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戒律與成道證果

釋傳燈

  

  《華嚴經》中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戒是通達無上菩提、解脫煩惱的一座橋樑,同時也是渡過生死大海的浮囊。
  但持戒仍須透過事相上的磨鍊,藉境鍊心,經常反省檢討自心;如能覺察到煩惱,馬上對治,最後破除無始無明,終究能超凡入聖、成道證果,真正得到自在解脫:這才是持戒最重要的意趣。
  由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即能得知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止惡、行善、清淨心。」止惡為先;戒就是讓我們防非止惡的規範,猶如國家的憲法、學校的校規。對於守法的人來說,再多的法規都是多餘的,因為守法的人不會去觸犯,反而因為有法規的保護,而能隨時隨地心安理得。
  同理,戒是為一些不知道善護己念或已養成壞習慣的人而制立,以規範身、口、意不再繼續造作惡業,讓身、口、意三業時時保持清淨,就能與菩提心相應;所以,戒是修行學佛的根本。此外,戒也有「別解脫」之意,如能各別持守一條戒,煩惱就能一分一分地斷除。
佛陀涅槃前囑咐弟子們「以戒為師」。修行人如果想成就道業,必須從持戒開始。如《楞嚴經》卷六所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由此可知,想要啟發智慧,必須修定;修定要有所成就,則須經由持戒清淨而得。
  《禪苑清規》卷一即提到:「參禪問道,戒律為先。」參禪的目的在於破除執著,以達到明心見性;而參禪的首要條件,必須持戒清淨。《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卷十一也說:「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倘若持戒不清淨,就不容易得到真正的禪定。
  現今,不論南北傳乃至禪、淨、顯、密等各宗派,也都以戒為根本;因此,無論修持任何法門,持戒都是修行中一門重要的課題。戒分為出家戒和在家戒:出家戒包括沙彌(尼)十戒、比丘(尼)戒、出家菩薩戒;在家戒包括三皈、五戒、八關戒齋(齋戒)、在家菩薩戒。
  五戒好比高樓的地基,非常重要,是佛法中最根本的戒法;無論在家戒、出家戒,都以五戒為根本。民國初年的弘一大師,持戒非常嚴謹,但他卻謙稱自己連五戒優婆塞都無法承擔,可見戒法微細的層面;須在心上持戒,時時返照心念。雖然微細的戒法不容易持守,但學佛的人仍要將戒持得清淨,才容易進而深入佛法的堂奧。
  持戒有積極面,也有消極面。以五戒而言,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屬於消極的持戒;若能不殺生,還能主動救生、放生、護生;能不偷盜,進而布施;不但不邪淫,還能積極宣傳倫理道德,就屬於積極的持戒。所以,消極的持戒,可說是自利,積極的持戒就可說是自利利他,也算是菩薩行了。
  許多經典都提及,假使有人受持戒律,天人便因歡喜其善行,而自會日夜守護受持戒律者。持戒的人,所積的功德是非常有力;反之,當一位受戒的人,把戒律置之腦後時,護戒善神也會因人心起惡念的當下,一個接一個離去。因此,透過持戒,不僅能獲得天人的守護,也是成就道業的基石。
《四十二章經》:「佛言:『弟子去,離吾數千里,意念吾戒必得道。在吾左側,意在邪,終不得道。其實在行,近而不行,何益萬分耶!』」所以,想成道證果就必須「以戒為師」,安住在戒法上,時時思惟自己身、口、意三業是否與佛法的戒、定、慧三無漏學相應;若不相應,就即時慚愧、懺悔、改過。
《禪宗直指》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此用功修行,時間一久,心自然就清淨了。所以,修行學佛就是要時時修學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佛法中的戒法是正確、清淨、超然的,只要持戒清淨,心清淨了,就能與菩提心相應;口業、身業清淨了,就不會再造作種種惡業;沒有業障,就能得自在解脫。
  佛陀所制的戒法,不但能保護佛弟子,遇難呈祥;還能作為清淨身、口、意三業的基石。受持戒律,頂戴奉行,真心敬信三寶,果報將是殊勝而不可思議的。除能自身持戒清淨,更能獲得究竟圓滿的快樂。
  〈普賢行願品〉中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持戒清淨的如法修行,就是對佛最大的供養。供養佛菩薩,不是供養揀選自世界的美食佳餚或奇花珍果,而是要以佛的言行為自己的言行,以佛的心願為自己的心願,才是真正最好的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