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4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一)

釋傳道主講

 

緒  說


  

  首先我們要感謝淨心文教基金會,能夠在成立十五年當中,以在家居士團體來服務社會、關心社會、淨化人心,這是十分難得又值得讚歎的!

  記得提倡人間佛教的二位大師──近代有「革命和尚」之稱的太虛大師,以及他的得意門生,也是佛學泰斗的印順導師,兩位都同樣贊成在家居士團體的成立。深信在歸信三寶的前提下,建立以正信、正見、正行為核心的健全在家組織,定能與出家僧團各自發揮功能,共同來振興佛教。

  人,不免有惰性,若出家、在家各自成立佛教團體,彼此作一個良性競爭,或者更能激勵自己在佛法上精進!但是要注意:在家佛教所講的,並不是以居士身學習出家眾,過著出家的生活,這是不對的。當前的佛教,最麻煩的就是:在家居士修出家行,大家都在比夫妻分居多久,去山上的寺院閉關多久,參加法會多久;卻沒有照顧到他的家庭,沒有照顧到他的事業,這很顛倒!他認為這樣才會有感應,我說:一定感應!家庭、事業擺一邊,回來不是和另一半吵架,就是離婚,事業也一定出現問題,怎麼會沒感應?這不但佛教不會興盛,在社會上也難以得到認同,所以《心經》沒有讀透,沒有「遠離顛倒夢想」!

  所謂「職場就是道場」,很多人誤會了,我們的職業場所就是我們的修行道場,不是叫你在那邊念經哦!不是叫你重那個形式,而是說:你是人家的老闆,就是老闆的典範;你是人家的職員,就是職員的典範;你當人家的父親、當人家的先生,就是父親、先生的模範;當人家的太太、當人家的媽媽,就是太太、媽媽的模範;當人家子女的,就是子女的模範,這才是真正將佛法用在日常。

  回憶過去、展望未來,但是要把握現在。因為現在是過去的未來,未來是現在的延長,改變現在,就是改變未來;把握現在,就是把握未來,所以,我們應該活在當下,不要將我們扮演的角色混淆了。人生如戲,應該認真去演,演什麼,就要像什麼。你不要演苦旦,一出來卻嘻嘻哈哈的;你演的是皇帝,一出來卻毛手毛腳的,荒腔走板,這是在做什麼!演得最成功的,是近代的高僧弘一大師(李叔同),他是一位教育家、音樂家、書法家、金石家、戲劇家,風流也成家;但是,最後他出家。我們不說他有沒有開悟,他演什麼像什麼這一點,就值得我們恭敬,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效法,值得我們頂禮!

  但是我們聽到的佛教,好像不是這樣。在職業場所也設個佛堂,在那敲打唱念,我看這樣不對吧?「經」者,徑也,是要去實踐的;要能夠將學過的正法,正念正知,在不同時空、面對不同人事物時,展現在我們的身口意行,如實、如理、如分,這才是居士學佛所應該追求的。

  大家知道,我們淨心所開的佛法課程,內容多元,包括北傳、南傳與藏傳都有。但是,作為一個佛教徒,如果對佛教思想的演變不了解,很容易就落入「見樹不見林」的管見,於是,學南傳的,說南傳好;學北傳的,說北傳好;學藏傳的,說藏傳好。但對於佛法的內容,佛法的特質,學佛的目標,佛教的關懷與淨化、研究方法與實踐德目,卻悉皆不知!這美其名是一門深入,其實什麼都不知道,好壞不知道,方便究竟不知道,我稱之為一門「陷入」!

  一有了這種先入為主的宗派觀念,只要與自己一向信受的經典、師長、同參道友不同的,就無法接受,取一滴水而棄整個大海,這樣豈不是太可惜了?《楞嚴經》裡頭這樣講:選擇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這比較文謅謅,用臺語來講就押韻了:「會曉修行的修一天,恰贏(勿+會)曉修行的修一世人。」目標不正確、見解不正確、方法不正確,你很認真用功修行,修了三十年,正好錯誤三十年;你很認真度眾生,度了三十萬人,正好誤導三十萬人!豈可不慎!

