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27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七十 五)

釋傳道主講

 

北傳〈明哲品第十四〉
十有七章
南傳〈智者品第六〉
七六∼八九頌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2.智人知動搖 譬如沙中樹
  朋友志未強 隨色染其素
  搖,音(姚)iau5英僑切
  樹,音(士)
su7時巨切
  染,音(冉)
jiam2入檢切
 

  本章並無相對應之南傳偈頌,所以單就此章釋義,偈說:有「智」慧之「人」,「知」道自己的內心其實很容易隨逐境界而「動搖」,處順境,容易墮落迷失;逢逆境,又容易起瞋恨、怨天尤人。就「譬如」種植在「沙」地「中」的「樹」那般不牢固,無論順風、逆風,都足以令它東邊吹來西邊倒,西邊吹來東邊倒。結交的「朋友」同參,若也同樣意「志未」夠堅「強」,自我鞭策的力量不足,很容易就相偕「隨」著五光十「色」的外境,「染」汙「其素」白(「素」,白色,以喻素願、本心)之本心,那末,離墮落也就不遠了!
  以上北傳第十∼十二章的偈頌,乃釋尊依於如下的因緣宣說的:
  在釋尊遊化舍衛國之時,距離該國五百里的一處山村,住著有五、六十戶人家。其中有一戶貧家,女主人在懷胎十月後,生下了一對雙胞胎;這對雙胞胎男嬰不但一出生體型就很碩大,長得又無比端正,父母十分愛憐,便為他們取名為雙德、雙福。在二子將近兩個月大時,一日,父親牧牛回來,正臥床歇息,母親則到田裡撿柴未歸,他們環顧四周,沒見著父母,就彼此責備起自己的過往來。
  其中一子說:『我前世修行,正待得道之時,在打坐中突然起了無明痴念,認為有一恆常不變的命者從今生到後世;為此邪見所誤,因而退墮生死,輪迴了不可計數的時間。今日生此貧戶之家,作為人子,睡的是蒿草桿,蓋的是粗毛被,粗衣惡食,只勉強維持這色身的存活;但長此以往,如何得道呢?不過,這也怪別人不得,都因自己前世貪慕富貴,放逸身心,縱情欲樂,才落得長夜受苦,如今只擔憂來日當以何作為依止呢?』
  另一子也說:『我當時年幼,雖一時殷勤懇切,卻不思在道業上持續精進,以致數世以來,遭受種種苦報,無緣解脫。這是自己種下的苦因,不是父母,也不是其他人所造成;如今我們兩人也只好共同來承擔這個苦果了,夫復何言呢?』
  父親躺在床上,聽到這對不到兩個月大的雙胞胎,竟然不但會說話,還究責到前生前世的事情來,心想:這真是太離奇了!莫非這兩個孩子是鬼怪投胎,要來作祟的;否則怎麼可能數十日大的嬰孩,會說出這種話呢?為了怕孩子日後犯下殺親滅族的重罪,不如趁他們還小,就先殺了他們,以絕後患。
  父親心意既定,就匆忙出門,到田裡去取柴薪,好回來燒死他們。母親撿柴回來,見此情景,便問丈夫取來柴薪做什麼?丈夫就將所聽所聞一五一十地告訴太太。當母親的聽到這樣,心中一片茫然,實在很難相信自己懷胎十月所生的孩子,居然是鬼怪來投胎,還可能帶來滅門之禍。正在猶豫難信之際,心想:不如過幾天看情形如何再說吧!
  隔天,這對夫婦故意走到門外,想暗中觀察一下這兩個孩子,沒想到他們又重複起日前的對話來。夫婦兩人面面相覷,內心於是有了決定,就一起將撿來的柴薪集合在一處,準備燒死他們。
  此時,釋尊以天眼看到這對夫婦的舉動,內心著實不忍,加上他們宿世的善根福德成熟,合該得度,就來到這座山村,普放光明。一時之間,天地震動,山川樹木都披上一層金色,以此異象來讓村民生信敬心。
  果然,村中大小,個個莫不因此歡喜莫名,就相偕來到佛前,為佛作禮,直將釋尊當至尊的天神一般恭敬。接著,釋尊就在村民的簇擁下,來到這對雙胞胎嬰孩家中;二子一見佛的通身光明,頓時歡喜踴躍!父母雖然心有疑慮,卻還是各抱一子,來到佛前,請問釋尊說:『這兩個孩子出生才五、六十天,卻都講一些前生前世的事情,實在太奇怪了!為了避免他們將來禍害家門,正想把他們燒死,剛好世尊您前來。還請世尊為我們解說,這兩個孩子到底是何等鬼魅,為什麼會有這樣異於常人的表現呢?』
  釋尊見了這兩個孩子,不覺張口大笑,口中並且流出五色光明,朗照天地,而後對孩子的父母及一旁圍觀的村民說:『這兩個孩子,不但不是鬼魅,還如同他們的名字一樣,是福德俱全之子!在以前迦葉佛時代,他們曾經是修行人。兩人從兒時玩伴,一直到長大後志同道合,一起出家修行,各自精進。不料就在得道之前,心生邪見,貪戀起世間的富貴榮華來。自恃憑著過往的福德,上可生天,享有福樂;下生人間,則得為王為侯,或為豪富。作此欲想,便退轉道心,不得涅槃,於是再墮生死輪迴。此後說不清有多少世的時間,兩人就這樣相互牽絆,生為孿生兄弟;一直到我成道之世,兩人才投生到你們家來。因為他們宿世供佛,猶有餘福,所以罪報受盡後,福業現前,加上自知其過去生的宿業,並深生懺悔,是以我現身來化度他們!』
  於是,釋尊便慈示了如下的偈言:
  
