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4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二)

釋傳道主講

 

第一講 佛法的根本內容──佛、法、僧三寶


  

三、三寶的內涵

  三寶的內涵就是佛、法、僧。佛是佛法的創覺者,法是佛法的重心所在,僧是佛法的奉行者,這講得很清楚了,以下就分別解說:
 (一)佛──佛法的創覺者
  1.覺苦覺樂覺中道
  我們知道,釋尊以覺苦而出家,他覺的是什麼苦?這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因為遊四城門,見老病死之苦、出家修行之樂,而萌生厭世出家之念。遊四城門不一定是事實啦!怎麼可能當一個太子不知道世人會病、會老、會死?這太離譜了!
  他們基督教的教會公報就這樣說:佛教的教主很笨呢!看到老人,還問人家:「那是什麼?」連老人都不知道,要別人告訴他:「那是老人。」「那我會不會老?」「會哦!也是會老哦!」他嚇壞了!看到病人,又問:「那是什麼?」連病人都不知道!看到死人,他連人死了都不知道!看到出家人,他也不知道那是出家人。注意:印順導師提供我們一個思考:「此不必視為事實,要為熟聞塵世可厭,解脫為樂而出家。遊觀云云,特象徵其內心之感悟而已!」
11所以遊四城門之說,實應看作他思考人生的過程。
  真正講起來,促發釋尊出家的動機是觀春耕,他看到農夫打著赤膊在那耕種,風吹日曬、勞乏終日,卻不得溫飽;牛被鞭打,血滴落土中,土裡翻出的蟲,又被鳥兒啄食。由生物鏈的弱肉強食,感到眾生的苦迫與社會的不平等,在在需要救濟;然在政治上他卻無可為,因此決意出家,踏上尋求解脫人生大苦之路。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素來講究平等,都是被統治壓迫者,要求與統治壓迫者平等;然而二千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卻是以統治階級要求被統治者與他平等,這在歷史上,如何值得大書特書!
  「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
12這「為身忘世間」的「身」,就是我;為我忘世,決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忘卻我所有的世間,勘破以自我為中心的這個自我,從現在開始,不再以自我的立場來看世間,這才能真正的理解世間、救護世間。從釋尊成佛以後,過著遊化人間,苦口婆心教化人類的事實,就能夠明白釋尊出家的真義。
  在出家修學的過程,釋尊又有一番新的體悟,原來印度當時的新沙門團,主要是修定樂與苦行,他先拜外道老師習定,修初禪、二禪、三禪至四禪,到達忘我的境界;甚至無所有定、非想非非想處定,他都修過。
  他的老師說:「我可以分半座,讓你當副教授了。」他不願意。
  「要不然我退休,你來當教授。」他還是不肯,因為他內心清楚地知道:這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
  在定中修到忘我的境界,忘我知道嗎?忘了我是誰!像道家喜歡借酒麻醉自己,說一醉解千愁,這是暫時忘我了;但是酒醒了,事情還是沒解決。詩人、文學家、畫家也如此,說喝了酒,寫出來、畫出來的作品才會忘掉匠氣,這也是暫時忘我,忘掉技法,然卻只是曇花一現的超越,不是真功夫!修定也如此,定樂固然勝過世俗的快樂,可是出定以後,和現實人間一接觸,不如意的事照樣帶來苦痛,所以這不徹底。
