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06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六十二)

釋傳道主講

 

北傳〈闇愚品第十三〉
二十有一章
南傳〈愚品第五〉
六○∼七五頌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7.頑闇近智 如瓢斟味
  雖久狎習 猶不知法
 

   頑,音(原)goan5語權切
   闇,音(暗)am3英紺切
   瓢,音(嫖)phiau5頗僑切
   斟,音(箴)chim1精金切
   久,音(九)kiu2求久切
   狎,音(合)hap8喜沓切

 

【南傳】
64.愚者雖終身 親近於智人
   彼不了達摩 如匙嘗湯味

   匙,音(時)si5時祈切
   嘗,音(松)siong5時強切
   湯,音(通)thong1他公切


  北傳第七章說:「頑」愚「闇」昧的人之親「近」有「智」慧者,就「如」同以葫蘆「瓢斟」注食物(一種食物稱為一味,所以「味」乃指食物而言),而不知食物的美味一般。他「雖」經長「久」時間的「狎」近(「狎」,親近之意)學「習」,卻因無明障蔽,堅執自我成見與性習,「猶」然「不知」佛法的「法」味。
    與其相對應的南傳六四頌是說:「愚」昧「者雖」然有福報「終身」「親近於」有「智」慧之「人」,但「彼」人因為無明我見的緣故,卻「不」能從其修學而「了」達佛說的「達摩」──佛法要義。就「如」同湯「匙」在羹湯中浸泡再久,都不能得「嘗」羹「湯」的美「味」一般。
    南傳這一頌有一則因緣,名作『不能領悟佛法的痴人』。這是說佛世有一位優達夷比丘,他不知怎麼,就是很喜歡坐在講經說法的講臺上。有一次,一群比丘來訪,見他福福泰泰地端坐在那裡,誤以為他是學德俱優的大德,就向他請益五蘊的義涵,但優達夷卻無法回答。再向他請益六處、六界的內容,他依然一句都答不出來,因為他對佛法委實一無所知。
    來訪的比丘十分訝異,居然有人與佛陀共住,卻對佛法根本義理不知不解的。佛陀因此對他們說:痴人雖終身與智者為伍,仍無法領悟佛法,就像湯匙不知湯味的道理一樣。眾比丘聞佛所說,莫不深生惕勵!
※  ※  ※  ※  ※
    讀了此一因緣故事,真不禁要發出古今然的慨歎,原來在佛陀身邊的弟子中,不用心於佛法者,真是大有人在啊!無怪乎印順導師會在其《平凡的一生》書中,沉痛地指陳:如果說有『四寶』,那只因僧不成寶,怪不得別人。

    出家學佛,原本可因各人資質、興趣、特長、因緣不同,而或專事修行,或學問研究,或辦事興福。然無論投身何種領域,對佛法的基本要義都不能不有所解了,只因這是作為一名專職宗教師必然要具備的專業知識;更因依此基礎而表現於對外的事行,才顯出佛法在世間的殊勝,進而擔負起令正法久住的重責大任,所以出家眾不懂佛法,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
    雖然要求出家眾人人都能善巧演說佛法,未免太過責備求全;但是肯用心的,確乎可以就著自己熟習理解的部分,或行而有得於心的體會,作某種程度的覆講與陳述。有心進一步深入的,再推介其從正信正見具足的善知識處聞法。
    不過,依自己累積多年的弘法利生經驗發現:信徒對出家師父的要求其實不高。我嘗這樣自我解嘲地說:像我這樣用心準備功課,又融合自己的體驗,賣力的講課,對某些信徒而言,有時還不如摩頂加持一聲『吽』來得有效益。可見怯弱而缺乏自信的,為數還是不少。然宗教師能否就此降格以迎合市場需求,而忽視對佛法的修習與身心的淨化呢?
    答案當然不會是肯定的,只是,放眼僧海,要能夠在信眾的恭敬護持中,常懷慚愧而不生倨傲;在豐厚的名聞利養中,常保警覺而不忘本心者,幾希!小小的名利情關尚且勘不破、放不下,如何透出生死一關?唯願佛門同道人人能不忘出家初心,警醒自己不作那不知湯味的瓢匙,而能如下一頌所說,似那布滿味蕾的舌頭,一嘗法味,即解道要而便身體力行!

