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20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六十九)

釋傳道主講

 

北傳〈明哲品第十四〉
十有七章
南傳〈智者品第六〉
七六∼八九頌


一、釋品題

  明哲品者 學念行者
  修福進道 法為明鏡
  
哲,音tiat4地結切
  行,音(幸)heng7喜競切
  鏡,音(徑)keng3求敬切
 

  本品北傳題為「明哲品」,「明哲」,猶言明智,乃洞察事理之謂。佛法中,「明」亦為智慧的異名,所以南傳題作「智者品」,意義相當。日文本譯作「賢品」,「賢」,乃才德兼備之意,然而有才有德與賢能,並不等於有智慧,所以此譯較無法妥貼表達本品各頌的意涵。淨海法師的南傳譯本《真理的語言》,題作「賢哲品」,兼取才德與智慧,意思則更為完備。
  品題說:本品「明哲品」,彙集了佛說智者之所以有別於凡愚的法偈,希望「學」人明記不忘,並運用在日常憶「念」對治。明記什麼呢?明記智者的身語意「行」三「者」,是如何「修」集「福」慧資糧,以「進」趣佛「道」;又如何以佛「法為明鏡」,端正身語行為,淨治貪瞋無明,而終達漏盡解脫。明記這些,從而在煩惱現前之際,知所憶持而予對治,漸漸地,自己也就能遠離凡愚之流類,而得到提升淨化。
  上述品題,是依宋、元、明本藏經而說,如依《高麗藏》與《大正藏》,則作:「明哲品者,舉智行者,修福進道,法為明鏡。」兩者雖然文字略異(一作「學念行者」,一作「舉智行者」),卻同樣在說明本品係「舉」出有「智」慧者,他從意念思惟到語言行動之迥異於凡愚者的殊勝處,以供佛弟子簡別與師法。
  從品題與各頌的內容看來,本品所說的智者,未必然是指證果的聖者,反而較近似於學佛修道之路的先行者、先覺者,或是值得吾人親近依止的善知識。佛法是智慧之學(重視智慧的先導與完成),修學佛法,目的在轉迷啟悟、轉凡成聖;而這迷悟、凡聖的關鍵,就在於智慧(般若空慧)。佛法的教育,即是以先覺覺後覺(覺即是智慧),後覺者循著先覺者的足跡(教法)而行,卒能離愚迷、向明智,同登涅槃彼岸,這當是佛說本經,及本品的最終期許。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深觀善惡 心知畏忌
  畏而不犯 終吉無憂
  深,音(心)sim1時金切
  畏,音(慰)
ui3英貴切
  忌,音(技)
ki7求芰切
  吉,音(拮)
kit4居質切
    俗作(揭)
kiat4求結切
 

 2.故世有福 念思紹行
  善致其願 福祿轉勝死 
  紹,音(邵)siau7時轎切
  行,音(幸)
heng7喜競切

 

【南傳】

76.若見彼智者──能指示過失
  並能譴責者 當與彼為友
  猶如知識者 能指示寶藏
  與彼智人友 定善而無惡
  過,音(告)3求告切
  譴,音(犬)
khian2去蹇切
 

