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27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七十 六)

釋傳道主講

 

北傳〈明哲品第十四〉
十有七章
南傳〈智者品第六〉
七六∼八九頌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4.誠貪道者 覽受正教
  此近彼岸 脫死為上
【南傳】

86.善能說法者 及依正法行
  彼能達彼岸 度難度魔境
  行,音(形)heng5喜停切
  

   南北傳這兩頌,從字面上即可大致理解其義,比較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北傳第一句「誠貪道者」。「誠」,真實、真誠之意;「貪」,通常用來形容惡欲,但此處是指追求佛法真理、學無厭足的欲求,稱作『善法欲』。
  北傳第十四章是說:真「誠」求道而學無厭足者(「貪道者」),他一方面閱「覽」經教、為人解說,一方面「受」持「正」法,以佛說的聖「教」導正自己的身語意行,使向於善淨、光明。如「此」修習復修習,自能淡薄無明愛見,日「近」於貪瞋痴等煩惱永滅的「彼岸」──了「脫」生「死」而證寂靜涅槃,此方「為」佛弟子至高無「上」的究極理想。
  相對應的南傳八六頌說:「善能」以方便巧「說」正「法者」,不但能為他人說,且(「及」,與、和之意)能「依正法」作為待人「行」事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止惡、行善、清淨心。這樣的人(「彼」),終「能」到「達」解脫生死、貪瞋痴永滅的「彼岸」,超越(「度」)一切「難」以超越(「度」)的障礙「魔境」(「魔」,障礙之統稱)。
  南傳八五、八六兩頌有一則簡短的因緣,名為『只有少數人證得涅槃』。這是說:有一次,舍衛城裡有一群人發心供養眾比丘,有一些比丘就被安排徹夜說法,來成就教化的因緣。但是聽眾中,有些人無法熬夜,早早就離開;有些人雖然整夜聽法,卻無法一直維持精神專注,而只是半醒半睡地聽著;只有少數人能集中精神,專心聞法。
  次日,比丘們向佛陀報告此事,佛陀就對眾比丘開示說:『這是自然不過的事啊!就如大多數人都執著世間,只有少數人能到達涅槃彼岸。因此比丘們啊!應時時保持警覺,正念現前;只有自覺而能精勤修行之人,才能究竟解脫煩惱,證入寂靜無生的涅槃。』
 

