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淺說(下)
 
──印度大乘修行哲學的初步解析

 

藍吉富

 

十、第八地:不動地
  第八地名為「不動地」。「不動」一詞,形容的是這一地的心智境界。這一地菩薩的無分別智,在顯現時,是自然而然
(任運)的,不是用心思籌畫的。因為從第七地晉昇到這一地的證境,最大的特徵是不須要用「功用」、「加行」等等修行方面的用心籌謀,而進入遠離心意識的化境。這就是佛教界常有人提及的「無功用行」。
  第八地的無分別智就是這樣,任運自然地進入一個不受煩惱
(此時煩惱已不現行)、功用(加行)、及差別相所擾動的心境。所以叫做「不動地」。
  這一地的菩薩,是十地諸菩薩中最受矚目的。因為他們是有能力像阿羅漢那樣入涅槃、而不入涅槃的。因為他們不願證得小乘果位、而願意繼續修持大乘成佛之道。這一階段,他們的生命形態是屬於變易生死的法身大士,而不在分段生死的輪迴圈流轉。他們的種種生命境界,不祇與凡夫大異,也與七地以前不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特質來理解。

(一)此地菩薩的自證境界是「無相無功用行」。是任運自然地證悟無相(空性)境界,而不須「功用」(透過身口意對修行的任何努力)的。

(二)初地初證無生法忍,但是境界不純,仍有雜染,所以唯識宗稱它為「少淨」。到八地,所證無生法忍境界雖然仍不如佛之究竟,但是已達「多淨」,已經穩定、成熟到可以依此境界入無餘涅槃。但是八地菩薩不入涅槃,因為他們的目標是成佛時的無上菩提。

(三)進入八地,一切煩惱皆不現前(不顯現、不活動),無漏觀心可以無間斷地現起,這是初地時開始顯現、但是不能無間斷現起的觀行能力。到八地,才算穩定,可以無間斷地現起。此外,俱生煩惱也不會顯現,不會擾動行者了。

(四)在生命形態方面,脫離分段生死的輪迴形態,成為變易生死的法身菩薩。

(五)脫離「有相行」的修行心態,進入對差別相完全無執的境界。

(六)在十波羅蜜中,此地菩薩最凸顯的是「願波羅蜜」。在修行歷程中,「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二大願,與其身心密合為一。

(七)八地菩薩證得如幻三昧,能隨心所欲地顯現一切現象與國土。《攝大乘論》謂之為「相自在依止」與「土自在依止」。佛教界常用來形容法身大士之菩薩行的語句,如「隨類現身」、「(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等語,描繪的就是此等境界。

(八)在十地寄報方面,此地菩薩可以成為一千世界主之大梵天王(一說為勝遍光梵主)

(九)八地菩薩之欲界煩惱、及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不祇世間心不現前,即使是出世間心也不會刻意現起。「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華嚴經》〈十地品〉)
 

十一、第九地:善慧地
  第九地是「善慧地」。意謂這一地菩薩擁有完善、圓滿的說法智慧,能以「無功用行」為眾生說法。
  這種「善慧」,包含下列幾個特質:

(一)此地菩薩說法的智慧,名為「四無礙智」。內含法(法相名稱)、義(義理)、辭(各處眾生的語言)、辯(口才)的卓越理解與應用能力。

(二)此地菩薩由於具有這種四無礙智,因此,能在十方世界為一切有情說法。成為「大法師」。

(三)前一地(不動地)菩薩,雖然在自證法性方面能夠有「無相無功用行」的功力,但是在為眾生說法、在利樂有情方面仍然不能全有「無功用行」境界。關於這一點,善慧地菩薩則較不動地更上一層,可以進入「智自在依止」法界,可以任運地以無功用行去說法度眾。

(四)九地菩薩之智慧,能夠如實知眾生心、知眾生煩惱、知眾生業相、受生種種相、習氣種種相……,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擁有這種種智慧,乃能為眾生「如應說法」。

(五)在十地寄報方面,九地菩薩可以成為二千世界主之大梵天王,位階較八地菩薩更高。(八地菩薩可以成為一千世界主之大梵天王)

