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藝術之介紹

成大歷史系研究生     簡瑞瑤

        壬午年(2002)仲夏,很榮幸有此機緣,在成大歷史系陳玉女老師所率領的考察團下,前往參與中國大陸在甘肅省天水市所主辦之“麥積山石窟藝術與絲綢之路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從西安到天水,不僅路途遙遠,路況相當顛簸,該地乾燥的氣候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對於第一次到大陸的我而言,眼所見,耳所聞之事皆新鮮又有趣,更遑論大多文物是以往只能在教科書或雜誌上看到的風景,如今全歷歷在目,成為畢生難忘的旅行經驗。而且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諸多有志於麥積山石窟藝術與佛教文化關係的中外學者共襄盛舉,場面甚是可觀。相對於其他著名石窟,如敦煌、龍門、雲岡石窟的毀損,麥積山石窟在氣候、地理位置的保存條件下,遭到自然或人為的破壞較少。希望藉由此文,將麥積山石窟藝術的佛教文化之美介紹與讀者分享。
    一、天水麥積山  
        陝甘一帶,向來是中國的政治重心,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以及佛教的興盛,促進了佛教藝術的發展,因而出現數量眾多表現佛教藝術的石窟寺。天水古稱上邦,屬雍州之地,又稱成紀,或秦州。因秦人祖先嬴非子曾在天水西南為周孝王牧馬有功,於是將該地封賜嬴非子,是秦人的發跡地。麥積山即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距市區約四十五公里處,海拔一千六百七十一點四公尺,山高一百四十二公尺。地處秦嶺山脈西段北麓,由第三紀砂礫岩所構成。其基岩裸露,呈磚紅色,夾有薄層沙岩及含泥礫岩,大體為水平層。1麥積山,又名麥積崖,以山形似麥堆積成垛,宛如「積麥之地」而得名。  
        麥積山石窟創建於東晉十六國後秦時期,其間歷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斷營造或重修,而成為一個大型石窟群。由於砂礫岩不宜雕刻,故造像多為泥塑或石胎泥塑;即使氣候陰濕多雨,泥塑仍保存基本完好的樣子。2石窟中的壁畫,則因為氣候的關係,大都脫落,不復完整。石窟群原來應該是相互有銜接,然在唐開元年間,中部洞窟因地震毀損,石窟群遂分為東崖、西崖兩部分。
    二、麥積山石窟藝術
    (一)石窟藝術簡介  
        麥積山石窟的主要內容包括洞窟建築、壁畫、雕塑三大部分,而諸多洞窟往往結合三者,成為一藝術整體。部分洞窟還附屬有榜書、題記。洞窟主要有窟、龕、摩崖及崖閣四種類型。有前壁,鑿門者稱「窟」;無前壁,敞口者稱「龕」;稍加雕鑿並繪塑或書寫榜題的崖壁稱「摩崖」。3而所謂的「崖閣」,是指建造於崖壁間的殿堂或屋宇式建築,主體部分依壁開鑿,有的外部還輔以木構部件等。4麥積山的窟和龕共計189個,佔絕對多數,大小不等。形式大致為方形、長方形、平頂、圓拱頂、穹窿頂和攢尖頂等形式。崖閣共有11座,有廡殿頂、平頂、廊道式、棧橋式、淺廊式,是研究古代建築的珍貴實物資料。  
        麥積山石窟壁畫,大都繪製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相當程度體現了該時期佛教繪畫的主要趨勢。其內容有佛傳故事、本生故事、經變故事,以及大量的說法圖和出行圖等。與會學者即透過壁畫內容,考察當時的佛教信仰、佛教經典與思想的流傳關係及其他相關課題。顯見作為石窟藝術研究之參考資料而言,壁畫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雕塑是石窟內容的主體。早期四大石窟中,敦煌為泥塑,雲岡、龍門為石雕。而麥積山石窟則以泥塑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其塑造的形象,以莊嚴的佛陀、慈悲的菩薩、虔誠的阿難、迦葉弟子,或者威武雄壯的天王、金剛,輕快的飛天及和藹的供養人等。有部分形象已突破宗教儀軌的束縛,淡化宗教神祕色彩。另一方面卻充滿濃厚的地方生活特色,並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與麥積山石窟鄰近地域的莫高窟、炳靈寺石窟,其十六國時期的雕塑,多受到西域的影響,形成以涼州(今武威)為中心的地域風格。5雕塑依質地又可分為泥塑、石胎泥塑、石雕、木雕等四類;形式上則分成圓雕、浮雕、影塑和懸塑四種。麥積山石窟之雕塑多是敷彩泥塑。「敷彩泥塑」,即指其內部有木製骨架,外部採用黏土、纖維(麥 、稻草、紙筋、棉花等)、河沙作為塑造主要材料。先墊粗泥,再敷上細泥。在塑造完成,經過陰乾、打磨以後,再上粉底,最後在粉底上施彩繪。而「石胎泥塑」,則是先在岩壁鑿成胚胎雛形,然後上泥敷彩而成。由於麥積山的岩體組成成分為砂礫岩,只能雕成粗胚,具備製作石胎泥塑的良好條件。是古代藝術家根據岩體狀況,因地制宜創造出泥塑與石雕相結合的一種雕塑形式。「影塑」,一般以膠泥、細沙和纖維(紙漿或棉花等)合成塑泥,等表面泥塑完成乾透,再磨光上粉彩。通常附屬於崖壁或牆壁上,分為有骨架及無骨架兩種。主要作為主像的陪襯、內容的補充或形式上的裝飾。「懸塑」,與影塑之共通點在於外型為上厚下薄。不同的是,懸塑是一種以架定位、懸插在固定於牆上預製木架之中的室內彩色泥塑。因為上下多層重疊,形成繁複的效果。6  
