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27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七十四)

釋傳道主講

 

北傳〈明哲品第十四〉
十有七章
南傳〈智者品第六〉
七六∼八九頌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0.大人體無欲 在所昭然明
  雖或遭苦樂 不高現其智
  大,音(代)tai7地害切
  人,音(仁)
jin5入勤切
  樂,音(鹿)
lok8柳鹿切
【南傳】

83.善人離諸(欲) 不論諸欲事
  苦樂所不動 智者無喜憂
 

  釋義之前,先要說明的是:「大人」一詞,南傳譯作「善人」,按頌義看來,這並非是指世間一般的善人,而是說具有智慧、能夠明照事理之人,亦即本品主題所謂的智者。
  依於此義,北傳第十章是說:明智的「大」善之「人」,因為能「體」悟「無」有煩惱「欲」貪之境,所以「在」其所到的一切處「所」,對其所遇的一切境界,皆能如太陽普照大地般「昭然明」白(「昭然」,明白、清楚貌),了然於胸。「雖或遭」遇常人所感覺痛「苦」與快「樂」之人事,他內心都不會因此而有尋常人的憂悲與喜樂;也「不」會因自己的超然一切而自我標榜,「高現其智」慧。
  相對應的南傳八三頌則說:明智的「善人」因為能「離諸欲」貪執著,所以「不」會在言談之間「論」及「諸」多的煩惱「欲事」,自惱惱他。他的內心唯是洞徹事理的智慧光明,乃世間一般「苦樂」、順逆境界「所不」能「動」轉的。如此一位「智者」,遇可意事,他「無」有歡「喜」,歡喜是為貪;逢不可意事,他不會愁「憂」,愁憂是為瞋;面對非可意非不可意的境界,他又能清楚明白。此因他深體諸法因緣生,緣生無自性之理,故而其心能不為苦樂所動,不被順逆所轉。
  南傳此頌的宣說,源於佛陀在毘蘭若食馬麥的因緣,名為『智者不為得失所動』。這是說到有一年,佛陀和眾比丘應一婆羅門之請,到毘蘭若去結夏安居。可是當他們到達那裡,原本一心期盼佛陀駕臨垂化的婆羅門,卻為魔王波旬所惑,而耽著於五欲之樂中,把護持佛陀及眾僧一事完全拋諸腦後。當時因為正值飢荒,所以佛陀及眾比丘僅能在結界 ❶的範圍內,獲得極少的供養;甚至還有一連三天,都托空缽的。
  面對這樣的困境,目犍連尊者就請求佛陀,允許他運用神通前往別人無法到達的地方,去帶食物回來;但是,佛陀卻拒絕了。後來,一位馬師知道此事,便減少馬匹的食料,將省下來的馬麥供佛及僧。難得的是,儘管環境如此困厄,但比丘們並未因此喪志,反而在佛陀座下更加精進用功。
  解夏安居之日,佛陀遣弟子通知了該婆羅門後,就動身返回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城的百姓得知佛陀與眾比丘回來的消息,莫不歡喜踴躍地在路旁歡迎,並供養他們。
  此時,有一群遊民從毘蘭若一路跟隨佛及眾比丘回到精舍,並且因眾比丘的慈悲而得以留在精舍裡。但他們整天無所事事,除了把比丘們剩下的食物吃個精光之外,不是在睡大頭覺,就是到河邊去笑鬧嬉戲,給人十足一種行為不檢的觀感。
  (臺灣諺語也說:『乞食分有,各會弄柺子花』,意思是諷刺乞食者偶爾多乞得一些錢或食物,就得意地耍起把戲來,有的唱山歌,有的很沒禮貌又很兇;上述的畫面,大致與此相近。)