(六)在十波羅蜜方面,九地菩薩偏勝的是力波羅蜜,內含思擇力與修習力。


十二、第十地:法雲地
  第十地「法雲地」,是初地以來菩薩修行階位的最高一層。由於這一地菩薩能為無量世界眾生說法降魔、長養善根。就像大雲生雨、澤及乾旱眾生一般,故謂為「法雲地」。
  《八十華嚴》
(〈十地品〉)在詮釋「法雲」一詞之寓意時,舉出下列三義:
  其一,此地菩薩在一佛處,於一念之間所得到的佛法,其數量、內容、效果,遠非十方一切眾生所聞佛法所能比擬。此地菩薩對於從諸佛處所得的佛法,都能安住、領受與攝持。佛法如雲,此地菩薩能攝持如雲之佛法入心,這是「法雲」的第一義。
  其二,「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為電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周旋往返。於一念頃,普遍十方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國土,演說大法,摧伏魔怨,復過此數。……
(於無量國土)隨諸眾生心之所樂,霔甘露雨,滅除一切眾惑塵焰」。這是「法雲」的第二義。
  其三,「此地菩薩於一世界,從兜率天下,乃至涅槃。隨所應度眾生心而現佛事。若二若三,……
(乃至無量國土)皆亦如是。」這是「法雲」的第三義。
  此外,關於法雲地菩薩的其他特質及境界,略如下述:
 
(一)佛光灌頂
  十方一切諸佛放光入此菩薩頂,菩薩乃得百萬三昧,並進入「受職位」。諸佛之佛光灌頂,印證此一菩薩心中,已具足如來的十力,已有資格即將成佛。「如來力、無畏、不共法、一切佛事咸在其中」、「受佛智職、墮在佛數」。到十地境界圓滿
(十地滿心)之時,即可發起金剛喻定,掃除一切殘餘惑障,證得佛果。
 
(二)境界及神力
  此地菩薩具有如雲之大法身,得一切大神通、能發起身口意自在三業,以化導群生。能總持一切善法,遮止一切惡法。能得無量解脫門、無量三昧門。「智慧明達、神通自在。隨其心念,能以狹世界作廣世界,廣世界作狹世界;……」能現無量自在神力。其所得之境界、神力,遠非前此九地菩薩所能及。依《首楞嚴三昧經》所載,「其諸菩薩得住十地,一生補處,受佛正位,悉皆得是首楞嚴三昧」。而十地以前之九地菩薩,則不能得。「菩薩住首楞嚴三昧,於一切法無所復學。一切三昧、一切功德皆已學故。」
 
(三)在十波羅蜜中,此地菩薩之智波羅蜜最為偏勝。內含受用法樂智與成就有情智。在十地寄報方面,此地菩薩多作摩醯首羅天王。

十三、咒語、密教與十地
〔小引〕
  此上所述之十地內容,取材自拙文第二節所徵引的十餘種相關文獻。尤其是《華嚴經》
(〈十地品〉)及唯識宗(源自印度的瑜伽行派)的論述。此外,印順法師、演培法師的相關《講記》等,採擷亦多。拙文所簡述的十地內容及特質,大體可以視為印度大乘佛教圈的十地觀。但是,如果從後起的密教立場來看,這是大乘顯教的十地觀。因為密教另外有一種獨特的說法。
  密教盛行於七世紀之後的印度,先有真言乘,後有金剛乘。它們各自有一套繁複的修行理論,這些理論的思想基礎固然源自大乘顯教,但是又有新的元素及獨特的佛法詮釋觀點。因而構成一套與大乘顯教大異的修行哲學與方法論。從他們對十地的詮釋,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這是印度大乘佛法的另一階段的變革。
  此下所述,主要是簡介密教對十地的新看法。但是,在介紹密教理論之前,要先介紹大乘顯教經典論述十地問題時所夾雜的密教元素──咒語。這就是下面所擬提出的《金光明最勝王經》詮釋十地的事例。
〔《金光明最勝王經》的十地咒語〕
  《金光明最勝王經》是義淨在武則天為帝之時
(703年)所譯出的大乘顯教經典,也是《金光明經》翻譯史上較為晚出的一譯。該經的〈最淨地陀羅尼品〉中,述及十地的若干相關內容,譬如十波羅蜜、諸地菩薩所見的種種瑞相、十地名稱等等。比較奇特的是,經文說諸地菩薩皆可得一陀羅尼,以保護此菩薩的修行。茲以初地為例,簡介如下:

(一)初地菩薩可以得「依功德力陀羅尼」。此咒是「過一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初地菩薩摩訶薩故。」

(二)「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咒者,得脫一切怖畏,所謂虎狼師子惡獸之類、一切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煩惱障、業障、生障、法障、所知障)

(三)從初地到十地,每一地菩薩都會得到一陀羅尼,來保護該菩薩的修行。陀羅尼的效果,每一地都類似。但是誦出陀羅尼的諸佛數量,一地比一地多。二地陀羅尼是「過二恆河沙數諸佛所說」,三地陀羅尼是「過三恆河沙數諸佛所說」,依此類推,直到十地。 

  這十地陀羅尼的名稱如下:

  ⑴ 初地:依功德力。       ⑹ 六地:圓滿智。
  ⑵ 二地:善安樂住。       ⑺ 七地:法勝行。
  ⑶ 三地:難勝力。        ⑻ 八地:無盡藏。
  ⑷ 四地:大利益。        ⑼ 九地:無量門。
  ⑸ 五地:種種功德莊嚴。     ⑽ 十地:破金剛山。

  在經文裡,每一地的咒語全文都揭載其中。讀者如有興趣研索,可查《大正藏》第十六冊,420-421頁。
  從《金光明最勝王經》列出十地護咒的事例,可以看出在密教成為顯學以前,印度佛教圈就已經逐漸興起以咒語幫助修行的風氣。這種風氣漫延的結果,終於形成「密教修法取代顯教修法」的新局面。這種新局面,就是七世紀以後印度佛教的主流趨勢。
〔密教的十地觀〕
  就「教法的偏尚」來分判印度佛教史的分期,可以明顯的看出西元前的五、六百年,是小乘佛教時代。西元後的六百多年間是以大乘佛教為主流的時代。七世紀之後,密教
(真言乘)興起,不久,金剛乘又興。一直到1203年印度佛教滅亡為止,這五、六百年期間的印度佛教,是以密教為主流的密教時代。
  密教教義仍以大乘顯教的理論為基礎。但是在修行內容與效率方面,則有顯著的變革。對於十地的看法,密教也有不同於大乘顯教的主張。此下所述,就是這類主張的提要。
  必須聲明的是,一般介紹十地理論的文章,都以顯教大乘所說為主,罕見有人提及密教十地。拙文之所以附論於此,是希望讀者理解這一段印度佛教史實而已。要討論十地,還是應以顯教經論為準。
 
(一)修行期間的縮短
  依顯教大乘經論所載,從發菩提心開始,歷經十地,直到成佛,其間所經歷的時間是三個阿僧祇劫。「阿僧祇」
(asaMkhya)是比億、兆更大的數目;精確的說,是指「十」的五十九次方。「劫」(kalpa)是指數億萬年的極長時間。所以,「阿僧祇」與「劫」合成的「阿僧祇劫」一詞,指的是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極長時限。
  依照大乘經論所說,從初發心到初地所費時間,是一個阿僧祇劫。初地到八地,是第二個阿僧祇劫。八地到成佛是第三個阿僧祇劫。唯識宗有個術語叫做「三劫分齊成滿位」,指的就是初地、八地、成佛這三個階位的境界而言。如果更細膩地觀察,可以發現每一地都各有修行境界及內容。這是拙文前面幾節所介紹過的。
  不過,密教在這方面有極大的變革。他們認為,用密教的修行方法,一生即可成佛。不須要經歷上面所說的三阿僧祇劫的漫長時間。
 
(二)修行方法的革新
  要達到一生成佛的快速成果,必須要改修密法,不能用顯教的舊方法。唐代一行的《大日經疏》
(卷一〈住心品〉)說:「欲入菩薩位者,於此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初地。……如是次第,乃至滿足十地。唯以一行一道而成正覺。」
  此中之「真言法要」包含密教特有的「三密
(身口意密)修行」、真言、印契、種字觀想……等密法,這是修行內容及技術。運用這些元素,去修持下列「三心」(因、根、究竟心),則可以地地遞昇,直趨究竟一切智地(佛地)