        由於社會大眾審美觀念的改變,雕塑藝術的形式與質地多有差異,造像的題材、內容也有所變化。在塑像外型方面可觀察到,從北魏「秀骨清像」到隋唐時期豐滿圓潤形象的改變,更深刻體會時代更迭之影響所及。
    (二)麥積山主要石窟介紹  
         1.千佛洞:編號第三號崖閣。位於麥積山東崖東部。屬於北周時期開鑿之洞窟。俗稱「千佛廊」,因其廊道有上下兩層六排,現存約297身石胎泥塑之賢劫千佛而得名。經學者解說,北周時期原似開鑿有兩面,後來遭到天然災害毀去一面。由於有棧道通過,故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層兩排92身,經宋、明兩代重妝;下層四排205身,多保留北周時期造像特色。大致上,造像大小接近,佈局規整,場面十分壯觀。然而由於長期淋雨,泥層斑剝脫落,石胎分化。所餘千佛完好者40身,其他佛身或多或少皆有損壞。7  
         2.散花樓:編號第四號崖閣。位於東崖上部。為北周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父親所建造的七佛龕,故亦稱「上七佛閣」。諸龕外部,上有浮塑火焰寶珠及魚鱗片狀網絡花飾和帳幔。各龕外帳幔之間有石胎泥塑之「天龍八部」,是以天王或金剛力士的形象呈現。宋代時曾經加泥重塑,但基本上仍保存北周時期的風貌。共有大中型泥塑七十七身,均為宋代重修或重塑,明代重妝。七列龕內分別塑有一佛二弟子六菩薩或一佛八菩薩。長廊兩端上部耳龕內分別雕塑維摩、文殊及 侍菩薩和弟子,下部兩側塑金剛力士。在壁畫保存方面,約有北周時期的佛經故事畫及大型飛天壁畫,計約90多平方米;其餘為明代重繪者,計有說法圖、禮佛圖及《涅槃經變》、《西方淨土變》之經變畫等,約 60平方米。8
         3.天堂洞:編號第一三五號窟。位於西崖東上部,大約開鑿於北魏時期,一般稱「天堂洞」。五代王仁裕所著《玉堂閑話》記述:「自此室(即133號窟)之上,更有一龕,謂之‘天堂’,空中倚一獨梯,攀緣而上,至此則萬中無一人敢登者。」9 天堂洞是一大型平頂窟,平面呈橫長方形。相較其他窟洞的獨特處在於前壁上有三個明窟,頂壁前部靠近明窗處有一個半圓形渦闕。明窗平列,而中間高兩邊低,均呈方形,大小相近,外部略呈收口形狀。洞窟中分為正、左、右三壁。共有泥塑13身,北魏時期泥塑有8身。正壁、左壁各龕一佛二菩薩,其中菩薩的形象,面容清秀,神情專注,表現出聆聽佛法時虔誠、恭謹的狀態,是典型「秀骨清象」的造像風格。正壁上部繪有涅槃經變畫;上部正中繪一佛二菩薩,為釋迦說法圖。悉根據佛經記載之情節而繪製軍隊與爭戰的場面。壁畫部分反映長期生活戰亂中的工匠們,透過佛教經典故事的圓滿結局,寄託他們對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10
三、後記  
        由於篇幅受限,筆者在此無法將麥積山石窟中佛教文化之美一一羅列,僅提供較具特色的「千佛廊」、「散花樓」以及「天堂洞」三個大型窟洞作為參考。佛教石窟的研究,不僅結合藝術、佛教文化思想,更需要結合當時社會、經濟的歷史背景,方能觀察到麥積山石窟所展現的內涵、意義。曾經有一度,深為石窟藝術著迷,在親身面對麥積山石窟中佛陀的莊嚴、菩薩的慈悲、迦葉弟子的可親,種種形象,捻花一笑之間,就是看破紅塵的自在。對我而言,內心倍感衝擊,在穿越千年時空後,唯有佛像依然撼動人心,唯有匠師超卓的技術、藝術仍在,而人事已非。人生在世,不過如此爾爾。然而,大概只有在這樣壯觀的情景中才能感受到人卑微的存在,以及古人堅毅、信仰的力量。          
註釋:
1.參見張錦秀編撰,《麥積山石窟志》,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04,頁1。
2.同上註,頁2。
3.同註1,〈凡例〉,頁1。
4.同註1,頁15。
5.參見雄師中國美術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辭典》,台北:雄師圖書,2001.02,頁623。
6.同上註,頁618-619。
7.參見同註1,頁27、86。
8.參見同註1,頁27-28、69、78、116。
9.參見同註1,頁24。
10.參見同註1,頁23-24、59-60、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