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集》講記(十一)卷中提要

一、讚受戒門

唐‧慧沼大師撰 呂姝貞講述

提要

        戒的精神,在於止惡、行善、清淨心,並對人類社會有向善、向上、向光明、向解脫等提昇的作用。
        在佛教中,戒的梵語為 zIla,音譯為「尸羅」,意即歸依佛教者所必須遵守的規範,除屢行之義外,又有性格、道德、行為、習慣、虔敬等諸義。
        佛教的戒學,不僅是產生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本,也是人類生活倫理道德的規範,更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準則,同時也是維繫人與人之間和樂善生、社會祥和的基礎。因此,「戒」可說是塑造人格乃至達到圓滿究竟之路所必備的條件。
        再者,戒是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五乘教法所必須遵守的。除此之外,在世間三福行(布施、持戒、修 定)中,戒福行是最為主要的,若無戒則不得人天之身,何能進一步享受人天福樂?更談不上修行解脫了!所以,戒不但是為無上菩提之本,且為諸乘所共遵,更是佛陀為規範歸依佛教者而隨時制定的。
        佛陀制戒,起初只是宣說諸惡莫作,但由於僧眾間漸次產生不法的行為,而使戒的種類陸續增多且日漸複雜。而其根本實質,就是「十善戒」,恰如大海之總攝眾流、諸星拱月一般。菩薩乘的三聚淨戒,也是以「十善戒」為根本,所以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
        繼卷上〈九、依《觀普賢菩薩經》懺悔受戒門〉之後,卷中以十七門解說與菩提心有關的戒律,今介紹〈一、讚受戒門〉,慧沼大師引用《大智度論》卷十三〈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義第二十一〉的相關內容,以讚歎受持淨戒的種種益處。
        而《大智度論》是《大品般若經》的釋經論,為龍樹菩薩的主要著作之一,其重要性,如印順導師所說:「龍樹是大乘行者,本於深觀而修廣大行的,所以更應從《大智度論》……去理解大乘的全貌。」1
壹、得無上佛道戒

        《智度論》十三云:若慈愍眾生故,為度眾生故,亦知戒實相,故心不倚著。如此持戒,將來令人得至佛道,如是名為得無上佛道戒。
        《大智度論》卷十三〈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義第二十一〉說:若是慈愛憐愍眾生,為化導眾生,也知道戒律的真實之相是離染清淨,因此,內心不依仗執著持犯。若能這樣持守淨戒,將來必定也能讓人成就究竟佛果的無上正等正覺,如此就稱為得到無上佛道戒。
貳、持戒之德、破戒之失