  「佛法是一味同源的,也是多方適應的。在適應不同民族,不同環境,不同時代中,發展為似乎非常不同的形態。」 但這非常不同形態的佛法,確乎代表了佛法世諦流布的不同樣貌。

  印度佛教,依印順導師三期的分法,可分作:「佛法」時期、「大乘佛法」時期、「秘密大乘佛法」時期。若從其對外的傳播而至今流行於世的三大語系佛教來看,則可分為南傳佛教、北傳佛教與藏傳佛教。

(一)南傳佛教:是阿育王時代,派遣王子出家的摩哂陀長老傳入錫蘭(今斯里蘭卡)的,乃巴利文系佛教;由於是從印度往南方傳的,所以稱為南傳佛教。雖然此系保持了原始佛教的傳統,也擁有保存最完整的巴利聖典;可是他們所傳的,就僅止於「佛法」時期上座分別說系的赤銅鍱部一系。之後又傳到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

(二)北傳佛教:是指傳入中國的漢文系佛教而言,又稱為漢傳佛教,日後又從中國傳入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傳播途徑,一由陸路,從西北印度經中亞傳入,一由南方海路傳入。佛法初傳中國,嗣後又於中國流行宏通的,是「大乘佛法」:一以「性空」為本,兼弘大小乘(相當於初期大乘);一以「真常」為本,專弘一大乘(相當於後期大乘)。 然而聖典的傳譯,卻涵蓋「佛法」時期的聲聞三藏,以及晚後發展的「秘密大乘佛法」的密典,內容豐富。

(三)藏傳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的,稱為藏傳佛教,這主要是「秘密大乘佛法」,一般稱為密宗、密教。唐玄宗時,善無畏、金剛智、不空(被稱為「開元三大士」)先後來華,傳譯了大量密典,稱為唐密。經入唐求法的最澄、空海二師傳入日本,則稱台密(天台密教)、東密。唐密後來因武宗滅法及戰亂而失傳。

釋尊之本懷,雖受時代、根性所限,而有其適應,但是依離欲梵行,成解脫果,大抵淳樸、平實、深簡!佛涅槃後,佛弟子在對佛的永恆懷念中,因釋尊本生菩薩大行的漸漸傳出,而激發其發心學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即大乘佛教興起。然對一般凡夫而言,菩薩道太深、太廣,長在生死自利利他、難行能行的,畢竟少數;為了多數怕空、畏無我的怯懦眾生,佛教不得不發展廣大的易行方便,以應世求,因而與印度神教漸行漸近。

及至「秘密大乘佛法」,更融攝了印度教大部的信行儀軌,將「佛法」時期,佛陀向所反對的咒術、火供(護摩)、占卜、觀星宿等等都含容進來,連鬼神等低級天,都一變而成了大菩薩!重信仰(依人不依法,信上師達於極致),重儀軌(壇場、法器),主神祕(上師秘密傳授),重修行──依三密相應(手結印契、口誦真言、觀自身是佛),修天色身。到了無上瑜伽,甚至主張淫欲為道,在欲樂中成佛,佛教至此可謂徹底的俗化、神化!──這與釋尊之本教,相差何止千萬里!

  印順導師曾譬喻「印度佛教的興起,發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自童真、少壯而衰老。」我深深覺得,印度佛教的興衰,亦如一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為了得到肯定與認同,而終至失去他的本真!發展與適應誠屬必要,但為此竟忘失自己所以超勝世間的特質,自毀其立足之地,這,多麼值得現代的佛弟子惕勵省思!現今佛教徒最欠缺的,無疑是對佛教思想史的了解,所以人家說對就對,說不對就不對,缺乏擇法能力,這是一個隱憂!

  《佛法十講》,我二十幾年前講過,今天有這個機會重講,又將講綱整個重新改寫,所以與過去講的內容不同。我是想站在整體佛教的立腳點,來作一個宏觀的介紹,而不是站在一宗一派,來講宗派的內容與特色。這樣,我相信無論初學、久學,都能得到法益,也比較不會走冤枉路。要不然人家說淨心文教基金會開了佛法課,你想來聽。說七點開始上課,你五點就來,結果,淨心在哪裡呢?聽說在屏東呢!就到屏東分館去了,結果那裡的課並不是我講的,目標弄錯,那就很冤枉!

  以下我就從佛法的根本內容,佛法的目的,佛法的教育,佛法的基本原理,佛法的特質,佛法的綱要,佛法的實踐德目,學佛行儀,大小乘的差別,修學佛法的道次第,分十個講次來講。你們聽了以後,就比較能提綱挈領地掌握整體佛法。對初學者而言,這可以減省不少時間,不必像瞎子摸象一般,摸到象腳,說像柱子;摸到耳朵,說像畚箕,……不必這樣。如果是久學的,你片段片段的了解,這十講聽完,正好可以融會貫通、觸類旁通,這是非常好的。

  最後,我要感謝三寶,感恩因緣的不可思議,讓我接觸了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使我縮短了至少十年的暗中摸索,今天就來回饋給大家!

