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伊接觸自己的力量,了脫生死
 

宗惇法師

 

  

  靈性照顧,是在臨終生死困頓的當下,協助眼前這個人接觸並開展自己的內在力量。大多時候,這需要他人的協助,需要因緣和合來成就。廿八歲的喬(化名)就是這樣的案例。


  這是住院第五天的事。
  簾幕的這一邊,電視每天開著,醫師、護理師、姊姊、阿姨們每天進出,就像喬說的,「都十幾年了,早就習慣生病的生活,這一次,也不過住院治療,告一段落就回家了」。
  長廊的另一頭,喬的母親每天以淚洗面,「我兒子快死了,看他每天無所事事的看電視,我一點也不知道怎麼跟他說話,他到底知不知道狀況?究竟他需要什麼幫忙?他怎麼可以跟以前一樣混沌度日?他已經沒有父親了,在這節骨眼我這當母親的,該怎麼跟他對話?」
  家中主要負責醫療決策,從小最疼愛喬的大阿姨也充滿焦慮與自責:「是我決定讓他住進來的,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好像並不知道這裡就是安寧病房。喬好像一點準備也沒有,如果就像醫師說的不會超過二星期,那我怎麼承受得起六個妹妹們的責難呀!如果喬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這樣就走了,他會不會怪我放棄他?我該怎麼辦?」
  熱心的朋友來關懷,且鼓勵受洗,病人婉拒。
  依據病情發展及對病人家庭狀況的瞭解,主要負責照顧喬的師父知道這個家庭亟需協助,而且時間不多了。如果沒能及時讓彼此說出心裡的話,喬的母親、女友、六位阿姨可能都會有很大的悲傷與遺憾。化解問題的關鍵在喬,轉變的最大助力可能來自喬的女友。
  住院第六天,週三。這一天法師再次探視,喬與女友、妹妹都在。簡單的問候之後,女友聊到有煩惱時都會誦經迴向。法師邀請喬的女友到佛堂談談,喬竟然主動表示要參與。
  才坐定,法師問:「你知道這是哪裡?」喬不加思索的說:「安寧病房」。
  法師內心驚訝,因為喬對現況的理解與母親、阿姨,甚至醫療團隊的敘述差距很大。
  法師繼續問:「你知道安寧病房是什麼?你怎麼會知道這裡是安寧病房?」
  喬的女友說:「我們都知道安寧病房是什麼意思呀!當疾病已經無法治癒,安寧病房能夠協助做疼痛控制,來到這裡的病人時日都不多了」。
法師:「你知道我為什麼找你談?」病人表示不知道。
  「你知道最近媽媽與阿姨們每天以淚洗面,大阿姨非常自責與焦慮,他說在你不知情的狀況下,為你決定到這裡來。她們好希望知道你心裡想著什麼,希望知道你需要她們幫什麼忙。這病如果像你剛才說的好不起來,勢必有一天你會先走,有沒有想過當那一天來的時候,要為他們留下什麼?」
  喬搖頭說:「其實從來沒想過。」法師:「他們有這麼大的情緒,你也毫無準備;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平安嗎?」
喬:「不會平安。過去一直不談,因為不知道談什麼,也不知道怎麼談。更不希望談起時就是所有人哭哭啼啼的樣子,所以乾脆都不要提起」。
  女友表示不知道病人有這樣的心情。
  法師:「其實有許多方式。可以寫信、錄影,也可以慢慢聊啊。許多方法都可行,至少能做一點事,看能不能稍微緩解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遺憾,帶來一些安慰。你希望我能為你做什麼嗎?」
  喬:「幫我跟媽媽、阿姨談,希望他們不要那麼難過,只要她們好我就好」。法師也提醒喬:「相信媽媽與阿姨心裡的聲音,也是只要你好,她們就好」。
  「那麼,希望師父找她們談的時候,我也能夠在場。」喬說。
  住院第七天,週四。在病人與女友的努力下,這一天包括媽媽、姊姊、妹妹、六個阿姨都來到病房。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間,全家人拉起簾幕不受外來的干擾,在法師的引導下細細述說彼此的擔心、牽掛、不捨與期望。其中最重要的,媽媽對喬說:「這句話真的很難說出口,但是如果真的病好不了,那麼就好好走,媽媽最最擔心你會害怕」;喬回應之後,也告訴所有阿姨:「大阿姨是為我好才幫我轉到安寧病房,我一點都不責怪,請阿姨們將來不要責怪大阿姨」。病人告訴媽媽:「我會很努力。我走了以後,請媽媽不要退休,要工作到六十歲……」
(說到這裡,全家人竟忍不住笑了起來)
  住院第八天,週五。女友來邀請法師去探視喬,她說:「那一天師父談到會害怕是正常的;要不害怕需有準備,請師父教我們,怎麼樣準備才能不害怕」。
  這一天,法師從臨終階段可能會有的身體變化,講到如何放下、如何以念佛來穩定身心,喬仔細聽著,在媽媽與女友的陪伴下精進念佛。
  住院後第十一天,週一。女友來電告訴法師,病人已於昨日安詳往生;「感覺他走的時候面帶微笑」、「師父說的是對的,沒想到後來變化那麼快。家人雖然都很悲傷,但幸虧最後有機會大家說出心裡的話;喬有機會學習念佛,知道未來的路怎麼走」、「喬是知識份子,從小是家中的寶,被『呵護備至』。師父是第一個他願意聽,能夠全然接受的人,感恩他能在最後的生死關頭接受師父的引導」。
  一開始,大家看似無事,其實內心深處病人與家屬都是波濤洶湧的焦慮、悲傷與無助。如果沒有人協助找到出路,最後可能是病人帶著恐懼離開、家屬帶著遺憾與自責走向未來。
靈  性照顧最重要的,要為病人找到出路。「靈性」看不見、摸不著,卻是生死關頭的力量來源。靈性是什麼?靈性是「對正法的感應、證悟與理解能力;是一種生命力,心智成熟的表現」。
  如果盛開的花有一天必會凋零,如果有生一定會有死,如果盛極一時的權勢必然會易主,如果美好的生命終究會變異:我們什麼也不能真正抓住。在無常遷流的世間,也許隨時隨地我們真正能決定的只有自己的態度──接受或否認──接受無常,在無常的生命法則中學習成長;或者,極力否認、掩蓋無常,直到再也掩蓋不住,驚惶失措。
  接受無常不是消極,是一種理解正法的生命智慧,真正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來。把無常的教法應用在靈性照顧,就能在千頭萬緒的生死困頓中,幫助眼前這個人找到努力的方向,接觸自己的力量,解決難題,甚至開展內在力量,走向更大的生命成長。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這也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經歷的學習。
  當然,我們可以從學習臨終照顧,為病患提供持續性的關懷,作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