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周《大乘入道次第》初探(上)

                                                          呂姝貞

前 言
  日月之升恆,萬物之生長,必有由微而著、循序漸進之理,在歷代典籍中也常有所論述;如:《中庸.第十五章》說:「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此說明遠行一定從近的地方起步,登高一定從低的地方開始。老子《道德經.六十四章》也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此也說明大樹是從小嫩芽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也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堆積而成,而欲走千里遠的路程,也須從邁出第一步開始,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事物的發展,離不開生根建造的規律;事情的成功,並非一蹴可幾。萬事總宜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揠苗助長;否則,「欲速則不達」,適得其反。為學、修道,不也是這樣嗎?
  曇曠(約700~788)的《大乘入道次第開決》開卷即說:「夫登峻宇者,必先拾級;陟層樓者,咸歷階墀。況乎覺道崇高,不憑行位,真源綿敻,豈越資糧?」說明想要爬上高大的屋宇,一定要先順著臺階一步一步的往上走;要登上更高一層樓時,都必須踏過一級級臺階。何況是崇高的成佛之道,若不憑藉每一個修道階位,連續不斷地追求真理的本源,又將如何來長養資益菩提因的一切善法?
  因此,研習佛法之士,若想要完成菩提之路,除具足正信、正見,尚須透過「正行」的實踐;經由正確的次第修學,方克有成。雖然這些方法在佛教典籍中皆有或多或少的記載,但是能次第井然、條理分明闡述,為我們開啟次第修學門徑的智周(668723)《大乘入道次第》,應是不容忽視的作品之一。今不揣淺陋,略加說明其大要如後。
壹、文獻回顧
  目前對於《大乘入道次第》之專門研究文章,尚未有正式發表之文獻可考。其餘相關資料,如:日本.叡尊(1201~1290)的《大乘入道次第科分》、秀翁(1626~1699)科註的《大乘入道次第章》2尚未得見之外,在諸經論中僅有1907年敦煌出土3的曇曠《大乘入道次第開決》4殘卷註釋此經。日本叡尊曾為此經發起流通之志願。民國以來,則有太虛大師(1889~1947)講述此經,並編入研習高等教理課表中;印順導師(1906~2005)也在《我之宗教觀.修身之道》中提及此經。今依序臚列於下:
  一、曇曠的《大乘入道次第開決》:唐代曇曠是一位著名的佛學家,曾研習唯識、俱舍5。當曇曠從家鄉(建康)來到長安時,由於對瑜伽哲學研究的強烈興趣,參訪當時頗負盛名的西明寺,並住在寺內,於是獲得被傳授相宗奧義的機會,奠定他成為一位大註釋家的基礎。後來作了許多與《瑜伽師地論》有關的典籍、疏釋。又因曇曠秉性聰明,觀察銳敏,了解當時佛學研究動向;6因此,他所作的若干疏釋,很可能是深受於道氤(668~740)及其他諸師的影響7,而加以註釋《大乘入道次第》,讓此經典之內涵得以進一步闡揚。目前收錄於《大正藏》的內容,僅到第一門的「以煩惱障不障十地」,且並非逐一註釋;不過,對於研讀此經仍有些許助益。
  二、日本律宗名僧叡尊(1201~1290,又名睿尊8,獲贈興正菩薩號),於四條天皇嘉禎二年(1236),與圓晴、有嚴、覺盛等討論瑜伽大乘論,而有志於復興戒律,矢志以戒律救世,其於《大乘入道次第》文末附記說:
  夫此章者,殊開出苦之戶牖,正示入道之階級,行人之目足,能詮之肝心也。所以年來,雖發刊印板弘遐邇之願。齋餐常空一畢之中,資貯全絕三衣之外,因茲徒抱流通志,未及彫刻營之處,幸蒙一乘院家之厚助,忽遂多年惻隱之本望,偏是冥感之所致也。請願採手觸眼,同益本性之種,讀文解義,速成菩提之果而已。
  文永八年(辛未)三月日 願主西大寺沙門 叡尊偏為正法久住利益有情而已
9
足見叡尊為正法久住、利益有情,於日本龜山天皇文永八年(1271)三月,完成印板流通此經之願,以助眾生離苦入道;所以,稱此經為「開出苦之戶牖,正示入道之階級,行人之目足,能詮之肝心也」,實為修學之重要指南。此外,叡尊並曾為此經做《大乘入道次第科分》10;惜至今尚未得見其內容。
       三、從太虛大師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釋序〉也可知悉:
       二十年六月,華北居士林設暑期佛學講習會,迎請太虛法師主講,主課則大乘入道次第章也11      

        四、太虛大師的〈大乘宗地圖釋後序〉也提及:
        民國二十年夏,大師應北平華北居士林之請,演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及大乘入道次第章12 
由上述二則,可知太虛大師曾講述《大乘入道次第》。印順導師所編的《太虛大師年譜》也說:「七月一日,大師應華北居士林暑期佛學講習會請,講《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胡繼羅、繼歐、繼木合記,成《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釋》。後又講《大乘入道次第章》大意。」13由此可知,太虛大師曾講授《大乘入道次第》,但未有文字著述留傳下來。
        五、太虛大師在〈佛教教育系統各級課程表〉「乙 高等教理.(二)法相唯識學專修三年課程」「研究室(每日三時)」欄的第三列,即第一年半至第二年,載明課程為:
        同上各部14
    大乘經莊嚴論
    佛性論
    中邊分別論疏
    能顯中邊慧日論
    究竟一乘寶性論
    勸發菩提心集
    大乘入道次第章
    近人關於中邊論攝論之著述15

由上述更可得知,太虛大師不僅講述《大乘入道次第》,並將之編進「高等教理」法相唯識學研究經典,足見其用心之深。此外,將有關探討種性的經典並列於前,後再接《勸發菩提心集》、《大乘入道次第章》;其次序編排,亦頗有結構性。因《勸發菩提心集》一開始卷上即以「菩薩種性相門」說明菩薩的人格特質,此外,並闡述發心的內因、外緣、作用力等繼而受戒,力行六度四攝等系統性地闡述菩提心的相關內容。而《大乘入道次第章》則接續《勸發菩提心集》,闡述發心的內因、外緣、作用力、發願、立誓、總修六度四攝、別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成就大乘五位所應修、應斷之行止,及所得之菩提道果;對菩提心、菩薩行的修學可說有進一步且詳密的闡發。由此更可得知,太虛大師頗具菩薩的人格特質及入世精神,將被一般唯識研究者所忽略的菩提心、菩薩行典籍特別編進研究課程,讓唯識理論與實踐的經典皆能融入課程中,凸顯重要。因此,《大乘入道次第》亦為研習法相唯識的重要經典之一,也可說是智周繼承慧沼大師(650~714)《勸發菩提心集》之延伸作品。
        六、太虛大師也鼓勵研讀《大乘入道次第》,如:在民國二十一年七月十九日〈覆羅普悟居士書〉說:
        一、可從高等級第一年研習起。
        二、厚嚴即密嚴;義林章有補缺及抉擇記,并檢考續藏中有關此類之著述。又基纂、論記,即略纂、倫記,更有瑜伽釋及序,或散見解說之類。唯識義章釋,即釋唯識章者,不久將有印出。覺夢鈔以及大乘入道次第章、能顯中邊慧日論之類。16 

可知,太虛大師不僅致力講述《大乘入道次第》,並鼓勵修學者研讀此經。從太虛大師嘗自謂:「我作改進佛教運動,著重整理僧伽制度和大乘菩薩行。」17也就是廣被後人所引用的「『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薩戒本』這兩句話」18。可知太虛大師對菩薩行之相關內涵,有其獨到之見地及重視之成分,因此,會勉勵修學者研習此經。
        七、印順導師也說明不僅儒家修身之道,有其修學次第,佛教的修身之道,更是重視次第,在《我之宗教觀.修身之道》中說:
        儒佛一致的修身之道,是有修學次第的。從平凡的人身,向上修學,達到高明究竟的地步,當然要有次第,要遵循漸入的程序。《大學》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是怎樣的重視次第!「登高自卑,行遠自邇」,原是不容躐等的。佛法也是一樣,佛說:「佛法如大海,漸入漸深」。兩晉以前,印度傳來的佛法,始終的漸學而漸悟或頓悟。宋代的竺道生,首唱漸學的大頓悟說,以為一悟就究竟成佛。到後來,有的索性專提頓悟,撇開漸學,使人一下就走那「蚊蟲咬鐵壁,無有下嘴處」的工夫。其實,佛法也是重視次第的。如唐代的唯識學,就有《大乘入道次第章》。佛法在西藏,有著名的《菩提道次第》,也就是證入涅槃的道次。證入,有漸入的,頓入的,但從道的修學歷程說,是不能沒有始終先後的。19 
由上述得知《大乘入道次第章》在中國佛教也有其重要地位,因為印順導師從閱藏的經驗得知,並獨拈「唐代的唯識學,就有《大乘入道次第章》」,以說明佛法對修學次第的重視。因此,不論選擇哪一種法門,從修學的始終歷程而言,是不能沒有先後次第的。