「大人體無欲,在所昭然明,
   雖或遭苦樂,不高現其智。
   大賢無世事,不願子財國,
   常守戒慧道,不貪邪富貴。
   智人知動搖,譬如沙中樹,
   朋友志未強,隨色染其素。」

  聽完法偈,這兩個能知宿命的巨嬰,身形立時長大,猶如八歲孩童(此處的說法頗富神話色彩,合理的說法應該是說:這兩個孩子生長的速度很快,沒多久就長成七、八歲孩童的模樣),於是隨佛出家,作了沙彌,不久旋證阿羅漢果。而村人及他們的父母,也因見佛聞法,斷諸疑惑,得證須陀洹果。
 

※  ※  ※  ※  ※
 

   記得以前在監獄和看守所擔任榮譽教誨師時,經常有機會問受刑人:為什麼會進來這裡?所得到的回答,幾乎千篇一律都是:因為交了壞朋友,被壞朋友所害啊!不然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事實果真如此嗎?我都會提供一個反思:那是現在身繫囹圄這樣說啦!如果是朋友帶去賭博贏了錢,可能就說是自己手氣佳,而不會感謝朋友了!
  不僅止他們,世俗凡夫通常如此,一遭遇逆境困厄,直接反應就是怪別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害的!假使沒有人可以怪罪,那就怨命運的撥弄,恨蒼天之無眼!有幾人能像因緣中的孿生兄弟一樣,交相自責己過呢(即使是佛弟子)?相反地,若是幸而有成呢?又會認為這全靠自己一人的努力得來(這當然是重要的親因緣),而對外來的(順、逆)助緣刻意抹煞或忽略!這就是凡夫啊!
  是凡夫,所以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明天比今天好、未來的前途比現在光明;人人希望自己和自己所愛的親朋,一生是順遂的坦途,排拒那逆境來磨難,最好還能『無災無難到公卿』❶(當然,蘇東坡這是反諷的)!不過,麥克阿瑟將軍在為子祈禱文中,卻這樣說:
  
