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0.30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五十 八)

釋傳道主講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2.琦草芳華 不逆風熏
  近道敷開 德人遍香
  琦,音(奇)ki5求其切
  草,音【楚】chhe2出稿切
  華,音(花)hoa1喜瓜切
  熏,音(分)hun1喜君切
  敷,音(夫)hu1喜居切
  香,一音(鄉)hiong1喜恭切
    一音【鄉】hiang1喜姜切
【南傳】
54.花香不逆風 旃檀多伽羅
末利香亦爾 德香逆風熏
彼正人之香 遍聞於諸方
  旃,音(煎)chian1精堅切
  檀,音【陳】tan5地寒切
  伽,音(茄)ka5求霞切51.

  

    北傳第十二章說:再怎麼奇(「琦」,同『奇』)特的香「草」和芬「芳」的「華」朵,其芳香都「不」能「逆風」吹「熏」;但是親「近」佛「道」而能身體力行者,卻能將佛法真理「敷」展「開」來,用以淨治身心、化導世間──當唯有彼有「德」之「人」,才能不囿於時間、空間與風向,而令世人「遍」聞其德「香

」。
  與此相對應的南傳第五四頌說:「花香不」能「逆風」而聞,不論「旃檀」香、「多伽羅」香,乃至「末利」(即『茉莉』)花「香亦」然如此(「爾」,如此)。唯有奉行佛法、如法修持的有「德」者,其馨「香

」始能「逆風」吹「熏」;也唯有「彼正人」君子「之」德「香」,才能勝諸花香,不為時空、風向所限,而能「遍聞於」世間「諸」多「方」所。
  本頌所說的旃檀,屬檀香科之常綠喬木,木質密緻而有香味,可供雕刻或製成佛具;根部研磨成粉末,可作香(稱為旃檀香或檀香),亦可製成香油。此樹之種類,據聞有赤、白、紫等數種;又有牛頭旃檀、蛇心檀等,如優填王,即曾以牛頭旃檀雕刻佛像著稱於世。❶
  多伽羅樹,乃香木之一種,意譯為根、不沒或木香,此樹製成之香,名多揭(伽)羅香。❷梵語tagara,一說略譯為伽羅,或伽南、伽藍、奇南香,意譯作香爐木。或謂與沉香相異,或謂二者同類;然二者相較,伽羅之性潤澤黏韌,焚時少脂,價昂,不作藥用。沉香之性乾枯,焚時多脂,可供藥用。❸
  至於末利,了參法師在譯註中說明:末利迦(mallika)是一種小小的香花,其樹叢生如藤,應即一般所知的茉莉花。

【北傳】
13.旃檀多香 青蓮芳花
雖曰是真 不如戒香
  旃,音(煎)chian1精堅切
  檀,音【陳】tan5地寒切
  曰,音(越)oat8英罰切
【南傳】
55.旃檀多伽羅 跋悉基青蓮
如是諸香中 戒香為最上


  北傳第十三章說:「旃檀」香、「多」伽羅「香」,以及「青蓮」華等「芳」香的「花」朵,這些花木的香氣「雖」說(「曰」,即『說』)「是真」實能予人愉悅的覺受,卻是感官的暫時領納;遠「不如戒」行高上者所透脫出的德「香」,能使人樂意受其熏化,而自發地向上、向善提升淨化。
  與此對應的南傳五五頌說:「旃檀」香與「多伽羅」香、「跋悉基」及「青蓮」華香,在「如是諸」多的花「香中」,終不及奉持佛法,有「戒」有德者之「香為」最高「最上」。
  「跋悉基」(vassiki),了參法師譯註:意為雨季花。淨海法師、敬法比丘及達摩難陀上座編著.周金言居士翻譯的《法句經/故事集》,則皆譯作茉莉花香。不管如何,知道意指香氣濃郁的一種花朵就是了!
  南傳五四、五五這兩頌有一則簡短的因緣,名為『阿難尊者的疑問』。這是說有一天傍晚,阿難尊者正獨處靜坐時,突然想起一個問題:花草之香再怎麼濃郁,都是順風吹送,逆風是聞不到的。但這世間難道沒有一種香可以打破此限,不論順風、逆風,甚至遍及世間都可聞到嗎?
  佛陀知道阿難的疑惑,就慈示他及眾比丘說:『阿難!若有人歸敬佛法僧三寶,持守五戒,樂於布施不慳吝,又能多聞正法、修習智慧,這種人即堪稱是此濁世的賢德之人。那麼,不管他居住何方,他的聲譽定然向四方傳播,而為所有比丘、婆羅門及居士們所讚歎,更甚於花香之只堪順風聞。』於是佛便說此偈言:「旃檀多伽羅,跋悉基青蓮,如是諸香中,戒香為最上。」來鼓勵聽聞者依教奉行。