  之後,釋尊又修苦行。以苦行刻苦自己,這在情欲的制約來講,有他的效果;但是過了頭,是不得利益的。釋尊當時修苦行修到日食一麻一麥,瘦到皮包骨,要摸肚子竟然摸到脊椎骨,算得上是「排骨公會」的始祖了,但他慢慢覺察到,這還是不能得解脫!因為餓到沒力氣,既不能作惡,也不能修善;一旦吃飽穿暖,飽暖思淫欲,就又犯了!所以一定要打破自我,生死煩惱的根源就是「我」──我見、我愛,所以釋尊是覺苦覺樂覺中道,否定了定樂與苦行,以敏銳的智慧,從中道的緣起觀,來完成圓滿的正覺。「釋尊的正覺,是從己及人而推及世間,徹悟自他、心物的中道。深徹的慧照中,充滿了同情的慈悲。」
13
  2.即人成佛
  基督教的教會公報還這樣講,他說:釋迦佛是很偉大,像耶穌基督那麼偉大,可惜他是人,不是神,所以他也會生老病死。我說:幸好我們的教主是人,不是神,也不是鬼。如果是神,神講的話,叫做神話;鬼講的話,叫做鬼話;我們的教主是人,而且是正常的人、覺悟的人,他講的是人話,所以我們都聽得懂,又可以依之修行。他是將人性昇華淨化到圓滿而成佛,我們如果將人性昇華淨化到圓滿,我們同樣可以成佛,這一點是多麼光榮,你知道嗎?你不要聽到這樣,反而失去自信了。
  請記住:我們的教主是即人成佛的。佛是人間的覺者,佛教是佛在人間的覺化教育;而且,不僅釋迦佛生在人間、在人間成佛,他又推廣到過去、未來諸佛,也都在人間成佛,這個意義就擴大了!如《增一阿含經.等見品》說:「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14
  釋迦佛是生在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太子,這是歷史上的事實。這就要提出兩個概念:歷史人物與宗教人物,歷史人物是你信他、不信他,他都存在;宗教人物是你信他,他才存在,不信他,也沒有罪過。所以,釋迦佛,是歷史人物;阿彌陀佛,是宗教人物。耶穌基督,是歷史人物;上帝,是宗教人物。換句話說,在我們地球上沒有「註冊」過、不曾出現過的,就說是宗教人物。
  我們學佛,當先確立:佛是在人間自覺覺他,淨化圓滿而成佛的正見,佛性即人性的淨化究竟。佛性是什麼呢?這裡說的佛性,是指「佛的性德」
15而言,即人可以成佛,可見在人類的特性中,必有「可以引發而向佛的可能性」,16這就要說到人類不同於他道眾生,甚至勝過諸天的三種特勝,一般心理學上,稱作知(認知)、情(情感)、意(意志),佛法稱為憶念勝、梵行勝、勤勇勝。
  人類超勝一切動物的特色,生物學、演化論講了很多,依佛經說,第一是憶念勝:人能夠思惟分別一切,而且有記憶的能力可以將知識文明,用語言文字記錄下來,留傳給下一代,不像其他動物只是基因的遺傳。我看動物的憶念能力很差,你知道松鼠都吃松果,松果到冬天就沒了,所以牠會預先儲藏,一次採很多,全咬下來,再撿去埋起來,埋了一堆,等冬天再挖出來吃。但是到冬天,牠常常找不到,常常忘了藏在哪裡;好在牠埋了很多,所以偶爾還是可以找到幾個。我們人當然也有東西放了以後找不到的,那就要小心失憶症、失智症找上門!憶念勝加以深化、淨化,就是菩薩行三綱要的智慧;儒家三達德的智,略近於此。
  第二、梵行勝:梵行就是清淨行,能離惡向善而達於清淨,這需要道德的自覺,也就是慚愧心。因為有慚愧心,人類社會因此而能建立合宜的倫常關係;因為有慚愧心,所以人類能夠在尊重真理、尊重自己、尊重世間(輿論)的驅使下,將情感昇華淨化,以智化情、以智導行,甚至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都可以,其他動物就沒有這種特性。將梵行勝深化、淨化,就是菩薩行三綱要的慈悲;三達德的仁,略近於此。
  第三、勤勇勝:是不達目標,絕不中輟的堅毅;這也唯有人類,才能自主地為了追求理想而忍苦忍難。「信為欲依,欲為勤依」,
17精勤勇猛的毅力,定來自為達某種目標的願欲,而此願欲亦必基於某一信念而來,所以將勤勇勝深化、淨化,即成菩薩行三綱要的信願;儒家三達德的勇,略近於此。
 