 ⑴ 菩提心為因:證得淨菩提心(虛空無垢菩提心)時,即成初地菩薩。此後,十大願乃至百萬阿僧祇大願皆自然生起。

 ⑵ 大悲為根:從二地到七地,是修大悲萬行的階位;也是初地之無盡大願在十法界生根的階位。

 ⑶ 方便為究竟:八地以上叫做「方便地」。「方便」是「般若」的對應詞。自證之根本智是般若,化他之後得智即是方便。在八、九、十地,進修利他萬行,終至佛果圓滿。這就是「方便為究竟」。

 (三)時分與妄執
  這也是《大日經疏》
(卷二)提出的兩個概念。「時分」(時間、期間)指的是從發菩提心,歷經十地、直到證得佛果的時間。如前所述,大乘顯教認為必須經歷三個阿僧祇劫。但是密教認為重點在修行方法與內容,「時分」是可以改變的。
  在這一前提之下,《大日經疏》認為不須從時間上去為修行成佛說作限定。該書認為,依據密教的三密觀行,如果修行得法,則可以超越160種內心的煩惱妄心,這樣就克服了一層「粗妄執」。在密教立場來看,這相當於度過了第一個阿僧祇劫。
  接著,又以密教的瑜伽觀行再去克服另一層「細妄執」的160種煩惱妄心,這是度過第二個阿僧祇劫。
  最後,又克服了「極細妄執」的160種煩惱妄心,而證得「佛慧初心」。這是度過了第三個阿僧祇劫,抵達佛陀果位。
  密教認為修行者在一生中要克服這三種妄執而證得佛果是可能的。換句話說,顯教所主張的三劫成佛說,依密教看,是可以在一生中完成的。《大日經疏》認為顯教強調的是「時分」,密教則著重在「妄執」的克服。
 
(四)大悲咒的加持力
  這是《大悲心陀羅尼經》
(伽梵達摩譯本)所揭載的事例。在久遠的過去世,有佛出世,名為「千光王靜住如來」,他曾為觀世音菩薩宣說大悲咒。當時觀世音菩薩是初地菩薩,一聽到千光王靜住如來為他宣說大悲咒之後,立即成為第八地菩薩。
  在經文中,觀世音菩薩告訴我們:「若能精誠用心,身持齋戒,為一切眾生懺悔先業之罪,亦自懺謝無量劫來種種惡業,口中馺馺誦此陀羅尼聲聲不絕者,四沙門果此生即證;其利根、有慧觀方便者,十地果位,剋獲不難。……」此外,觀世音菩薩又謂大悲咒的種種名稱之中,有一個名稱是「速超上地陀羅尼」。
  從上列諸例,可以看出大悲咒的持誦,除了可以保護行者獲得種種世間利益之外,在修持上也可以使人快速地進入十地階位,甚或超越階次,跳級取證。不過,經文也特別提出必須是「利根、有慧觀方便者」,要登上十地果位,才能「剋獲不難」。可見,雖然大悲咒對於行者在十地階位上的修證有一定程度的加持力,但是其人之根器及修持方法之合宜,也是不可或缺的。