        由上述七點,約可歸納為:
        (一)唐代《大乘入道次第》即受時人所推崇,甚至有曇曠為之註釋傳世。但因隨著法相宗的沒落,及典籍的散失等因素,其弘傳有受阻之情形。
        (二)幸蒙智周之弟子玄昉等人將典籍攜回日本,並獲得叡尊之青睞,而得以印板流通,並為作《科分》,以讓正法久住。此外,秀翁為之作科註。此二份資料雖有書目,但至今仍難以窺見其內容。
        (三)民國二十年太虛大師對《大乘入道次第》之弘揚,不僅致力講演此經,並將之列入高等教理法相研究課程,且鼓勵學者依之研習修學。
        (四)印順導師談及修身之道時,不僅闡明修學是無法躐等的,更提出《大乘入道次第》是重視修學次第的佛教典籍之一。
        由此以觀,對修學而言,此經可謂重要,但除上所述之外,其餘就少有相關之闡發;因此,筆者在從事《勸發菩提心集》相關資料整理之後,繼續探究此經的重要內涵。
貳、《大乘入道次第》的作者──智周
        以下將闡述《大乘入道次第》的作者──智周之生平傳略、重要撰述之典籍,及因明學的成就等面向,藉以了解作者之思想淵源及重要建樹。
一、生平事略
        智周,又名知周20,或稱周法師21。俗姓徐氏22,河南省濮陽人。曾在濮陽報城寺、定水寺23傳播法相宗的教義,以恢弘師承,提攜後學,史稱「濮陽大師」24。後世尊稱為中國法相宗第四祖(一說三祖25)。
        智周為玄奘(600~66426的三傳弟子,生於唐高宗乾封三年(668),示寂於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27農曆六月二十一日28,享壽五十六歲。十九歲出家,初學天台,二十三歲入慧沼門下受學,得慈恩宗嫡傳,研習法相奧義,名重一時。
        因此,唐代西明寺曇曠在《大乘入道次第開決》中稱譽這位異方同學「內窮三藏,外達九流,為學者師,宗作詞場雄伯,工手著述,妙手讚揚」29。智周雖不曾至長安,但聲名遠播,京城附近地方的人,皆敬重仰慕他高尚的品格與氣節。他的述作,文字簡練,意義顯著。若進一步探尋他的意向抱負,其實為一位既慈具悲的菩薩行者。30
        在玄奘門下的慈恩、西明兩系的論爭中,慧沼著《成唯識論了義燈》等書,駁破圓測等異說,而闡發了窺基所傳的微言奧義。智周即繼承師志,繼續著述,專宏窺基一系之學說。
        在智周時代,唯識宗的勢力在中國已日益衰微。智周的弟子除京兆的如理等人之外,幸有當時新羅的智鳳、智鸞、智雄,於唐中宗嗣聖二十年(703)奉瀣入唐求法,研習法相宗義31。以及日本玄昉(691~746)於唐玄宗開元五年(717)與吉備真備(693~775)等人以「遣唐使」32身分奉瀣入唐,隨智周學習法相教義,在中國十九年,其才學深受玄宗欽服,獲賜紫袈裟。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玄昉攜經論五千餘卷與佛像返日,住興福寺弘法,並將窺基著述傳到日本,建立日本法相宗(北寺傳),為慈恩一系的海外傳承。這不僅加強了中國和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而且使奘門諸師的著述典籍得以保存並留傳不絕;智周也就成為日本法相宗北寺傳的祖師。33
        但是在中國,自宋代以後,法相宗的章疏和典籍,絕大多數已經失傳。迨及清末楊文會(1837~1911),在日本發現《大疏》,取回鋟板流通。之後,又陸續將留傳於日本的《莊嚴疏》殘本、《理門述記》殘本,以及慧沼、智周等人的疏記,取回整理,次第刊印問世,以便利後人研習;並為了呼應現代思潮,鼓吹唯識學的研究34,才使因明學等研究有重要的依據。玄昉並於開元二十五年(737,日本天平九年),蒙日本聖武天皇敕賜紫袈裟(此為日本天皇賜紫衣之始),後受任僧正,入宮中內道場;其弟子有慈訓、善珠(723~797)等。
        玄奘門下,最傑出的是窺基(632~682),對於新譯的經論作了將近百部的註,而有「百本疏主」35之稱號。尤其在《成唯識論》、《因明入正理論》等重要典籍方面,有極其詳盡的闡釋。他並大力發揚玄奘譯傳的新說。接著有慧沼、智周相繼闡揚,遂使法相宗達於鼎盛。但因理論過於繁細,難能通俗,終究歸於衰落。其衰落之因,約有:坽後繼無人,各家興起;夌遭「有乖治術」的批評;奅與中國文化方圓鑿枘等三大因素。詳細內容請參閱拙作《勸發菩提心集研究》第二章第一節(頁54~60)。
二、撰述之典籍
    (一)重要撰著、注疏之典籍
        玄奘傳授給窺基的,是以陳那(約400~480)、護法(530~561)為主的唯識思想。窺基之後有慧沼力排眾議,使法相宗盛極一時。智周繼承慧沼的思想,除努力從事於唯識和因明的著述,繼續闡揚窺基的學說,並繼慧沼《勸發菩提心集》之後,闡論法相宗修行的境行果,成為《大乘入道次第》。此《大乘入道次第》為智周著作中,被各藏經收錄次數最多的經典。36 
