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唯識學派的宗教生活之平等展現(下)

 

釋德涵(嘉義印順導師紀念館館長)



 

 


一、前言

  本論文分為三節,首先闡述「發心」的願力奠基,說明為何要發心,進而以入歡喜地區分菩薩與凡夫、二乘的不同處。其次,透過「安住唯識性」作為轉依依據。最後,從自利利他的關懷性說明菩薩生活世界的平等性。


菩薩發如是心,即時過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在佛家,種姓尊貴,無可譏嫌。過一切世間道,入出世間道,住菩薩法中。在諸菩薩數,等入三世如來種中,畢定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歡喜地,以不動法故。(大正九•544c)


第三節 唯識轉依的平等性與關懷性

  本章承上節的安住唯識性,說明菩薩在後得智所呈顯關懷性與平等性,人與人、人與生活、人與世界的關懷行為,成為具體法的內容。菩薩落實在生活的願力之行,在「自利利他」的精神展現。從義理上的平等性,闡述真諦與玄奘對契證真如法性,所表達出平等觀的特色。如何進入一切眾生平等心,真諦法師以恩養心作為大乘六度四攝行動根源。菩薩在見道位所體證之後,無分別智與後得智不斷相續而對治業煩惱。從損力益能轉、通達轉、修習轉、果圓滿轉,確立菩薩轉依所獲得的見道體驗。
  從見道的體會如何開出平等性與關懷性的後得智,然稻津舉出玄奘法師重在組織結構的義理,真諦法師在翻譯上帶有濃厚的傳道性質,二者有很大的不同。在真諦文本中「於眾生得平等恩養心」,以關懷作為平等性的奠基,和玄奘「如我自身欲般涅槃,一切有情亦如是故」的解脫心,有不同的進路。筆者認為,可以透過文本看出民眾意識的內容之外,真諦法師使用恩養心在宣揚佛法上的確帶有特殊作用。

唯識轉依的關懷性

  從轉依所得的入歡喜地,界定為凡聖的內容。然在轉依相的內容,對於損力益能轉、通達轉、修習轉、果圓滿轉,確立菩薩轉依所獲得的見道體驗。
13在《攝大乘論》大乘轉依有「下劣轉」與「廣大轉」的內容。日本稻津提出真諦譯本:「一益力損能轉,隨信樂位住聞熏習力故,由煩惱有羞行慚弱行,永不行故」14,比對於玄奘譯本:「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及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他提出真諦翻譯的益力損能轉,「隨信樂位」非使用「勝解力」,他認為真諦所譯信樂位住,如前所述轉依與迴心的一心,為「信樂開發」,可以區分登地前、後的差別。「下劣轉」與「廣大轉」彼此非並列關係及與階段說明,反而應去除「下劣轉」與「廣大轉」的區別,因為「隨信樂位」的初轉,就可以帶出每個階位不同的相狀。15
  印順法師提出「勝解力」有漸次的轉勝的力量,並對「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在別的譯本
(真諦)沒有出現。對於「下劣轉」與「廣大轉」印順法師認為沒有去除的問題,菩薩通達法性非自利生死解脫﹐不斷持續展轉增上,沒有半途退失,才能顯得「自利利他」的可貴性。16
  菩薩入初地,「得生十方諸佛如來家」、「捨自愛名歡,生他愛名喜」,對於真諦所翻譯的語詞,稻津比對玄奘與真諦的文本,他們對世親菩薩《攝大乘論》有不同的解釋,而日本室寺義仁學者對於真諦「佛子」思想帶出大悲的第一義,然印順法師則以「法性平等」來說明生如來家的佛子思想,並提出真諦法師解釋佛子五義,開始用如來藏的思想來解釋。


論曰:由入此相得入初歡喜地(玄藏譯入極喜地)。初,即第一明得勝時果,從始發心修行求至此時,今始得之故名為初,所求之時是入真觀時,此明得住真如果。又捨凡夫二乘位,始得菩薩真位故名勝時,此時是轉依時故,即是明轉依果。歡喜,即第二明得勝方便果,捨自愛名歡,生他愛名喜,若不惜自身,不憎惡他,於眾行中無難行者,此心於方便中最勝,以為眾行根本故,故初地從此立名,又未曾得大用及出世心,得時有大慶故名歡喜。17


菩薩從發心修行求而得到法性,充滿一切志願,此是轉依名為初,然初得法性超越凡夫而有歡喜、極喜的心。為何會有此心發生呢?真諦法師解釋為「捨自愛名歡,生他愛名喜」。捨自愛名為歡,生他愛名為喜。歡喜的原語
pramuditā( pramodya),高興的意思。信心的歡喜,必定是捨離自愛,心沒有捨自愛就會苦,生他愛就會惱,信仰的歡喜遠離苦惱,純粹捨自愛,它愛是超世間,沒有拋棄聖道的慈悲。菩薩捨掉凡夫二乘之位開始進入菩薩階位,有歡喜的心。而且不會為自己的所有,也不憎恨他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在救渡眾生若沒有歡喜之心,是無法行菩薩道,因此在方便法中歡喜作為根本。
  筆者認為,真諦法師在文本中特別強調「不惜自身,不憎惡他,於眾行中無難行者,此心於方便中最勝,以為眾行根本故,故初地從此立名」,所強調在菩薩行中的關懷性,在自他關係中走出自己,為他人著想,而是眾行的根本。真諦法師強調後得智的重要性,菩薩教化時的關係性。