   據丹生實憲的《法句經の對照研究》所指,北傳第一、二章可與南傳七六頌相對讀;不過就字面上看,二譯誠然有所差距。從上來所釋各品的經驗得知,北傳所譯,偈意向來較為隱晦難明,不如南傳的白話易解,所以今便依南傳頌意來詮釋北傳第一、二章。
  北傳一、二章是說:智者善分別抉擇起心動念、動身發語的善與惡、染與淨,並能「深觀」行「善」為「惡」,對自對他、對現生及來世的影響,所以他內「心」戒懼謹慎,「知」所「畏忌」。因為有此戒「畏」之心,故「而」能堅持「不犯」眾惡、廣造諸善。他不僅如此自我要求,又能以此警醒他人,使自他現生及來世「終」得「吉」祥安樂,而「無」有墮落惡道的「憂」患。
  「故」說能與如是智者作為師友,乃「世」間「有」上上「福」報之人,只要能明記智者的言教、身教,時時憶「念思」惟承繼(「紹」,承繼之意)他的教法心「行」而付諸實踐,或者小過小錯不斷,但大錯是不容易再犯了。秉此原則堅定前行,惡業一日一日減少,善業一日一日增長,即能妥「善」地達「致其」善「願」,而「福祿」(「祿」,福、善之意)善果也由此輾「轉」增「勝」。
  相對應的南傳七六頌則一目了然,頌說:此生「若」得遇「見彼」有「智」慧「者」──一個「能」直言「指示」吾人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的「過失」之處,「並能譴責」而要求吾人改過「者」,吾人「當」追隨他,而「與彼」智者為師「為友」。因為智者就「猶如」一個「知識」、經驗俱佳的前導「者」,「能指示」吾人通過艱難險阻,尋得無價「寶藏」──至那離染無著、煩惱淨盡的涅槃境地,所以「與彼」有「智」慧之「人」作為師「友」,「定」然「善」業增長、惡業消減,智慧慈悲增長、煩惱無明消減,「而無」墮落「惡」道之憂患。
  南傳此頌有一則因緣,名為『證阿羅漢果的可憐人』。這位可憐的老婆羅門,名叫羅陀,大約是無以為生的緣故,所以他寄住在精舍裡,做些割草與清潔的雜務來為僧團服務。精舍的比丘們很尊重他,然而當他想加入僧團時,卻遭到拒絕。
  一日清晨,羅陀遇見了佛陀,就向佛陀報告比丘們不讓他加入僧團一事。佛陀知道他不久即將證得阿羅漢果,就召集所有比丘前來,並且問他們,有誰接受過羅陀的服務?
  舍利弗回答佛說:『世尊!我記得羅陀曾經供養我一些米。』
  『這樣的話,舍利弗,你是不是應該幫助你的施主解除世間貪憂呢?』佛陀接著就這麼問舍利弗。
  於是在佛陀的促成下,舍利弗答應度羅陀出家。從此,羅陀不但成為僧團的一員,他並且嚴格要求自己恪遵舍利弗的教導,所以幾天之後,他便證得了阿羅漢果。
  當佛陀再度至精舍探視比丘時,比丘們就將羅陀如何謹遵師長教法,而終於證得聖果之事報告給佛陀知道。這一切,佛陀當然是了然於心的,就對比丘們開示說:應當如羅陀一樣,追隨會勸過的智者之教導,一如跟從嚮導至那埋藏寶藏之地;即使犯錯而受到譴責,也不應心生不滿,而當依法驀直而行,才能開發智慧,證得聖果。眾比丘聞佛所示,莫不歡喜,信受奉行。