        智周著述的特點,絕大部分是重述窺基、慧沼著述中的疑難,並作進一步的闡釋,可說多從慧沼稟受而來;但也有部分是由玄奘傳來而尚未獲得前人記述的印度佛教學說37。此外,智周不只限於祖述師傳,另有自己對大乘入道次第的看法。
        智周共撰有《大乘入道章》等六十餘卷38;但據《東域傳燈目錄》、《法相宗章疏》、《注進法相宗章疏》、《新編諸宗教藏總錄》、《華嚴宗章疏并因明錄》所載有十六種,現存十一種。今依《大正藏》、《卍續藏》收錄之順序,略述智周之重要撰著、注疏,如下:
         1.《成唯識論演祕》十四卷: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三冊,經號1833,頁811。是對窺基所著《成唯識論述記》的隨文釋難,同時也是唐代有名的唯識三疏之一。此書與窺基的《成唯識論樞要》、慧沼的《成唯識論了義燈》,總稱唯識三疏39,又稱為「唯識三大部」40為研究《述記》不可或缺之書。智周的弟子如理又作《成唯識論疏義演》二十六卷41、《成唯識論演祕釋》一卷42等,則趨於瑣細。
         2.《大乘入道次第》一卷:又稱為《大乘入道次第章》43、《大乘入道章》44、《入道次第》45,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經號1864,頁449。此經扼要地說明法相宗修行次第的境行果。自玄奘譯出《瑜伽菩薩戒本》之後,其入室弟子多持大乘戒而稱號為大乘某,如窺基稱為大乘基等。尤其窺基每日必對彌勒菩薩像誦菩薩戒一遍,作為定課46。而由慧沼在《勸發菩提心集》中,輯錄古代諸經律論中有關「發菩提心」之相關文獻而後加以纂述,具體陳述修學大乘佛法之實踐與修持等內容。
        智周更完成《大乘入道次第》,條理井然、層次分明,將大乘修道之各階段內容,即所應修學之範圍、所應斷之煩惱障、所知障,及所求之果,皆一一詳列陳述。足見,中國法相宗歷代祖師皆奉行大乘法門,並漸次完成修行體系的相關著作。
        關於《大乘入道次第》的註釋書:在中國有曇曠的《大乘入道次第開決》。此外,在日本則有叡尊的《大乘入道次第科分》、秀翁科註《大乘入道次第章》,但此二書,目前坊間沒有版本可資參考。
         3.《法華玄贊攝釋》四卷:收錄於《卍續藏》第五十三冊,頁35。係解釋窺基著《法華玄贊》中的細繹疏意和問答釋難。
         4.《梵網經菩薩戒本疏》五卷(現存卷二、四):收錄於《卍續藏》第六十冊,頁 303。據《東域傳燈目錄》云︰「智周師依天台撰之,東征傳出之。」47為專明《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卷下48的菩薩行地。 
         5.《成唯識論掌中樞要記》二卷(現存上卷):又名《成唯識論方志》或《樞要方志》、《樞要方誌》。收錄於《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100。闡釋窺基《成唯識論樞要》之難義。
         6.《成唯識論了義燈記》二卷(現存下卷,起《了義燈》卷三末至卷六末):收錄於《卍續藏》第七十八冊,頁409。是智周對其師──慧沼所著《成唯識論了義燈》的釋難。《成唯識論了義燈》是慧沼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內容係闡明補充窺基學說,詳釋《成唯識論》(十卷)及《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中難解文句與義理之作。窺基示寂後,因新羅圓測(613~696)著《唯識論疏》反駁窺基之說,慧沼乃撰寫《了義燈》,駁斥圓測、道證(生卒年不詳)等諸家異說,進而闡發窺基所傳的微言奧義,顯揚法相之實義。並把以窺基為首的慈恩系學說推崇為玄奘嫡傳的「正統」,且將「五種姓說」推向了極點,竭力反對西明系唯識學。
         7.《註成唯識論卷十七》:收錄於《卍續藏》第七十九冊,頁899。闡釋《成唯識論》卷十七之內容。
         8.《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三卷:亦名《因明疏前記》、《前記》、《因明紀衡》,收錄於《卍續藏》第八十六冊,頁893。是對窺基所著《因明入正理論疏》文義的釋難。《因明入正理論》,是由陳那之弟子商羯羅主著,唐玄奘譯,一卷,闡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現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現量、似比量之八門,而辯自悟悟他兩益。