【北傳】

15.斷五陰法 靜思智慧
  不反入淵 棄猗其明
 
猗,音(意)i3英記切
【南傳】

87.應捨棄黑法 智者修白法
  從家來無家 喜獨處不易
 
黑,音(赫)hek4喜激切
  白,音(帛)pek8邊極切
  

  南北傳這兩頌看起來似乎南轅北轍;但審細分析起來,不僅能互相會通,還可以彼此互補,且說明如下:
  「五陰法」的「陰」,積聚之意;「五陰」又作『五蘊』,乃構成有情世間的五類元素:色(質礙,物質)、受(領納,感受)、想(取像,認識)、行(意志,造作)、識(了別,認識);前一是物質,後四是精神活動。佛說我們一向深心愛著而難以割捨的『我』,就只是這五類元素聚集而展開的身心活動;並沒有一個自有、獨存、不變的主體(靈魂),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而在三界六道輪迴。
  有情所以感得此五陰身,是由過去的煩惱(惑)業招感而來,所以要中止輪迴,「斷五陰法」,即「應捨棄黑法(即惡法)」,修習「白法(即善法)」,離去對自我的愛染執著才成。但,如何在對境面臨抉擇之時,棄黑法而行白法呢?這又必須在「靜」定中「思」惟修習「智慧」;有智慧,才能正確的擇法,從思想觀念的端正,進而改正我們的言語行為。
  北傳後二句說:「不反入淵,棄猗其明」:「淵」,是指生死輪迴的深淵;「猗」,有二義:一作依附、依靠,一作優美、美盛貌。如對照南傳譯句「從家來無家,喜獨處不易」,這兩句即可解說為:「棄」捨對於家的依賴(「猗」)戀著與支配佔有,而『住於非家想』(「從家來無家」);「喜」好「獨」自於僻靜「處」,專精修習定慧「不」移「易」,這才能超脫迷惑、成就「明」智,「不」再回「反」(同『返』)重「入」生死輪迴的深「淵」。
  其實,與南傳八七頌頌義更為相應的,應屬上來說過的〈放逸品第十〉的第二〇章:『斷濁黑法,學惟清白,度淵不反,棄猗行止,不復染樂,欲斷無憂。』讀者可自行參考前說。
南傳後二句說:「從家來無家,喜獨處不易」,一般人不了解佛世的一般情形,很容易誤解為:佛陀也多勸人出家修行;不知厭離世間、出家苦行,正是印度當時的時代風尚。再生族(除了奴隸族──首陀羅種姓以外的雅利安人皆屬之)晚年,過著林棲、隱遁的苦行生活,原是極普遍的。釋尊只是適應這種沙門文化而作如是說;在當時,為修道而出家,的確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家』,按中國造字來解義,是一隻豕(豬)被罩在籠子裡頭,那種局促不自由,應該是大多數人共有的切身經驗。家,可以是最溫暖甜蜜的地方,但也可以最自私!多少罪惡假借著家的名義而進行;究其實,卻只是我們自我愛的擴大(境界愛),從以下這個『六尺巷』的故事,或可提供我們一些省思:
  清代的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也有一說是其子張廷玉),世居安徽桐城,在他的府邸旁有一塊空地,隔鄰吳家因為蓋房子,想佔用此地,兩家因此起了糾紛,告上衙門。家人想借張英的權勢來解決此事,就修書給張英;張英接獲家書後,只題了一首詩便寄回,詩云:
   『千里家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收信後,深感慚愧,就退三尺築牆;吳家見此情景,也自動退讓三尺,因而形成一條六尺寬的巷道,故名『六尺巷』,此事於是傳為美談。
  這是和平解決財利紛爭的一個特例,但人世間的紛紛擾攘,眾生那牢不可破的我執我愛,有時甚至糾纏一輩子都還不能了!要解脫,談何容易?所以「從家來無家」,出家而放捨對家產、對男女眷屬的愛染繫縛,對於志在尋求解脫的修道者而言,確屬必要。
  但這並不是說出了家,就自然放捨對財物私欲與男女情感的支配佔有;而是說在一個新的團體(僧團)、新的社會制度(戒律)的約制下,更能幫助自己伏除內心的煩惱,邁向佛化的新生。如果出了家,還是心態不變,只是支配佔有的對象從家庭男女,換成寺院、師父與信徒,如南傳〈愚品〉所說:『此事由我作,事無論大小,皆由我作主』,那就與在家無異!所以解脫生死,並不在乎外表(身)的是否現出家相,而在乎其心理狀態──心遠離,這也就是釋義中所說『住非家想』的真義。

 

【北傳】

16.抑制情欲 絕樂無為
  能自拯濟 使意為慧

  抑,音(益)ek4英激切
  樂,音(鹿)lok8柳鹿切
  拯,音(整)cheng2精景切
【南傳】

88.當求是(法)樂 捨欲無所有
  智者須清淨 自心諸垢穢
 
垢,音(古)ko2求古切
 
穢,音(薈)oe3英【過】切
  

   北傳第十六章說:凡人都有七情六慾,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佔有;喜歡吃的,就想要吃;看到不順眼、不合意的,就想排斥,……這原本極其平常;但是就一個修道者而言,則當「抑制」約束他的「情欲」衝動,斷「絕」對欲「樂」享受的渴想馳求。無所求即無所礙,唯一心繫念依佛正法,向於「無為」涅槃──貪瞋痴慢疑等煩惱永滅無餘之終極目標,如此,才「能」依「自」力「拯」救「濟」度自己,離諸煩動惱亂,「使」原本以貪瞋無明等凡情為本的「意」念,轉變「為」以智「慧」為前導,以智制情、以智導行,身心行為才能得真正的淨化。
南傳八八頌,了參法師加註說:與八七頌的頌意是連貫的,敬法比丘亦將八七、八八兩頌合併譯出,淨海法師則標註八八、八九兩頌依同一因緣而說,《法句經/故事集》的因緣故事,則涵蓋八七、八八、八九三頌,其中,八七、八八兩頌合併譯出。依此,今亦將八七、八八兩頌一併釋義:
  「應捨棄」由煩惱貪瞋痴所發動的身語惡法(「黑法」)──殺、盜(不與取)、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等,有「智」慧「者」為終結生死輪迴,而「修」一切善淨「白法」。「從」對「家」的戀著佔有,割捨親愛而「來」出家;或者身未出家,內心卻「無家」產、欲愛的牽絆,歡「喜獨」一靜「處」,專精修戒、修定、修慧「不」移「易」。
  發心修道,應「當」追「求」的「是」:信解行證佛法正理而得的法喜「法樂」,這必先「捨」棄世間「欲」樂,少欲淡泊,進觀諸行的無常、苦、空、無我,才終能得證「無所有」的涅槃。為達此一目標,有「智」慧「者」深知光是在動身發語處,離欲惡不善法,並不足夠;更「須清淨」「自心諸」煩惱「垢穢」,般若智慧生,才能真正在對境之時,不起惑、造業,再重回無止盡的苦痛輪迴。
 

