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13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六十 四)

釋傳道主講

 

北傳〈闇愚品第十三〉
二十有一章
南傳〈愚品第五〉
六○∼七五頌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2.過罪未熟 愚以恬惔
   至其熟時 自受大罪
    過,音(告)3求告切
    熟,音(俗)
siok8時局切
    愚,音【牛】
gu5語渠切
    恬,一音(甜)
tiam5地廉切
      一音
thiam5他廉切
    惔,音(談)
tam5地南切
    大,音(代)
tai7地害切
【南傳】
69.惡業未成熟 愚人思如蜜 
   惡業成熟時 愚人必受苦

 

   南北傳這一對偈頌的頌義十分淺白,唯需留意北傳第一句「過罪未熟」的「過」與「罪」,宜作二義來解說:「過」是過錯,這是指身、口、意所造的惡因;「罪」是罪報,犯了過錯,因緣成熟了,自當承受罪報,這是指異熟果。所以「過」與「罪」,一言因,一言果。
  準此以觀此章是說:造了「過」惡,如「罪」報尚「未」成「熟」,「愚」痴之人「以」為作惡不必然受惡報,所以內心上「恬」靜「惔」泊(「惔」,同『淡』,安靜之意),若無其事;而其實,即使是小小的過惡,久熏便成不善的性習,「至其」因緣成「熟時」,「自」己定然要承「受大罪」報,別人無法替代。所以說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南傳六九頌很簡潔,頌說:「惡業」尚「未成熟」之時,「愚人」自喜自得,「思」為「如蜜」一般甜,以為唯自己獨不受報。然而待「惡業成熟」之「時」,「愚人必」當「受
苦」報,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南傳此頌有一則十分駭人的因緣故事,名為『強暴比丘尼的年輕男子』。內容是說:舍衛城裡有一位大戶人家的女兒,因為擁有蓮華般的美色,又十分溫柔,所以人們稱她為『蓮華色』。她拒絕了王子與富豪等人的求婚,隨佛出家修行,並且在一次點燃燈火時,因為觀火遍而證得阿羅漢果。
  後來,她獨居林中;却在一次外出托缽時,遭暗戀她的表兄尾隨而受到侵犯。而她的表兄,則因對證果的聖者行不淨行,所以必須長期承受罪報。
  佛陀知道這件事後,就請波斯匿王前來,向他說明比丘尼在林中修行所要面對的障難與危險,國王因此命人在城裡為比丘尼興建精舍。此後,比丘尼就只住在城邑中修行。
  這個因緣故事中,有兩點疑義必須加以說明:其一,火遍乃禪定的修持法──十遍(處)的其中一種,是勝解作意的假想觀,可以對治煩惱或斷除部分煩惱,卻不能依之得解脫。因緣中說蓮華色觀火遍而證得阿羅漢果,是說得簡略了些。剋實地說,要依於如實的勝義觀: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所──空,才能發真實慧,而得究竟解脫。
  其二,此中說蓮華色是舍衛城人,《五分律》則說是優善那邑人,❶《四分律》說是羅閱城(王舍城)人,父母將她嫁與鬱禪國人。❷鬱禪國,即優禪尼,或作優善那,乃阿槃提的王都。❸依此看來,蓮華色是王舍城人的可能性要高一些。她在出家之前,曾有過一段坎坷又不堪的生命經驗:先是在生女期間,丈夫與母私通。她隱忍八年養育女兒,才離家至波羅奈,後被一長者(相當於豪富之人)納為正室。不料八年後,長者卻因為到優善那邑收債,而將她的女兒娶回波羅奈作妾。
  昔與母共夫,今與女共婿,真是情何以堪?一說她就此自我放逐,加入淫女群中,後蒙目犍連尊者度化而隨佛出家,證阿羅漢果。一說她經此打擊,亟思斷除愛欲,出家學道,遂至迦蘭陀竹園聽世尊演說微妙法,而於座中得法眼淨。
  至於南傳因緣故事中住於林中被玷汙一事,北傳律部也有遭婆羅門作不淨行或痴纏的記載,❹並且,該婆羅門就在當時生墮地獄受罪報。很不幸地,據律典所載,當時還不祇蓮華色比丘尼一人遭逢此厄,這在在反映出佛世比丘尼修行的種種不易,無惑乎佛陀要逐一因事制戒來保護比丘尼。這是我們從這個因緣故事中,所附帶得到的訊息。
※  ※  ※  ※  ※
  善惡因果業報是絲毫不差、歷然不爽的,建立佛法的世間正見,即當從深信因果中來。只是從因到果,必然要經過時間、空間,再加以助緣的催熟。那,是不是種了惡因,就一定要「自受大罪」呢?答案是:不一定!只要在「至其熟時」之前,有足夠的時間懺悔修善,依佛法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前〈放逸品第十〉引《鹽喻經》所說,❺重罪是可以輕受或不定受的。再舉二例來說明:
  第一例:有一位以賣豬肉為業的屠夫,因看到附近寺院人來人往的,便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隨人群入寺聽講佛法。聽了一段時間,善根逐漸被熏發,內心不禁起了大怖畏:『我是專門殺豬的,而且還殺了成千上百頭豬,那以後因緣果報成熟了,可怎麼辦呢?』
  懷著莫大的恐懼,他就去請問師父,師父說:『受報,是一定會受報,這樣吧!你換個職業就好了!』
  屠夫莫名所以:『會受報,但是換了職業,就可以不受報嗎?』

