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的佛教社區
 ──寺內町(上)

 

藍吉富

 

 

一、前言


  本文所擬討論的對象,是日本戰國時代(1467-1573)的佛教社區──寺內町。關於這個問題,雖然在日本學術界已經有過相當多論文出現,但是在臺灣,不祇未見有學術專文涉及,而且,聽過這一名詞的人,似乎也為數不多。
  臺灣學術界,對日本佛教的研究原本少見。偶有論述,也多偏向教義或人物。對於日本佛教史上比較偏僻的問題,一向罕見有人涉及。這一現象說明了臺灣學術界對日本佛教的研究,還在啟蒙、或拓荒階段。要談深入的研究,恐怕為時尚早。
  本文是一項專題研究。但是,由於臺灣對日本佛教的研究風氣尚未成熟,加上我個人在這方面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仍有所不足,所以,拙文其實祇是對這一專題的初步嘗試。
  雖然如此,我仍然覺得這種嘗試不無意義,至少,它可以做為後起者認識日本佛教文化之一素材。此外,從研究角度來衡量,一個外國人來看日本佛教文化,所持的視角或態度,與日本的本土研究者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其所產生的見解,也有可能是日本學者所忽視、而也有一定價值的。縱使這一目標無法達到,拙文至少可以做為引介「寺內町」問題給國內學術界的津梁。國人之有意做進一步研究者,可以將拙文當做墊腳石。
 

二、當代日本學術界的寺內町研究


  日本學術界至遲在1928年已經有人注意到寺內町問題1。到1930年,牧野信之助之〈中世末に於ける寺內町の發達〉2一文尤其引起學術界的廣泛注意。迄今為止,日文之討論寺內町相關問題者已經有數百篇之多。
  1998年,京都法藏館出版的《寺內町の研究》三冊,即為近八十年間之相關論文的精選集。這套書由峰岸純夫與脇田修兩位寺內町問題的專家共同監修,並由大澤研一與仁木宏兩人合編。全書三冊,內容略如下列:
  (1)第一冊:《戰國社會と寺內町》,內含十三篇論文。分別討論:〈「寺內町」的場〉、〈寺內町之諸形態〉、〈一向一揆與寺內町〉、〈寺內町民與寺院〉四項子題。
  (2)第二冊:《寺內町の系譜》。內含十二篇論文。分別討論:〈寺內町的原型與成立〉、〈寺內町的形成〉、〈寺內町的變貌〉、〈法華宗寺內町〉四項子題。
  (3)第三冊:《地域の中の寺內町》。內含十一篇論文。分別討論:〈攝津、河內、和泉的寺內町〉、〈大和、畿外的寺內町〉、〈寺內町史料論〉三項子題。
此外,三冊之每一冊卷末都附有〈解說〉、〈參考文獻〉、〈出典一覽〉及附錄論文一篇。
  在近四十篇
(含附錄三文)論文之中,作者們對寺內町的形成、歷史發展、區域特性、文化特質……等問題,有深入而精密的探討。所呈現的研究業績,可以說是已將寺內町的歷史形像,做相當完整的重建。
  然而,有一項讓關心佛教史的讀者頗為不解的問題是,上述這些論文幾乎不太碰觸寺內町民的宗教生活問題。既然寺內町是以真宗寺院為主導、設計的信徒社區,那麼居民的宗教生活如何,信仰在生活中所佔的比重如何,……這些有關信仰內涵的問題,原本應該是寺內町民生活的重心,為什麼上列這麼多論文沒有一篇是以之為主軸的?這一疑問可以從下列引文中得到部份解答。
  在《寺內町の研究》一書卷首,有一篇由峰岸純夫、脇田修兩位學者署名撰寫的發刊詞,文中有云:

「關於寺內町的研究,早期學界是站在歷史地理學的立場來探討的。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則被視為是地域經濟之核心都市的問題。近年來,則在宗教史、經濟史、社會史、地域史、都市史、建築史等各領域中被矚目。到最近,也產生隨著發掘調查而來的考古學成果。」3

  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寺內町問題,最早並不是佛教史學界發現的。早期注意它的是歷史地理學界與地域經濟學界中人。之後,則受到各種相關學門人士的矚目。專攻日本佛教史的學者,注意它的人並不多見。
  也許是研究此一問題的主導者並不是佛教史學者,所以,寺內町民的信仰內容才沒有被大量提出來討論吧?
 

