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13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六十 八)

釋傳道主講

 

北傳〈闇愚品第十三〉
二十有一章
南傳〈愚品第五〉
六○∼七五頌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20.此行與愚同 但令欲慢增 
  利求之願異 求道意亦異
  行,音(幸)heng7喜競切
  愚,音【牛】
gu5語渠切
  增,音(晶)
cheng1精經切
  異,音(易)
i7英忌切
 

21.是以有識者 出為佛弟子 
  棄愛捨世習 終不墮生死 
  墮,音(道)7地賀切
  死,一音(史)
su2時矩切
    一音(始)
si2時己切
 

【南傳】

75.一(道)引世利 一(道)向涅槃
  佛弟子比丘 當如是了知
  莫貪著世利 專注於遠離 
  涅,音(列)liat8柳傑切
    俗作【捏】
liap4柳劫切
  槃,音(盤)
poan5邊權切
    俗作
phoan5頗權切
  遠,音(援)
oan7英倦切
 

   北傳第二十章,據丹生實憲的《法句經の對照研究》,並無相對應之南傳偈頌,惟可與《法集要頌經》〈利養品第十三〉的第五頌相對讀,該頌云:『愚為愚計想,欲慢日夜增,異我得利養,圓寂趣不同。』❶是以,本章若作為單一首偈頌來解讀的話,「此行與愚同」的「此行」,無異是指「利求之願」而言。因為名利心一起,即與解脫之道相悖反。棄捨真理之追求而趨附世俗名利,或者自己對此暗自竊喜,實則徒令自我的貪欲與憍慢坐大而已;買櫝而還珠,此行的確與愚痴無智之人同!――如此解釋,似也未嘗不可。
  不過,對此章我卻有別解。因古德彙集本經,通常以四句作為一章(頌),如(北傳)本品就分為二十一章;然而經與南傳《法句》對讀,即會發現其中可能存在某些出入。依我之見,若本章的前兩句併入第十九章,成為:「學莫墮三望,莫作家沙門;貪家違聖教,為後自匱乏,此行與愚同,但令欲慢增。」則頌意將更完整,也與南傳七四頌更為相合:「『僧與俗共知──此事由我作,事無論大小,皆由我作主。』愚人作此想,貪與慢增長。」
  如此一來,「此行與愚同」的「此行」,涵義更廣了,指的就是「學墮三望」──求名聞、望利養、作家沙門這三事,因為「貪家違聖教,為後自匱乏」,所以說「此行與愚同,但令欲慢增」。
  本章的後二句則應併入二十一章,而為:「利求之願異,求道意亦異;是以有識者,出為佛弟子,棄愛捨世習,終不墮生死。」如此,也與南傳七五頌所說更為相合。謹釋義如下:
  追逐名聞「利求之願」欲,「異」於追求真理的善法欲;由追「求」真理之「道」的「意」欲所展現出來的言語身行,「亦」與追逐名、利、情的世俗心行迥然別「異」。名利權位的競逐,恰如飲鴆止渴、嗜毒為樂,不但止不了渴、得不了真正的快樂,還可能終此一生沉淪惡欲的深淵,不克自拔。直到此生將盡,才知一切的擁有與支配,竟如夢幻一場!「是以有」卓「識」遠見「者」,預先看到了這一點,而願「出」家(或在家)學佛修行,「為佛弟子」。願在佛法的熏修中,「棄」除世間貪「愛」憂悲,「捨」離俗「世習」染我見;正見緣起以破除自己的愚迷無知、昇華淨化自己的煩惱雜染,「終」得貪、瞋、痴、慢、疑永盡的涅槃,「不」復再「墮生死」苦海。
  南傳七五頌則說:「一」條「道」路是「引」至「世」俗好樂之名聞「利」養,「一」條「道」路是通「向」煩惱漏盡之寂靜「涅槃」,「佛弟子比丘」!「當如是」善擇法並且「了知」:追求解脫與名聞利養,是相異而不相容的兩條道路,切「莫貪著世」俗名「利」權位,以獲取世間的成就與世人的恭敬為滿足;而應挑戰自己的煩惱習染,在佛法中「專注於遠離」貪瞋痴的修行,才得超勝世間,不復於生死苦海中輪迴。
  南傳此頌有一則因緣,名為『贏得眾人敬仰的沙彌』。這位沙彌名叫提沙,他父親是舍衛城中聲名顯赫之人,經常就請舍利弗尊者到家中來應供,所以在提沙很小的時候,就見過尊者數次。當他七歲之時,就經父親同意,而於舍利弗座下出家為沙彌。後來,他又到祇樹給孤獨園去向佛禮座,親聆佛陀開示法要。當時就有很多父執輩的親友,帶了豐富的供養品去探視他。他雖然年幼,可是宿世的善根深厚,只覺俗世的這些往來十分累人,所以在得到佛陀指定的禪觀主題後,就到森林中的一處精舍去專精禪修。
在那裡,如有村民供養他任何東西,他都只是說:『願你幸福,早日解脫生命的苦痛!』就再繼續他的禪修。如此精進地兼修禪慧經三個月,提沙就證了聖果。
  當解夏安居之日到來,舍利弗、目犍連和一些長老比丘相偕來探望提沙,村民就把握機緣請舍利弗尊者說法;然而尊者卻婉拒,並指定提沙代為說法。村民們不以為然,就對舍利弗說:『提沙只會說:願你幸福,早日解脫生命的苦痛。這我們早就聽過了!』便要求尊者另派說法人選,但舍利弗堅持,村民們只好接受。在此略顯尷尬的情況下,提沙開始將甚深法義,以他所知、眾人又能理解的詞彙,如實地敷演。
  當提沙結束說法,已然晨曦初起,座上的舍利弗忍不住擊掌表示讚歎!村民們則一方面對提沙深入淺出的說法感到驚訝,一方面又深受感動!此刻,有人對提沙住在他們村子裡感到慶幸,有人則對他遲至此時才開始說法感到遺憾。
  在給孤獨園的佛陀,了知村民們的不同感受,就現身來化解他們的疑慮。當佛陀抵達村子時,村民們正在準備供養的食物,因而得到了一次難得的供佛植福的機會。供養後,佛陀就慈示村民們說:『各位很有福報啊!因為提沙住在你們村子裡的這個因緣,我、舍利弗、目犍連,還有眾多的長老比丘,才有機會在此與各位共結法緣,這一點是值得感恩的!』
  佛陀並且進一步開示大眾說:『獲取世間利益,與證得漏盡涅槃,是絕不相同的兩條道路,佛弟子當明白這個道理,不應貪戀世間利益,而應專注於修習遠離。』在場的四眾弟子聞佛所說,莫不歡喜,在感恩的氛圍中,也就不再浪費時間去議論提沙未說法之前的往事。
 