玄奘譯:生如來家者,由此能令諸佛種性無斷絕故,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由作是思:如我自身欲般涅槃,一切有情亦如是故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者,由得菩薩等意樂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由此位中得佛法身。證得此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又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謂證自他平等性故,如於自身欲盡眾苦。於他亦爾,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者。18


  在玄奘譯本,菩薩悟入法界平等的圓成實性,初入法性,內心的狀態極為歡喜,菩提心與法性相應的勝義菩提心。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生如來家,菩薩必入定位,並得一切眾生心平等。印順法師在《攝大乘論講記》對於「生如來家」可稱為佛子。
  「因為具有佛慧的氣分,悟入佛的知見,大悲熏心,能繼承諸佛自覺覺他的家業,所以名生如來家,紹隆佛種。雖然凡聖的染淨心不同但心性有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心性是平等平等的,才能一切眾生心平等、一切菩薩心平等、一切如來心平等」
19
  筆者認為,玄奘所譯極喜地,所強調心性平等性,誠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法性平等流出,所帶出的大悲等流,必須在根本智的基礎下,才能完整的說明菩薩見道。從真諦法師與玄奘法師的翻譯上,可以看出二者所強調的有所不同,前者重於關懷性,後者重於平等性。二者的奠基是否如稻津先生所說,玄奘法師重在組織結構的義理說明唯識理;真諦法師在翻譯上帶有濃厚的傳道性質,有很大的不同
20
  玄奘譯本對於生如來家者悟入平等法性時,內心所呈現的「
生如來家者,由此能令諸佛種性無斷絕故,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由作是思:如我自身欲般涅槃,一切有情亦如是故」。生如來家的平等心,所做的如是思維我有將入涅槃的心,眾生跟我一樣有入涅槃的心。即自己希望入般涅槃,所有的人也能般涅槃。玄奘以自身出發入於涅槃,亦攝一切眾生跟我一樣,可得法性得一切平等。菩薩界、如來界、眾生界,雖然有三位差別,而心性則是平等的。以法界平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為奠基。


真諦譯:復次佛子有五義一願樂無上乘為種子,二以般若為母,三以定為 胎。四以大悲為乳母。五以諸佛為父,由此等義故說得生佛家。論曰:得一切眾生心平等。釋曰:即明第六一切眾生心平等。即明第六得勝恩養果,養有四種:一廣大,二最極,三無邊,四無倒。由此四義故,於眾生得平等恩養心。復次,如菩薩於自身起般涅槃心,於一切眾生平等起般涅槃心。於眾生得平等恩養心復次,由菩薩已得自他平等。求滅他苦如求滅自苦


  但在真諦譯本出現,「得一切眾生心平等」,先以一切眾生心生起般涅槃心。由於眾生沒有,想要讓他生起,名為「恩養心」。真諦站在一切眾生的立場出發,自身有無限如來的慈悲心,與眾生之間自然產生友愛之心,自他的關係「求滅他苦,如求滅自苦」,先以解除他人的苦,再滅自身苦。玄奘法師,「如我自身欲般涅槃,一切有情亦如故」,從以自身入涅槃作為奠基,再擴展至一切眾生。
  而真諦法師,以他人作為關懷,此心不是入涅槃之心而是恩養心,二者有不同奠基。恩養心有廣大、最極、無邊、無倒,說明眾生平等心有這四大特色。以上從一切眾生平等心,菩薩表現為滅他苦如求自滅苦。
  對於佛子的內容,日本學者室寺義仁提出佛子與恩養心的關係,他認為真諦將菩薩出生譬喻為眾生誕生時,用乳母譬喻為大悲,般若智慧產生需要有大悲的滋養,勝於智慧的單獨存在,因此將第一義視為大悲
21。然佛子五義,印順法師認為:「真諦譯的《攝大乘論釋》,引如來藏說去解釋《攝論》。由此可以了解,發展中的如來藏說,與瑜伽學的關係是很深切的」22
 

論曰:得一切菩薩心平等(玄奘譯:得一切菩薩心平等性)即明第七得勝意用果。菩薩若欲有所為作,必先思量故名為意,後如所思量而作故名為用。復次求得三事為意:謂未下種令下種,未成熟令成熟,未解脫令解脫。行四攝為用:令發心,由利行,令成熟,由同利令解脫。論曰:得一切諸佛如來心平等(玄奘譯善達法界),即明第八得勝至得果,菩薩在見位中,已得如來法身,由得此法身是故與諸佛心平等。23