 

 

第一講 佛法的根本內容──佛、法、僧三寶

 

一、前言

 

  有很多人學佛很久了,你問他什麼是佛法的根本內容?他不知道,就隨便說,今晚你們聽一聽就知道,是佛、法、僧三寶。佛寶、法寶、僧寶,就是佛法的根本內容。

  佛法的根本內容之中,最主要而根本的,是法,我奉勸各位同學,如果想進修,可以自行參閱印順導師《妙雲集》當中的《佛法概論》第一章〈法與法的創覺者及奉行者〉。導師是將法排在前面,因為沒有法,沒有真理,我們的教主不會成佛;佛之所以為佛,是因為證到法,所以法排在前面。出家的僧伽是弟子,是追隨佛的腳步,去研究法,信仰法,了解法,體驗法,實證法。一個是法的創覺者,一個是法的奉行者,所以是以法為中心。一般都是「依人不依法」,這也是藏傳佛教的特色;對或不對,你們自己去思考。佛陀教我們的是「依法不依人」,切莫忘記!

  以下我就分三點來介紹本講:一、三寶的類別;二、三寶的內涵;最後才作總結:佛、法、僧三寶是佛法的根本內容。

 

二、三寶的類別

            佛──覺智

(一) 一體三寶   法──真理

           僧──理智和合

  我們信仰的根本是法,不是佛,這個觀念你們有的人可能沒聽過。我們是信法,不是信佛;我們是學佛、信法──相信真理,學佛去覺證真理,按照真理作為我們的本分去實踐。所以,佛是覺者──覺智,法是真理,真理是常遍的軌律、法則,具有本然性(法性)、安定性(法住),和普遍性(法界),所以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法──真理,不是佛或任何人創造的;創造的稱為有為法,有為法必然有生(生起)、住(安住)、異(變異)、滅(消滅)四相(或說生、住異、滅三相),也就是人為的。真理普遍存在世間,不屬任何人,所以他沒有標籤;但若沒有釋迦牟尼佛覺證他,沒有佛為我們介紹,我們也不知道法的存在,所以說佛是創覺者。佛的法,就稱為佛法,這個常遍的法則,從時間來講,超越過去、現在、未來,亙古今而不易;從空間來講,遍十方界而無有例外。很多人也都說他講的是真理,但事實上與真理還有一段距離,這我們之後會慢慢解釋。

  僧saMgha,是理智和合者,也就是以智慧(智)覺證真理(理)者,所以稱為和合──理智和合、事理和合,獨處和共處能夠和合、合一,這樣就稱為saMgha僧。我們假使覺證了真理,「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那我們就是佛,就是覺智。我們所行的是真理,我們所知、所行的都一致,這樣就稱為僧;集佛法僧三寶於一身,就稱為一體三寶,也就是理體上的三寶。

  任何人,只要具備了成佛的因緣條件,就成佛,所以人人有分,無論在家、出家,無論男女、老幼,無論種族、階級。如果說一定要轉女成男,才會成佛,你就知道那是他自己講的,不是佛法,是大男人的沙文主義;「道器平等」,才是佛說。

            佛──釋尊

(二) 化相三寶   法──緣起、四諦等

            僧──佛弟子凡聖眾

  釋迦佛住世時的三寶,稱作化相三寶。那時的佛寶,是指釋尊,釋迦牟尼佛;如南傳佛教國家的佛像,就全是釋迦牟尼佛。要辨別是不是釋迦佛很簡單,通常不是說法印、施無畏印,就是觸地印(又稱為降魔印);尤以觸地印最為常見:佛的左手置於盤腿上,右手從膝蓋下垂,指尖接觸地面──以現代的語彙來講,這是釋迦佛的正字標記。我和一些居士去泰國,看過不少佛像,有緬甸的、泰國的、寮國的、印尼的,每一個國家塑出來的都不一樣,中國的是中國臉,臺灣的是臺灣臉,緬甸的佛像塑得就跟原住民一樣,充滿區域特色。可見,真的是隨自己的心去造像;但是看手印和持物,就可以分辨是哪一尊佛。所以你們去到南傳佛教國家,可不要說這一尊是釋迦佛,那一尊可能是別的佛,這樣就外行了!

