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20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七十 二)

釋傳道主講

 

北傳〈明哲品第十四〉
十有七章
南傳〈智者品第六〉
七六∼八九頌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7.弓工調角 水人調船
  巧匠調木 智者調身
  弓,音(宮)kiong1求恭切
  工,音(公)
kong1求公切
  調,音(條)
tiau5地僑切
  角,音(覺)
kak4求角切
  水,音【】
sui2時鬼切
  人,音(仁)
jin5入勤切
  船,音(旋)
soan5時權切
  巧,音【口】
khau2去絞切
  匠,音【狀】
chiong7精共切

【南傳】

80.灌溉者引水 箭匠之矯箭
  木匠之繩木 智者自調御
  箭,音(戰)chian3精見切
  矯,音(皎)
kiau2求矯切
  繩,音(成)
seng5時明切
  御,音(遇)
gu7語遽切

 

   北傳第七∼九章原是釋尊依同一因緣而說,本當一併作解;但為了與南傳對讀釋義,所以比照前例,先逐一解說,再總敘其中的因緣。
  北傳第七章說:製作「弓」箭的「工」匠,懂得如何「調」製出一把好的「角」弓。❶住「水」鄉之「人」,懂得如何「調」度「船」隻;不論逆流、順流,或在險灘、漩流中行船,都難不倒他。技術精「巧」的木「匠」,懂得如何「調」理「木」料,以作出或圓或曲的種種器具。要精通這些技能固然不易,但都不及「智者」之懂得如何「調」御根「身」可貴。因為有智慧之人在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體接觸外境時,不僅清楚明白,並且不緣外境而起貪、生瞋、發無明,甚而能在明(智)相應中,發為慈心悲行、自利利他,這比前說的技能無疑是更為高上的德行!
  與此相對應的南傳八○頌,其實一、二句與北傳所譯略有差異。如北傳第一句「弓工調角」,南傳則譯為「箭匠之矯箭」。北傳第二句「水人調船」,南傳了參法師譯為「灌溉者引水」,淨海法師與敬法比丘則皆譯作「治水者疏導水」。不過,我們既採用了參法師的譯本作比對,也就依此來作釋義。
  頌說:譬如「灌溉」農田「者」之善於「引水」筧,製造弓「箭」的工「匠之」善於「矯」直「箭」身,打造好弓。又譬如「木匠之」善用規矩、墨「繩」等工具,來裁取「木」料、製作器具。此諸技能之養成固然不易,但皆不及「智者」之善能「自調御」根身,使其在對境之時,不起貪、瞋、痴等煩惱自害害他、自苦苦他,來得可貴!
  『引水筧』,這名詞對現代人而言,恐怕十分陌生。『筧』,是引水的竹管,先民墾地通常連接大大小小的竹管,或剖半,或整管,將其間的竹節打通,從水源頭引水至農田灌溉。一作『枧』,從木字旁,可見是合木成管,或作成槽狀,讓灌溉用水通過的。如臺北景美,原名枧尾,即因位居水枧尾端而得名。日治時期因『枧』字少見,而改為『景尾』(枧、景,臺語音同)。後來,又覺『尾』字不雅,而被建議改為『景美』(尾,文讀音同美bi2)。這是附帶一提的,與先民開拓史有關的地名由來。
  南傳此頌有一則十分富於法味的因緣,名為『年輕沙彌的修行成就』。因緣的主人翁名叫磐踶它,是舍衛城一位有名人物的兒子。他年紀輕輕就出家當沙彌,在出家後的第八天,他隨同舍利弗一起外出托缽。一路上,他先是看到農夫正在引水灌溉農田,就問舍利弗說:
  『尊者,沒有心識的水,人類將它引至東邊,它就到東邊;將它引至西邊,它就到西邊,是這樣的嗎?』
  『是的,磐踶它,水可以隨人的心意而被引導到任何地方。』舍利弗這樣回答。
  上路後不久,磐踶它又看到製作弓箭的工匠,正用火在熏烤裁好的木條、竹片,或矯直或揉曲地在打造弓箭。接著,又看到木匠在切割、鉋平木料,在他的巧手之下,塊狀的木頭很快就製成了一個車輪。這些在常人眼裡或者平常無奇的技術,看在善根深厚的磐踶它眼裡,卻引發他深深的思惟:『如果沒有心識的水,可以任人引導至任何地方;沒有心識而且彎曲的竹子,可以被矯直而作成箭;沒有心識的木料,可以製成各種器具,供人使用,為何擁有心識的我,卻無法控制散動惱亂的心,清淨修習止觀呢?』
  經此思惟,磐踶它就請求舍利弗允許他先回精舍去,然後他就在自己的房間裡,作緣起無我的深觀。此時,諸天也來護持,力保周遭的寧靜,以協助他禪觀。不久,磐踶它就證得了三果。
  這時候,舍利弗剛好往磐踶它的房間走去,佛陀知道只要磐踶它繼續禪觀,很快就可以證阿羅漢果,所以就趕在舍利弗之前現身在他房門口,詢問舍利弗一些問題,好幫磐踶它爭取足夠的時間禪觀。果然,他很快就證得阿羅漢果,這一天正好是他出家的第八天。佛陀因此對眾比丘說:只要一心精進修行,甚至連諸天都會來護持,藉此鼓勵眾比丘精勤用功。


