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集》講記(六)

五、勸發勝劣重廣門(上)

唐•慧沼大師撰 呂姝貞講述

提要

        本門主要說明發心的優劣。首先,以最不殊勝的下劣一念發心來凸顯一日一月一年的任何發心之殊勝;並舉「大海生珠寶」、「三千大千世界荷負二十五有」兩個譬喻,來顯揚菩薩發心的殊勝。
        其次,說明菩提心以大慈悲心為根本,而具有無窮盡的發心義相。之後,分別說明發菩提心的十種因緣、修集無上菩提的四種因緣:先總說發菩提心的十種因緣,再擇釋發心的第一因緣──親近善友之八義、六種差別及最殊勝的親近;接著,再闡述發心修無上菩提之四緣各有五種。
        最後,總結菩薩見一切眾生因無明而廣造惡業,導致長夜受苦,捨離正法,迷於出路,而發大慈悲心,志求無上菩提,如救頭然般殷切地救度眾生出離險境。
       本門內容分別引用、增刪自下列論典:
    1.《發菩提心經論》卷上〈勸發品第一〉、〈發心品第二〉。
    2.《大乘莊嚴經論》卷九〈親近品第十九〉。

壹、菩薩發心之勝劣

一、發心勝劣
    次說,發心勝劣云:
        接著說,發心的優劣如下:
        如來說言:如諸菩薩最初發心,下劣一念福德果報,百千萬劫說不能盡,況復一日、一月、一歲乃至百歲所習諸心福德果報,豈可說盡!何以故?菩薩所行無盡,欲令一切眾生皆住無生法忍,得無上菩提故。
        如來告訴我們:就如同一切菩薩的最初發心,即使是最下劣的一念發心,其福德果報,縱使用百千萬劫的時間來說明,也無法說盡。何況又是一天、一個月、一年乃至百年所修習的一切發心所產生的福德果報,怎麼可以說盡呢!為什麼呢?因為菩薩為眾生所做的一切利行,無有窮盡,也就是菩薩想要幫助一切眾生皆能安住於確切地掌握「一切法不生不滅」的道理,而得究竟的無上菩提,因而竭盡心力地廣行六度四攝,以自利利他,進而成熟一切眾生。
        此中,「無生法忍(梵anutpattika-dharma-kSAnti)」,又稱為無生忍。《大般若經》卷四四九〈轉不轉品〉說︰「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由得如是無生法忍,故名不退轉菩薩摩訶薩。」1此說明菩薩觀諸法空,入見道初地,始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名為無生法忍。
        此外,印順導師在《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頌講記》更進一步說明:「不退轉的菩薩,得無生法忍。忍是一種智慧,與忍辱的意思是不同的。此處,可以將這忍字解釋為透徹的『認』知,即能夠將事物在內心中認得清清楚楚,能夠透徹地了解它,這便是忍;所以忍是智慧的別名。能夠證悟一切法不生不滅的智慧,即稱之為『無生法忍』。所以忍所通達的所緣境界,是無生,一切法不生不滅的真理。」2由此可知無生法忍,是對無生之法理的認知,也就是徹底認知空、實相之真理而安住之,意即能夠確切地掌握「一切法不生不滅」的道理;所以,無生法忍的「忍」,具有「確認」、「確知」的意涵。
二、舉喻顯勝
        次,舉喻顯勝云:
        接著,運用兩個譬喻來顯揚菩薩發心的殊勝如下:一、以大海能產生不同價位的珠寶,來譬喻菩薩發心能長養三乘人之一切功德。二、以三千大千世界能荷負二十五種眾生存在的境界,來譬喻菩薩發心,可以作為一切無量眾生所依止學習的對象。
(一)「大海生珠寶」喻