三、寺內町的種類與特質

 

〔「寺內町」釋義〕
  「町」字是日本語文中經常出現的字彙。在佛教史上,與「町」字有關的術語,有「寺町」、「門前町」、「寺內町」等詞,所指的內容都是與佛教寺院有關的某一類場域。這三個詞彙雖然都是日本寺院文化的一環,但內容並不相同。「寺町」是指某一都市中之寺院集中區。「門前町」指的是在某一寺院附近所發展出來的市集或村落。而「寺內町」,則在時代性、宗派性、與內容方面都與上述兩者有別。
  寺內町是日本戰國時代
(1467-1573)的產物。主要是淨土真宗信徒所倡建的。其他宗派(日蓮宗與真言宗根來寺)雖然也有類似的例子,但是其歷史意義及影響力都不如淨土真宗。所以,一般學界在提起這一問題時,大多將它歸屬於淨土真宗(此下簡稱「真宗」)。本文此下所述,也以真宗之寺內町為限。
  真宗的寺內町,是日本戰國時代該宗之中興名僧蓮如
(1415-1499)開始倡建的。如果要為寺內町下定義,可以這麼說:「它是以真宗信仰為思想核心,召集手工業者、商人及平民居住於該處,且設有防止外患之防禦措施的自治式社區。」

〔寺內町的種類與地點〕
  所屬宗派而言,寺內町有屬於真宗
(又稱「一向宗」)的,也有屬於日蓮宗(又稱「法華宗」)的,也有屬於真言宗之根來寺的。如前所述,這三類寺內町,以真宗信徒所建的數量最多,影響力最大,也最受現代學者所矚目。
  就倡建者之不同而言,可以分為三類:(一)寺院僧侶所倡建。(二)地方上之有力人士所倡建。(三)由信徒集資買進,或占領一定區域而開創的。
  日本戰國末期以來所形成的這些寺內町,主要設置在北陸
(富山、石川、福井、新潟四縣的總稱)、東海(古代東海道十五國之略稱)與近畿(京都、大阪、滋賀、兵庫、奈良、和歌山、三重等地)三個區域。各宗所設寺內町之較著名者,有下列諸處:
  (1)真宗
(一向宗)所設:吉崎(越前)、井波(越中)、富田(尾張)、山科(山城)、石山(攝津)、富田林(河內)、貝塜(和泉)、今井(大和)、英賀(播磨)等處。(按:括弧內是地名,括弧前是寺內町的町名。如:「吉崎」寺內町是設在「越前」地方。依此類推)
  (2)日蓮宗所設:尼崎的本興寺「寺內」、長遠寺「寺內」等處。
  (3)根來寺所設:大け塜
(河內)等處。
  在上列諸町之中,筆者曾實地考察過的是富田林寺內町與奈良今井寺內町。這二町都屬於真宗系統。


〔寺內町的特質〕
  (一)寺院在町內具核心地位
  這是寺內町的最主要特質。「寺內町」一詞中的「寺內」二字,也正彰顯出這一特色。最初的寺內町是由真宗本山
(京都、山科本願寺)所倡建的。因此,其所倡建的寺內町,當然由本願寺方面掌握主導權。此外,由地方有力人士或信徒集體倡建的,也都以町內的真宗寺院為核心。因為,源自真宗信仰的寺內町,其形成的主要關鍵,就是倡建者、或主導町內行政的領導者,對真宗有共同的信仰所致。
  這樣的寺內町,其結構方式大體是以寺院為核心,寺院周邊有僧侶居住,再外圍則是由一般信徒、商工業者聚居於其間。
  在全町的發展方向及行政管理方面,雖然也由町眾中之領導幹部來營運,但是在宗教活動與本町的發展政策方面,真宗寺院都掌握有最高的決定權。因此,有些學者認為寺院當局是寺內町民的「領主」;町內行政的高級幹部則是寺院的「家臣」。
  (二)建築及地理特色
  寺內町是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形成的。時當亂世,戰禍頻仍。這時候,由真宗信仰所凝聚而成的這一生活與工商業社區,其安全性當然不能不顧慮。所以,在建築之時,町的四周都挖掘濠溝,並築以土牆,做為防護設施。
  其次,寺內町大多建築在交通要衝,與商業活動發達之地。因為町內的百姓,仍然各司其業。有工匠、有商人、有當時社會上的多種行業在町內開展。因此,建設的地點必須選擇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地緣條件。
  在町內房屋的配置方面,至少有一部份已被確認的町屋設計,是採用棋盤式、直線交叉排列的形狀。但並不是從頭可以望到尾的貫通式設計,而是稍為錯開,不能一望到底的。
  (三)寺內町曾是享有特權的自治式特區
  在戰國時代,各地方的百姓必須接受「守護大名」的統治與管轄。但是當時形成的寺內町往往享有:「免除雜稅、守護大名的統治不可介入、及拒絕當時統治階層之種種妨礙商業發展的政令
(如:「德政令」的泛濫)」等特權,而成為一個用真宗的信仰力量抵抗世俗統治階層的自治特區。這種特權被稱為「大坂並」體制。是指從大坂(阪)石山本願寺寺內町體制所延伸出來的特權。
  不過,這種特權只有若干寺內町擁有。而且,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也會逐漸鬆動。在經過織田信長與豊臣秀吉兩位軍事強人的彈壓過後,寺內町的特權乃逐漸趨於解體。
  (四)町中居民的生活與信仰
  寺內町之中聚居的是各種行業的百姓。維繫他們共處於一處的主要力量,當然是對真宗信仰的認同。所以,對真宗的共同信仰,是促成寺內町興起的主要因素。不過,對於這一特質必須加以釐清:
  (1)寺內町祇是由真宗寺院主導、庇護的自治性工商業社區,並不是將信徒集中於町內的專業修行特區。換句話說,這祇是一個有共同信仰
(真宗)的生活場域,並不是專業修行場域。
  (2)有些寺內町固然完全由真宗信徒聚居,但是隨著情勢的演變,也逐漸移入其他宗派的信仰者。事實上,就現有的文獻去考察,已可發覺不少寺內町中居住著其他宗派的信徒。不過,無論如何,真宗寺院仍然擁有主導全町的權力。而且,町內的信仰活動也以真宗的活動為主。
  關於寺內町居民的宗派信仰差別比例,雖然我們找不到戰國時代的數據,但是草撰於1746年的《寺內歲時記》一書,則對江戶時代的寺內町民,有不同宗派人數的記載。該書所記的是京都的寺內町。其中,町民信仰的人數如下所列4
  (a)真宗信徒:4286人,佔全體町民的53.8%。
  (b)淨土宗信徒:3066人。佔全體町民的38.5%。
  (c)法華宗
(日蓮宗)信徒:442人。佔5.6%。
  (d)其他:含禪宗、天台宗等七派信徒,共166人。佔2.1%。
  上列這一數據所載的是江戶時代檀家制度「宗門改」政策實施之後的人數,不能驟然認定它就是百餘年前之戰國時代的比例。錄之於此,僅供參考而已。
 