  一、持佛所制戒,得大善利
    (一)求大善利,當堅持戒

        若人求大善利,當堅持戒,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何以故?
        若有人想要求取獲得廣大的、好的利益,就必須堅定持守戒律,猶如珍惜愛護重要的寶物,更猶如愛護自身的生命。為什麼呢?茲以「大地喻」、「無足喻」略作說明。
   (二)舉喻顯勝──大地喻
        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
        舉例說明,比如:廣大的土地,宇宙間一切有形體的物類,都是依靠土地而安住;戒律也是如此,因為戒律是一切善法所倚賴安住之處。
   (三)舉喻顯勝──無足喻
        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度,是不可得。若不持戒,欲得好果,亦復如是。
        又如:沒有腳,卻想要行走;沒有翅膀,卻想要飛行;沒有船,卻想要渡河。這些都是不可能達成的。所以,如果沒有堅守淨戒,而想要得到理想的果報,也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二、持外道無意義之戒,空無所得
        若人棄捨此戒,雖山居苦行、食救、服藥,與禽獸無異。
        如果有人不遵守清淨的戒律,雖然住在山中修學種種苦行,或只吃植物所結的果實度日,或服用藥物,冀望能有成就,這也都是不可能如願的,因為這些無意義的行為和各種飛禽走獸的生活是沒有差別的。
  三、貧賤而能持戒,勝於富貴而破戒
        人雖貧窮而能持戒,勝於富貴而破戒者。
        若有人雖然缺乏錢財、經濟拮据,而能持守戒律、堅貞不二,確實勝過富貴卻不遵守淨戒的人。
        所以缺乏錢財的人,只要能遵守這些清淨的戒律,都能獲得很大的利益。若是豪貴卻沒有智慧,或有智慧而傲慢,或持戒而又破戒,將導致今世後世的衰敗,也不能隨心所欲生到好的地方!
  四、持戒之功德
        華香、木香,不能遠聞;持戒之香,周遍十方。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愛敬,現世常得種種快樂。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取之不難;持戒清淨,所願皆得。
        氣味芬芳的花香、香木的香味,只能傳播一定的範圍,不能傳播到遠方;但持戒的馨香,卻可以讓名聲傳砟世間的東、西、南、北、上、下、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各方。因為持守淨戒的人內心無欲,少欲知足,德行無染,問心無愧,因此生活安樂;又因其不為名利……且肯為大眾犧牲自己、關心別人、讓別人內心愉悅,進而離苦得樂,自然受到他人的敬重愛戴,因此能聲名遠播、名聞天下,進而得到諸天及眾人的敬愛,現世經常獲得種種愉悅歡樂。因此,若想生天或在人間享受富貴、長壽,是不難得到的;持戒清淨的人,內心所盼望的,不論是世間或出世間的事情,必能隨願,一一實現。
  五、持戒之得,破戒之失
   (一)持戒得利,破戒皆失
        復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養,心樂不悔,衣、食無乏,死得生天,後得佛道。持戒之人,無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再者,嚴守戒律的人,現世經常得到眾人的恭敬供養,心中經常感到快樂而沒有任何的悔惱,衣服、食物也沒有匱乏,死後能生到天界,終究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因此,持守淨戒的人,內心所期盼的,都能獲得;而違犯戒律的人,一切都得不到。
   (二)舉喻顯勝──求德瓶喻
        譬如: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滿十二歲,求索富貴。天愍此人,自現其身。(廣說如常也。)
        例如:有一個人經常供養天神,這個人雖然缺乏錢財、生活困頓,但仍然一心一意地持續虔誠供養天神。過了十二年,他向  天神祈求獲得錢財、地位等。
        天神憐愍他,於是現身問他:「你想要求什麼?」
        他回答:「我想求富貴,希望所願,都能實現!」
        於是天神就賜給他一個瓶子,稱為「德瓶」。並告訴他:「你想要的任何物品,都會從這個瓶子產生。」這位貧窮的人得到德瓶之後,內心所想要的,應有盡有。既然所願皆成,於是他就蓋了一棟豪宅,添購象車、馬車等交通工具,並擁有七種珍貴寶物等有價值的物品,對賓客的招待也非常周到,從不短缺。
        於是客人好奇地問他:「你以前很貧窮,為什麼現在會變得如此富有?」
        他回答:「因為天神賜給我一個德瓶,瓶子能夠變出種種物品,所以,我才能夠如此富有。」
        客人接著說:「既然如此,您可以把瓶子拿出來讓我們開開眼界,並看它如何變出眾多的物品嗎?」
        於是他非常得意的拿出瓶子,並且讓瓶子變出種種物品。由於他內心充滿驕傲,且放縱自己無所事事,在自得其樂時,竟拿起德瓶婆娑起舞,一時失手,以致德瓶墜地而破損,一切物品也頓時消失。
        持戒的人,也是如此,只要持戒清淨,內心所想獲得的種種妙樂,都能實現;但若破戒、驕傲、放縱、任意胡為,也將如故事中的主角破瓶而一切皆失。
  (三)持戒無乏,邪見無獲
        復次,持戒之人,人所樂施,不惜財物,不修世利而無所乏;得2得生天上、十方佛前,入三乘道而得解脫。唯種種邪見而持戒者,後無所獲。
        又,持戒的人,別人都會不吝惜財物,而樂意幫助他,雖然他不從事世間的事業來謀取利潤營生,但生活卻無所匱乏;甚至可以生在天上或十方佛的國土,進而修學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道而得遠離煩惱等的繫縛。但是若以各種否定因緣果報的邪知邪見來持戒的人,則終將一無所得。
        此中,三乘道包括:坽聲聞乘:願力小,道德好,但不甚積極化他,順著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態度隨緣度化。夌緣覺乘:於無佛出世,自覺而悟道,獨善其身。奅菩薩乘:大乘菩薩度眾生是不惜犧牲一切,即使眾生不願意,也不放棄任何機會,縱使自身下地獄,或轉入畜生道,也不忘悲濟眾生。
  (四)持戒無災,當護於戒
        復次,持戒之人,雖無兵杖,眾苦不加;持戒之財,無能奪者;持戒親親,雖死不離;持戒莊嚴,勝於七寶。以是之故,當護於戒,如護身命,如愛重寶。
        其次,持戒的人,雖然沒有種種兵器來保護自己,但種種不如意的事,不會降臨在他的身上;持戒的人所擁有的戒德法財,是他人無法奪走的。持守淨戒的人,愛護、孝敬自己的親屬,即使喪失生命,其對親屬的愛護等仍然不會改變;持戒的戒德莊嚴,比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等七種珍貴寶物來裝飾,還要莊嚴殊勝。所以,我們應當要守護淨戒,猶如愛護自己的生命,猶如愛護貴重的寶物。
  (五)破戒受苦,應持淨戒
        破戒之人,受苦萬端,如向貧人破瓶失物。以是之故,應持淨戒。
        違犯戒律的人,會受到眾多的苦痛,猶如前述的貧人破瓶而失物。因此,我們應當要堅定持守清淨的戒律。
註釋:
1.印順導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774月),頁126
2.《大正藏》校勘欄:減去「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