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漏《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二》P401

  

  即欲漏、有漏、無明漏。漏,流注漏泄之意,為煩惱之異名。煩惱能從有情的六根漏泄過患,令有情於生死中流轉不息,故別稱為漏。欲漏是欲界的煩惱,有漏是色、無色界的煩惱,無明漏是三界的癡煩惱。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謂(大正12•495b)︰「三漏者,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是名欲漏;色無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是名有漏;三界無明名無明漏。」
  三漏總計有一○八種煩惱。其中,欲漏有四十一種。即就四諦的見惑而言,苦諦有根本煩惱的十使;集、滅諦則除身、邊、戒禁取三見外,各有七使;道諦則除身、邊二見外,有八使,總計三十二惑。合併修惑的貪、瞋、癡、慢四根本煩惱,共有三十六惑,扣除四諦、修道的五部癡,成為三十一惑,再加上隨煩惱的無慚、無愧、睡眠、掉舉、惛沈、慳、嫉、忿、覆、悔十纏,則有四十一種。有漏有五十二種。色、無色界無瞋,除去五部內的瞋,則各有三十一惑,總計二界有六十二惑,再除去二界五部的癡,則為五十二惑。色、無色界雖也有惛沈、掉舉二纏,但依據《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八的主張,認為其量極少,且非自力所起,故不說。合說上二界之煩惱為一有漏,乃因彼等三義同故。即︰(1)同為無記性;(2)同為緣內身而起的內門轉之法;(3)同依定地而生。
  無明漏,謂三界五部之無明,總有十五。蓋無明為三有生死之根本,故別立為一漏。《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七謂(大正27•244c)︰
  「欲界有情所以住欲界者,由彼期心於欲、憙樂於欲、欽羡於欲、希望於欲、思求於欲、尋訪於欲、耽湎於欲,是故欲界煩惱等,除無明,立欲漏。色、無色界有情所以住色、無色界者,由彼期心於有、憙樂於有、欽羡於有、希望於有、思求於有、尋訪於有、耽湎於有,是故色、無色界煩惱除無明,立有漏。三界有情所以期心欲有,乃至耽湎欲有而住三界者,皆由無知之力,是故三界無明立無明漏。復次欲界有情雖亦求有而多求欲,是故欲界煩惱等除無明,立欲漏,色、無色界有情全不求欲但求於有,有作是說,雖亦求欲而多求有。」
  《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七亦云(大正31•725b)︰「令心連注流散不絕故名為漏,此復云何﹖依外門流注故立欲漏,依內門流注故立有漏,依彼二所依門流注,故立無明漏。」二者意義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