※     ※     ※     ※     ※

 

   調船,巧匠調木」,的確,各行各業盡多這種精通各項技術工藝的達人,他們的專業知能無庸置疑是難能的,卻遠不如智者之善調己身(心)可貴!因為達人擅長的,是調御無情物,成就精美的作工或高超的技能;而智者所調御的,卻是有情識、有思想,卻剛強難馴的自我身心。何以無情之物能夠任人製成可用之器具,而有情身心反倒不由自我宰制呢?磐踶它就從這一點切入去修觀,而終至悟道證果。
  所以,我們最大的勁敵,始終不是別人,不是外境,而是自己──自己那牢不可破的愛與見,這才時時處處就以自我為中心,要去主宰一切、支配一切。喜歡的,就起貪,想要佔有;討厭的,就發瞋,一心排拒。有一句臺灣俗諺形容得傳神:『性地若在起,通街子糴(tiah8)無米。』意思是說:脾氣一來,『火燒茨(chhu3)燒過間』,連去買個米都要兇人家,誰要讓你兇呢?乾脆關門不賣你了,所以他滿街走,就是找不到一家米店願意賣米給他。
  世間凡夫不常常就是如此嗎?遇到不合意的因緣,往往不是反省自己、調整自己;而是反省別人、指責別人,要別人(外境)改變來配合自己;甚且理不直,氣又壯!這就離佛與佛的法十分遙遠!
修學佛法,總要讓佛法對我們的生命產生一些作用,如個性剛強的,慢慢調柔了;慳吝成習的,漸漸喜捨了;怯懦畏縮的,敢於承擔了;器量不足的,懂得包容了。在佛法的熏習下,內心一日一日安定祥和,煩惱一日一日消減淡薄,這不就是在自我調御嗎?
  修行也好,世間事業也好,要有所成就,不能離去三個條件:一、自省能力強;二、自我要求高;三、有堅持到底的毅力去貫徹始終。所以我再三強調:認識自己、看到真正的自己很重要,認識自己的所短、所長,盲點、罩門;也認識自己所處的時空因緣,然後在自己的崗位上,充分發揮所長,知分、守分、盡分。能如此,人人都可以在職場上、修行上,成為達人、成為典範。能如此,便也不枉此生,不負三寶深恩!

 

【北傳】

 8.譬如厚石 風不能移
  智者意重 毀譽不傾
  厚,音(后)ho7喜度切
  石,音(席)
sek8時極切
  重,音(仲)
tiong7地共切
  毀,音(匪)
hui2喜鬼切
  譽,音【有】
u7英遽切
  傾,音(卿)
kheng1去經切

【南傳】

81.猶如堅固巖 不為風所搖
  毀謗與讚譽 智者不為動
  巖,音(癌)gam5語談切
  搖,音(姚)
iau5英僑切
  

   北傳第八章說:「譬如厚」重巨「石」,即使遭遇強「風」,都「不能移」動它。「智者」的內心(「意」)沉穩端「重」,一如巨石,即使遭受譏「毀」、稱「譽」,逆境、順境,都「不」會因此「傾」動他追求解脫、求成佛道的心。
  與此對應的南傳八一頌說:「猶如堅固」的石「巖」,「不為」強「風所」動「搖」,在面對譏刺、「毀謗與讚」歎、稱「譽」,以及順逆境界時,「智者」也如堅石般「不為」所「動」,堅持向解脫、成佛的目標前行。
  南傳此頌也有一則簡短的因緣,名作『固若磐石』。這是說到祇樹給孤獨園有一位名叫跋提的比丘,由於他個頭矮小,所以大家就以『矮個兒跋提』來稱呼他。有些年少比丘甚至會捏捏他的鼻子,拉拉他的耳朵,或拍拍他的頭,嘲弄他說:『大叔,你好嗎?你快樂嗎?比丘的生活無聊不無聊啊?』
  但跋提十分善良,不論別人怎麼捉弄嬉笑他,他臉上、心上總是一片寧靜安詳,不生氣,也不回嘴。佛陀知道以後,就對眾比丘說:『阿羅漢貪、瞋、痴等煩惱淨盡,所以他永不發脾氣,也不會苛責別人、遷怒別人。猶如一座山,猶如堅固石巖,不為風所撼動,阿羅漢也不為毀辱、稱譽所動搖。』此時,比丘們才知跋提已經斷惑、證聖果,不會再因外緣而牽動內心的煩惱相應,紛紛慚愧地各自精進修行。