                 智德 ← 智慧 ← 智 ← 憶念勝(知)
  佛:具三德圓滿十力四無畏   恩德 ← 慈悲 ← 仁 ← 梵行勝(情)  人類的三特勝
                 斷德 ← 信願 ← 勇 ← 勇猛勝(意)
 

  如上表所列,將人類的三特勝加以提升,就是儒家的三達德──智、仁、勇。但是,有智、仁、勇夠了嗎?不,那還有一個「我」,我有智、仁、勇,自不容許別人有智、仁、勇。一切道德,只要不脫自我中心的立場,終究帶來煩惱與輪迴,所以又加以淨化成無我相應的智慧、無我相應的慈悲、無我相應的信願,此即修學菩薩行的三大宗要(信願菩提心、大悲心、空無我慧),依此三要遍學一切法門到達終極完成,即圓成佛的智德、恩德、斷德。
  釋尊是人,與一般人同樣在世間生老病死、飲食起居;但他的證覺緣起法性(空性),卻讓他有著超越凡常的佛性。一般人對於現實,常常是不滿意的:不喜歡的人,常常要在一起;不喜歡的東西,常常會出現;不喜歡的事情,常常要面對。不滿現實,卻離不開現實;想要超脫,卻不得真正的超脫,這世間盡多無可奈何!但釋尊的即人成佛,卻將無奈的現實與崇高的超脫和諧合一,即現實而超脫,在超脫中又無礙於現實的一切;足見成佛只是將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深化到極致,又淨化到究極圓滿,如此而已!不是像其他宗教的教主說:信我者永生,不信我者永火;你如果想和我一樣,那是造反,就讓你下地獄去!佛教不是,佛說人人可以即人成佛,甚至達到與一切眾生共成佛道的結論。
  3.自覺與覺他
  我們知道,釋尊之所以成佛,並不因為他是太子,或出家跟外道學定,或苦行六年。如果是那樣,我們就沒機會了!佛的弟子阿羅漢,佛為了鼓勵他們的信心,就說:我也是阿羅漢。其實才不是呢!到後來,有的就跩起來了,囂擺(hiau1 pai1)起來了!說我是阿羅漢,「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我不用學了!釋迦佛提出幾項,他就不知道了,到底還未淨化究竟,這才激發他們「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不淨」
18,而更往上升進。
  例如有一人說要出家,適巧釋尊出門教化,不在精舍。他心想:既然世尊不在,那我去拜舍利弗為師好了。沒想到舍利弗入定一觀察,這人不但過去生沒有種過善根,甚至五百世以來都沒說過一句好話、做過一件好事,「你不能出家!你沒有善根!」舍利弗因此拒絕度他。
  被舍利弗拒絕後,他就轉向其他比丘求度,但也一概被拒絕了,他們的理由是:連尊者舍利弗都不肯度你了,你生生世世以來一定犯了某種過惡,我們當然也不能度你出家了!
  他求度無門,忍不住在精舍前哭了起來:「四種姓都可以出家,我到底造了什麼罪惡,竟沒有人肯度我出家?」
  釋尊知此,就現身安慰他,聽許他出家。稍後並在大眾中問舍利弗何以不度他出家?舍利弗自然據他的觀察如實回覆,釋尊就對舍利弗及諸比丘說:「我所能觀察到的善根極為微細,這不是你們阿羅漢所能見的,你們阿羅漢只能知五百世;但在無量的五百世、五百世……以前,他因家貧入山撿取柴薪,卻被老虎所逼。正當他滿心怖畏之時,很虔誠地念了一句『南無佛』(歸依佛,歸敬佛),因為這個種子而種下了解脫因。」
  聽了釋尊所言,婆伽婆就度他出家,釋尊並且親自教化他,不久便證得了阿羅漢果。他所以能如此,一方面固然是久遠世以前種下的善根,在這一生成熟;加以眾比丘笑他宿世以來未種善根,更因此激發了他的慚愧心、精進心,和為法、為道的心,使他比別人更用功、更勇猛精進,這才是他速得果證的最主要動力。
19其他那些還沒證果和證阿羅漢果的弟子,就覺得很慚愧,可見阿羅漢還是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淨。
  釋尊在菩提樹下,創覺緣起法性,證得無上解脫,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正覺緣起法性空寂,即是佛的法身。聖弟子聽聞佛的音聲言教而解脫,所以稱為聲聞;雖然與佛同稱阿羅漢,卻沒有稱為佛的,所以我們應重視釋尊的創覺性。佛以先覺覺化後覺的弟子,弟子誰能與佛同證緣起法性空寂,也就能見佛法身,所以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這個因緣是這樣的:有一年,釋尊上升忉利天安居三月,並為母說法,當他回返閻浮提時,眾弟子十分想念,就相偕前往迎接。須菩提本來也猶豫著要不要與大眾同去,但他記起佛常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法身,方為真正見佛。」就打消此念,兀自在石窟中修空觀。
  蓮華色比丘尼為了第一個見佛,就化現作轉輪聖王,因而得到眾人的禮讓。他來到佛前,頂禮釋尊,就撒嬌地說:「世尊!我第一個見到您老人家!」∼以現代的語彙來講就是這樣。
  釋尊說:「不!你不是最初見我之人,須菩提才是!」大家四下一看,就只有須菩提沒來,釋尊這才說:「須菩提見諸法空,即為見佛法身,此乃諸供養中的最上供養,而非見我生身,頂禮致敬!」
20因為這個因緣,所以釋尊推許須菩提「先見我身」。
  所以我們學佛可得好好學哦!你不要出國去,就看哪一個人沒來送機;回國,又看哪一個人沒來接機,沒來的就列入「黑名單」,這就麻煩了!佛是這樣講的:那些在他的崗位上、本分上認真在修、在做的,那才「雋」(「雋」是「讚」的本字)!才是真見我身!佛陀在世教他,他不聽;等佛滅度了,才呼天搶地,那多餘的嘛!
  從「見佛法身」進一步引申,就要講到「法身常在」的論題。《遺教經》上這樣說:「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21導師說得剴切:
 