        諸佛子!菩薩初始發菩提心,譬如:大海初漸起時,當知皆為下、中、上價乃至無價如意寶珠作所住處,此寶皆從大海生故。菩薩發心亦復如是,為三乘人禪定、智慧、一切功德之所生處。
        一切佛弟子!菩薩的最初發菩提心,譬如:大海剛開始生起時,應當知道它是低價位、中等價位、上等價位乃至無價如意寶珠所在的地方,因為這些財寶皆從大海產生。菩薩發心也是如此,初發心時,當知這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人禪定、智慧、一切功德善法所生長的地方。
        此處以「大海」為喻依,說明菩薩之初發心廣涵三乘功德,就如同大海之漸次生起各種不同種類的珍寶,藉以凸顯菩薩發心的彌足珍貴。就如同以廣大深邃的大海,能蘊藏珊瑚、瑪瑙、真珠等無量珍寶,來比喻菩薩發心,能長養聲聞、緣覺、菩薩乘人之禪定、智慧及一切功德。
(二)「三千大千世界荷負二十五有」喻
        復次,又如三千大千世界初漸起時,當知便為二十五有其中所有一切眾生悉皆荷負作依止處。菩薩亦爾,初漸起時,普為一切無量眾生,所謂六道、四生,正見、邪見,修善、習惡,持戒、毀戒,尊奉三寶、謗毀正法,諸魔外道、沙門梵志乃至四姓一切荷負作依止處。
        再者,又如由小千、中千、大千等三種「千世界」所集成的三千大千世界剛開始漸漸產生時,應當知道這是輪迴生死的二十五種存在境界中的一切眾生所依止的地方。菩薩發菩提心也是如此,初發菩提心時,便普砟地被一切無量眾生,包括六道、四生,具足正確的知見、深陷否定善惡因果理法的僻邪見解者,以及勤修善法、習諸惡行者,護持淨戒、犯四重禁者,尊奉三寶、謗毀正法者,諸邪魔外道、沙門梵志乃至剎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等一切眾生,所依靠,並作為依止學習的對象。
在這裡順便說明此段中的「三千大千世界」、「二十五有」、「六道」、「四生」、「四姓」等名詞:
        「三千大千世界(梵tri-sAhasra-mahA-sAhasrAH loka-dhAtavaH)」,又稱為三千世界、一大三千大千界或一大三千世界,為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觀,是由小千世界、中千世界輾轉集成的大千世界。《俱舍論》卷十一說︰「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3 此即以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及色界梵世天等,稱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一大千世界。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是指「三」個「千」世界(由小而中而「大」的「千世界」)組合而成,即: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三個「千世界」,而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如以近代的世界觀來衡量,三千大千世界略如下表︰
所以,此三千大千世界,實際上應是指十億個世界(太陽系)。
        「二十五有」4,係指眾生輪迴生死的二十五種存在境界,也就是將三界有情依業報所產生的二十五種異熟果體。今以「三界表」說明如下:三界表(粗體字為二十五有)