  師父沒再說什麼,只交給他一包蒺藜種子,囑他分作兩區種植,一區種下去以後偶爾就澆澆水、施施肥,勤加照顧;另外一區等種子發了芽,就不再澆水、施肥、除草。看結果如何,再回報他。
  屠夫回去,就依師父之言付諸行動,一區悉心照顧,照顧到後來還開出黃色的小花。為了將成果帶去展現給師父看,屠夫還被刺扎了好幾下呢!另外一區種子,則在冒出新芽後不久,就因缺乏助緣而枯死了。至此,屠夫的內心幡然若悟。
  『師父,那些枯死的蒺藜種子,還可以再種活嗎?』
  『不會了!』師父斬釘截鐵地回答他:『它在發芽之後,果報就已經結束了!同樣道理,當罪報現前時,你歡喜接受,不逃避,不恨天怨地,也不再加相續的惡緣去助長它,就如同不再澆水、施肥、除草,久而久之,自然業滅種息。否則,這些種子再久都不會失壞的。』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❻此之謂也!
  第二例:另外有一個是在鹽水牛墟專門殺牛的,後來改成殺豬。牛要被殺之前牠知道,牠會掉淚,卻不知道要逃走。豬恰好相反,豬知道要逃走,你摸牠一下,就吱吱叫地到處亂竄,卻不知自己死到臨頭了,所以民間有諺語這樣說:『牛知死不知走;豬知走不知死。』就是在形容這個情形。
  有一次,這屠夫殺了一隻母豬。那隻母豬懷了孕,已經快要生小豬了,他還以為是胖呢!肚子一剖開,裡頭却是一隻隻的小豬,他內心非常難過!後來,他就開始信佛,學佛。
  為什麼會開始信佛呢?因為每到晚上,他只要眼睛一閉上,那些母豬、小豬的影像就會出現,而且還聽到豬叫。後來,不只他一個人聽到,連家人也聽到了;不只晚上聽到、看到,連大白天也聽到、看到了,幻聽、幻覺都來了!瀕臨崩潰的他,就被人帶到前鎮念佛會(永弘寺的前身)去聽經。
  我知道他的情況以後,就告訴他:『不要緊!就是多懺悔、誦經迴向,不再造相續的惡因和惡緣就好了。』於是,他開始素食,也歸依、受戒。但是,日子還是不好過,開始夜夜都夢見自己被殺,夜夜都被殺到驚醒,醒後再睡,還是被殺到驚醒,夜復一夜。⋯⋯
  我說:『那就表示你懺悔有效!你有悔過的心,即使嚇醒也還活著,沒被殺死啊!只是在睡夢中,讓你感受一下被殺的恐怖和痛楚而已。』他說:『好難過!好痛苦!』但是慢慢、慢慢,一段時間過後就沒再這樣了,他心理上的負擔就了結了。
  一般人在因緣果報還未成熟時,多少都存著僥倖的心理,以為作惡──就只是小惡嘛!不是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嗎!大家都這樣做,也沒看到有誰受什麼惡報啊!還反而飛黃騰達的。殊不知一旦因緣成熟,是『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報)』❼的,任何至親都替代不了!