※    ※    ※    ※    ※
 

  「一道引世利,一道向涅槃」,誠哉斯言!在人生,乃至學佛修行的路上,有不少時刻是需要抉擇取捨的。一道,可能引領我們向上、向善提升;一道,可能令我們就此往下沉淪,該取什麼、捨什麼,這往往成為難題。
  面對抉擇,世人嘗說要創造『雙贏』,但這基本上是不想讓人注意到輸的那一面,而企圖轉移焦點的說詞。佛門中也常聽到拿『有捨才有得』這句話來勸人放下的;尤有甚者,更祭出『捨一得萬報』之說。審細一想,為了得(萬報)而捨,這豈不成就了更大的貪心嗎?
  或以為,小小的一個決定,似乎不大可能對我們的生命起什麼重大影響;然若能如實正觀因緣的生滅流轉,就會對它的錯綜複雜多一分了然,對自己的抉擇多一分審慎!
  世間任一事件的成型,本非來自單一因緣,現前以後,再加以自我意志、身語的造作,即會造成不同層面、不同程度的影響──影響自己、影響他人與世間(最重要的是影響自己),而又成為另一事件成型的眾多因緣之一。此與彼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全身動,世間無比龐大複雜的因緣網絡,即由此而建構。
  臺灣諺語有謂:『細漢偷挽(ban2)瓠(pu5),大漢偷牽牛。』意思是說小時候也許只是偷偷人家的瓜果,但小惡、小貪不改,長大以後可能就變本加厲,去偷人家的牛。顯見在時空的加乘效果作用下,任何煩惱都可能一一被擴大,而成為一個人的習氣、人格特質,就佛法的修學來說,這就十足不能等閒視之!
  西洋哲人說:『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或說:『人,是習慣的奴隸』,足見良善習慣的養成是如何重要!習慣,是什麼呢?是習焉而不能覺察其善惡的慣性反應。我們學佛說要止惡、行善、淨心,但是在我們一向慣習的思維與語言行動的表達中,何者是惡,應當止?何者為善,應當行?又當如何予以淨化呢?這的確非以佛法的觀點,重新加以檢視、定義不可!否則自以為無妨的習性,終會帶來莫大的禍害!一如猩猩被設計取血的事例。
  猩猩血在古代是十分珍貴的染劑,據說用來染毛織品或布帛,色鮮不黯,在燈下還能映出珠玉之色,因而價格不斐。利之所趨,自有獵人專事捕捉猩猩來取血。但猩猩是極聰明的動物,通常群聚山谷間,要怎麼捉牠呢?
  原來牠好喝酒,又愛穿鞋,所以獵人就在山路旁擺了酒,又織草為鞋,還把每只草鞋都綁在一起。古籍中記載,猩猩是通人語,又能知人先祖往事的,所以當牠發現獵人設了陷阱要捉牠,牠就開始指名道姓地大罵,將設陷阱的獵人先祖做過的醜事全給抖出來,叫他在村民面前抬不起頭來。
  然而罵歸罵,也知道是人類故意設下的陷阱,但猩猩們始終沒能抵擋住酒香的誘惑。罵累了,牠們就彼此相勸:既然美酒當前,不如就嚐一小口吧!只嚐一小口,應該不會醉吧?於是就這樣,你一小口、我一小口地全部喝醉。其間,也不知誰先穿上了草鞋,其他猩猩紛起效尤,終於全部醉倒,被人生擒,無一倖免。❷
在人類眼裡,猩猩何其愚啊!但在猩猩自己,牠卻自覺聰明呢!因為牠一眼就能洞穿人類的『陽謀』!然而牠終究被自己的習染所害,不得不束手就擒,有的甚至被奪去生命。
  世間名利之於吾人的誘動羈絆,不正如美酒與草鞋之於猩猩這般嗎?不能覺察小貪之惡,以為無殃,假以時日成為慣性、串習,胃口被養大了,離大禍臨頭的日子也就不遠了!所以佛弟子當善思、慎抉擇啊!別讓自己離涅槃之路、成佛之道越來越遠!

三、結語
  在本品行將結束前,且再回顧品題所言,本品是將愚痴者的種種樣態作一揭露,好讓讀者反躬自思,明了自己的哪些心行愚昧不智,而終能在佛法的聞思修學中,離愚闇、向明智。
佛法的教育,目的向在啟發自覺,不論橫說、豎說,方便說、究竟說,目標同樣在引導學人由認識自己而覺悟自己。然凡夫之所以為凡夫,每每就在其執『迷』而不『悟』,所以,明師善友十分重要!
如我們遇到的是惡知識、損友,你罵了人,他可能不但不勸阻你,還會火上加油地稱讚你罵得好;甚至告訴你如果罵哪一句,就可以把對方氣到腦中風!被他這麼一慫恿、一鼓動,下次還怕不會罵出更傷人、更不堪的話嗎?
  如果是善知識,他就會勸你:不要這樣惡言相向!我們也應該自我檢討,縱使對方把你罵得多難聽,他當著你的面罵你,表示他對你的不滿已到達他容忍的極限了!如果不是誤解,就是我們哪裡確實做錯、疏忽了;再不然就是我們將好處佔盡,別人分不到一點利益,才會發此不平之鳴。所以人家罵你,先別急著罵回去,而當視作對方發出的一種抗議的訊息。藉此,我們正可以自省,有過則改;過不在己,也應找出原因,對自己的行事與人際關係,作一番適當的調整,如此,自己才能得到正向的成長與淨化。
這世間要聽到這樣的逆耳忠言,機會並不太多!同樣的,聽得進逆耳忠言的,也不會太多!然『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❸
  通常我們抱怨給別人聽,都是講自己對、別人不對的部分;自己不對的那部分,都會有意無意地略過。而且抱怨完,還希望別人認同自己,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來指責對方的不是。唉!如果我們學了佛(不問學佛多久),還一直停留在這樣的層次,那就表示自己還很『年輕』──說年輕是好聽啦!實則是很幼稚!希望讀完這一品,我們更能覺察到自己性格中、處世中的痴分。見愚闇,智慧光明當亦不遠!(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❶《法集要頌經》卷二〈利養品第十三〉(大正4.783下)。
❷部分內容參考唐.裴炎,〈猩猩銘并序〉,《全唐文》卷一六八。
❸洪自誠,《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