         9.《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三卷:亦名《後記》。補《前記》之缺,收錄於《卍續藏》第八十七冊,頁1。
       10.《因明入正理論疏抄略記》一卷:亦名《略記》。收錄於《卍續藏》第八十七冊,頁57。是對窺基《大疏》的簡略補充解釋,內容綜合概括《前記》、《後記》,且文字比較簡明扼要。
       11.《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四卷:收錄於《卍續藏》第九十八冊,頁83。是對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的決擇釋難。
        以上所列,除《大乘入道次第》和《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外,都是稟受師承的記述。智周的著作還有存目但無書的,有以下五種︰即《般若心經疏》一卷、《二十七賢聖章記》一卷、《瑜伽論疏》四十卷、《因明義斷記》一卷、《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記》一卷。 
    (二)智周著作典籍一覽表
        茲將智周撰著及注疏之經典,列表如後,以明其著述之情形。所列經名皆為歷代諸目錄所收者。尚待求證者,則不列入。屬於智周撰著之著述以「◎」標記,注疏以「☆」標記,以便利區別。請參見頁28〔表三〕。 
        上列之著述,在日本.永超集《東域傳燈目錄》(1094年成書)、東大寺平祚撰《法相宗章疏》,或日本.藏俊(1104~1180)撰《注進法相宗章疏》(1176年成書),東大寺圓超的《華嚴宗章疏并因明錄》,以及高麗.義天(﹖~1101)著的《新編諸宗教藏總錄》,皆有記載。其中,編號12《般若心經疏》只《法相宗章疏》49有收錄;編號13《二十七賢聖章記》則為《東域傳燈目錄》50、《注進法相宗章疏》51所收錄;編號14《瑜伽論疏》則被《東域傳燈目錄》52、《新編諸宗教藏總錄》53所收錄;編號15《因明義斷記》、編號16《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記》,為《華嚴宗章疏并因明錄》54所收錄,故可確知編號12~16之著作,皆為已佚之著作。而編號4的典籍之卷一、三、五,現今已佚;編號5的典籍之卷下已佚;編號6的典籍則已佚失卷上。                                             (待續)
註釋:
1.曇曠,《大乘入道次第開決》,《大正藏》第85冊,頁1206c。
2.小野玄妙編,《佛書解說大辭典.第7卷》(臺北:新文豐),頁326
3.同上,頁325
4.寫、燉煌本,伯.二二○號及斯.二四六三號,收錄於《大正藏》第85冊,頁1206c~1222c。
5.曇曠,《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大正藏》第85冊,頁1068a。
6.巴宙,《大乘二十二問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民7710月),頁7073
7.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頁735a。道氤集,《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卷上,《大正藏》第85冊,頁9a。
8.睿尊記,〔勸發菩提心集題記〕,《大正藏》第45冊,頁408b。
9.叡尊,〔大乘入道次第題記〕,《大正藏》第45冊,頁467c。
10.同哷,頁325326
11.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太虛大師全書:30 文叢(十九)》(臺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頁919
12.同上,頁955
13.印順導師,《太虛大師年譜》(臺北:正聞,民813月),頁329
14.據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太虛大師全書:17制議(九).佛教教育系統各級課程表》(臺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頁 553所  載,即「聽講堂」之《辨中邊論》、《攝大乘論本》。