 

 

【北傳】
13.愚所望處 不謂適苦
   臨墮厄(危)
地 乃知不善
    墮,音(道)
7地賀切
    厄,音(益)
ek4英激切
    危,音(巍)
gui5語逵切
14.愚惷作惡 不能自解
   殃追自焚 罪成熾然

    惷,音(忖)
chhun2出滾切
    焚,音(魂)
hun5喜群切
    熾,音【試】
chhi3出記切


 

   北傳第十三、十四章,南傳《法句》並無相對應的偈頌。由於在《法句譬喻經》的因緣中,釋尊是先說十四章,再說十三章,所以釋義時,順序亦同於此。
  頌說:「愚惷」之人因煩惱貪、瞋、痴而造「作惡」業,卻「不能自解」造了惡因,定有惡報相隨。必得等到罪「殃」成熟,「追」及己身,「自焚」己身了,才恍然醒覺;無奈所作「罪」業,已「成熾然」大火,將己吞沒!
  由於造惡而不自覺知,「愚」者「所」盼「望」期待的去「處」,也「不」認為(「謂」,認為、以為)會是到(「適」,往、至之意)惡趣去受「苦」報。必得「臨墮」危「厄」境「地」了,「乃知」是自己造作了「不善」業因所致,怨不得別人!
  一般凡夫的確就是這樣,『不見棺材不掉淚』。但是見了棺材,卻也未必會掉淚,因為裡頭躺的,不一定就是自己所親所愛之人。臺灣俗諺就講得較為傳神:『幡子擎上肩胛頭,則知通哭。』手舉白幡,自己當了孝男了,確實是應當哭!知道哭,會哭,都還好!若如上二頌所說的,罪報都現前了,還不知反省,不知道要哭,那輪迴就很長了!
  這兩頌有一則譬喻因緣,是說當時釋尊正在舍衛國(城)給孤獨精舍,為諸天人說法。該國的波斯匿王有一女兒,名叫金剛,她壯年寡居而未再嫁,父母因愛憐她,所以另外為她建了一處宮宅,還給了她五百名歌舞侍女,以娛樂調劑她的生活。

  在這五百眾中,有一年長的侍女名叫度勝,她常受命到市集去買一些脂粉香華。有一次在市集裡,她見到無數的男女大眾,個個帶著香華出城去,就問路人說:『你們帶了香華,是要到什麼地方去呢?』

  路人回答說:『因為三界至尊的佛陀出現世間,能夠度脫我們眾生的煩惱生死,所以我們都要到精舍去聽佛說法啊!』
  度勝一聽,內心頓時充滿歡喜悅豫,她心想:『我年紀這麼大了,還有機會見佛聞法,這真是宿世的福報啊!』便分了一部分買脂粉香華的錢,買了香華,隨眾人來到精舍,頂禮佛前,卻立一面,燒香散華,以表虔敬,而後一心聽佛說法。