  化相三寶的法寶,是緣起、四諦等。緣起,就是十二支緣起;四諦,是苦、集、滅、道;等,是等及其他三十七助道品。

  察果知因,向為一切知識與宗教發展的動能,只是他們所找到的因,往往不是邪因,就是非因計因。佛法,是以有情──人類為中心的,所以必然要論究到有情本身及所依的世間。不是宿命論,不是尊祐論(創造論),不是祖承論,更不是無因論,佛法是以因緣為立義大本的,尤其重於人類思想與行為間的因果律,所以佛教不同於一般科哲學和宗教的特質,就是緣起論。法,最主要即指緣起,緣起極無自性、緣起無我,這是釋尊最初的教說。

  緣起表現在時間,一定無常;表現在空間,一定不是單獨存在的(是眾緣和合),所以無我(我是自在、常恆、獨有義);在當下直觀,則是無生,從而開展出三法印──無常、無我、無生,涅槃寂靜就是無生。早期釋尊對弟子的教授,就是由觀緣起故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我所,無我、我所故無生,而證涅槃解脫。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這就是釋尊初轉法輪所開示的四聖諦。苦,是世間的現實(果);集,是苦的原因,主要是愛與見,一是情感上的,一是思想上的錯誤,這(苦與集)是世間因果。痛苦的原因是可以消滅的,苦集消滅就解脫自在(果);但是要滅苦集,必須修道(因),這(滅與道)是出世間因果。

  所以緣起包括二門:一是流轉門,一是還滅門,我們如果不了解緣起無自性,認為有自性,認為有一個單獨存在、可以主宰、常恆不變易的我,那就起惑、造業,造業就受苦輪迴。受苦輪迴又不知造業在前、受苦在後,於是更迷惑,恨天怨地,罵這罵那的,更造業;更造業又更受苦,更受苦又更輪迴,那就生滅流轉、輪迴無已。

  假使你知道緣起無自性,已經造了業因,那就坦然接受、勇於面對。知道緣起性空,業性本空,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就打破,那麼,無無明,因為無明而產生的錯誤言行就沒有。沒有錯誤的言行,不再造業,就沒有痛苦,也就不再輪迴,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這是還滅門。生死流轉與還滅解脫,其實不是兩件事,是一件事的兩面觀,從如何而有生死輪迴(「此生故彼生」)反轉,「此滅故彼滅」,即是還滅解脫。

  化相三寶的僧寶,是佛弟子和凡聖眾,不論他有沒有開悟、有沒有證果。記得我在講《華雨集》第三冊,講到釋尊晚年,提婆達多的破僧事件,以及釋尊滅度後,為了結集經律,迦葉尊者、優波離尊者所領導的僧伽,對阿難的種種留難。有個學生就對我說:「師父,大迦葉和優波離尊者不是都證阿羅漢了嗎?怎麼表現出來跟一般凡夫沒兩樣呢?」

  我們要注意到:阿羅漢是斷煩惱,習氣未斷的,換句話說,他是無心造惡了,但他的行事風格還是深受習氣影響,未臻圓滿,不能與佛相提並論。我們切莫妄生分別:這是賢聖僧,那是凡夫僧,其實,我們這愚痴無聞凡夫,連多聞聖弟子的一點點邊都搆不上呢!

           佛──佛像,包括一切雕塑的形像

  (三)住持三寶  法──經律論三藏及古今大德法義

           僧──出家眾,具戒法儀象者

  釋迦佛滅度以後的三寶,稱為住持三寶。佛教所注重的,不是化相三寶,因為我們的福報不夠,遇不上。佛陀住世,我們還在太空漫遊呢!佛陀滅度,我們才出世,很可憐!幸而佛的法留存下來,也還有僧寶在人間,所以佛涅槃後的三寶,稱為住持三寶,或是事相三寶。

  住持三寶的佛寶,指的是佛像,包括一切雕刻(木刻、石刻)、雕塑(泥塑、銅塑)、紙畫等等一切形像。我們禮佛,不是拜那個石頭,不是拜那個銅像,也不是拜那張紙;而是面對佛像,憶念起佛的慈悲、智慧、願力,感恩佛將所證的真理宣說出來,救脫眾生離苦得樂。就如同宇宙中充滿電,我們卻不會用,有人發現了電,教給我們,我們才會使用。

  所以很多人外行,到大殿禮佛,一定要正對著佛像拜,好像這樣佛陀才看得到他似的,這就不了解法。日本佛教更有意思,他們禮佛有一派是先敲鐘再拜,另一派是先擊掌三下再拜,好似在對裡頭的佛陀說:我來了!我在拜了!這很有意思!你如果知道佛的法身無所不遍,每一個地方都有佛,只是我們的境界不夠,去到廁所,不會想禮佛;去到飯廳,不會想睡覺;去到大殿(或佛堂),在那種氛圍下,心自然沉靜下來,想要禮佛。

  有人說:聽經、看經不可以躺著,躺著不恭敬!用虔誠恭敬的心來聽經、看經固然不錯,但我脊椎摔斷,沒辦法坐,只能躺著,難道也不能看嗎?我工作一天累癱了,靠在躺椅上,看個電視弘法也不行嗎?如果在這種場合,就真的不行啦!大眾在這裡,你躺在那裡,的確不雅!有的人說:你躺著看經,比現在低,來世會生作蛇哦!這是不懂佛法,又亂講一通啦!