【北傳】
14.華香氣微 不可謂真 
持戒之香 到天殊勝
  到,音(倒)te 3地告切
【南傳】
56.旃檀多伽羅 此等香甚微 
持戒者最上 香薰諸天間


  北傳第十四章說:較諸德行高上者所予人之熏香默化,「華」朵之「香氣」到底是「微」不足道,而「不可謂」為能令人天愛敬普聞的「真」實香。若有人能奉持佛法,熏修戒行德行,那彼人「持戒之香」,不僅人間得聞,甚至「到天」界都可聞其「殊勝」之德馨,值得一切天人同聲讚歎!
  南傳五六頌則說:較諸持戒者人格高潔所散發的馨香,「旃檀」香、「多伽羅」香,「此等」花木具象之「香」氣,委實「甚微」而不足相提並論。唯有「持戒者」之德馨最高「最上」,其芬「香」不僅人間得聞,甚至遍「薰」到「諸天」之「間」,值得一切天人同聲讚歎!
  南傳這一頌也有一個因緣故事,名為『帝釋天供養大迦葉尊者』。這段因緣是說:有一次,大迦葉尊者出定,預備到王舍城的貧民區去托缽;希望有窮苦人家能藉由供養聖者之功德,來世得脫貧困之苦。帝釋天知道尊者的心意,就與妻子喬裝成貧苦的老紡織匠,來到王舍城。因為他自己也很希望能藉此機會培植福德,所以當大迦葉尊者來到他們家門口,他與妻子就趕緊將飯與咖哩盛滿尊者的缽,來恭敬供養。
  大迦葉當然明白眼前這位老紡織匠不是一般的貧民,而是帝釋天所化現的;被尊者識破的帝釋天,只好將原由和盤托出。他說,自己雖然在天上享有福樂,卻苦無布施供養的機會(因為沒有天人需要別人的布施供 養

),為了深怕自己福報享盡、惡業現前,所以才想出這個辦法,不料終究瞞不過尊者的法眼。說畢,即與妻子向尊者恭敬作禮而去。
  佛在精舍得知此事,就對眾比丘說起帝釋天供養大迦葉尊者之事。比丘們聽了,不禁疑惑地請問佛:何以帝釋天知道大迦葉出定,並且得以把握這個最佳機會來供養興福呢?
  佛陀就告訴眾比丘說:『像大迦葉這麼有德行又有修有證的聖者,德名早已遠播,連天神都知道,因此帝釋天才會親自前來禮敬供養。雖然出家修行,絕非為了名聞利養,但是於佛法有過一番剋實的體證,那戒德之馨香,確實會令名聞利養不求而自來。所以眾比丘!當常懷慚愧心來領受這些,更加鞭策自己用功修行才是!


※  ※  ※  ※  ※

  生天,自古以來即為印度人所欣樂的死後歸趣,即使在現代,生天仍為一般人所仰望。天的意義是光明,在一般神教者的意象中,天上是光明、潔淨,又充滿喜樂的,不論衣食住用,一切一切都遠遠超勝人間;然而生天自有生天業,也不是想去就可以去得的。
  依佛法說,須具修施、戒、定三福業,始能得報生人天的善果。生天享福樂,該是令人稱羨的;可是,釋尊卻開示諸比丘說:『人間於天則是善處』。❹何以故呢?因為唯有生在人間正見家(相對於八無暇之一的邪

見家而說),從善知識聞正法,才可能於佛正法律中得信根,乃至出家修道、盡斷諸漏(煩惱)。所以不但釋尊自己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佛度眾生在人間;甚且,『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❺
  究竟,人間有什麼比天上殊勝的呢?所謂『富貴學道難』,人間的富者尚且不易步上修學佛法之路,何況是生在天上,長享福樂的天人呢?相傳帝釋天曾請佛說法,但他回去以後,又耽著在欲樂的享受上,竟把佛說的法義全給忘記了!可見長處順境的,一切現現成成、順順當當,很容易就養成驕奢淫逸的習氣,不唯天上是如此,人間也莫不如此。而逆境恰如防腐劑,可使我們不致因久處順適的環境而過度放縱自我、擴張主我宰他的支配欲與權力欲。生在這苦樂參半的人間,得此憶念、梵行、勤勇三事勝諸天的人身,該如何感恩與珍惜呢

!若非置身這苦迫重重的人間,吾人也不會想去追究苦集的原因,進而尋求離苦之道──證滅、修道;更無法將作為一個人的特勝給激發出來!
  由上述因緣更可知:報生天上的天人,個個享有勝妙的福報,根本不需仰賴別人的布施;相對地,自己也就沒有施他植福的機會。所以生天,不過是在享受過去生的福報罷了!福報再好,都可能過去;天上,不僅不是生死輪迴的終點站,甚且福樂享盡,終將下墮。所以正信正見的佛弟子,『修天(法)而不生天』,唯願生在人間,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自利利他,這才是為佛弟子的真心企求。