15.同上,頁553~554。 
16.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太虛大師全書:26酬對(十七)》(臺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頁244
17.18.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纂,《太虛大師全書:29文叢(十九).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臺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頁89
19.印順導師,《我之宗教觀》(臺北:正聞,民812月),頁58
20.知周,《梵網經疏》卷第二,《卍續藏》第60冊,頁303上。
21.周法師,《成唯識論掌中樞要記》上卷,《卍續藏》第78冊,頁100上。
22.《法寶總目錄.大正新脩大藏經著譯目錄》第1冊(臺北:新文豐),頁676b。
23.智周,《因明疏抄略記》卷第二,《卍續藏》第87冊,頁57上。
24.沈劍英主編,《中國佛教邏輯史.第八章 慧沼和智周的邏輯貢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12月),頁197
25.齋藤昭俊、李載昌編,《東洋佛教人名事典》(東京:新人物往來社,19892月),頁161中。
26.印順導師,《佛教史地考論.玄奘大師年代之論定》(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10月),頁 370:玄奘大師之生年為公元 602年。但學界皆持公元 600年之說。
27.關於智周之生卒年,目前有三種記載:坽生於西元668年,卒於西元 723年,此為學界之通說。夌據《法寶總目錄.大正新脩大藏經著譯目錄》第 1冊(臺北:新文豐),頁676b:「開元二十一年(733)寂,年五十六。」若依此說,則推算智周生於西元 678年。奅日本學者深浦正文在《唯識學研究(上):教史論》(京都:永田文昌堂,昭和573月),頁252:智周生於唐高宗永隆元年(680)。
28.中華佛教信息網 http://big5.fjnet.com/gate/big5/news.fjnet.com/wywz/wywznr/t20060715_38469.htm(96.4.6
29.《大正藏》第85冊,頁1207a。
30.曇曠,《大乘入道次第開決》,《大正藏》第85冊,頁1207 a:「雖不至長安,而聲聞遐被,關輔諸德,咸仰高風。然觀其述作,文約義著;究其所志,既慈具悲,實謂間生英賢傳法菩薩者也。」
31.深浦正文,《唯識學研究(上):教史論》(京都:永田文昌堂,昭和573月),頁252
32.「遣唐使」始於日本奈良王朝,因羨慕唐朝文物之盛,接連派遣重臣名宿,渡華留學,以採唐政法、文教,移植於日本。自西元630年至唐末 894年,長達 265年,使唐文化及佛教文化在日本廣泛傳播,具有重大貢獻。後因中國亂起,始停止派遣。
33.同24.。
34.林傳芳,〈楊文會以後中國佛教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1號(1970年12月),頁144~145
35.贊寧撰,《宋高僧傳》卷第四,收錄於《大正藏》第50冊(臺北:新文豐),頁726b。
36.參見〔表三〕智周著作典籍一覽表,編號2
37.如:《樞要記》(卍續78.103b)中釋相見影質種子的異解,又如《演秘》卷四(卷第二(末),大正43.860a)釋《述記》所引《瑜伽》五十二(大正30.589a)說:「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一義有關的天竺三釋。
38.同22.。
39.同31.,頁253
40.馬佩主編,《玄奘研究》(河南:河南大學,1997 7月),頁260
41.《卍續藏》第79冊,頁1a。
42.同上,頁859a。
43.《卍續藏》第98冊,頁目錄 1
44.同22.。
45.同2.,頁324
46.同35.。
47.《大正藏》第55冊,頁1155a。
48.《大正藏》第24冊,頁1003b。
49.《大正藏》第55冊,頁1138b。
50.同上,頁1162c。
51.同上,頁1144b。
52.同上,頁1157a。
53.同上,頁1176b。
54.同上,頁113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