  聽法畢,才又回市集取香華脂粉等物。由於聽法的殊勝功德,再加以宿昔所結的善緣成就,所以她這一次所購買的香華等物,不但特別芬香,甚至還多了斤兩。
  她帶著滿滿的法喜返回宮舍,但金剛公主與其他侍女,卻因她的遲歸而詰責於她。向來守分盡分的度勝,就將事實的經過回稟金剛公主說:『有一位超勝三界,至尊無上的人天導師出現世間,刻正大擊法鼓,宣說出世解脫之法,法音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前往聽法受教者不計其數,我實在是因為隨眾前去聽法,才會耽誤了回來的時間。』
  其他侍女一聽說釋尊所說的法義如此甚深微妙,一方面歡欣雀躍,一方面卻也慨歎自己到底造了何等罪業,何以不得聽聞?便央求度勝轉述佛說的法要。度勝連忙推辭地說:『我只不過是一名婢女,身賤口穢,何敢宣說至高無上的佛法呢?乞請公主讓我再次前往佛所請受大法,再回來如法宣說。』
  金剛公主於是就遣度勝再去求法,臨行前還特別叮嚀她問明說法的儀軌。為了等候度勝回來說法,有的侍女甚且不敢在房內安寢,就在中庭裡斜倚著稍事休息,如子待母歸一般。
  而來到精舍求法的度勝,除了從釋尊更受法要,釋尊並且鼓勵她說:『妳回去只要如法而說,一定可以度脫很多人。說法的儀軌很簡單,只要先敷設高座以為講座,方便大眾聽聞即可。』
  度勝會得佛意,回去便如實傳達,大眾遂以歡喜心,各自脫下衣服一件,鋪設成高座以待講者。而度勝在沐浴更衣後,也就承佛威神,登高座說法,如佛之應化。金剛公主及侍女五百餘人一心諦聽,隨即在聞法中解疑破惡,證須陀洹果。
  正當眾人一心聽法之際,不想宮中竟然失火,而且大火迅速延燒,金剛公主及侍女們遂就此命終而生天上。
  波斯匿王這邊雖有人前來通報,但欲派人救援已然不及,只好為她們入棺收殮。處理完後事,鬱悶不樂的波斯匿王就到精舍去見釋尊。向佛作禮後,王就退坐到他往常的座位上。
  釋尊就開口問波斯匿王說:『王從何處來呢?』
  輕輕一問,波斯匿王的喪女之慟彷彿得到了一處宣洩的出口,便語帶哀傷地合十問佛:『吾女金剛和她的侍女們不察,竟全數葬身火窟,我才剛為她們料理完後事回來呢!內心鬱結難解,不知她們究竟造作何罪,今生竟要同葬火窟?唯願世尊慈悲,明白告知宿昔因緣,以慰我心!』
  釋尊就對波斯匿王說:『過去世有一座城,叫波羅奈。城內有一嫁入豪富之家的婦人,帶著五百侍女到城外的大祠去祭祀,她言明無論任何族姓之人,均不得靠近;若有違犯,不問親疏,一律丟入火中燒死。
  當時,有一位辟支佛(獨覺),名叫迦羅,他獨居山中,每日晨出托缽,暮便歸山。一日他沿途托缽,來到婦人祭祀的郊祠。婦人一見這其貌不揚的修道者,居然違反了她的禁令,不由瞋心大發,二話不說就命人捉住迦羅,把他投擲火中。迦羅全身遭火焚得焦爛,便現神通飛升空中。婦人及侍女們立時被嚇得目瞪口呆,(這下慘了!燒錯人了!)待回過神來,大家一面涕淚悲泣,一面長跪舉頭向迦羅悔過說:『請原諒吾等女子的愚蠢無知,不識聖者,以致毀辱了聖者您啊!自思我們的傲慢過惡,就如山一般高,希願尊者自降其德,以稍減我等所造的重罪!』迦羅聞此,旋從空中下墮而般涅槃。婦人及其侍女於是建塔,供養其舍利。』
  說畢宿世因緣,釋尊就對王宣說了這二首偈言:
  「愚惷作惡,不能自解,殃追自焚,罪成熾然。
   愚所望處,不謂適苦,臨墮厄地,乃知不善!」
  『王啊!想必你已料想得知:當時的婦人,就是今日的公主金剛;而五百侍女,就是度勝等五百眾。不管造惡或興福,不論時間多久遠,只要造了業因,果報就如影隨形,時時等著煩惱助緣去引發它、成熟它,直到我們徹底解脫的那一日!』當釋尊對波斯匿王及其隨從說畢是法,其國大小無不信服,且歡喜地歸依三寶,領受五戒,奉持佛法。
※  ※  ※  ※  ※
  這真是『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的最佳寫照啊!世人多歡喜順境,排斥逆境;然而在名位、權力、金錢等外來附加物的環繞下,還有幾人識得自己的本來面目?而逆境,就猶如防腐劑,時時警醒著我們不偏離佛法與人生的正道。我自己從來就是在逆增上緣中成長、淬鍊的,相較起來,逆境明確、好修,順境就不容易修。常常活在別人的恭維尊重中,活在別人備極呵護的保護傘下,『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❾,不知不覺也就忘了自己是誰,驕奢淫逸的態勢就出來了,當然造惡也造得重了!一旦這些附加物與保護傘拿掉了呢?不免又是一番呼天搶地!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纔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❿世間儒者尚能有此體會,何況是學佛法的你我大家呢?更應在順逆境界的陶鍊中,認識自己,提升自己,淨化自己才是。
(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❶《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四(大正22.25上)。
❷《四分律》卷六(大正22.605下)。
❸ 印順導師,〈佛教之興起與東方印度〉《以佛法研究佛法》(竹北:正聞,民94年6月),頁27。
❹《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四(大正22.25中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二(大正24.363中下)。
❺《法句經講記》(四十六)(《妙心雜誌》125期,2011.9.1出刊),頁4∼6。
❻ 《大寶積經》卷五七( 大正11 .335中)。
❼《法句經》卷上〈無常品第一〉第19章(大正4.559中)。
❽「臨墮厄地」,宋本、明本作「臨墮危地」(大正4.563下)。
❾ 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
❿ 洪自誠,《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