  對於此「使他生起涅槃心」名為平等菩薩,菩薩心平等的心取名為「意」,作用取名為「用」,菩薩心包含意與用,稱之為思量。意又分為三種:未生起令生起、未成熟令成熟、為解脫令解脫。求解脫的心未生起而令生起、使他成熟、使他解脫,生起四攝法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讓他生起布施愛語的心,利他心成熟,使同事解脫。其次,四攝法是菩薩攝化眾生的方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四事,分解「攝」的概念,特別加以闡明「使他發心、成熟、解脫」。四事就為自他、共同、發心,使得成熟、解脫的願,可以貫徹「自利利他」,因為願心是佛法重要的核心。尤其,同事的完滿將自己與聖人的心一起讓眾生解脫,成為「我們」的共同行。
  未發心的眾生,將自己導入菩薩心使他發心成熟,安置在如來心使得解脫,規定為菩薩心。最後,得一切如來的心平等,使未發心的眾生,導入菩薩的心使他發心而成熟。從走出自己關懷他人,自我成為我們的共願共成,真諦法師的關懷奠基達到三世諸佛法界平等。

結    論

  總結以上論說,從第一節《十地經》如何發菩提心,生如來家的歡喜地,作為凡聖重要的界定。進而再說明「安住唯識性」的義理結構,在《三十頌》見真實、通達真實、證得真實的悟入狀況,如何「入唯識性」的生活世界。再以《攝大乘論》「入初果相」闡述玄奘與真諦譯本的平等性與關懷性,以菩薩行動理論,所開顯大乘佛教精神的六度四攝之法,達到三心平等,在自利利他的實踐活動,表現在生活世界的宗教性。
  在文本的比對中,真諦法師與玄奘法師的詮釋系統,可分為平等性與關懷性的不同。從歷史脈絡來看,印順法師在義理性提出真諦法師對於佛子五義,開始以如來藏思想來詮釋唯識思想的內容﹔對於歡喜地的平等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強調於心性平等。
  相對於稻津的研究,對於真諦法師翻譯上的「恩養心」帶有濃厚的佈教內容,對於「歡喜地」則以關懷性作為基礎,而室寺提高真諦法師對於「佛子」大悲滋養勝於法性平等性。三位對於「住如來家」、「恩養心」、「佛子」提出了特見,讓我們多一分視野了解唯識思想。對於真諦法師的譯本內容,稻津提供研究特見,並且帶出真諦法師對平民教化的用心。對於「下劣轉」與「廣大轉」稻津認為不需要區分這二者。
  筆者認為,稻津將轉依與迴入在一心得中的根本智與後得智同等於一。然在唯識思想,證得根本智通達後得智,不是一的概念。菩薩證入法性,得到真如實性,沒有能所相。然菩薩救渡眾生的後得智,在緣起法中需要變相觀空唯後得,二者還是有所區分。

 


(全文完)


【註解】
13. 玄奘譯:《攝大乘論》,大正三十一,頁148c。
「此轉依,略有六種:一、損力益能轉,謂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及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二、通達轉,謂諸菩薩已入大地,於真實非真實、顯現不顯現現前住故,乃至六地。三、修習轉,謂猶有障,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故,乃至十地。四、果圓滿轉,謂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最清淨真實顯現,於一切相得自在故。五、下劣轉,謂聲聞等謂諸菩薩兼通達法空無我性,即於生死見為寂靜,雖斷雜染而不捨故。六、廣大轉,謂諸菩薩兼通達法空無我性,即於生死見為寂靜,雖斷雜染而不捨」。

14. 《攝大乘論》,大正三十一,頁122b。「此轉依若略說有六種轉。一益力損能轉,由隨信樂位住聞熏習力故,由煩惱有羞行慚弱行。或永不行故。二通達轉。謂已登地諸菩薩。由真實虛妄顯現為能故。此轉從初地至六地。三修習轉。由未離障人是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依故。此轉從七地至十地。四果圓滿轉。由已離障人一切相不顯現清淨真如顯現至得一切相自在依故。五下劣轉。由聲聞通達人無我故。由一向背生死為永捨離生死故。六廣大轉。由菩薩通達法無我故。於中觀寂靜功德故。為捨不捨故。若菩薩在下劣轉位有何過失。不觀眾生利益事故。遠離菩薩法。與下乘人同得解脫此為過失。諸菩薩若在廣大轉位有何功德。於生死法中由自轉依為依故。得諸自在於一切道中能現一切身。於世間富樂及於三乘。由種種教化方便勝能能安立彼於正教。是廣大轉功德」。

15. 稻津紀三:《以佛教人間學──世親唯識說的根本研究》,頁364-365。

16. 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頁474-477。

17.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大正三十一,頁206a。

18.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大正三十一,頁352b。

19. 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頁330。

20. 轉引稻津紀三:《以佛教人間學──世親唯識說的根本研究》,頁360-361。

21. 室寺義仁,〈真諦撰《攝大乘論義疏》佚文に見る「佛子」としての大乘菩薩についての真諦說〉,《真諦三藏研究論集》,頁218。

22.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頁313。

23.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大正三十一,頁20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