【北傳】
8.開達近智 如舌嘗味
  雖須臾習 即解道要

   舌,音(設8)siat8時傑切
   嘗,音(常)siong5時強切
   須,音(師)su1時居切
   臾,音(宇)u2英矩切


【南傳】
65.慧者須臾頃 親近於智人
   能速解達摩 如舌嘗湯味

    頃,音(肯)kheng2去景切

    這一頌講的正好與上一頌相反,二者形成一負一正的鮮明對比。北傳是說:有著「開」放心胸而能明「達」事理的人之親「近智」者,就「如」同以「舌」頭去品「嘗」食物的「味」道那般敏覺。「雖」然只是短暫「須臾」的修「習」,因其先世已種善根的緣故,「即」時便能體「解」佛「道要」義。
    南傳相對應的六五頌說:利「慧者」雖然只在「須臾」之「頃」,「親近於」有「智」慧之「人」,因其宿世已然種下善根的緣故,便「能」快「速」體「解達摩」──佛說的法要,「如」以「舌嘗」羹「湯」的滋「味」一般敏覺。
    南傳此頌也有一則因緣,名為『聰慧者領悟佛法』。這因緣是說:有一天,波婆城裡的一群年輕人,帶著一位妓女在樹林裡嬉戲。後來眾人累了,就在林中稍事休息,但妓女卻乘機偷了他們的首飾逃走了。他們發覺之後,就開始在林中到處找她,不過沒找著她,卻遇見佛陀帶領弟子們在林中修行。這一群年輕人就決定停止尋找,留下來聽佛陀說法。聽了佛陀開示的法要,他們十分法喜,一行人決意隨佛出家,加入僧團,於是追隨佛陀返回祇樹給孤獨園。
    在精舍裡,這一群新學比丘持律嚴謹,精進禪觀,並且在聽聞佛陀講說《無始相應經》時,全數開悟,證得了阿羅漢果。精舍中的其他比丘不免心存疑惑:我們學了這麼久都沒開悟,為何這群年輕比丘如此快速便證得阿羅漢果呢?(不耐他榮的心又來了!)佛陀因而對他們解釋說:聰慧的人,雖然只與智者短暫相處,也能很快就領悟佛法,如同舌頭能明辨湯的味道一樣。
※  ※  ※  ※  ※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但是好簡又喜求速成的華人,卻喜懷即刻開悟、即身成佛的『夢想』,想像以少少的付出,便可獲致大果報。往好處看,這是積極的進取心,可以鞭策自己勇往向上;但剋實地說,這是貪得的心、取巧的心,為了貪求速得大果,對於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學佛次第,多少就會感到不耐。
    當知世間學問、事業,凡有所成者,往往非是上上智者,而多是資質中等者。因為資質中等者知其並非絕頂聰明,所以能謙卑就下,加倍努力,以勤補拙。學佛也是如此,要能「如舌嘗味」,經須臾習,「即解道要」,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或僅止一生一世的努力即可達致。必是生生世世已種善根,並且久經熏習成順解脫分善根,始能水到渠成,一聞便悟,這一點沒有人能例外。所以實在不必因眼前可見的因緣而羨慕或嫉妒他人,或者氣急敗壞地氣惱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根器、能力,毋寧是更為重要的。別人的根性利,那終究是別人,不可能成為你的,一切還須自己一步一腳印,親自行踐過才成。過去生如何(這一秒鐘之前都稱為過去生),我們無法改變,追悔亦無意義,重要的是把握今生──當下,多聞熏習,如法修行,使自己的善根成熟相繼,終有成就敏悟利根,成解脫果(菩提果)的一日。