法身的是否常在,依佛弟子的行踐而定。有精勤的實行者,就有現覺法性者,有能見佛陀的所以為佛陀者,法身也就因此而實現在人間。佛法的不斷流行,有不斷的勤行者,法身這才常在人間而不滅。「法身常在」的論題,是何等深刻、正確而有力!22
 

  為了令法身常在──正法久住,不致如過去佛那樣人去法滅,為弟子組織如法的僧團是絕對必要的,釋尊因此依法攝僧,將住持佛法的重責大任交託在和樂清淨的僧團中,這和樂清淨的僧團,即是佛的慧命所寄。
  有一次,釋尊的姨母瞿曇彌•大愛道比丘尼,供養佛一件金縷袈裟,佛沒有接受,卻對他說:「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亦供養眾。」
23意思是說:我是僧團的一分子,你供養比丘僧,就等於供養我。佛可不是說:我是僧團的領導者,把最好的都拿來供養我哦!


這「佛在僧數」的論題,表示僧團是佛陀慧命的擴展與延續。毘奈耶中說:有如法的和合僧,這世間就有佛法。這可見,不但「僧在即佛在」,而且是「僧在即法在」。這一點,不但證實釋尊的重視大眾,更了解佛法的解脫,不是個人的隱遁,反而在集團中。24
 

  這個觀念,佛教界講戒律的,從中國大陸來到臺灣,我還不曾聽過。都是講個人、講禁忌,在乎的是去廁所(淨房)要換鞋子,出來要洗淨洗幾次,都是講這些;不講在團體中與大眾共處,該如何和合清淨。這一點很重要哦!一般都重偶像式的個人崇拜,一切以個人為準,所以我都會問他們:「你們上師講的,如果和佛陀經、律、論講的不一樣,你們信什麼?」「當然信我們上師嘍!」那是依「人」,不是依「法」。佛陀是說:你不要以為我是你的老師,我是你的親戚、尊長,我的道德好,告訴你的,你就信,不要這樣想!
  如《佛陀的啟示》一書,作者羅睺羅•化普樂就引經文中,佛陀對迦摩羅人的開示這樣說:


(迦摩羅人啊!)你們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據宗教典籍,也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單看事物的表象,也不可溺好由揣測而得的臆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們的導師。」迦摩羅人呀!只有在你自己確知某事是不善、錯誤、邪惡的時候,你才可以革除他們……而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你再信受奉行。25
 