  住持三寶的法寶,是經律論三藏,以及古今大德法義。經藏、律藏、論藏,以及歷代高僧大德他們所體驗,所寫出來的論述、著作,只要合乎三法印,或是緣起無自性的都屬之。

  住持三寶的僧寶,是出家眾,具戒法儀象者;無論開悟與否,只要他現出家相,又受了具足戒就是。不是剃了髮,就叫出家呢!那這樣,當兵把頭髮剃掉,也算出家了?出家真正的意涵是:拋棄財物、名利、情感的私有獨佔,過著出世的生活,也就是超越世間的名、利、情,為心靈的提升、淨化,而過著佛化的新生活,不是離棄世間。

  但一般人很奇怪,多數眼高於頂,只看上,不看下。所以遇到這種人,我都會說:注意!注意!前面有水溝,旁邊有鐵板,會踢到。見了人,往往就先甸甸他的分量,看看多重,或者有沒有光環?要是分量不夠、沒有光環,你講的即使事實,他都聽不進去。

  很多人都說:我要去找哪一位聖僧。

  「哪一位有沒有開悟?」很多人這樣問。

  我都會反問他:「你開悟了沒有?」

  他說:「沒有哩!」

  我說:「很抱歉!我也沒有開悟。你要找開悟的,不曉得是腦袋瓜比較大,或者多長一隻眼睛,或者耳朵比較大的?」可別「願面(gam7 bin7)看作福相」,自己不具條件,卻只想找開悟的大德;只怕遇到真正的大德,你都有眼不識呢!

  我們自己思考看看,我們初入佛門,是不是都由高僧大德,開悟證果的聖者介紹?不是嘛!假使每一個人都要找到開悟證果的人,才要拜他為師,我看這樣,三寶的門恐怕永遠沒有機會進來。換句話說,如果要忠孝仁義禮智信樣樣具備,才有資格當老師,你才要跟他學,我想我們連幼稚園都沒有機會讀,因為這種老師太少了!都是教學相長,只要他的優點勝過缺點就可以,所以「觀德莫觀失」。 以上所說,是三寶的類別。(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➊為適應時代教化環境與政治環境之變遷,太虛大師主張出家、在家二眾亦應組織教團。出家者為「佛教住持僧」,在家者為「佛教正信會」,兩部聯合起來,才能代表佛教,住持佛法,而不為社會人士摧殘破壞(〈建設適應時代之中國佛教〉,《大虛大師全書》第十編學行通論,第35冊,頁1∼5)。大師並且編有佛教團體事義表,載明佛教正信會之入出會條件及護法內容、綱目(〈整理僧伽制度論〉,《太虛大師全書》第九編制議僧制,第33冊,頁64附表乙)。

印順導師對在家佛教團體的看法與立場,請參見〈建設在家佛教的方針〉,《教制教典與教學》,頁81∼93;〈為居士說居士法〉,《佛法是救世之光》,頁239∼242;以及〈〈印順法師對大乘起源的思考〉讀後〉,《永光集》,頁213∼219。
➋《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原文為:「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大正藏》第19冊,頁123上)這是佛示阿難若能於六根之中,了悟耳根為圓通本根,但依耳根而修,即可逆彼生死業流,解結脫纏;其與依不圓根而修之遲速不同,幾有日劫相倍之勢。道師父慣以圓根與不圓根,來譬喻選擇正確的修行方法,較諸錯誤的修行方法,其結果亦事半而功倍。
➌印順導師,〈漢譯聖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以佛法研究佛法》,頁261。
➍印順導師,〈中國佛教史略〉,《佛教史地考論》,頁2。
➎印順導師,〈序〉,《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頁3。
➏《雜阿含經》卷一二.二九六經,《大正藏》第2冊,頁84中。
《佛說稻芉經》謂:「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大正藏》第16冊,頁816下);《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 喻經》謂:「若見緣生即是見法,若見法即見佛」(《大正藏》第16冊,頁819上)。導師書中常作「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應是取其義而說。
➑《雜阿含經》卷二.五三經,《大正藏》第2冊,頁12下。
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藏》第8冊,頁849下。
➓印順導師,〈聞法趣入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