  一天,比丘們談論起這群人前後不一的言行,忍不住說:『在毘蘭若時,由於饑饉,他們還能謙卑,而且中規中矩的;現在食物不虞匱乏了,他們反倒行為放浪,目中無人了。』佛陀聽見眾人的議論與不平,就對眾比丘說:『愚痴之人身處不順遂的環境,往往憂愁沮喪,不知何以自處;而一旦處在順適合意的環境,又雀躍不已,甚至得意忘形,這就是愚痴凡夫的特性。唯有智者,才能不因生命中的得失而動搖其心志與信念。』
  這是南傳的譬喻因緣,北傳經律中亦有關於此一事件的記載,不過各本所要表達的重點略有不同,如《中本起經》〈佛食馬麥品〉❷,就有此一因緣始末的詳細描繪,可藉此更了解釋尊當時的處境。
  話說阿難從馬師手中接過供佛的馬麥,不覺悲從中來,他心想:諸天妙味及國王供饍,有時都覺得不合世尊胃口了,如今竟得讓世尊以馬麥為食,叫我怎麼忍心拿這等麤食來供養他老人家呢?於是,就請一位老婦幫忙把馬麥煮熟,孰料老婦卻以自己另有急事為由拒絕了。幸而隔鄰的另一位老婦,聽到阿難稱歎佛世尊的功德,急忙奔出,主動要求幫忙,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世尊飯食畢,一面循例祝福供養者,必獲其利益;另一方面,為了解開阿難的心結,就將剩下的麥飯施與阿難。沒想到在阿難的意象中,應該是食難下嚥的馬麥,此刻吃進他口中,卻成了世所罕有的珍味美食!直到此時,阿難才真正意解到,如來具足的功德是如何不可思議,而自己之前的憂心傷悲,竟全屬多餘!
  (對此,我個人的解讀是:佛舌既廣又長,他的味蕾想必勝過常人許多,當然,所分泌的消化酶亦必然多過正常人,所以任何食物進了佛陀口中,經他咀嚼,都會變得美味可口,即使常人眼中的麤食──馬麥,亦不例外。)
  雖然後來婆羅門阿耆達在阿難前來辭行時,幡然醒悟自己所犯的過錯,而向佛懺悔,請佛及眾比丘多留七日好接受他供養;但眾比丘心中仍不免疑惑:咦?佛陀不是功德福慧圓滿的聖者嗎?怎麼還跟我們一樣以馬麥為食呢?佛陀不是有他心通,能知眾生的心念嗎?他難道不知阿耆達會為波旬所迷而忘了供養的承諾嗎?……
  聰穎慧悟的阿難,在一個適當的機緣,就代眾請世尊開示以釋眾疑。釋尊於是對眾比丘說起過去生的這段因緣:
  在久遠世以前,有一個大國名叫槃頭越,該國國主頻頭王有太子,名為維衛。維衛太子後來出家修道,證道成佛,亦名維衛佛,當時從他修行的弟子,共有六萬二千人。
  一日,頻頭王為了供佛及比丘僧,不但以奇世異珍來裝飾幢幡,都城之內更是布置得處處光彩明亮,充滿歡悅的氛圍。彼時有一位德性高潔的梵志,恰好與諸弟子因事入城,見此情景,便問旁人,是否為慶祝什麼特殊的節日呢?路人回答說:是因為頻頭王的太子得道成佛,王今日要設宴供養,才如此費心莊嚴都城內外。
  梵志聽了,就頗不以為然地說:『世人真是愚痴迷妄啊!竟然捨此上妙甘味不吃,拿來供養這種人做什麼?聽你這樣說,這種人應該吃馬麥才是啊!』隨行的五百弟子聽老師這麼說,亦皆同聲附和,獨有一人出言勸諫其師說:『老師此言差矣!若如路人所言,此人德行智慧盡是如此值得人尊重敬仰的話,那他實應受天廚妙供之食才是啊!』
  釋尊接著說:『彼時的梵志,就是過去生的我;五百弟子,就是你們。而那位直言敢諫的弟子,就是今日的舍利弗(所以舍利弗獨上忉利天,受諸天食)。當時我們師徒種下的因,正好在今日得以了結。所以眾比丘啊!當各各善護心口,慎勿放逸!善惡業報,終究隨身,久而不捨;一旦因緣會遇,還當自受。宜應勤修戒定慧,從而體證無上佛道。』眾比丘聞釋尊所說,不由心開意解,頂戴奉行。
 