※  ※  ※  ※  ※
 

  整體佛法的內容,可以六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止惡、行善、淨心,也就是南傳這兩頌所說的捨棄黑法、修白法、清淨自心諸垢穢。清淨自心固然最根本而切要,但語言行為所表現出來的善與惡,卻最直接代表自己、影響自他。臺灣諺語說:『心否(bai2,不佳)無人知,喙(chhui3,嘴巴)否上厲害』;《昔時賢文》也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在說明語言(包括文字)的重大影響力。一般人講話,不要說一輩子那麼久啦!一天當中,通常講不了幾句有意義、有價值的話。我們不妨自己作個記錄,看一天裡講了幾句安慰人的話、鼓勵人的話,又講了幾句有建設性的話?真的沒有多少呢!
  我們有沒有經常反思自己的起心動念,看是否具足慈悲喜捨,時時愍念眾生?說『眾生無邊誓願度』,但遇到與我們不投緣的人,我們常常就演川劇變臉給他看。近在眼前的這一位都把自己難倒了,還說什麼度無邊眾生?
  說『煩惱無盡誓願斷』,可是我們想煩惱的時間,較之思惟法義的時間,較之自省其身的時間,顯然多得太多!而我們卻絲毫不覺,還一直在煩惱的推動下造諸惡業!
  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也沒有呢!宗教師還帶頭教信徒:念阿彌陀佛就好了!拜懺就好了!以一種藥來治所有的病,那萬一遇上急性盲腸炎的,怎麼辦?
  說『佛道無上誓願成』,喔!不!菩薩道難行,你們先行!等你們成佛了,別忘了回頭來度我!我們是不是都屬這種怯懦懧弱眾生啊?我們常常唱誦四弘誓願,但我們發的願都是空願,缺乏真誠和堅毅的勇氣去兌現他,就像開空頭支票一樣。
  孔子曾告誡弟子:『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❶說古時候的人,話不隨便說出口、不輕易許諾的,因為怕自己做不到(不逮,不及之意),反倒成為一件可恥的事!以此勉勵弟子謹言慎行,勇於實踐。用現代的語彙來講,就是不要光說不練啦!
  又說:『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又)聞。』❷子路他聽聞了一個好的道理,還未及去實踐,就很怕再聽聞到第二個好的道理。儒門弟子對於聞道不能行的戒慎恐懼若此,身為佛弟子的我們,也應當有所感吧?
  有一些人來請益,常常是跟他講了,他還沒去做,就要問第二個問題了。這還好,有的甚至連第一個問題的答案都還沒聽完、還沒消化,就趕緊要再丟第二個問題給你。第二個問題還在講,他又要問第三個問題,問到最後,人家講什麼,他全忘了!這叫『火燒罟寮全無網,擔山填海了戇工』。『罟』,是漁網,曬漁網的工寮(罟寮)被火燒毀,那全完了!『全無網』,是取『全無望』的諧音,沒希望了(漁網是希望的諧音)!『擔山填海』也一樣,靠著人力一擔一擔地挑著土石,要去填平大海,那豈不也是白費工夫?這臺灣諺語寓意都很深的!
  光問,是不可能問到開悟的,很多人並不了解。佛法是宗教,宗教的特色是實踐∼我一再強調,很多義理,知是一邊,知道而沒有去做,等於不知道。知道了,真正去做了,才知道知解與行踐之間,其實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他就不會諷刺人家能知(能說)不能行。就如同口渴,我們知道泉水、河水可以解渴,我們相信,我們也了解了;可是沒有去取水煮來喝,還是不能解渴。修行,也是如此。
  人的一生,其實不長,童少、青年為了求知力學;出了社會,為成家立業、生養後代『發憤』;❸有的教養完後代,還必須幫後代教養他的後代。除此,再扣掉吃飯、睡覺、休閒娛樂,以及鬧閒氣、犯憂鬱的時間,真正耳聰目明,可以拿來用功的時間少之又少,一轉眼,老病疾至!所以當善加把握啊!把握這有限的身力、心力,尋得那連結信解與行踐佛法的樞紐,將難聞而今已聞的佛法,好好用於提升、淨化自他的生命,使自己願不虛發!
(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❶《論語.里仁第四》。
❷《論語.公冶長第五》。
❸phah4 pian3,形容努力從事,俗作『打拼』。但臺灣漢語大家許成章教授引古書說:打拼,其實是打掃的意思,與上義無關。phah4 pian3,相當於發憤、發奮,如《論語.述而篇》的『發憤忘食』(引自許成章,〈拍雅〉,《大陸雜誌》第八十卷第二期,民79年2月15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