【北傳】
15.戒具成就 行無放逸
定意度脫 長離魔道
  逸,音(佾)it8英直切
【南傳】
57.成就諸戒行 住於不放逸
正智解脫者 魔不知所趣


  北傳第十五章說:若得淨「戒」正行「具」足「成就」,繼之以精進修「行」,「無放逸」於「定」慧的熏修;一旦於「意」念專一中引發無漏慧,即得「度脫」生死,「長離」煩惱「魔」羅的嬈擾,終結六「道」輪迴之苦。
  南傳五七頌則說:能夠具足「成就」佛說「諸戒行」,安「住於」定慧之修習,精進「不放逸」,而終得「正智解脫」之聖「者」,因其死生已盡、所作已辦,所以「魔」王波旬「不知」其涅槃後「所」歸「趣」之處。
  南傳這一頌也有一則因緣,名為『自殺時證得聖果』。這是說有一位瞿低迦比丘,獨自在摩竭陀國仙人崛山邊專精修習止觀。然而每當他將進入禪定之際,就因病而退墮下來,而且前後一共經歷了六次,令他大感挫敗。因而他下定決心,這次非證阿羅漢果絕不罷休,即使喪失生命,亦在所不惜!
  下定這樣的決心之後,瞿低迦更是毫不鬆懈地努力精進,最後,他甚至決定採取更激烈的手段來達到這個目標──那就是在退墮之前殺了自己!在用刀子劃破自己喉嚨的那一刻,他忍著極大的痛楚,並且用盡全部的生命力來觀此五蘊身心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終於,他在結束生命之前契入無生,證得了阿羅漢果。
  瞿低迦入滅後,魔王波旬想知道他往生何處,卻遍尋不著,於是就化現為一名年輕人,前去請問佛陀。佛陀當然知道波旬的用意了,就對他說:『明白瞿低迦的去處,對你而言並無任何意義。他已斷盡煩惱迷惑,證阿羅漢果,不復生死!波旬,你的能力不足以知道阿羅漢入滅後的去處!』因此佛陀再對眾比丘說此頌言:「

成就諸戒行,住於不放逸,正智解脫者,魔不知所趣。」
※  ※  ※  ※  ※
  關於瞿低迦尊者自殺的因緣,漢譯《雜阿含.一○九一經》❻也有相類的描述。兩相對讀,對此一事件的始末,當會有更多的理解。不過,此段因緣也引發了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一、阿羅漢涅槃後去向何處?這與『如來死後是有(存在)是無(不存在)』的問題一樣,對於這類詰問

,釋尊都是置而不答的,所以稱之為『無記』。最為人所熟知的,大概就是《箭喻經》中,釋尊與鬘童子的答問了。❼
  釋尊在經中譬喻說:猶如有人被毒箭射中,親友想為他求醫,但他卻作是念:且慢!且慢拔箭!我得先知道那射箭之人他姓啥名啥,長得高矮胖瘦,皮膚是黑是白或者不黑不白,他是剎帝利、梵志、吠舍或者首陀羅族,是來自東方、西方、南方或北方?
  且慢!且慢拔箭!我得先探究射箭者他的弓是柘木、桑木、槻木所製,或是否有獸角裝飾。且慢!且慢拔箭!我還要探究這弓用的是牛筋、麋鹿筋或者由絲所練成。且慢!且慢拔箭!我還想知道這弓的顏色是黑、是白、是赤或是黃。且慢!且慢拔箭!我還要知道這弓弦是筋、是絲、是紵或是麻所作。
  且慢!且慢!且慢拔箭!我還得知道這箭簳是木製的或者竹製。且慢!且慢拔箭!我還要知道箭纏是牛筋