【北傳】
9.愚人施行 為身招患
  快心作惡 自致重殃

   殃,音(央)iong1英恭切


【南傳】
66.愚人不覺知 與自仇敵行
   造作諸惡業 定受眾苦果


    北傳第九章說:「愚」痴之「人」所「施」設造作的身語意三業「行」,因為是無明相應的,所以往往「為」自「身招」來憂「患」的苦果。為逞一時之「快心」而造「作」諸「惡」業,在沾沾自喜之餘,其結果便是「自」己招「致重」大的災「殃」,後悔已然不及。
    南傳與此相對應的六六頌則是說:「愚」痴之「人不」能「覺知」自己起心動念的善惡,往往快意恩仇,而實則成就了「與自」己為「仇」為「敵」的惡「行」。因為「造作諸惡業」,一旦因緣成熟,「定」然要承「受眾苦果」,這是不變的定律。
    南傳這一頌有一則頗具啟發性的因緣故事,題作『堅信三寶的痲瘋患者』。這位痲瘋患者名叫殊帕菩達,他在聽聞佛陀說法之後,很快就領悟了佛說的法要。當聽法的信眾散去,他就追隨佛陀回精舍。此時,帝釋因為想測試他對三寶的信心,所以就出現在他面前,對他說:『你不過是個人人唾棄,無依無靠的可憐人!人家給你什麼,你就吃什麼。只要你否定三寶,並且說三寶對你毫無用處,我馬上就可以賜給你巨大的財富。』
    殊帕菩達立刻正色地回答他說:『我絕不是個無依無靠的可憐人!我具足聖人所有的七聖財:信、戒、慚、愧、聞、施、慧,我既不可憐,也不貧窮!』
    帝釋聽了他的回答,十分驚訝與歡喜,就將這段對話告訴了佛陀。佛陀肯定地說:即使有千百個帝釋,恐怕都很難動搖殊帕菩達對三寶的信心,使他遠離三寶。
    過了一會兒,殊帕菩達也來向佛陀報告此事,佛陀當然是給以肯定與鼓勵的;然而就在他從精舍返家的路上,卻遭遇意外而往生了。此意外是由一惡靈所主導的,因為惡靈前世的某一生,是一位妓女,就被殊帕菩達的前世所殺,因而與他結下怨仇。
    當殊帕菩達的死訊傳回精舍,比丘們就請問佛陀:他死後往生何處?(未開悟的弟子們,似乎很喜歡問這種問題)佛陀說:他已經往生忉利天了!因為殊帕菩達的前生曾經毆打一位聖者,所以今生才會染上痲瘋;但因他今生已然領悟佛法,得四不壞淨,所以儘管過去生造作的異熟果報現前,還是沒能動搖他對三寶的堅定信心,這一點,所有佛弟子都應當學!眾比丘聞佛所說,莫不歡喜,信受奉行!
※  ※  ※  ※  ※
    這真是一個令人動容,又很有畫面的因緣故事啊!現代人對痲瘋病可能了解不多,痲瘋病又名癩病,據現存的文獻資料顯示: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中國與埃及,就有這種病的文字記載。不過,在1873年找到病因之前,痲瘋病一直是被當作絕症看待的,一旦染上此病,就等同被宣判死刑。因為人們害怕被傳染,所以患者不是被放逐到荒島山郊,任其自生自滅,就是活活被燒死,境遇十分悽慘!
    痲瘋患者主要的病癥,是表現在皮膚病變上,斑疹、斑塊、結節還是初期症狀,隨著病程進展,身上會長出瘤狀物,眉毛、睫毛都可能全部掉光,頭髮也會逐漸掉落。沒有眉毛可能不是很雅觀,所以當時有一種補救辦法,就是將捐贈者的頭皮『種』在患者的眉毛上。頭皮會長出頭髮,雖然長的速度比眉毛快了些,但偶爾修剪一下總是比沒有眉毛好。
    痲瘋病患因為失去痛覺的感知能力,所以到了晚期,加上血管、肌肉萎縮,往往形成四肢潰爛、畸形,鼻樑塌陷,失明、耳聾,甚至面目全非的慘狀,因此備受社會歧視,普遍被視為遭受天譴。以現代的醫療技術是可以治癒此病,但需要心理輔導與社會鼓勵。
    早年,我每一年都會帶信徒或學生到新莊的樂生療養院去探視慰問病者,所以對痲瘋病有幾分的了解。正因為對此病的了解,讀了這一則因緣故事才更覺震撼,震撼於釋迦牟尼佛的偉大,與其平等普化!
    在種姓階級如此嚴明的印度,釋尊在在以身教實踐其『眾生平等論』,所以弟子中有首陀羅階級的理髮匠優波離,有妓女出家的蓮華色,有挑大便的尼提,❷有學習遲緩的周利槃陀伽,有殺人魔央掘摩羅,也有痲瘋病患者的殊帕菩達。……可以想見在當時的社會,釋尊所受到的爭議與壓力有多大!而釋尊又是怎樣的一種慈心悲懷啊!願意接納這些被唾棄、被鄙視的低下階層者。不過這些人也並沒有辜負佛恩,經過佛的教化,他們個個悟入佛法,解脫證果!佛的智慧與慈悲真是無量無邊,非一般世間賢聖所能企及,值得吾人頂禮再三!
    再回頭看看殊帕菩達,你可以在意象中建構出這麼一個勇者的畫像:他可能皮膚長有疹塊、瘤狀物,或甚至嚴重到鬚眉掉落、面容殘缺;但他卻超越了自己身體上的缺陷,不自卑,也不自憐!他是如何勇敢、堅定,又充滿自信、智慧地回應別人的憐憫呢?他說:
   