  佛甚至要比丘們審查如來本身,這樣他才能充分相信他所追隨的師尊的真正價值。全世界各大宗教的教主,沒有人敢這樣講的,這太有自信了!也由此可證佛教之重知見(智慧)甚於重信仰,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
  接著,我們看底下這個印順導師繪製的圖表,
26來總和上說:佛陀是創覺者,他的所以成佛,是因為自覺正法,這個正法就是緣起無自性;誰能覺證此正法──緣起無自性,即能見佛法身,所以「見法即見佛」。有能見佛陀的所以為佛陀者,法身也就能常在世間。
  佛不但自覺正法,又以先覺覺後覺,將紹隆佛種的重任寄託在後覺者的僧伽中──覺他大眾。所以,有和樂清淨的僧團存在,這世間就有佛法;有如法修持的僧團,正法也就能久住世間,為人作依怙。


         自覺正法──見法即見佛──法身常在
佛陀(創覺者)  ………………紹隆佛種………………… (後覺者)僧伽
         覺他大眾──僧在即法在──正法久住

 

  末了,我們再舉導師在《成佛之道》中的偈頌,來讚歎佛寶功德:「智圓悲無極,斷障無餘習,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別。」27「智圓」,佛的智慧圓滿,不但覺了自己的這一生這一世,前生前世,無量生無量世,也覺了一切眾生及一切法,所以他能以無量的方便善巧覺化眾生。「悲無極」,他的慈悲深切,無所不用其極;父母、兄弟、夫妻、朋友的感情再怎麼好,都是有局限的。我們最愛的是誰,你們知道嗎?對!標準答案:自己!最愛的是自己。愛先生、妻兒,有一個大前提:他(她)愛我;他(她)如果不愛我,我就覺得他(她)不可愛;要不然就是他(她)從屬於我,否則就沒趣了!
  你們不相信,夫妻、父子看多愛對方,一發生地震,都是自己先跑出去嘛!第二念、第三念才想到:不行!我的誰還在裡頭,不回去救不行!這是標準的情本凡夫,佛是「等視眾生如羅睺羅」。他慈悲的恩德,眾生去到天堂,佛到天堂去度,他知道天堂的福報享盡,終究下墮;眾生墮到地獄,佛就到地獄去度;到畜生道,佛就投胎畜生道去度。
  釋迦菩薩的本生,就有一世生作一隻鸚鵡,一日,牠飛到別座山作客,這座山的百鳥畜獸,很難得的都彼此和睦、不相殘害。即便如此,鸚鵡還是決定暫住,不久就返回自己原住的山中。過了幾個月,客居的大山竟然失火了,而且四面都被火舌包圍,鸚鵡遙見此景,便飛入水中,將羽翅沾濕,再飛到空中抖落身上的水來滅火,如此往返再三。
天神看了,忍不住在一旁笑牠:「你這隻不知死活的鳥兒,真是愚痴至極!這千里之火,哪裡是你兩翅的水滴所能滅的呢?當心等一下自己變成烤鳥!」
  鸚鵡回答說:「我知道憑我一己之力,是滅不了火的。我曾經暫居此山,山中的百鳥畜獸都那麼仁善,與我情同兄弟,叫我怎能忍心見牠們在驚恐中被火燒而死呢?我是知其不可為而為,盡心力、隨因緣罷了!」
  天神聽了,被牠的至誠所感,就請龍王吸水,把火撲滅。
28
  又有一世,釋迦菩薩作忍辱仙人,名叫羼提婆羅。一日,他率五百弟子在山林中修忍辱行,正好迦梨王
29也帶領群臣、夫人、婇女入山遊觀,王因疲憊,稍事休息,夫人、婇女便自行在林中觀賞花樹。她們見羼提婆羅在樹下打坐,不覺生起信敬心,就為其散花,並坐在他面前,聽他說法。
  王一覺醒來,不見這些女伴,就與群臣四處找尋。當他看到夫人、婇女竟坐在一修道者面前,一時妒火中燒,就連珠炮似的詰問他:
  「你有沒有得四空定?有沒有得四無量心?有沒有得四禪定?」
  仙人一概回答:「沒有!」
  王更氣了:「那你在這裡修什麼行?」
  仙人回答說:「我修忍辱行。」
  王隨即拔劍要試他的功夫,先是斷他的雙手,而後又斷他的雙腳、耳鼻,仙人都面不改色,稱他修忍辱行。此時,突然天地震動,仙人的五百弟子飛升至空中問老師說:「老師身受如此割截之苦,忍辱之心還未忘失嗎?」
  仙人堅定地說:「忍辱之心未曾變易!」
  王一聽,滿是錯愕,雖然意識到自己可能剁到聖人,但他還是死不認錯地逼問仙人,如何證明他的忍辱?
  仙人坦蕩地說:「若我實忍,不生瞋恨,至誠不虛的話,就讓我的血變成乳,被割截的身體自動回復。」此言一出,身體果然馬上回復如故,王此時更是倍加驚恐,就趕緊向仙人懺罪。
  仙人正色地對他說:「你今日以女色汙衊我,以刀劍割截我,我安忍不動如地,待我日後成佛,定先以智慧之劍,斷你的貪瞋痴三毒作為回報。」
  偉哉!釋迦菩薩!果真,他成佛最先度的弟子憍陳如,就是王轉世的,憍陳如,意譯就是最初解,所以佛陀開的支票都兌現的。