※     ※     ※     ※     ※


  這對偈頌明白指出能與智者為師友,之於吾人學佛修道,是有著十足重要性的,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類於此,臺灣前輩耆老也這樣說:『和好人作夥,著會學好;和否人(惡人)作夥,學好著無(就沒有學好的分)。』早年,臺灣民風保守,當媽媽或祖母的,若看到女兒、孫女要出門,就會告誡她說:『夾(kah
2)好人行(kian5),有布好經(kin1);夾否人行,有囝好生。』意思是說:女孩兒和好男人交往,最起碼的衣食溫飽是不成問題的;但如果和壞男人在一起廝混,恐怕就只會生一堆小孩,那就很不好了!
  書法家朱玖瑩老先生也寫過一副對聯,與上說偈意頗為相合,該對聯是說:『肯攻吾短真良友,不聽忠言是白痴。』我犯了什麼過錯,有什麼缺點,肯告訴我、指責我,這種人才是真正的良師益友;但是聽不進這逆耳忠言,不願面對自己短處的,就很白痴了!可歎世人終究是愚痴的多啊(包括我們自己)!因為同是凡夫嘛!儘管『學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但誰也不服誰,誰也不必聽誰的。我見,加上慢習作祟,怎麼也不肯承認自己的不足與缺失;周遭若又不乏讚美與掌聲,很容易就此迷失自我,這才是吾人學佛修道真正的危機與隱憂啊!──假使我們追求的是『覺』,而不是『迷』的話。
  覺慧,是以分別、抉擇為其特性的,能於所緣境知所簡擇,才是智慧。人類與生俱來若干分別判斷的慧力(生得慧),這在其他動物身上也多少具備。前幾天讀到一篇報導,題目是:『幸島的一百隻猴子』,❶原來是我以前曾講過的一個概念的完整版。這是五○年代在日本宮崎縣,一座名為幸島的小島所發生的真實事例,當時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到島上去觀察一群日本猿猴,經過實驗,終於成功的以剛挖出來的蕃薯,餵食這些猿猴。
  剛開始,猿猴們會先用手拍落黏附在蕃薯上的泥巴再吃。但是到1953年的某一天,一隻一歲半的母猴(後來被取名為伊莫,也就是薯類的意思)開始將蕃薯放入河水中清洗,自此,不但牠開始吃乾淨的蕃薯,島上的二十隻猿猴當中,有大約十五隻都模仿牠先將蕃薯洗過再吃,而且這十五隻猴子多是母猴與子猴。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十二歲以上的公猴,完全不受水洗蕃薯的影響而有任何改變。這與人類社會,居領導地位的中年男子,通常會抗拒新事物、新潮流的事實,恰好不謀而合。
  後來,幸島唯一的河川乾枯了,猴群們便開始到海邊去洗蕃薯。不知是不是海水中的鹽分恰巧增添了蕃薯的風味,總之,此後猴子們都改成用海水洗蕃薯;甚至還出現洗一下、吃一口,來使蕃薯更加美味的行為。最不可思議的是:當幸島上會水洗蕃薯的猿猴數目不斷增加的同時,其他地區的猿猴也出現了同樣的行為,如離幸島200公里外,大分縣高崎山的猴群。這些地區的猴群在完全不可能接觸,甚至沒有任何現代通信設備連結的情況下,居然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同樣的行為,這的確十分耐人尋味!
  對這種文化『橫向』傳遞的現象,美國研究新生命科學的先驅萊爾•華特遜,在其著作《生命潮流》中,稱之為『百匹猿猴現象』。他認為:只要在幸島會水洗蕃薯的猴群超過一個臨界值,不但幸島的猴群會受到影響,還會自然傳播到其他生活在遠處的猴群中。這個臨界值就以『一百』為界(一百,是將一定程度的數量簡單數值化而定出來的),所以稱為『百匹猿猴現象』。
  對此現象,日本經營顧問之神船井幸雄的解讀是:當認同某種價值或行為的個體數目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超越時空的限制,從原來的團體散布到其他地區,並影響未來;而且唯有真實的事物(真理),才能跨越時代區域產生共鳴作用,而被學習與流傳。他認為『百匹猿猴現象』所蘊含的意義非常深遠,甚至足以解決人類所面臨的重大課題,所以他在演講中,不斷鼓勵大家成為『百匹猿猴中的一隻』,深信如此,必能改變世界,挽救地球,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雖然此一理論有人斥之為『偽科學』,而爭論不休;事實上,『百匹猿猴現象』已在1994年正式獲得學術界的承認。我在以往的演講中,也曾作出這樣的呼籲:我不期待大家當第一隻(水洗蕃薯的)猴子,但是千萬不要當冥頑不靈、阻礙進步的最後一隻老猴子!這個老,未必是生理年齡的老,而是心態上的故步自封、拒絕改變!凡與智的差別,也就在此凸顯出來。
  所以,不是去創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就叫智者;而是在最平凡的事物或思惟、觀念上有所創新,對不同凡常的理想,明知其不可為又堅持到底的人,叫做智者。這樣的智者,在未被認同與接受之前,在世人眼中,或許竟是一名傻子呢!但是有一件事我們可以確定,那就是:只要堅持向上、向善、向光明、向自利利他的理想前行,哪怕開始時千山獨行,而終將匯集成一股力量、一股潮流,足以扭轉舊思惟、舊觀念、舊作為!這對怯懦又缺乏自信的凡夫而言,是何等有力的鼓舞呢!(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❶以下內容部分參考船井幸雄著,李玲瑜譯,《第一百隻猴子──美夢成真的思考革命》(臺北市:洪建全基金會,199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