※  ※  ※  ※  ※
 

  佛陀的教授教誡,為了令弟子藉由聽聞入於正法律,固然以言說為其主要;但經律中,聖者在平實中所透脫超勝世間不同凡常的行止與身影,再再證諸行為的力量,更是感人至深!從相關譬喻因緣的講述中,自己常常一次又一次為見證佛德的無比偉大崇高,深生讚仰孺慕,並且一次又一次確認:這是自己生生世世所要依循與師法的典範!
  易地而處,如若我們是當時的釋尊,明知毘蘭若正鬧飢荒,托缽不易;明知婆羅門阿耆達不會兌現他請求供養的承諾,而自己與隨行弟子此去將面臨的是種種困厄與不順適,或僅能以馬麥為食,我們會不會選擇留在供養豐厚的舍衛城,而拒絕受請去毘蘭若?如若我們是當時的釋尊,明知迎面而來的是過去生的異熟果報,我們會不會竭心盡力地想辦法逃避?要在現代的話,或者我們不會逃避,只是會多儲備一些乾糧,還美其名曰『為治餓病』?我們做得到如釋尊一般『默然受請』,而後坦然受報,安然領眾修行嗎?
  有人看到成佛還要受此苦報,或者要心生畏怯地說:那我當凡夫就好,我不要成佛!這志氣、格局也未免太小!要知道:聖者與凡夫,雖然同樣具五蘊身心,但聖者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不生取著,凡夫卻是處處取著──因取著感此五蘊身心,又依此五蘊身心取著境界,起惑、造業、受苦,輪迴無已(故名五取蘊)。所以儘管面對同樣境界,聖者與凡夫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天差地別!
  還記得我們老師講過這樣一段話,他說:幸好我們誰都沒有神通;要是有神通,知道某人是你前世的仇家,某人過去生與你有何恩怨,某人又是你前生的眷屬,你自己又做過什麼傷他害他之事,……你活不下去的!真的!我深深體會這個道理,因為我們是愚痴無聞凡夫啊!凡夫的特色是煩惱增盛,所以一點芝麻綠豆小事,就可以在我們心上掀起滔天巨浪;一點小小的人事糾葛,就可以讓我們荊天棘地、四面楚歌,更何況擁有他心通、宿命通與天眼通,能知他人的心念,能知過去未來的一切,那豈不早早驚恐發狂而亡?所以我一點都不欣羨有神通,有神通而煩惱未淨,那會為自他帶來偌大災殃的!衷心欣仰的,唯是那無貪的清涼,無瞋的悲願,無痴的般若,是那靜寂的涅槃!

 

【北傳】

11.大賢無世事 不願子財國
  常守戒慧道 不貪邪富貴
【南傳】

84.不因自因他 (智者作諸惡)
  不求子求財 及謀國(作惡)
  不欲以非法 求自己繁榮
  彼實具戒行 智慧正法者
 

  北傳第十一章說:「大賢」善(「賢」,善也)又睿智之人,「無」有對於「世」俗人「事」的執念,所以「不願」為「子」女之福、為牟取「財」利,或為謀求「國」家利益而造惡。他「常」能持「守戒」行德行,兼習定「慧」聖「道」,又「不貪」取非法、非分的「邪富貴」榮祿;反而能依照佛說的正命自活,如法如分地運用所得的一切,裨益自他。
  與此相對應的南傳八四頌是說:「不因」為「自」己,不「因」為「他」人,「智者」而造「作諸惡」。「不」為「求子」女之福、「求」世間「財」利「及謀」取「國」家利益而「作惡」;「不欲以非法」手段,追「求自己」的「繁榮」成就而作惡,能如此,「彼」人「實」堪稱「具」足「戒行」德行,又有「智慧」的體見「正法者」。
  南傳此頌是佛陀依於如下的因緣(題為『解脫要靠自己』)而宣說的:❸

  這是說在舍衛城住著一對曇彌夫婦,有一天,曇彌自覺因緣成熟,就告訴他懷孕的妻子說,他想出家修行去。妻子一聽,當然不能同意,就對他說:等孩子生下來再出家吧!
  孩子生下來以後,曇彌重提出家的想法,妻子又說:等孩子學會走路再出家吧!但是,等孩子學會走路了,妻子又說:等他會跑、長大些再說!曇彌心想:既然孩子已經生下來,當然要負起教養、照顧他的責任,因此也就暫緩出家修行的計畫。
  好不容易孩子長大了,妻兒自行生活也不成問題了,曇彌決心離家,踏上出家修行之路,並且在依佛陀指定的禪觀主題精進修行之後,很快就證得阿羅漢果。
  幾年後,他返回俗家,對妻兒傳授佛法,他的孩子也因此出家證得阿羅漢果。妻子心想:既然丈夫、孩子都出家了,那我也出家修行去!就這樣,她也出家修行,並且證得聖果。
  有一次,眾比丘集會,有人就向佛陀稟白曇彌自己出家修行證果,也引領家人出家修行證果一事。佛陀就藉此鼓勵眾比丘說:『智者不會為了追求自己或別人的利益,而造作惡業以獲得財富與成就;相反的,智者但知信解奉行佛法,以從輪迴中得解脫。人只能靠自己力求精進,解脫生死苦迫,而無法依賴別人。』
 

