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1.27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七十 七)

釋傳道主講

 

北傳〈明哲品第十四〉
十有七章
南傳〈智者品第六〉
七六∼八九頌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7.學取正智 意惟正道
  一心受諦 不起為樂
  漏盡習除 是得度世

  諦,音(帝)te3地計切
  樂,音(洛)lok8柳鹿切
  漏,音(路)lo7柳度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南傳】

86.彼於諸覺支 正心而修習
  遠離諸固執 樂捨諸愛著
  漏盡而光耀 此世證涅槃
 
遠,音(援)oan7英倦切
  涅,音(列)liat8柳傑切
    俗作【攝】liap4柳劫切
  槃,一音(盤)poan5邊權切
 
   一音(盤)phoan5頗權切
  

   最末一頌,北傳第十七章說:佛法的修「學」,為了習「取」能透視世間實相的真「正智」慧,但,如何能得此正見人生世間的智慧呢?這必須內心(「意」)常思「惟」佛說的「正道」,如八正道、四念處、七覺支等三十七助道品。除心無旁騖,「一心」聞思而領「受」佛說的真實「諦」理外,更切要的,還須化正見為正行,用之修行實踐,來改變我們錯謬的身口行為。遇可貪的不貪、可厭的不瞋,而不可貪、不可厭的又清楚知自心,使貪瞋痴等煩惱愛著漸漸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而終於「不」再現「起」,方「為」佛弟子所「樂」於追求的。諸煩惱「漏」(「漏」,煩惱的別名)皆淨「盡」,累世串「習」亦消「除」,如「是」即「得」超越(「度」,超越)「世」間煩惱與生死輪迴,而至無累自在的涅槃彼岸。
  與之對應的南傳八九頌則說:「彼」學佛之人,若「於」佛所開示「諸覺支」,能「正心」恭謹(「正心」,恭敬謹肅之意)「而修習」,即得「遠離」見解思想上的「諸」多「固執」,「樂捨」情感上的「諸」多「愛著」。愛、見等諸煩惱「漏」得以淨「盡」,「而」智慧「光」明現前,則得照「耀」世間、嘉惠眾生;不必等到來生,「此世」便可「證涅槃」解脫而得自在清涼。
  南傳八七∼八九頌也有一則簡短的因緣,題為『從黑暗趣向光明』。這是說:一群比丘在憍薩羅國結夏安居之後,來到佛陀座前,請佛開示有關禪修事宜。佛陀慈示他們:『智者遠離貪愛,以涅槃為目的,不作黑法(惡法),勤修白法(善法),追求凡夫所不喜歡的寂靜、遠離與涅槃。智者割捨欲愛、無所執著,滌除心中所有煩惱。正念現前,修習七覺支,同時又去除一切欲愛的人,煩惱已斷,今生就能證得涅槃。』以此告誡比丘,放棄欲樂及對世間的執著,方能趣向解脫涅槃。

 

※  ※  ※  ※  ※

 

  這兩頌必須特別說明的是:南傳頌中「彼於諸覺支,正心而修習」的「諸覺支」。「覺」,是菩提的義譯;「支」,就是分;「覺支」,意即成就正覺(菩提)的成分、條件或因素,又名『菩提分』。所以廣義來說,覺支不單指七覺支而言,還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八正道等三十七支道品,或稱三十七菩提分;因為分七類,所以稱作七菩提行。❶
  此二句,北傳譯句作「學取正智,意惟正道」,雖然在釋義中將「正道」廣說為三十七助道品,以與南傳相呼應;但學者當知:『佛法以八正道為德行的總綱』,❷『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唯一而不許別異的正道』。❸佛應機說法,或說此、或說彼,或重此、或重彼,或詳、或略,皆不出八正道的範圍,所以八正道可說是含攝一切道支的修持軌範。其中,正見、正志(正思惟),屬慧學;正語、正業、正命,屬戒學;正勤(正精進)通戒、定、慧三學;正念、正定,屬定學,所以八正道的內容,亦即戒、定、慧三增上學。
  再別說三十七道品中,其餘道品與八正道之會通處:
  (一)四念處(四念住):從繫念身、受、心、法的不淨、苦、無常、無我,而不起我見,這是正念的內容。
  (二)四正勤(四正斷):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這止惡行善的努力,是正精進的內容。
  (三)四如意足(四神足):是依欲、勤、心(止)、觀修得正定而發神通的行門。
  (四)五根、(五)五力:信,是由信三寶、四諦而生起的淨信心,與正見、正志相應;勤(進),即正勤(正精進);念,即正念;定,即正定;慧,是依正定得解脫的正見。此五法具足,善法根基才得以堅固,故名五根。五根的善力增強,即有摧破煩惱的力量,所以又名五力。
  (五)七覺支(七菩提分):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慧以抉擇為性)正法,這是七覺支的主體,其後六支是助成。喜覺支,是因深嘗法味,遠離憂苦而得悅樂的喜受;精進覺支,是依擇法、向寂滅的精進;念覺支,即正念相繼;輕安覺支,是因得定而起的身心輕安;定覺支,是與慧相應的正定;捨覺支,是住心平等、不取不著的捨心所(而非捨受)。這七覺支是偏於定慧的說明。❹
  佛法的修學,為了法的覺證;覺證諸法,則須智慧,所以學佛即從聞、思、修慧的修學以達現證(無漏)慧的始終歷程。八正道的修行,即與此慧學的進修過程相符:
  正見,最先是聞慧,從聽聞正法而對因果、事理、四諦、三法印等,得正確深切的信解,並以此作為自己的見地;聞慧成就,即正見具足。得了佛法正見,即應引發正志,這是化正見為自己的理想,立意求其實現,而使自己的身語意三業與正見相應。這雖說是思慧,但必然有見諸言行的戒學表現──正語(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正業(離殺、盜、邪淫的正行),正命(如法合理的經濟蓄用);所以思慧成就,淨戒具足。正精進,是斷惡修善的努力,遍通一切道支。正念,是對正見所確認、正志立意求其實現的真理,念念不忘的憶持現前。念是定的方便,因正念而繫心一處,即得正定。正念與正定是修慧,修慧成就即具足正定;從修慧不斷努力上進,而在正定中發無漏慧──現證慧成就,即得正覺解脫。❺
  本頌一方面揭示了學佛的目標:「學取正智」,以令「漏盡習除,是得度世」,一方面又指出明確的修習方法:「意惟正道,一心受諦」,以令佛弟子依教奉行,置於最末作為本品的總結,是再恰當不過了!

