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比」不是「跟別人比」
──與傳道法師對話錄之九

邱敏捷

    總覺得自己有幸,有諸多機會向師父請教佛法,以及日常中的相關問題;師父往往在言談中隨機解疑、釋惑,令人豁然心開而意解,得未曾有。
  師父常說「跟自己比」不是「跟別人比」,有很深的義涵,值得再三咀嚼,與大家分享。
  在學校教育方面,我們也運用「跟自己比」不是「跟別人比」的方法,在獎勵制度上設有「進步獎」,鼓勵在學業上比「過去的自己」有長足進步的學生。對於這種學生

,我們總是會予以肯定。
  在日常生活中,怎麼跟自己比?師父說:「那就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今年比去年進步。」
  什麼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今年比去年進步?舉個例來說,佛教要我們去除瞋恨心,長養慈悲心。如昔日動不動就生氣的人,在反省、修正中,生氣的頻率降低了、脾氣變小了;從多至少,由有到無,甚至到最後對自己瞋恨的行為,會心一笑,很快地轉念,以幽默的方式、慈悲的態度對待一切人、事、物。
  在心地工夫上,這就是進步,不僅是一時的轉念而已,好的心地也逐漸修習而成。貪與癡,亦然。
  如此觀照、修持,慈悲心日復一日長養而成,就會有成績,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與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
  跟自己比的意義何在?師父說:「跟自己比,可以建立自信心;和別人比,如果不如別人,會產生自卑心或嫉妒心;比別人強,則生傲慢心或輕視別人。這是不健康的心理。對自己有自信,就有創發力,同時也會尊重別人,在人生的路上可以走得更寬廣。


  有自信的人也會知道如何鼓勵別人。師父舉個例說道:「欣賞別人的書法,雖然明明知道作者整體佈局或風格不是很理想,但總有一筆或兩筆值得稱讚的地方,我們就從這個地方讚美起。」
  嫉妒、憍慢,都是負面的心念與行為,既不能成就我們好的德性,也不會因此有好的結果。師父也說:「憍慢是可怕的煩惱。憍慢的人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這是個『盲點』。」
  憍慢有時候反而傷了自己,師父說:「有隻小鳥被老鷹捉住了。牠對老鷹說:『我是不小心而遭此困境,不得自在。』老鷹回答:『你在哪裡可以得而自在?』小鳥說:『我於田埂中,自由自在,可以免諸困境。』老鷹對小鳥起了憍慢說:『放你回去,看你能不能逃脫?』於是小鳥脫離鷹爪,回到田埂中大石頭下,然後飛上石頭上,作勢要跟老鷹打鬥。老鷹大怒說:『小鳥,竟敢與我鬥?』老鷹在瞋怒極盛之餘,從天飛撲而下。小鳥迅速躲入石頭下,老鷹碎身而死。」(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四,《大正藏

》第2冊,頁172下–173上)
  印順導師《大乘廣五藴論講記》說:「佛法之中,『慢』和『憍』分開來講,是兩種不同的心理活動。……只要自己有一種長處,他就針對自己這個好的事情,生起一種染著倨傲,這就叫做『憍』。『慢』是和人家比較之下才發生的,『憍』不用和別人家比,自然而然就對自己好的事情產生的。」(新竹: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2011年

3月初版,頁202–203)
  憍慢的人不容易共事,在自以為是的心態下,做不出完善的事,自己不容易推動事務,也不願與他人共同成就一些事;是不會積福修德之人。憍慢的人,表現出瞋恨心,沒有「愛語」,自然不容易贏得別人的認同與合作,溝通、協調能力也差;不得人緣,也可想而知。印順導師《大乘廣五藴論講記》說:「憍能夠使自己的種種善根、種種功德,慢慢慢慢消失。因為有了憍,慢慢慢慢的不容易再向上了,只有慢慢向下。」(同上,頁203)
  跟自己比的人,不會羨慕別人,知道自己修習了也可以擁有,修福得福,修慧得慧

。師父說:「有兩個同參道友,一起在山上修行,一個開悟了,很多人知道了,就往山上跑,要去見這位開悟者;而另一位未開悟者,卻往山下跑,大家都覺得很奇怪。其實

,往山下跑的人,知道自己要趕快剋實去修學,方能體悟,而不是光羨慕別人而已。」
  師父又說:「如果要跟別人比,那就比特色,不是比第一。大成就者未必都是第一名。每個生命都有他的特色。尊重每個人的特色,才不會扼殺天才與創意。比特色並尊重差異,才能百花齊放,並多元發展。如果硬要和別人比優劣,假想敵就很多,要比也比不完。」
  師父也批評說:「我們一般的教導,常常是目的論,忘了動機與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內容、方法與態度。動機不純,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不會有好的結果;動機純正,但用的方法不對、態度不佳,也達不到目的。在教育上,動機、方法與目的,都很重要

,如《阿含經》所稱初善、中善、後亦善。」
  看到別人的優點,不用嫉妒,而是要向別人學習;看到別人的缺點,不必高興,而是警惕自己,還好自己沒有這種行為。
  自己跟自己比,沒有假想敵,既不憍,也不慢,更不用嫉妒,人生會更快樂、幸福

,天地也會寬廣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