我不可憐啊!儘管我的外表如此不堪,但,那是我過去生所造的惡業所使然,對於這一切,我歡喜受報!
    我不是無依無靠啊!佛法僧三寶就是我今生,乃至永生永世的依怙啊!我立誓要以佛法僧三寶為依歸,並且盡未來際向佛法僧三寶學習!
    我也並不貧窮啊!因為我所擁有的,是世人所難得具足的七種聖財。別人如何,我不管;但這珍貴無比的無形財富,正是我衷心想要追求的啊!

    一再地說:學佛的目的是認識自己、覺悟自己,但我們對自己的優缺點、長短處與內心世界,又認識幾分呢?正因為我們的不能認識自己,所以別人要我們笑,我們就笑;別人要我們哭,我們也不得不哭,這一生就是這樣隨逐境界而轉;隨逐別人的評斷而或欣或悲,或喜或憂。我們何嘗能像殊帕菩達一樣充滿自信地說:我不是這樣的人啊!休想再用明示、暗示來影響我、扭曲我了!我是不會再受這些與我無關的評斷所左右了!
    但萬一,我們就是別人所批評的那樣,也應心懷慚愧,誠實地面對自己:很抱歉,我是這樣的人啊!請寬容我,給我一點時間面對自己的煩惱,給我時間去改變自己啊!……看完這一則因緣,請一定要深深地探索自己的內心,下定決心覺悟自己啊!

【北傳】
10.行為不善 退見悔悋 
   致涕流面 報由宿習

    悔,一音【火】hoe2喜【粿】切
      一音【貨】hoe3喜【過】切
    悋,音(吝)lin7柳【面】切
    涕,音(替)the3他計切
    流,音(留)liu5柳求切
    面,音(麵)bian7文健切


【南傳】
67.彼作不善業 作已生後悔
  哭泣淚滿面 應得受異熟

    彼,音(比)pi2邊己切
    後,音(后)ho7喜度切
    哭,音(酷)khok4去谷切
    泣,音【吸】khip4去急切
    淚,音(類)lui7柳跪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異,音(易)i7英忌切
    熟,音(俗) siok8時侷切