三、結語

  學佛,當然是為了煩惱生死的解脫──『究竟解脫樂』,但這不是將希望和目光寄託在不可知的來世、他方──那未免太渺茫!而是在現生就可以體驗到『現法樂』的。比方以前很貪心,學了佛法以後,貪心小一點了;以前很執著,非怎樣不行,學了佛法以後,執著少一點了;以前動不動就發脾氣,學了佛法以後,自我克制的能力強了,這也就得到佛法的受用了。
  有的人或許還會沾沾自喜地說:『我學佛以後,修養不錯呢!』『怎麼個不錯法?』『人家在貪,我都沒貪!』是這樣嗎?或者是因為你的地位沒有辦法貪,沒有機會貪,沒有能力和膽識貪,所以才不貪?那這樣哪裡是修養,哪裡是功夫啊?要有機會貪、有能力貪,還有膽識貪,你卻不貪,才是真修養,才是真功夫啊!
  記得大衛卡拉定所主演的『功夫』影集裡頭有一集,小蚱蜢甘貴成對他師父說:『師父,我很懦弱啊!』師父問他為什麼這樣說,他說:『我們幾個小沙彌看到一個壞人在打人,我們都沒動手跟他打。』
  師父再問他:『你為什麼不跟他打?』
  『因為我很懦弱!』
  『那你有沒有很生氣?』
  『當然很生氣啊!』小蚱蜢這樣回答。
  師父說:『那是你們的力量不夠,如果力量夠,可能就把對方打死了,因為很生氣嘛!』
  所以,什麼是修養?是你力氣夠,打得過他、罵得贏他,卻不打他、不罵他,還悲愍他、原諒他,『得理又饒人』,這才是修養、才是功夫。一般都是『得理不饒人』,尤有甚者,『不得理又不饒人』,那是等而下之了!學者可依此來勘驗自己,如果自己的德行、修養,真的有所增益,也勿自恃自滿啊!河水流經布滿沙礫的河床,固然變清澈了;待它流過泥濘,又會變得混濁。凡夫在未得正覺解脫之前,也是如此啊!隨時可能退墮,隨時都在進進退退中,所以應當時時惕勵,時生警策,慎勿放逸!
  同樣的水,毒蛇喝了它,分泌出來的是致命的毒液;乳牛喝了它,分泌出來的卻是滋益的乳汁。同樣的熏修佛法,每個人經由眼根、耳根見聞、聽聞,攝取的也各自不同,所以擇法能力十分重要。擇法能力如何而有?從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聞)、如理思惟(思)、如法修行(修),也就是聞、思、修慧的進修而來。
  凡夫對於境相的攝取,本就是選擇性的,選擇性的吸收、選擇性的解讀,因此總是自尋煩惱、自招苦痛;佛法的修學,正是要破除這種因我見、我愛而不見真理實相的顛倒迷妄,使迷情為本的凡夫,銳變成為悲深智廣的聖者。『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❻,願大家在讀完這一品,也能如品題所說:以『法為明鏡』,來『修福進道』。能在生死苦海中,以智慧為船舵,不被逆境所困、不為順境所惑,始終本著真誠、謙卑與良善,堅定地在菩提道上勝進!(謝杏熏整理)

【註釋】:
❶印順導師,《寶積經講記》,頁159。
❷印順導師,〈出家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25。
❸印順導師,〈出家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25。
❹印順導師,《寶積經講記》,頁159∼167。
❺印順導師,〈出家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22∼224;〈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89∼191。
❻《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懺悔品第六〉,《大正藏》第48冊,頁354下。

【後記】
  記不得在什麼因緣下,自不量力地對師父說,要代他重新整理《佛法十講》。事隔多年,當時師父臉上透出的一絲愉悅,漸漸在記憶中淡出了;但自己許下的這個承諾,卻一日一日深刻起來,尤其在師父示寂以後。
  師父圓寂三周年紀念,《法句經講記》第三集出版了;雜誌刊載的〈明哲品〉(南傳〈智者品〉)至今也剛好告一段落,接下來,該是兌現這個承諾的時候了!但在那之前,請容許學力不足的自己稍作沉潛再出發。
         末學謝杏熏敬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