 
 
 
 
 
 
 
     
 

 
 
  
 
 
  
 
 
    
 
 
 
 
 
 
 
 
 
 
 

 

 

 

 

        1.欲界:指有食欲、淫欲、睡眠等欲之處。此界因四欲5具足,而稱為欲界。欲界有十四種存在境界,包括:(1)四惡趣的:泝地獄有,沴餓鬼有,沊畜生有,沝阿修羅有,夌人道中的四大部洲:沀弗婆提有(東勝身洲),泞瞿耶尼有(西牛貨洲),泀閻浮提有(南贍部洲),洰鬱單越有(北俱盧洲),奅六欲天的:泍四天處有,泇三十三天(忉利天)處有,沰夜摩天有,泹兜率天有,泏化樂天有,泩他化自在天有。
    2.色界:指有淨妙色法之處,即四禪天;因沒有男女情欲,唯因色相莊嚴,而稱為色界。色界有七種存在境界,包括:泑初禪有,炔大梵天有,炘二禪有,炅三禪有,炓四禪有,炆無想有,炄淨居阿那含有。其中,初禪分出梵天6,第四禪分出無想天7、五那含天8。若再將五那含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算為五天,則為二十九有。
    3.無色界:指無有色法之處(或說尚存微細色法之處),即四無色天。因無有形相,唯精神心識存在,而稱為無色界。無色界有四種存在境界,包括:炑空處有,炖識處有,炂不用處有,炚非想非非想處有。
        「六道」,又稱為六趣、六凡。為佛教世界觀的用語,係凡俗眾生由於善惡業因,而生死流轉,輪迴不已的六種世界。其內容是把六欲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視為天道;再加上人道、四惡趣,則為六道。其中,地獄、餓鬼、畜生,稱為三惡道或三塗。阿修羅、人、天,稱為三善道。若將阿修羅包含在其他五道之中,則為五道或五趣。
        若以定散之地來區分三界,則欲界是散地;色界、無色界是定地。若再將定地分為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等八地;加上欲界的散地(五趣雜居地),共有九地,或稱為九有。
        「四生」,為依六道眾生之出生方式所作的分類。此四類即︰
     (1)胎生:即受精卵必須保存在母體中,靠母體補給養分,胎兒經過適當發育而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法。此由胎藏而生,稱為胎生。如:人、牛、羊等。
    (2)卵生:即受精卵離開母體時,還不是完成的身形,由卵內蛋黃提供營養,在體外經一番保護孵化,才能脫卵殼而出,成為新個體的生殖方法。如:雞、鴨、鳥類、爬蟲類等。
   (3)濕生:指有情類由濕氣而生。即母體生下卵以後,等到一定時期,自己會從卵而出,或一再蛻變,自謀生存。如:蟲、蟻、蚊、飛蛾、魚、蝦等。
   (4)化生:即有情類,生無須依託,因業力而出現者。如:諸天、地獄、餓鬼,及一切中有(眾生在死亡之後而尚未正式投胎時的生命狀態,也就是指介於今世死有,與來世生有之間的五蘊身)等,皆為化生。
        「四姓(梵catvAro varNAH)」,又稱四種姓、四姓種或四品人,是印度社會的四種階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奢、首陀羅。
      (1)婆羅門(梵brAhmaNa)︰又稱梵志、梵種、梵志種、婆羅門種。指婆羅門教的僧侶與學者階級,職掌學習吠陀而教授之;又掌管祈禱,為神人交通的媒介。居四姓的最上位。
      (2)剎帝利(梵kSatriya)︰又作剎利麗、剎利,又稱剎利種,別稱王種(梵rAjanya)。指國王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居四姓的第二位;但是在佛典中,多以之為第一位。
      (3)吠奢(梵vaiZya)︰又作毗舍、毗奢、吠舍、鞞舍,又名工師種、居士種。即指平民階級,乃從事農牧工商等生產事業者,居四姓的第三位。
      (4)首陀羅(梵ZUdra)︰又作輸陀羅、戌陀羅、戌達羅、旃陀羅或首陀,又稱為惡種、殺生種、田農種、田家種。是最卑賤的奴隸階級,以奉侍前三姓為職責。
