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菩提

為發菩提心、以菩薩道為志業的仁者賀──

序呂姝貞《勸發菩提心集研究》

釋傳道

        發信願菩提心,起同體大悲心,具緣起空性慧,是學佛必備的三綱要;而發菩提心作為自利利他的目標,更是學佛三要中的首著,成為菩薩資格的入門初階。所以,北傳學佛者見面,往往以「發(菩提)心」相勉!「人間佛教」的領航者──印公導師,不但在他的等身著作中闡揚其義,更探溯其思想乃源自佛陀本懷,進而詳析凡夫菩薩因行之可貴,楬櫫:發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是學佛修證、徹始徹終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勸發菩提心集》,是唐代法相宗第三祖慧沼大師的代表作之一。全文以《瑜伽師地論》為經,諸經律論為緯,組織嚴密、旁徵博引,又條理井然地將有關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微言大旨勾勒出來。其中分三卷六十門,以臚陳學佛的始終歷程:將發菩提心、懺悔、受三聚淨戒、行菩薩道──六度四攝的思想內容與實踐行果,詳盡地呈現無餘!確是「發心修行之要路,菩提涅槃之大基,學佛行人不可不崇依之」1。凡立志學佛者,宜應人手一冊,朝暮誦持!
        《勸發菩提心集》乙書,在北傳佛教思想傳承中,雖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遺憾地是,其嚴謹的組織與縝密的學理思辨,似不符合華人尚圓融而不善思辨的民族性格,尤其與當時封建統治的運籌思維不相協調。再加以法相宗內部人才凋零而益趨式微,遂使此一重要寶典,淪至乏人聞問的下場,更遑論研究、發揚!
        在一次菩薩道精神的研討中,佛教史學者藍吉富教授拈出:慧沼之《勸發菩提心集》,對菩薩精神及思想之實踐,有詳實的縷述,堪稱佛教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值得吾人研讀推廣!從而推介筆者在臺南講解此書。為此因緣,筆者遂抽印取材自《大正藏》的單行本,從民國七十三年 起,每週二小時,以臺語逐句詳加講解,前後近七年始講授完畢。
        印公導師曾說:「閱覽不如講解,講解不如寫作。」此至理名言,常縈繞筆者心中,久久不能自已!也嘗希望將該書自講解整理為文字成書,但終因法務繁忙而未能實現,內心一直引以為憾!幸而當年參預法席的姝貞仁者,後來就學于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筆者遂鼓勵她撰寫「慧沼《勸發菩提心集》研究」,作為碩士論文。經其師沈謙教授的悉心指導,如今終於完成學位論文,並將付梓出版,誠然可喜可賀!
        本書共分六章:除了第一章緒論與第六章結論,分別說明研究動機、目的與實踐展望外,第二、第三與第五捎章,是本書的主要內容:從慧沼的師承淵源及其對唯識學之貢獻、法相宗之影響,以及《勸發菩提心集》的版本考異,將原文加以標點、科判,查校引用典籍,闡述內容、體例,並探討六度四攝的思想、行果,乃至菩薩行及其現代意義的陳述,均十分詳盡、精采。尤其增列第四章的修辭探討,歸納《勸發菩提心集》中所運用之修辭技巧,不但「辭達而已」,進使文質相得益彰,達到「文以載道」的終極目標,真可謂另闢蹊徑、別出機杼!末了,增置附錄,列表一覽,一目了然,亦有助於學者的研讀比對,功德無量。
        呂姝貞仁者對菩薩道,有著強烈的信願,她在玄奘大學求學,而今又撰寫玄奘學系的論文,交付其服務的本基金會出版,不但饒富意義,更令人為她歡喜讚嘆!期盼她以菩薩道作為終身志業,並繼續研究,發揚光大!是為序。
                                                                                                        佛曆二五五○年觀音菩薩聖誕紀念日 書于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註釋:
1.《大正藏》第45冊,頁40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