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琴詩》的佛教思想

邱敏捷

        這首詩有的蘇軾詩集未載,《施注蘇詩續補遺》卷下有詩而無序,查慎行《蘇軾補注》卷二十一則有一篇題為「元豐五年閏六月」的序,但序與詩意無關。  
        宇宙萬物何所從來,又何所從去,是佛教所探討的問題。東坡〈琴詩〉云:「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亦是針對這個問題而發。
        《雜阿含經》之〈勝義空經〉云:「眼(等),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等)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大正藏》第二冊,頁92下)眼等諸根是從緣而生滅的,生滅是「無所從來」、「無所造集」的。這是什麼意思?佛法中,在沒有生起以前,可能生起,有生起的可能,那就與「沒有」不同,所以說「未來有」、「當有」。眼、耳、鼻、舌等是生而又剎那滅去的,雖已成為過去,不可能再生,但有生起後果的作用,不可能說沒有,所以說「過去有」、「曾有」。「現在有」是當前的生滅。(印順《空之探究》,頁86-87)。  
        《雜阿含經》之〈撫掌喻經〉載:「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大正藏》第二冊,頁72下)說明諸行現象界的一切事物,剎那生滅,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虛偽不實。《道行般若經》亦云:「空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大正藏》第八冊,頁473下)。這都在說明各種現象是「無來無去之生滅如幻」。《雜阿含經》亦有琴音的比喻,其文云:「有王聞未曾有好彈琴聲,極生愛樂。……王語大臣:我不用琴,取其先聞可愛樂聲來!大臣答言:如此之琴,有眾多種具,謂有柄,有槽,有麗,有絃,有皮,巧方便人彈之,得眾具因緣乃成音聲。……前所聞聲,久已過去,轉亦盡滅,不可持來。爾時,大王作是念言:咄!何用此虛偽物為!」(《大正藏》第二冊,頁312下)琴是虛偽的,短暫的、可變的,琴音是從眾緣生的。  
        然《楞嚴經》謂:「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1上、中)提出了另一解答,認為有一「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只要「按指,海印發光」。也就是說,眾生本有「真心」,「真心」就是答案了!  
        東坡此詩的活水源頭可能是《楞嚴經》。〈在次韻子由浴罷〉有這幾句:「楞嚴在床頭,妙偈時仰讀。返流歸照性,獨立遺所囑。」《楞嚴經》可說一直是東坡的床頭書。我們知道東坡仍不離「真常惟心」的觀念。在〈贈東林總長老〉:「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這如來藏思想即可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