        釋尊不重視四姓之區別,提倡種姓平等,因而開創佛教在印度宗教史上的重要意義。如:《長阿含》卷六〈小緣經〉說︰「婆悉吒,汝今當知,今我弟子種姓不同,所出各異,於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問︰『汝誰種姓?』當答彼言︰『我是沙門釋種子也。』」9此說明依佛出家,則為釋種子,並無四種姓之區別。
        此外,《雜阿含》卷二十說︰「復問︰大王!如是四姓悉皆平等,有何差別?當知大王,四種姓者皆悉平等,無有勝如差別之異。……是故大王當知,四姓,世間言說為差別耳,乃至依業,真實無差別也。」10這在說明四姓之區別,是依當時的外在環境而言;若依業而言,並無如此四種階級之區別。
所以,佛典中又另別立沙門種,如《中阿含》卷三十九〈婆羅婆堂經〉以剎利、梵志、鞞舍三種姓的出家者為沙門種11。《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下則闡明在剎帝利、婆羅門、毗舍、首陀羅及沙門中,以沙門為最尊最上。12此更強調在四姓以外,另有沙門,且為最尊貴者。
貳、菩薩發心相
        次,發心相。菩提以大慈悲為本。今說菩薩修慈悲等,廣說修於慈、悲、喜、捨所緣行相;以喻說境界,舉大地塵、大海水、一三千乃至十方難知限量等,既所緣生界遐不可盡,菩薩發心悉能遍覆如是眾生。
        接著,闡述發菩提心的義相。由於發菩提心是以大慈悲心為根本,所以,現在說菩薩修慈悲等,應當廣說修學慈、悲、喜、捨四種廣大的利他心作為依據。所謂慈,即是對一切眾生慈愛的心。悲,即是對一切眾生受苦,生起悲愍的心。喜,即是對一切眾生享有幸福,生起喜悅的心。捨,即捨棄一切怨親之差別相,而平等對待一切眾生;也就是對一切眾生無憎、愛之平等中立的態度。若以比喻的方式來說明菩薩發心的境界,則有如:大地中的塵土、大海洋中的水、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無法知曉其數量等世界,雖然所緣的生物界是那麼廣遠無窮盡,但是菩薩的發心也皆能砟及所有一切眾生。
        云何諸佛子是菩提心豈可盡耶?若有菩薩聞如是說,不驚、不怖、不退、不沒,當知是人決定能發菩提之心。假令無量諸佛如來,於無量劫讚其功德,亦不可盡,何以故?以菩提心無限齊故。
        為什麼說一切佛子的菩提心怎麼可以終止?若有菩薩聽聞這樣的說法,而能不驚慌、不害怕、不退轉,甚至不會因此而消失或隱而不見,應當知道此人是絕對能發起菩提之心。假使讓無量諸佛如來,以無量阿僧祇劫的時間來讚歎菩薩發心的功德,也是不可說盡。為什麼呢?因為菩提心是為廣利益一切世間,其量周砟,其數無量,因此沒有分界的限制。
叁、發菩提心的因緣
        在了解菩薩發心之優劣、發菩提心的義相之後。接著,要了解有關發心的因緣。現在分別從十種因緣及四種因緣來說明。
一、十種因緣
(一)總說十因緣
        次說,發菩提心因緣云:「若諸菩薩親近善知識、供養諸佛、修集善根、志求勝法13、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若人能具如是十法,乃能發阿耨菩提之心。」
        接著說,發菩提心的十種因緣是:「若一切菩薩親近善知識、供養一切佛、修集一切善根、立志修學種種殊勝法、心地經常保持柔軟祥和、遭遇苦難也能忍受、慈悲心切質樸敦厚、內心深切地感同眾生平等、淨信喜好大乘法門、志求佛陀的智慧。若有人能具足這樣的十法,才能發上求無上菩提下化無量眾生的菩提心。」
(二)擇釋第一因緣──親近善友
        在此,只詳細說明菩薩發心的第一因緣──親近善友(其餘九因緣從略)。
        由於「善知識」是開示正道,令眾生得勝益的師友,因此,不但可以向善知識求教請益,更可以與之切磋道德正義。所以,「善知識」是眾生的老師,也是眾生的朋友。慧沼大師使用「善友」一詞,不但用字簡練、貼切,更能呈顯善知識具備亦師亦友的特質。
       以下說明親近善友的八種意義、六種差別,以及最殊勝的親近善友。
     1.親近善友八義
        且親近善友有八。
        親近善友有八種意義:依親近、物親近、緣起親近、迴向親近、因親近、智親近、田親近、依止親近。今分別說明如下:
   (1)依親近
        《大莊嚴論》第九,偈云:
      調靜除德增,有勇阿含富,
      覺真善說法,悲深離退減。