30
  「斷障無餘習」,阿羅漢斷煩惱、餘習未斷,唯有佛,煩惱、習氣完全淨盡。如苦行第一的迦葉尊者,雖然證阿羅漢了,聽到大樹緊那羅王彈琴,他也是聞樂起舞呢!人家笑他,他說世間的音樂,他已不動心;但是對菩薩的天樂,他還沒辦法,這就是承認自己的習氣還在嘛!
  「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別」,不論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佛佛道同,每一尊佛的智德、恩德、斷德,三德悉皆圓滿,不是哪一尊比較高明,功力比較強。只是每一尊佛在因地所發的願,有通願、別願的不同,通願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弘誓願就如大學裡每一個人必修的共同學分;未圓滿,就不能成佛。
  別願就相當於術科,釋迦佛發一願,地藏菩薩發一願,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藥師佛發十二大願。你不要說多多益善呢!那這樣,你多發兩願,就比阿彌陀佛高明了?不是這樣的!是每一尊佛在因地修行,面對的時空背景、需要不同,所發的別願也就不同,比方當時這個事情沒有人做,他就發願去做。像釋迦佛就說: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那些牛頭班的學生,我來教!地藏菩薩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比牛頭班更牛頭的那些,我來教!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因為那裡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要考托福通過的優等生才能去,因此說「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別」。(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11.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頁19。
12.《增一阿含經》卷三一〈力品〉,《大正藏》第2冊,頁722下。
13.印順導師,〈法與法的創覺者及奉行者〉,《佛法概論》,頁13。
14.《增一阿含經》卷二六〈等見品〉,《大正藏》第2冊,頁694上。
15.印順導師,〈人性〉,《佛在人間》,頁96。
16.印順導師,〈人性〉,《佛在人間》,頁96。
17.《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上,《大正藏》第44冊,頁48中。
18.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56。
19.《大莊嚴經論》卷一〇,《大正藏》第4冊,頁311中∼312中。
20.《大智度論》卷一一,《大正藏》第25冊,頁137上。
21.《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正藏》第12冊,頁1112中。
22.印順導師,〈法與法的創覺者及奉行者〉,《佛法概論》,頁16。
23.《中阿含經》卷四七《瞿曇彌經》,《大正藏》第1冊,頁721下。
24.印順導師,〈法與法的創覺者及奉行者〉,《佛法概論》,頁17。
25.羅睺羅•化普樂,《佛陀的啟示》,頁5∼6。
26.印順導師,〈法與法的創覺者及奉行者〉,《佛法概論》,頁18。
27.印順導師,〈歸敬三寶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17∼19。
28.《舊雜譬喻經》卷上•三三經,《大正藏》第4冊,頁515上。
29.《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作「歌利王」,《大正藏》第8冊,頁750中。
30.《賢愚經》卷二•一二經〈羼提婆羅因緣品第十二〉,《大正藏》第4冊,頁359下∼360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