※     ※     ※     ※     ※

 

   『利衰及毀譽,稱譏與苦樂,如此之八法,常牽於世間。大智慧菩薩,……其心堅不動,譬如須彌山。……於此世八法,其心常平等。』❷凡夫的心是如此常為這八法所牽動,所以稱這八法為八風。要能於此八法,平等持心而不為所動,那要通達世間實相(空無自性)的大智慧菩薩才做得到。然而,一般人很容易就錯估自己的境界;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經典對答。
  話說蘇東坡一日修禪有得,便作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自鳴得意的他,就速速遣了書僮將此詩送過江去給佛印禪師看。禪師看完,一句話也沒說,就在紙背上寫了斗大的二個字:『放屁』,交代書僮帶回。
  這廂等著接受讚歎的蘇東坡,看書僮回來竟然默不作聲的,就滿心疑惑地問他:『禪師看了,難道都沒說什麼嗎?』
  書僮囁囁嚅嚅的,這才將紙條交了出來。蘇東坡一看,怒不可遏:『這我是在讚佛,他憑什麼說我放屁?』(而其實,他是在隱喻自己,佛印禪師心知肚明)
  怒氣沖沖的蘇東坡,立刻過江到金山寺,要去找佛印禪師理論。沒想到他這一步棋早被禪師識破,只見禪師深鎖的房門上貼著這麼兩句話:『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因而傳為千古軼事。
  遇順境(樂)就得意忘形,逢逆境(苦)則怨天尤人,世間凡夫,可謂人人如此,不過程度上有淺深多寡之別而已。孔夫子也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❸意思說:有學問、有修養、有德行之人,能夠安於貧困;縱使身處困厄的環境,都能堅守他的道德修養與志節。小人(沒有學問、道德修養之人)就不同了,他一處窮困,就鋌而走險、胡作非為,而且還理由充分!
  處逆境,考驗自己的道德操守與志節,處順境又何嘗不是呢?相形之下,我覺得逆境還比較好忍,在順境而能時時警覺、不迷失自我,這就有難度。有一則故事就說到一個作生意的,上縣衙要去求見縣老爺。進了門,縣老爺就問他:『你為何事而來?』
  『稟告大人,小的是作生意的。』
  縣老爺有點不高興,就偏頭問師爺:『你怎麼讓一個作生意的,直接就進到這裡來了?』
  『不!不!不!大人,我不是作普通生意的。』
  『要不然你是作什麼生意的?』
  『大人,我是賣高帽子的。』
  縣老爺臉色又是一變:『你意思是說,我喜歡人家奉承拍馬嘍?』
  作生意的趕緊陪笑臉:『不!不!不!大人請息怒!我來之前就打聽過了,您為官清廉,又勤政愛民,又……』
  縣老爺一聽,頓時心花怒放!
  『稟告大人,我高帽子已經賣出一頂了!』……
  這故事警世意味滿濃厚的,由此反思我們自己,不也如此?往往在別人的溢美、稱譽中,忘了自己;在別人的譏諷、詆毀中,忿忿難平。但這世間,有人稱讚,就有人嫌責。稱讚我的,未必真的了解我;憎惡我的,也一定有他的理由(但我只能對自己負責)。重要的是:我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是否肯為自己所言所行的一切徹底負責?唯有透過一次又一次深刻的自省,一次又一次確認自己的目標、動機,以及修正方法,那面對一切毀譽,才容許自己雲淡風輕地說:『長安雖鬧,我國(心)晏然!』❹(待續)(
謝杏熏整理)



【註釋】:
❶角弓,一種純由牛角或羊角所製成。另一種則是合牛筋(外層)、木或竹(中層)、牛角(內層)而製成,因以牛角為材質,故名角弓。
❷《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大正15•38上)。

❸《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侶巖荷禪師語錄》卷四(嘉興藏39•543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