        如《大乘莊嚴經論》卷九,偈頌所說:「調靜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覺真善說法,悲深離退減。」
        此偈明:
        此偈闡明:
        第一、依親近:善友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
        遵循親近善友:若善友具足十種功德,應當堪能親近。是哪十種功德呢?一者、調伏;二者、寂靜;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者、覺真;八者、善說;九者、悲深;十者、離退。今分別說明如下:
        (一)調伏:謂與戒相應,由根調故。
        所謂調伏:由於善友言行有法,能調伏斷除六根、無明等種種無始曠劫以來的積習,進而與淨戒相契合。
       (二)寂靜:謂與定相應,由內攝故。
        所謂寂靜:由於善友攝受心念令不散亂,而達心一境性,進而與寂靜三昧相應。
       (三)惑除:謂信念與慧相應,煩惱斷故。
        所謂惑除:由於善友能以正確的道理斷除煩惱,進而增長淨信正念,而與智慧相契合。
      (四)德增:謂戒、定、慧具不缺減故。
        所謂德增:是善友修學八正道、廣行六度四攝,而令戒、定、慧三學皆能不缺乏減少,進而學行俱優、福德日漸增長。
      (五)有勇:謂利益他時,不疲倦故。
       所謂有勇:即善友利益眾生時,因不顧身心疲倦地廣行利他之事而能精勤勇猛。
   (六)經富:謂得多聞故。
       所謂經富:是善友因廣學多聞,而能通達豐富的經典義理。
   (七)覺真:謂了實義故。
       所謂覺真:即善友能廣觀一切法的不生不滅、明了真實義,進而覺證真理。
   (八)善說:不顛倒故。
       所謂善說:是因善友心不顛倒妄執,而能善於如理說法。
   (九)悲深:絕希望故。
       所謂悲深:是因善友能捨棄一切希求,甚至不希望急入涅槃,而能悲心殷切地護念一切眾生。
   (十)離退:於一切時,恭敬說故。(此所應親近善友相)
       所謂離退:是善友於一切時中,常恆恭敬說法饒益眾生,時時不忘菩提心,所以能遠離退轉。(上述十種功德,即是我們應該親近善友的原因。)
   (2)物親近
    二、物親近,有三:
        以供給財物或提供勞務來親近善友,有三種:
    (一)財:謂恭敬供養。
        財:是以金玉、布帛、粟米等錢幣財物,恭敬供養善友日常生活之所需。
    (二)身:謂隨順給侍。
        身:是親自依從善友的差遣使喚,為善友提供勞務。
    (三)心:謂給侍時身心相應。
        心:是照料善友或為善友提供勞務時,因心悅誠服而使行為和意念能相契合。
   (3)緣起親近
    三、緣起親近善友,有三:(一)願樂;(二)知時;(三)除慢。
        緣起親近善友,也有三種因緣:(一)行者欲修習佛法,必須對佛法具有勝解(信解、信、願樂),也就是具有淨心,信順善友修學教法的意願;(二)善分別了知各種修學時節。如:有時當修寂靜,有時宜修供養,甚至應修布施等六度行之時節。也就是能夠把握適當的機會親近善友修學各種教法;(三)能棄除驕慢(傲)的心態來親近善友。
   (4)迴向親近
    四、迴向親近:不為貪著利養,但為隨順修行故。
        迴向親近善友:不為貪著名聞利養,只為依從善友的教導而如法修學力行。
   (5)因親近
    五、因親近:如所教授,隨順修行,為親近因。何以故?以此隨順,令彼善友心生歡喜故。
        因親近善友:眾生依善友的教導,而能隨順教法精勤修行,是親近善友之原因。為什麼?因為眾生以這樣的隨順修學,能令善友的內心產生歡喜。
   (6)智親近
    六、智親近:為善解三乘,自乘令成故。
        智親近善友:為了真實了解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教法,並努力成就自己所修學的教法,所以要親近善友。
   (7)田親近
    七、田親近善友:謂嚴淨土。云何名田?以自所聞法,於眾生相續中,而建立故;隨所住佛土,修清淨因故。
        田親近善友:是莊嚴淨土。為什麼說「田」呢?因為田有二種:(一)眾生田:即善友以自己所聽聞的正法,經連續無間斷地教導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建立的,稱為「眾生田」;(二)佛土田:即善友隨諸佛所住的佛土、所宣說的法義,以清淨因作為修學實踐的基礎,進而得究竟的聖果,稱為「佛土田」。
   (8)依止親近