、麋鹿筋或者由絲所練成。且慢!且慢拔箭!我還想知道箭羽是鵰鷲毛、鵾雞毛或者是鶴毛?
  且慢!且慢!且慢拔箭!我要先知道箭鏃的形狀是錍、是矛或是鈹刀。且慢!且慢拔箭!我還要知道箭鏃師傅他姓啥名啥,長得高矮胖瘦,皮膚是黑、是白或者不黑不白,他是來自東方、西方、南方或北方?……
  最後,釋尊的結論是:若有愚癡之人,不修清淨梵行,卻如彼中箭之人盡追究些不相干的問題,諸如:世間有常或無有常、有邊或無有邊,命即是身或者命異身異,如來壽命有終或者無終,或者亦有終亦無終、非有終非無終等。恐怕在他得到答案之前,早已身壞命終!對於這些問題,佛陀一向不說;佛一向所說的,是苦、苦集、苦集滅與滅苦集道跡──因為唯有此四聖諦是義相應,是法相應,是梵行本,而能夠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我們學佛,也不應偏離此一原則,以免辜負佛說!
  二、殺生,是與戒律的基本精神──護生相悖反的,所以不論出家、在家,不論受戒與否,自己殺、教他殺,皆屬重罪,這,當然也包括自殺。然而佛世,在佛的弟子中,想以自殺來了結此生的,卻也並非僅止瞿低迦一位。對於自殺,佛的態度是如何呢?不是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❽嗎?那不受後有的解脫聖者,又為何可以即使自殺都不再受報呢?這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雜阿含》一二六五與一二六六經,❾就有與此因緣相近的例子。經中分別說到跋迦梨與闡陀比丘二人,因疾病困篤,難可堪忍,而欲以刀自殺。跋迦梨比丘並且在釋尊親臨視病之時,提出自殺的請求。釋尊當場勘驗了他的知見,知道他於五蘊身心已無復貪愛,便默許他『若於彼身無可貪、可欲者,是則善終,後世亦善』,末了還為其說法、示教照喜❿才離去。
  不過,說歸說、想歸想,跋迦梨比丘顯然還未具足解脫知見,對自己的生死也還未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他仍未付諸實際行動。隔天,釋尊又遣比丘到精舍去看他,除了轉述前一夜一位天人所說的:『尊者跋迦梨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之外,並且再次記說他『善於命終,後世亦善』,來表達自己對他自殺所持的態度。一直到這一刻,跋迦梨比丘對自己已解脫貪愛才真正決定無疑,而後隨即執刀自殺。
  闡陀比丘則不同,他是自知已破除我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的。雖然尊者舍利弗對他是否證聖仍存有懷疑,而請問佛:他自殺後當至何趣?云何受生?後世云何?釋尊告訴舍利弗說:『他不是自己記說對世尊的供養,於今已然圓滿;隨順世尊的教法,也已然圓滿嗎?』接著,釋尊又稱許他是正智、正解脫善男子,應受諸親厚家四事供養。
  對於他的自殺,釋尊則說:『若有捨此身、餘身相續者,我說彼等則有大過。若有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無大過故,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可見對一位所作已辦(非定慧俱解脫)的慧解脫聖者,因病苦難忍而自殺,釋尊是並不反對的。不過前提是:至少須證初果以上(初果聖者已斷生死根本,除身結、戒禁取結與疑結,再經七次人天往返,即證四果阿羅漢)才行。否則,自殺等同造作殺生惡業,來世恐怕就只有墮落一途了!
  何以解脫聖者自殺不會感果呢?因為凡夫眾生之所以一世一世感得這純大苦聚的五蘊身心──苦果,全由過去生所造作的善惡業力的積集;而使這善惡業集現起的,卻是無明煩惱──惑的引發。惑、業、苦,如環之無端,成就了眾生苦苦不已的生死流轉。正因為無明煩惱的『發業力』與『潤生力』,所以在因緣合會時,才有業種的招感苦果。如無明滅,那麼業種就如同失去水分滋潤的種子,自然乾枯而不再發芽、抽葉,乃至結果

。這是釋尊對輪迴與解脫,極為珍貴的教說!
  所以,佛弟子所應當努力的,不是企圖去改變自己的業果報,或祈求消災免難;而是經由佛法的熏修,啟發智慧,滅除無明迷惑。無明迷惑一滅,生死輪迴的鈎鎖也就從此截斷了,正所謂:『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這一點,很多佛弟子顯然錯用功夫,值得我們深深思惟!(待續)

【註釋】:
❶《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六),頁3544b。
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四),頁2018a。
❸《佛光大辭典》2770c∼2771a。
❹《增一阿含經》卷二六〈等見品第三十四〉(大正2.693下)。
❺《增一阿含經》卷二六〈等見品第三十四〉(大正2.694上)。
❻《雜阿含經》卷三九.一○九一經(大正2.286上、中)。
❼《中阿含經》卷六十《箭喻經》(大正1.804上∼805下)。
❽《大寶積經》卷五七〈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二〉(大正11.335中)。
❾《雜阿含經》卷四七.一二六五經(大正2.346中∼347中);一二六六經(大正2.347中∼348中)。
❿示教照喜,又作示教利喜、示教讚喜,乃佛陀說法教化的四種方式,或說四種次第;為漢譯阿含中經常出現的詞彙。簡言之,示者,示其義;教者,教其行;利者,使其得義利;喜者,行成而得喜。詳請參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四),頁1838。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注本)(竹北:正聞,94年2月),頁154∼155。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注本)(竹北:正聞,94年2月),頁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