四、寺內町的形成及其發展5
 

  寺內町是日本戰國時代的產物。其雛形產生於戰國初期。1471年,淨土真宗(此下簡稱「真宗」)領袖蓮如在越前國的吉崎(今之福井縣坂井郡)建立本願寺的別院──「吉崎御坊」,以做為真宗在北陸地方(富山、石川、福井、新澙四縣的總稱)的根據地。這一寺院建築,就是寺內町的原初形態。
  吉崎御坊是以「本坊」為核心的真宗建築群。本坊周圍輔以二百多間具有防衛意義的「多屋」,並由真宗的幹部與信徒擔任防衛工作。這樣的一個建築群,雖然也是由真宗所主導的信徒集中區,但卻只能視之為寺內町的雛形,而不是真正的寺內町。因為町內並未形成一個工商營業行為的市集,也缺少後世寺內町的其他特質。
  被學界認為寺內町的首例,是1478年蓮如在京都創建山科本願寺
(又稱「山科別院」)時所形成的。以該寺為中心所建構出來的信徒居住區域及其所形成的市集,是日本佛教史上第一處寺內町。
  當時的這一寺內町,包含下列三區:
  (一)「本寺」:內含御影堂
(供奉真宗創始人親鸞的畫像)、阿彌陀堂與寢殿等建築。屬於真宗的宗教殿堂區。
  (二)「內寺內」:這是真宗領導階層的住宅區。
  (三)「外寺內」:這是一般信眾的生活圈。包含各行業
(繪師及從事餅、鹽、酒、魚等行業)的信徒。
  上列三區之間,都各有圍牆相區隔。其中,「外寺內」包含八町,是最具有市集氣息的一區。
  這一個寺內町,從興建之後,歷經五十餘年,都是真宗在日本的弘法總部所在地。規模甚大,而且頗為繁榮。可惜在1532年
(天文元年)被近江國「守護」(當時滋賀縣一帶的政治領袖)六角定賴與日蓮宗徒率眾襲擊,而全被燒燬。
這時候的真宗領導人是證如,他將弘法總部遷移到大坂
(「大阪」的古名)的石山坊,重新建立石山本願寺。該寺面積甚大(方八町),周圍有濠溝圍繞,且築有圍牆,防禦設施甚為堅固,在當時,被稱為攝津(包含大阪府西部與兵庫東南)地區的第一名城。
  石山本願寺落成之後,真宗信徒從各地移居該寺周邊,逐漸形成一個規模甚大的寺內町。之後陸續形成的有北町、西町、清水町、西町屋、北町屋、新屋敷、檜物屋町、あおや町、造作町、橫町等十區。其規模之大,環顧全日本史上之各地寺內町,可謂無出其右者。
  可惜這一個大規模的寺內町,仍然難逃火災的厄運。在1562與1564兩次火災之中,燒燬二千九百多棟建物。之後,真宗與織田信長軍隊交戰十一年。1580年真宗接受調停而遷離該地之時,町內的建物又起火燃燒三晝夜,終使全町化為焦土。這一寺內町的遺址,經過四百多年的演變,現在成為觀光客所熟知的大阪城公園。
就在石山本願寺寺內町形成、發展的這一時期,日本各地也陸續出現了十餘處寺內町。成立的地點,包含畿內
(首都附近)到北陸(今之富山、石川、福井、新澙四縣)之間。成立的宗派,除了真宗之外,也包含日蓮宗的某些支派,像京都六条的本圀寺,攝津國尼崎的本興寺與長遠寺,都有日蓮宗徒所設的寺內町。
  寺內町是在日本戰國時代的戰亂情勢之中所逐漸形成的。由於種種形勢的影響,使寺內町成為一個擁有政治、社會、經濟方面具有相當程度特權的自治式社區。對一個有實力的政治領袖而言,當然並不樂見自己所統治的領土內會有這種特區存在。因此,在強人豊臣秀吉統一日本之時,他就下令逐漸削減寺內町的特權,也不允許寺內町周圍的濠溝等防禦性設施。於是,寺內町的「自治」性質逐漸消失。演變的結果,原有的寺內町成為具有共同宗教信仰
