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7.1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十三)

釋傳道主講

 

第五講 佛法的特質──緣起中道正見


一、 緣起的定義:「此故彼」

   依緣起而有的生死流轉,佛陀曾講到「緣起」與「緣生」二詞。這兩者的內容相同,差別在哪裡呢?「緣生」是因緣已經生,指事物存在的現象;「緣起」,是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現象的原理、法則,所以一為事象,一為法則。好比水是淡而無味的,加了糖就變甜,加了鹽就變鹹,加了醋就變酸,三種都加,就酸酸鹹鹹又甜甜的。為什麼會這樣?所以然,就是因為他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本體性,所以因緣不同,結果必然不同。無論男女、老幼,無論膚色、種族,任何人來操作,都必然如此,沒有例外。
  所以,你知道具足什麼樣的因和緣,才能得到成功這個結果,你去掌握這些,就會成功。失敗、惹人嫌惡,是什麼樣的因和緣造成的,你了解這些,並且去改除這些,將惡的轉換成善的──只是轉換一下而已,一切就全然改觀,這很重要!
  
從緣起而緣生,約流轉門說,有兩個重要的意思,不可不知:
  
一、無明緣行到生緣老死,好像有時間前後的,但這不是直線的前後,螺旋式的前後,是如環無端的前後。經中說此十二支,主要即說明惑、業、苦三者的流轉無端。圖示如下:
 


  如將十二支緣起視作直線式的前後,那無明以前呢?是不是還有一個無明?又,老死以後呢?似乎變成有一個起始和一個終了了,但佛教是說生死無始、無始無終啊!就譬如時間,十二點是從一點來的,一點也是從十二點來的,哪一個才是開始啊?所以說如環之無端。我們不知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起煩惱的,因為從有生命以來不曾開悟,都在輪迴嘛!所以稱作「無始劫」。劫是劫波,是古印度的時間單位,無始的劫波就是指無限長的時間。
  佛教說一切煩惱都從無明生,就有人問了:那無明從哪裡生?無明就是上圖中的惑──煩惱,不明緣起無我的道理,叫做無明──這是印順導師的解說,這個定義最清楚。不明緣起無我的道理,不明緣起無自性,就叫做無明。無我,認為有我;執著有我,就有與我相對的他(人、眾生、壽者),這就起惑,以自我為中心去分別我所愛與我所不愛,然後役使我們的身口意去造善業或惡業,利他或損他。
  造善業生在三善道,在那受生老病死苦,愛別離、怨憎會等苦,這是苦果;如果造惡業墮三惡道,那更苦!受苦在後,不知是自己造業在前,於是更迷惑,更怨天尤人!更迷惑就更造業,更造業又更受苦……,惑、業、苦,惑、業、苦,恰如環之無端,所以十二支緣起不能視作直線式的前後。
  記得有一年我應龍善寺之請,到虎尾煙毒勒戒所去為他們示範監獄布教,白天在勒戒所布教,晚上就在龍善寺舉辦佛學講座。住持師父很好意地告訴我:「師父啊!今晚有一位首席檢察官會來聽哦!他學問很好,也很認真研究佛法,之前有一位青年法師就被他問倒了,所以你要有心理準備。」
  我說:「好,他是提什麼問題問倒的?」
  他回答我:「就是問十二因緣啊!他問一切都從無明來,那無明從哪裡來?就被問倒了!」
  住持師父這樣好意告訴我,我很感謝;但是講座結束後,那位檢察官並沒有來問這個問題,因為我舉了一個慧忠國師與魚朝恩對答的故事為例,他應該已經了解了。
  我說:唐代宗時,魚朝恩掌理天下兵權,又得皇帝寵信,可謂權傾一時。有一回,代宗皇帝指著他對慧忠國師說:「朝恩也懂得些佛法,可以與國師論道!」此時,志得意滿的魚朝恩,就大剌剌地問國師說:「什麼是無明?無明從何而起?你告訴我!」
  慧忠國師並沒有正面回答他,只冷冷地道了一句:「佛法衰相於今現前了!」
  代宗不明所以,就問國師何以這麼說?
  國師說:「區區一個奴才也敢說他懂得佛法,還想來問難於我,這豈不是佛法的衰相現前嗎?」
  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聽得魚朝恩勃然大怒!
  國師馬上指著他道:「這就是無明,無明就從此處起!」➋
  禪師果真無比高明!這要換作是我們,可能就得講個半天了!所以十二因緣主要在說明惑、業、苦三者的流轉輪迴,但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終了。什麼時候才終了呢?與明(智)相應才終了,我們凡夫都是無明相應觸。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與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以及我們的心──根、境、識三和合觸之時,不知緣起無自性,不明緣起無我,所以就我愛、我貪、我瞋、我痴,喜歡的就要佔有、支配,不喜歡的就要排斥,甚至趕盡殺絕;如果與明相應,那就解脫!
  譬如工作,也不一定樣樣都由我們來做啊!別人能力比我們強,我們應該歡喜、感恩!我們就不必過勞死嘛!有別人來分擔工作,我們正好可以欣賞和學習啊!但一般人不是,「他能力怎麼可以比我強?」內心就五味雜陳了!
  大人講話,小孩子為什麼老在旁邊吵,你們知道嗎?當父母的如果不懂這種心理,就不及格呢!光是在那邊「不要吵!不要吵!」沒有用的!我是孩子王,我知道,那是為了引起父母親注意嘛!焦點不在我,所以就要引起你來關心我。你就偶爾把他叫過來身邊,跟他講個幾句,再跟大人聊幾句;等一下再跟他講個幾句,讓他參與,他就不會吵了!要不然就是叫他去拿個什麼東西,誇他!他就不會覺得一個人太無聊,你又可以多個幫手,好得很!你如果與明相應,就事事解脫,就覺得其樂融融,這是比較淺的解脫一些煩憂;真正的解脫,當然是要破我見,證無我!
  