※  ※  ※  ※  ※
 

  由上說因緣,不由想起唐代白香山與鳥窠禪師的故事。傳說白香山與鳥窠禪師前生是師兄弟,兩人發願要來世間度眾生,結果卻貪戀世間,忘了修行。一人肯布施,生為飽學、富詩文的白香山;另一人修慧不修福,雖然後來開悟證果,卻因未結人緣,所以不論要到哪裡投胎,那些婦女都會作惡夢,夢見有個孤僻的師父要來投胎當她的小孩。大家一致的反應都說:那個孤僻的師父最好不要來投胎,否則一生下來,我就乾脆掐死他!可憐犯眾怒的他,無處可投胎,記起以前曾施食小鳥,與那些鳥兒有緣,心想:不然投生到那裡去好了,所以人稱『鳥窠禪師』。窠,是鳥類穴居處,所以是一個穴、山洞,而不是巢。
  當時白香山正好出任杭州刺史,有一回交代一名部屬外出辦事,這名部屬卻因路過,跟著群眾聽鳥窠禪師講經說法,而耽誤了公事。白香山知道後,就前去拜訪禪師,請問如何是佛法大意?禪師答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香山一聽,就脫口而說:這道理連三歲孩童都知道!哪知禪師不疾不徐地回答說:『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因而折服了白香山。
  回去以後,白香山就告訴他太太說:『伴君如伴虎啊!我要出家修行去了!』
  妻妾們一聽他這樣說,就極力勸阻他說:『老爺啊!你不要去修行啦!人生的福樂,你都還沒享盡;等年紀再老大些,眼睛無法再看美色、牙齒再吃不動美食,腰痠背痛,什麼事都做不了了再去吧!』
  白香山說:『不行啦!我生生世世以來也造了不少業,我得趕緊修行才是正途。』但是每一次,他的妻妾兒孫們都說要幫他分擔一些業。一個晚上,他趁著大家不注意,就偷偷把蠟燭給吹熄了。一陣慌亂過後,僕役又重新點燃蠟燭,他就問大太太說:『剛剛蠟燭是妳吹熄的吧?』大太太連忙否認:『不!不是我!』
  『那是妳嘍?二姨太』二姨太也說不是她;其他小妾見狀,也一一自清,表明自己沒吹蠟燭。
  這時候一個孫子說話了:『阿公,是你自己吹的啊!我剛才正巧看見你吹熄蠟燭!』
  白香山嘆了一口氣說:『連吹個蠟燭,你們都不願意幫我承擔了,還說要分擔我的罪業?』於是就真的捨俗出家去了!
  白香山過去生與鳥窠禪師是否真為師兄弟,我們不得而知;但他與鳥窠禪師的經典對答,卻傳誦千古。從白居易的生平看來,他從青年時期開始,就禮佛、敬僧、讀經,還參謁過多名禪者,可說是一位對佛法頗有體會的佛弟子。要說與他法誼最為深厚的,則非洛陽佛光寺的如滿禪師莫屬,兩人應在師友之間,除曾共結香火社以修佛事外,白居易臨終更遺命要葬于如滿禪師靈塔之側。
  晚年,他自許身不出家、心出家,並曾賦詩:『除卻青衫在,其餘便是僧』(〈山居〉),可見他並未出家,只是過著近似僧人的極簡生活。所以上述吹蠟燭的故事,應屬偽託,我們且只取其所要傳達的意涵──『各人喫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即可!修行解脫,不是靠佛陀,不是靠師友,而要自己依教奉行去親證才得。(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❶結界:僧尼為使其戒行無缺失而區劃一定的區域以從事修持活動,稱為結界。(《中華佛教百科全書》➆,頁4396a)如雨安居(夏安居)期間,僧眾聚集一處,在三個月內密集用功修行,而劃定某一區域作其活動範圍,托缽亦不得逾越此界。
《中本起經》卷下〈佛食馬麥品第十五〉,《大正藏》第4冊,頁162下∼163上。

❸在原來的因緣故事中,曇彌並未取得妻子同意,就逕自出家。由於道師父對未取得父母(未婚者)、妻子(已婚者)同意,即冒然出家者向有微詞;料想為此原由,所以在講述時作了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