(大部份住民)的市民社區。有些則隨著都市形態的變遷而演化為與寺內町全不相同的市民生活圈。
  由於日本人善於維護古蹟,所以,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仍可以看到自數百年前所維持下來的寺內町建築風貌。我曾參觀過兩處寺內町遺址。這兩處是:奈良縣的今井町寺內町,與大阪府的富田林寺內町。
  奈良的今井町創建於1532-1554年間。主導者是真宗本願寺的弘法者今井兵部卿豊壽。町內的真宗寺院是稱念寺。全町面積是東西600公尺,南北310公尺。地點在奈良縣橿原市八木駅附近。
  富田林寺內町創建於1550-1569年間。主導者是真宗興正寺別院的證秀。當時證秀召集附近四個村落的村民,共同將該町建設起來。並創建核心寺院:興正寺別院。全町面積是南北300公尺,東西400公尺。地點在今之大阪府富田林市富田林町。
  關於這兩個寺內町的現況,可分下列幾點陳述:
  (一)寺院
  寺內町創立初期具有主導地位的真宗寺院,都仍然存在
(即前面提到的稱念寺與興正寺別院)。不過,現在町內另外還有其他寺院。如:今井町除了稱念寺之外,另外還有順明寺、西光寺與蓮妙寺。富田林寺內町除了興正寺別院之外,另外還有淨谷寺、妙慶寺與藥師堂。町外附近還有西方寺。
  (二)建築
  在現代,「建築」是寺內町讓人參觀的重點。其中包含甚多江戶時代
(1603-1867)以來的傳統住宅。也有若干棟被日本政府單位評為文化財,並開放參觀。
  此外,在町內通路規劃上,乍看似乎是棋盤式的交叉路線,但通路並未貫穿頭尾。在設計之初,即有故意錯開的規畫。以避免入侵的外敵可以一望到底。
  (三)居民生活
  目前的住戶,絕大部份都將町內房舍當做住家,只有少數是商店。由於町內有若干被審定為文化財的住宅,所以,該地區也成為建築古蹟的觀光場所。
  (四)圍牆或濠溝
  在創建之初都特別設置的環町濠溝或圍牆,現在已經消失。


(本文未完待續)

 

註釋:

1. 長沼賢海之《日本宗教史の研究》(1928年,教育研究會)書中,即有〈寺內町の發達〉一節。
2. 此文原收在1930年之《史學雜誌》(41-10),原題〈中世末に於ける寺內町の發達〉。1998年法藏館之《寺內町の研究》(一)收有此文,並改為〈中世末寺內町の發達〉。

3. 《寺內町の研究》〈刊行の詞〉。峰岸純夫.脇田修 監修。1998年京都.法藏館。
4. 此處所引,依據的是千葉乘隆的〈近世本願寺寺內町の構造〉。收在註3.所引之《寺內町の研究》第二冊342頁。

5. 本節所述有關「寺內町的形成及其發展」的文字,大體取材自:今泉淑夫編《日本佛教史辭典》(1999年東京.吉川弘文館)、竹貫元勝編《日本佛教の歷史──室町時代》(平成8年東京.佼成出版社)及前引《寺內町の研究》等書。至於有關今井町與富田林寺內町的陳述,則係依據筆者前往參觀時所蒐集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