    八、依止親近者,但以法利具足為依止,是故親近善友,不以財利具足為依止。
        依止親近善友:眾生但以善友之法饒益具足為依止考量,所以,親近善友時,不會以善友是否財利具足為依止的考量。
  2.親近善友之六種差別
    親近善友,差別者有六:
        親近善友,有因果、隨法、內外、麤細、勝劣、遠近等六種區別。今分別說明如下:
    一、因果差別:謂過去親近為因,現在為果;現在為因,未來為果。
        依三世的因果差別:是依過去親近的因素,而感發現在親近的果;再者,若現在親近為因,則未來親近為果。
    二、隨法差別:謂善知識所說法門,隨其差別而修行故。
        依法門的隨法差別:是善友所說的一切法門,眾生能隨順善友所說之不同法門而修學力行。
    三、內外差別:自親近為內;令他親近為外。
        依自他的內外差別:自己親近善友屬於內;讓(指引)他人親近善友屬於外。
    四、麤細差別:自聽為麤;內心思惟為細。
        依聞思的粗(麤)細差別:自己聽聞善友的教法為粗;內心思惟勤修善友所教導之法為細。
    五、勝劣差別:有慢親近為劣;無慢親近為勝。
        依慢心的勝劣差別:以驕慢的心態親近善友修學為劣等;以無驕慢的心態親近善友修學為殊勝。
    六、遠近差別:現趣為近,生報親近為遠。生報、後報;無間、隔世;近、遠如次。
        依三報的遠近差別:現在趣中加行親近為近,來世的生報趣中親近為遠。又,來世的生報趣中親近為近;過次世的後報趣中親近為遠。又,無間斷的親近為近;隔世的親近為遠。
        此中,「現報」、「生報」及「後報」,是三種依受報時間所區分的業報。據《成實論》卷八〈三報業品〉︰「若此身造業即此身受,是名現報。此世造業,次來世受,是名生報。此世造業,過次世受,是名後報;以過次世,故名為後。」14此即說明業報貫通三世:現世作善、造作惡業,現世即獲福報或受災殃,稱為「現報」。今生作善、造作惡業,至來生方獲福受殃,稱為「﹝來﹞生報」。今生作善、造作惡業,直至第三生,或第四生,乃至無量無邊時劫之後,才獲得福報或受災殃,稱為「後﹝世﹞報」。
        此外,常言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因為恐遭惡果,而戒慎恐懼地預先斷除一切惡因,並廣行止惡行善、自利利他的行為,至功德圓滿成佛而後已。反觀眾生則常作惡因,卻欲免除惡果,猶如在太陽底下要躲避影子,是徒勞無功的。每見有人因稍作微善,就希望獲得大福報。一旦遇到逆境,便會質疑地說:「自己作善反招禍害,是否無有因果?」或因而退悔初心,甚至譭謗佛法,這都是不解因果業報法則所造成的錯誤認知。
  3.最殊勝的親近
    云何名最勝親近?
        如何親近善友,才能稱為最上等的親近善友?
    有五:
        最殊勝的親近善友,有淨信、深心、神通、方便、和合五種,今分別說明如下:
    一、淨信:於親近處,生淨信故。
        清淨信仰:於大乘經所說應親近處,能生起深切的清淨信仰,於一切法中無有疑惑。
    二、深心:此中有九:(一)味心;(二)隨喜心;(三)希望心;(四)無厭心;(五)廣大心;(六)勝喜心;(七)勝利心;(八)無染心;(九)善淨心。
        深寄心於佛法,遠離一切煩惱之雜染:這當中有九種:(一)味心:以不求自樂,專一味正心為利益眾生。(二)隨喜心:於眾生所造作的功德起隨喜心。(三)希望心:是徹底確切地希望能成就最上菩提的意志。(四)無厭心:菩薩求一切佛法,不以得少為足,得正法智之後,以無厭心廣為眾生說法,縱使常受生死,其教化眾生、集諸善行,始終沒有疲厭之心。(五)廣大心:菩薩發廣大心,修學六度、四攝大行,普願救濟一切有情。(六)勝喜心:若菩薩以六度、四攝大行攝化眾生時,生極大歡喜,勝過受者得財法、修戒等利益時所生起的歡喜。(七)勝利心:若菩薩以六度、四攝大行攝化眾生時,見眾生受物等利益極饒益我,非我自用自受利為極饒益。(八)無染心:若菩薩廣修六度、四攝大行時,內心無有染著,也不雜一切世情。(九)善淨心:若菩薩廣修六度、四攝大行所生福聚所得果報,不為自受,願施一切眾生,與一切眾生共同享有,並迴向無上菩提。
    三、神通:謂依虛空藏等三昧而親近故。
        由修學禪定與智慧而獲得的自在無礙、神變不可思議的神通:是依虛空的法性等禪定(修行者之心能定於一處而不散亂的狀態)做基礎,藉禪定來啟發真實的智慧,以因應眾生的根機而為眾生說法,因而備受親近。
    四、方便:謂依無分別智攝故。
        方便:是說以如實知一切法的無分別智,隨順眾生的根機而行方便,攝受眾生修習一切菩薩行。
    五、和合者:謂大菩薩以一果入一切果故。(彼十種行,一一應說之。)