『主啊!……我祈求你,不要引導他走上安逸舒適的道路,而要讓他遭受困難與挑戰的磨鍊和策勵。讓他藉此學習在風暴之中挺立起來,讓他藉此學習對失敗的人加以同情。』
  這是一位不平凡的父親,不同凡常的冀望。乍讀此文,內心十分震撼!東西方的教育理念差異竟如此之大,無怪乎所教育出來的孩子,對於挫折的容受度,也有偌大的差異!再看看尊敬的印順導師,在經歷過生命中的逆境風暴後,他怎麼說?
  我從這裡,更深信世間的緣起(因緣)觀,緣起法是有相對性的。有些非常有用,而結果是多此一著。有些看來無用,而卻發生了難以估量的妙用。我的身體是衰弱的,生性是內向的;心在佛法,對世間事緣,沒有什麼興趣。……我憑了這無視世間現實,在政局的動盪中,安心地探求佛法。我才能沒有任何憂慮的,安然的渡過了一切風浪。❸
  因著個性與志趣,以致佛教界幾乎全體一致的聯合陣線,卻對導師發生了近乎零的有限作用。導師他說:『我沒有祈求佛菩薩的加被,也沒有什麼辦法。我只是問心無愧,順著因緣而自然發展。』❹
  這在尋常人,可能就對自己不平的際遇大書特書其委屈了──尤其在擁有相當的聲譽、得到相當的同情之後。然而,導師卻只是雲淡風輕地寫著:『我逐漸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與環境。不可思議的因緣,啟發了我,我在內修與外弘的矛盾中警覺過來,也就從孤獨感中超脫出來。』❺於是在五十三(1964)年初夏,導師移住妙雲蘭若,恢復了內修的生活。也因為此,往後才有那麼多重要的著作陸續問世,嘉惠後學。從這一點來看因緣,因緣真的是不可思議啊!從逆境中認識自己、體解佛法――這可說就是導師看待逆境的態度。
  宿世的串習或許決定了吾人的性格與能力,然而堅定不移的意志,卻非與生俱來(雖然人類的意志勝過他道眾生──勤勇勝),而有賴於環境的熏發與陶鍊。渾渾噩噩走在『安逸舒適的道路』上,不需要意志,那只須隨波逐流!唯有確立高遠的目標,以及擁有堅定的信念,那末,面對順境、逆境,才需要展現意志去貫徹它。
  所以意志是一種堅持,一種對理想的堅持;意志也是一種不妥協,一種拒絕為境所困的不妥協。它展現在順境,是讓自己免於腐蝕的防腐劑;展現在逆境,則會激發自己的堅毅向上,這也就是佛法所稱的安忍。由此發展出一股向涅槃寂靜的理想勇進的力量,便是正精進了。
  很喜歡印順導師所舉的這個關於精進的故事,故事說:有一個旅客在山中遭山鬼擋住了去路,旅客以左手去打他,山鬼就捉住他的左手;以右手去打他,山鬼就捉住他的右手。後來,左腳、右腳,包括他的頭都被山鬼捉住,動彈不得,山鬼奚落他還有什麼能耐可以使出來?他說:我的心,將永遠不受你的拘縛而持續前進!❻
  惡知識、損友,或可使我們一時迷失,但別忘了自己才是那個沉淪的關鍵決定者,與該被呵責者。願大家在佛法的熏修中,學習等視順逆因緣,不貪不厭,不將不迎,讓自己在一順一逆的因緣淬鍊中不忘初心、輾轉增上,共同為佛法的存續、為眾生的苦難而學!

 

【北傳】

13.世皆沒淵 尠剋度岸
  如或有人 欲度必奔

  沒,音(物)but8文滑切
  淵,音(焉)
ian1英堅切
  尠,音(癬)
sian2時蹇切
  剋,音(克)
khek4去激切
  岸,音(雁)
gan7語限切
  奔,音【分】
pun1邊君切
【南傳】

85.於此人群中 達彼岸者少
  其餘諸人等 徘徊於此岸
  徘,音(排)pai5邊孩切
  徊,音(回)
hoe5喜頹切
  

  北傳第十三章說:「世」間凡夫大多數「皆」淹「沒」在欲望貪瞋痴的煩惱深「淵」中,載浮載沉,「尠」少能夠「剋」勝(「剋」,取勝之意)煩惱,超越(「度」,超越也)生死而至涅槃彼「岸」的。「如或有人」「欲」超越(「度」)此欲望纏縛,卻不由正見正行中來,則「必奔」走徘徊於此岸而不得出離。(「欲度必奔」,亦可解說為:欲超越生死深淵而達煩惱止息的彼岸,必然要精進奔走於如法的修行。)
  與此相對應的南傳八五頌,頌義也一目了然,是說:「於此」世間的「人群中」,能「達」至不生不滅的涅槃「彼岸者」,可說少之又「少」。「其餘」的「諸」多「人等」,皆「徘徊於」煩惱貪瞋痴的「此岸」,難能出離。(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❶語出蘇軾〈洗兒戲作〉:『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❷〈麥帥為子祈禱文〉,譯者:吳奚真,參見網址:http://www2.nsysu.edu.tw/ezchinese/text/text3-08.htm(檢索日期:2017年8月3日)。
❸印順導師,《平凡的一生》(重訂本),頁88。
❹印順導師,《平凡的一生》(重訂本),頁78∼79。
❺印順導師,《平凡的一生》(重訂本),頁122。
❻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