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教育孩子成長的150個小故事》讀後感

呂春梅

一、前言
        這是一本培養孩子智慧的寓言故事,作者希望借由故事來啟發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以增進心智的成長;更希望透過故事中寓含的社會真相、生活真理,經由大人的敘述與解釋,讓孩子更容易領會,而且銘記在心;學會「愛」、「生活」與「學習」的真諦,為日後生涯發展播下成功的種子。
        我們都知道:每位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永遠希望孩子比我們強,所以,為孩子建立成功的人生基礎,是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然而,除了知識與技能外,我們應該如何增強孩子的品德?如何增強孩子的挫折容忍力?如何增強孩子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以及如何讓孩子認識社會的現況?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卻是孩子建立健康、成功的人生,所不可或缺的要件。那麼,我們應該運用什麼方法?才可以輕輕鬆鬆,循序漸進的讓孩子擁有這些能力,並且感受到父母的愛,同時也讓父母更了解孩子,增進親子間的情感與關係呢?我想,父母為孩子說故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二、故事分饗
        這本書有各式各樣的故事,無論是傳說、寓言、童話、偉人傳記、民間故事等,內容都包含了人類的生活智慧,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現狀;同時也突顯了擁有這些品德、耐挫力、情緒智商的人,如何運用這些能力,解決了人生的問題與困境。今略舉幾則故事以饗讀者:
1.贏得巨額獎金的男孩
        這個故事提到英國有家報紙舉辦了一項有獎徵答活動,題目是:在一個充氣不足的熱氣球上,載著三位關係人類興亡的科學家,熱汽球即將墜毀,必須丟出一個人減輕重量;三個人中,一位是環保專家,他的研究可以拯救無數因環境污染而身陷死亡厄運的人們;一位是原子專家,他的專長能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戰爭,使地球免遭毀滅;一位是糧食專家,他的研究能使不毛之地長出穀物,讓數以億計的人們脫離飢餓。應答的信件眾說紛紜,最後,獎金得主是一名小男孩,他的答案是──把最胖的科學家丟出去。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許多事情複雜的原因,往往不是問題的本身,而是看待問題的眼睛。
2.成功祕訣
        這個故事敘述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開學的第一天對學生說:「今天我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手臂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接著說:「從今天開始,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他再問學生:「哪些同學堅持做到了?」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驕傲地舉起手來。又過了一個月,他再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百分之八十。一年過後,他再一次問學生:「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做下去?」這時,整個教室裡,只有一人舉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而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願意做,人人都做得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夠做到的,只有少數人。其實,任何事情要成功,並沒有特別的祕訣,只有「堅持」二字。
3.怕雞鳴的獅子
        這個故事敘述一隻獅子,有一天來到天神面前:「天神啊!我很感謝您賜給我如此雄壯威武的體格,強大無比的力氣,讓我有足夠的能力統治這整座森林地區。但是,盡管我的能力再好,每天雞鳴的時候,我總是會被雞鳴嚇醒。祈求您,再賜給我力量,讓我不再被雞鳴嚇醒吧!」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牠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獅子興沖沖地跑到湖邊找大象,但還沒見到大象,就聽到大象跺腳所發出的怦怦響聲。獅子加速跑向大象,卻看到大象正氣呼呼地直跺腳。獅子問大象:「你為什麼發這麼大的脾氣?」大象拼命搖晃著大耳朵吼著:「有隻討厭的小蚊子,總想鑽進我的耳朵裡,害我快癢死了。」獅子離開大象,心裡暗自想著:「原來體型這麼巨大的大象,也會怕那麼瘦小的蚊子,那我還有什麼好抱怨呢?畢竟雞鳴也不過一天一次,而蚊子卻是無時不刻地騷擾著大象。這樣一想,我比牠幸運多了。」獅子一邊走一邊又想:「天神要我來看大象,應該就是想告訴我,誰都會遇上麻煩事,而他無法幫助所有的人。既然如此,那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後只要雞鳴時,就當作公雞在提醒我該起床了,如此一想,雞鳴聲對我還算是有益處呢!」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有些人在人生的路上,無論走得多麼順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順利的事,就會習慣性的抱怨老天爺虧待他們,進而祈求神賜給他們更多力量,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但實際上,每個困境其實都有它存在的正面價值,值得我們以正面的思維來面對,進而化危為安。
4.溺愛的代價
        故事內容敘述一位母親,為她已十八歲的孩子傷透了心,因此,不得不去找心理專家。專家問:孩子第一次繫鞋帶的時候,打了一個死結,妳是不是不再買有鞋帶的鞋子給他?母親點了點頭。專家又問:孩子第一次洗碗弄濕了衣服,妳是不是不再讓他洗碗?母親也說是。專家接著說: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鋪,整整用了一個小時,妳嫌他笨手笨腳,對嗎?這位母親驚訝地看了專家一眼。專家又說道:孩子要找工作,妳又動用了自己的關係和權力。這位母親更驚訝了,從椅子上站起來問:「你怎麼知道的?」專家說:「從那根鞋帶知道的。」母親接著問:「以後我該怎麼辦?」專家說:「當他生病的時候,妳最好帶他去醫院;他要結婚時,妳最好準備一棟房子給他;他沒錢時,妳最好送錢去給他。這是妳今後最好的選擇。」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理解到溺愛是一種扼殺,它會奪走本來屬於孩子所擁有的那一片天空。孩子的成長同樣取決於父母的人生態度,放開孩子的雙腳,讓他們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
三、結語
        台語有句諺語:「寵豬抬灶、寵子不孝。」但是,古往今來,有幾位當事者能體認到自己就是那位溺愛者?往往待孩子不受教時,才手足無措,四處期待有貴人能幫忙教導已經迷失的孩子;然而,家庭教育的主事者,不能真正的了解到自己的溺愛,才是讓孩子不成材的主要原因,怎麼能有真正的效果呢?上面概述的第四則故事,剛好可提供為人父母者作為警惕,時時注意自己是否剝奪了孩子犯錯和改進的機會,以至於讓他失去了長大成人的權利。
        教育孩子除了需要運用一些方法外,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盡的愛,因為在愛的環境下成長,孩子才能學會對其他人付出愛與關懷。所以,為人父母者,無論事業再忙,都不應該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再將管教的責任交給學校或安親班的老師;只要我們抽出一點時間,說故事給孩子聽,或與他分享一些感受,讓孩子知道我們有多愛他,而這份愛的感受,將會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同時也因親子間彼此分享人生的智慧觀點,讓孩子知道,智慧不一定要從課本上獲得。世界上的任何人、事、物,都有值得我們效法、學習、警惕的地方,只要我們細心觀察、體會,就能從中得到收穫,受用一輩子。更期待這本書的故事,能帶給我們下一代更多的美德與智慧。
參考書目
        李津編著《教育孩子成長的150個小故事》,臺北市:德威國際,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