        和合:是大菩薩以從無生法忍之所生起等,確認諸法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既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為因果。所以,由此一果,進而入一切果。(其十種行,應該一一說明。)
        關於大菩薩十種行,據《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卷下說:「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為十?一、波羅蜜行者,以助菩提法滿足故。二、攝事行者,以能教化諸眾生故。三、慧行者,以如實觀生滅法故。四、方便行者,以如實知一切法故。五、大悲行者,以心不求證涅槃故。六、求助慧法行者,以為得四無畏故。七、求助智法行者,以為自然得一切法故。八、心清淨行者,以於一切法中無疑惑故。九、觀諸諦行者,以入第一義諦故。十、於一切愛不愛事不貪著行者,如前所說離憎愛故。」15
        另據《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寶王如來性起品〉則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為十?所謂令一切眾生專求正法行、善根淳熟行、善學一切戒行、長養一切善根行、一心不亂修三昧行、分別一切諸智慧行、修習一切所修行、莊嚴一切世界行、恭敬供養善知識行、恭敬供養諸如來行。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行。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此行,則得如來無上大智行。」16(待續)
註釋:
1.《大正藏》第7冊,頁264b。
2.《華雨集(一)》(臺北市:正聞,民824月),頁140141
3.《大正藏》第29冊,頁61a。
4.智顗撰,《四教義》卷第十,《大正藏》第46冊,頁756a∼758a。釋道誠集,《釋氏要覽》卷中,《大正藏》第54冊,頁290c。
5.《法苑珠林》卷二(大正53278a)說:「欲界者,欲有四種:一、是情欲;二、是色欲;三、是食欲;四、是婬慾。」
6.釋道誠集,《釋氏要覽》卷中(大正54290c)說:「初禪中大梵天別立為有。答:謂外道人計常者,以大梵天王為能生萬物之主,違則受生死。順(則得)解脫。又,大梵天王亦自計己身能為造化之主,是常是真解脫。如來為破彼情見故,立為一有也。」
7.釋道誠集,《釋氏要覽》卷中(大正54290c)說:「無想天者,為彼天眾生定壽五百劫無心之報。外道計為真實涅槃。如來為破彼見顯非涅槃故,別立為一有。」
8.五那含天,即五淨居天、淨居阿那含有。釋道誠集,《釋氏要覽》卷中(大正54290c)說:「五淨居天者,謂彼天主摩醯首羅,彼外道計彼為能造化主,歸之則得真解脫。為破彼見故,別立為一有。」
9.《大正藏》第1冊,頁37a。
10.《大正藏》第2冊,頁142b。
11.《大正藏》第1冊,頁676b。
12.《大正藏》第1冊,頁220b∼221b。
13.勝法又可以七勝法(又稱七勝事)來說明。依《優婆塞戒經》卷三〈息惡品十六〉(大正241051a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菩提品第七〉(大正30499a)所述,即:身勝、如法住勝、智勝、具足勝、行處勝、不可思議勝、解脫勝。因具足此七勝者為如來,其內容,略述如下︰1.身勝(所依最勝)︰指如來所依之身(因如來色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莊嚴微妙形相,眾生樂見而無有厭足)超勝無比。2.如法住勝(正行最勝)︰指如來安住於如法之大道,正行(如來所成就之自他利濟的無量德行)超勝。3.智勝(智最勝)︰指如來所成辦的無上殊勝的四無礙智。4.具足勝(圓滿最勝)︰指如來圓滿具足最勝的正戒、正命、正行、正見。5.行處勝(住最勝)︰指如來所行安住處之三三昧(指空、無相、無願三昧)、九次第定(指四禪、四無色、滅盡定)最勝無上。6.不可思議勝(威力最勝)︰指佛陀之威神力不可思議,超過一切。7.解脫勝(斷最勝)︰指如來解脫煩惱、所知二障,以及驅使眾生流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主體、習氣,皆悉永斷。
14.《大正藏》第32冊,頁297b。
15.《大正藏》第26冊,頁335a。
16.《大正藏》第9冊,頁6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