十四、結語
〔小引〕
  此上所載,是對大乘佛法中之十地修證過程,所作的概略描述。雖然尚未周全,但是也可說稍具輪廓。從這些描述,我們應該多少可以掌握到大乘佛法之獨特信仰風格,以及十地在大乘佛法中的樞紐地位。茲補充說明如次:
〔修行才是佛教信仰的核心內容〕
  一般人之信仰佛教,其主要目的多半是祈求庇佑。希望藉著信仰行為
(唸佛名號、禮拜、誦經、持咒……)使自己消災解厄、吉祥如意。佛教在這方面當然也相當重視。不過,單純的「祈求庇佑」,並不是佛教的信仰主軸。
  如果仔細考察大小乘經典的宗旨,當會發覺,佛教信仰的主要目標是要使眾生都能證得生命的終極境地
(涅槃)。這是一個真如理體完全顯現的圓滿生命境界(小乘是無餘涅槃、大乘是無住涅槃)。這樣的生命境界是無法依靠佛菩薩的庇佑來完成的。它必須仰仗修行──正確方法的自力修行。
  本文前面所介紹的十地修證歷程,就凸顯出大乘佛法的主軸就是修行。而「十地」正是大乘修行架構的核心。沒有透過十地的修證歷鍊,無法成就大乘佛教的終極境界。
  附帶一提的是,小乘的信仰軸心也是修行,不是庇佑。不過,小乘的修證歷程是四果,不是十地。目標是無餘涅槃,不是無住涅槃。
〔十地是大乘行者十個階段性目標〕
  對一個大乘行者而言,在地前,他必然會以初地為自己修行爭取的第一個目標。登上初地,從此捨却異生凡夫性,成為地上菩薩。經過「入地、住地、出地」三個修證心境,往上晉升到二地。每一地有每一地的修證過程,這樣不斷的淬礪修鍊,直到「十地滿心」
(十地修證圓滿),透過最終極的「金剛喻定」(銳利如金剛的禪定)的引發,粉碎內心一切尚存的微細雜染煩惱,終於證得佛果。
  這就是大乘行者核心修行的過程。因此,對凡夫而言,成為初地菩薩是第一個最重要的修行目標。依次遞昇,直到十地。所以,十地正是大乘行者的十個期求證得的理想境地。套一句世俗的諺語,大乘行者是必須如此「步步高昇」的。
〔六波羅蜜是十地行者的修行內容〕
  十地行者的菩薩行,其內容雖然多彩多姿,但是,歸結起來,仍不出六波羅蜜
(六度)的範圍。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這六項德目。這六項德目及其衍生的種種菩薩行,所產生的正能量,就是成佛時之法身、報身、化身及其佛國利生事業的形成根源。所以,十地中之每一地的菩薩行,都在為成佛境界扎根。而他們的正能量,就是這些隨順六波羅蜜的菩薩行所累積、融鑄、消化而形成的。
  在六波羅蜜之中,禪定與般若的相輔相成,是成佛時法身的促成主因。透過禪定產生修慧,進而促成無分別智
(般若)證得真如。圓滿完成之時,就是法身成就之時。所以,要證得真如,須仰賴無分別智生起。而促成無分別智生起的直接動力就是正確的禪觀行。尤其是十地滿心時之金剛喻定,更是證得法身之「臨門一腳」。
  其實,不祇是證得法身時須要仰賴禪定,即使在一般修持、或利生事業方面,由禪定引發三昧所形成的力量,也不可或缺。簡單的說,要修持大乘佛法,禪定能力的具備是必要條件。沒有禪定,不可能進入十地境界。單靠聞思慧所得的能力,只是六識光影,不能證得真如。
〔十地的重要性〕
  《華嚴經》的〈十地品〉,是宣說十地法義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經文中有幾句話對十地在大乘菩薩行中的重要性,有扼要的提示。茲摘錄《八十華嚴》
(〈十地品〉)所載經文如次,以供讀者思考、參酌:

 ⑴ 「此菩薩十地,三世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佛子!我(金剛藏菩薩)不見有諸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十地者。何以故?此是菩薩摩訶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法光明門。」

 ⑵ 「(解脫月菩薩云:)佛子!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

 ⑶ 「十地行相次第現前,則能趣入一切智智。」

  上引這三段經文,將十地的重要性披露無遺。十地的修證理論,是過去、現在、未來之諸佛所必說的。往生十方佛土,不論淨穢,當地的佛陀必然教導十地的修證理論,以導引佛子步入「菩提最上道」。勤修十地正法,使諸地境界次第現前,是成佛(趣入一切智智)的正道。因此,我們必須把握住上引的第二段經文,取之為座右銘,才不至於忘失大乘佛教徒的本色及初發心。我們不妨再重複經文的這幾句話:
  
「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
〔尾語〕
  拙文題目是〈十地淺說〉。以「淺說」為題的用意,是希望介紹十地這一層大乘要義給初入門的漢傳佛教徒。讓他們理解印度大乘原初的本義,與我們在現代所熟悉的「參公案」、「念佛」等法門,其實是有差距的;如能把握十地要義,當較能掌握到印度大乘佛法的核心旨趣。
  因此,本文不是有關十地義理的深論,祇不過是淺顯的簡介而已。依筆者的觀察,對於有信仰的佛教徒而言,從簡介文字理出自己的信仰方向,其重要性及影響力,並不會稍遜於閱讀某些深入分析的學術文章。筆者當然也希望,這篇拙文對讀者會多少有點用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