    這一頌,北傳第十章說:身語意「行為」造作了於人有損的「不善」業,「退」而自省,便「見」追「悔」,懊悔自己何以「悋」(意同『吝』)於作諸善行,反而在煩惱的牽引下造諸惡業。來日罪報現前,嘗受苦果,以「致涕」淚「流」滿「面」之時,亦當了知此苦「報」實「由宿」昔所造業「習」所招感。是自己所作,非餘人作,亦非上天的懲罰、先祖的餘殃,所以當發慚愧心更造眾善,以待契機來扭轉。
    南傳相對應的是六七頌,頌說:「彼」人造「作」了身語意諸「不善業」,「作已」便「生後悔」,當宿昔罪報現前之時,「哭泣淚」流「滿面」,自知此是過去自己所作,而今「應得」應「受」之「異熟」果報,所以願意廣造諸善,以待時節因緣來扭轉。
    南傳這一頌有一則因緣,名作『佛陀拯救無知的農夫』。這是說佛世,有一天,幾個小偷在竊得一批錢財之後,就來到空曠無人之處分贓。各人在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以後,就作鳥獸散了,誰也沒料到竟然還遺落了一袋錢在那裡。(小偷,你累了嗎?)
    當天早上,佛陀感知在那片空曠處附近耕作的一位農夫,善根即將成熟,合該得度,所以就在阿難的陪同下前去化度他。農夫見到佛陀,就向佛問訊,然後又繼續耕作。佛陀看見不遠處的錢袋,就對阿難說:『阿難,看啊!那是毒蛇!』阿難也心領神會地回答:『是的!世尊!那真是隻奇毒的蛇!』說完,兩人就離開了。
    農夫聽了佛陀與阿難的對話,內心覺得納悶,就往佛陀說的方向找了去,沒想到沒找著毒蛇,卻找到了一袋錢。貧苦的農夫大喜過望,立刻就把它藏了起來。不料此時擁有這批錢財的主人帶人找了來,很快就循跡找到農夫和他的錢,當場把農夫痛毆了一頓不說,還把他抓去見國王。國王不察,就判了農夫死刑。
    可憐一時起了貪念的農夫,如今卻要被押送到墳場去執行死刑。農夫心裡真有說不出的懊悔,想起佛陀與阿難的對話,不覺自言自語地喃喃念著:『阿難!看啊!是毒蛇!』『是的,世尊!那真是隻其毒無比的蛇!』……
    行刑者一路上聽著農夫不斷重複這些話,覺得十分困惑,就把農夫還押回去見國王,並且向國王報告這件事。國王猜想農夫可能是想請佛陀作證,所以又帶著農夫去見佛陀。佛陀對他講述了事實的經過,國王才恍然地說:『幸而農夫叨叨絮絮地重複著佛陀與阿難的對話,否則他的小命早就不保了!』
    佛陀因此對國王說:『有智慧的人是不會去做令自己後悔的事的,經過這一次的因緣,農夫學到了很好的教訓,並且在生死攸關之際,也領悟了佛法,可謂因禍得慧啊!』
※  ※  ※  ※  ※
    佛化道德與世間道德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不僅專重在身體行為與語言行為的自律,而甚至講究到內心的清淨與不清淨;遑論自己一人獨處,對於道德的自我要求!因為有些罪惡不管有沒有人看見,一旦犯了,就在自他的內心烙下印記,任憑你再努力,都很難磨滅。身敗名裂還算小事,有些真是連身家性命都就此賠掉了,如因緣故事中的農夫一樣。所以對於煩惱貪瞋痴憍慢等,真是要小心看住它,不要任它輕易劫奪了我們的功德法財才是!(待續)

【註釋】:
印順導師,《平凡的一生》(重訂本)(竹北:正聞,民94年6月),頁37。
《賢愚經》卷六(三五)「尼提度緣品第三十」(大正4.39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