋堂、而且也被民間佛教的宮、亭、廟等「寺廟」所主祀供奉。觀音菩薩在上述三種不同型式的寺廟中,因應不同社群的信仰、行持需求,發展出何種類型的佛教文化,值得當代佛教學者進一步的探討。
  嘉義市在清朝初年建城以來,伴隨著政權的變遷,有各種佛教體系傳入,並與地域社會呼應,產生宗派化、齋教化、民間化、日本化、中國化及人間佛教化的不同佛教發展型態。清代在嘉義縣城建立的九座觀音信仰寺廟,大致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
  (一)官方主導建立而發展為偏教理、正信佛教的類型,例如:諸福寺、普濟寺、圓福寺。
  (二)由齋教徒所建立的齋堂,受到教理型佛教的影響而走向正信佛教的類型,例如:太元寺、增光寺。
  (三)民間建立與水利開發、聚落形成有密切關係的民間佛教類型,例如:慈龍寺、水得寺、頂安宮、平安宮。
  本文根據上述三大類型九座觀音信仰寺廟,分別敘述個別的發展型態,再進一步歸納綜合探討觀音信仰與嘉義市政經、社會文化的發展關係,而探討「清代以來嘉義市觀音信仰寺廟類型之發展」的主題。


(本文未完待續)



 

 

 

 

1. 後藤大用著,《觀世音菩薩本事》黃佳馨譯,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頁284。
2. 牧田諦亮著,《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頁190。
3. Yu, Chun-fang, “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var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1.

4. 李玉珉,〈中國觀音的信仰與圖像〉,〈張勝溫「梵像卷」之觀音研究〉,收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觀音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2000,頁10-39,頁223-252。
5.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正藏》第九冊,頁56c-5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