二、依緣起而有的緣生(依緣起而存在的因緣所生的現象),佛法是在彼此關涉的和合中,前後相續的演變中去體會的(不是分段切割的)。這是組織的、流動的因果觀。這和合相續中的因果必然程序,與一般所說的──從豆生豆、從瓜生瓜的因果不同,佛沒有說無明緣生無明,而說無明為緣行。
  人是眾緣和合的有機體,佛從其前後延續的因果必然關係觀察起來,分別為十二支緣起,也就是將和合相續的人生分作過去、現在、未來,而作一一階段的說明。如由精卵和合而起情識的活動,就結成一新的生命。由識能執取名色,名色漸漸生長,直到眼耳鼻舌身意六入(六處)發展完成。有六處,對境就有六觸;如第三講所述,根據現代的研究,胎兒在母體內即能感知外境的變化,但整體而言,觸相還不大明顯,要等出生以後與外界接觸了,才有顯著的識觸。……
  如上所說的,稱為「分位緣起」,這是古德對於緣起因果常見的解說。單就現生的分位來看,雖然有識、名色、六入、……愛、取、有的階段不同,但這就好比社會學者將人類文明的歷史演變,畫分為若干時代,在遊牧時代有沒有人耕種啊?有哦!不過是以遊牧為主要。農業時代有沒有漁獵?也有哦!不過是以農業為主要。依此類推,工商業時代還是有農業,資訊時代同樣有農、工、商業,所以是依最明顯、凸出的特徵,來作為那個時代的代表。
  「緣起十二支也是這樣,名色階段也有識,六處中也有名色,每一階段都可以有(不一定有)其他的。不過從一一階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階段。這不過依人生和合相續發展中──佛法本來是依人而立的去說明不同的階段罷了。知道了這一點,佛法的因果觀,才會契合于組織的、流動的,即無常、無我的;否則容易流為庸俗的自性因果。」➌
  一般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真的是如此嗎?有一年的高中夏令營,我就問了臺北兩所明星高中的學生這個問題,他們不假思索地就回答:「對啊!」
  我說:「要是這麼淺易,我還用得著問你們嗎?枉費你們腦筋一流,卻不會思考!」
  我問他們是否種過芽菜?有的種過,有的沒種過。我說:「你們種豆是直接得到豆嗎?不是吧?一定要經過根、莖、葉、花、果的進程。所以豆子種下去,一定先發芽、抽根,誰說豆子種下去就得到豆子?這太簡略了!」
  又問他們:「為什麼豆子種下去會變化?」這他們就不知道了!佛教說是因為無自性的緣故;緣起的,所以無自性。因為無自性,所以種豆不一定得豆;猶如有因,不一定有果。種豆要能夠得豆,過程還需要緣(條件),就好比你去參加考試,就一定金榜題名嗎?也不一定嘛!這個因到果之間還需要一個緣,這個緣就是你要努力用功,而且不怯場。
  我們臺南就有一所明星高中的學生,第一名畢業的,結果連一所公立大學都沒考上,他們就怪罪地理風水,怪罪家裡有鬼,甚至家人還比賽誰看見的鬼多,這真是活見鬼了!可能恐怖片看太多了!
  後來校長請我去,這下我不暫時權充一下地理師都不行了!去到他家一看,差點沒暈倒,床鋪就擺在進門的入口處,「這樣怎麼進去?」說要脫鞋子。我問他們:「這是誰教的?」說是一位很「厲害」的地理師講的,還有一位行者也來「撨」(chhiau5,俗作「喬」)過方位。這真是匪夷所思呢!第一眼就覺得怪異又不合常情,我讓他們把床鋪推到角落去,窗邊擺書櫥和書桌,鋼琴擺在通風好、光線足的地方。他們看一看,說這樣好一點了!但是光這樣還不行呢!為了應眾生的心理需求,還得念幾句,加持一下。其實我念的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只不過我是念梵音,他們聽不懂而已,聽得懂效果就打折扣了!
  我對他的父母、師長說:「你們不要再給他壓力了!」從校長、老師、同學到父母、親友,一致認定他上第一志願臺大醫學院沒問題,這個無形卻龐大的壓力,反倒害得他表現失常。他不是不會哦!是答案填錯,第一題的答案填到第二題,第二題的答案填到第三題,……所以才沒考上的。我對他說:「你只管盡心盡力去準備,有沒有考上都沒有關係!」第二年他就如願考上了第一志願,所以一定要了解正確的因緣,不要胡亂怪罪!
  因為無自性,所以傻的不會永遠傻,聰明的也不會永遠聰明;好的可能變壞,壞的也可能變好。人家說哪一個人有福報,也不是永遠有福報呢!有福報如果不知惜福,一旦福報用盡,福消氣盡業現前,就很悽慘了!沒得吃的,沒得穿的,沒得住的,沒得用的。自認聰明的,如果驕傲、自滿,那也沒辦法再進步了!一個人如果謙虛又肯學習,那又不同!所以眼前的果報無論好壞,都不會永遠這樣。講一個比較淺顯的例子,我們不是吃過一餐就永遠飽,車子也不是加過一次油,就可以永遠開下去,一切都不斷在改變,這就讓我們有學習的機會,有翻轉的機會!
  以我自己來講,家師開證上人就常常警醒我:「你啊福報有限,業障深重!」我也這麼相信,正因為自己的不大有福報,不大有人緣,所以我努力培養福報和人緣。只要有空,身體又許可,有人請我講課,我是不會拒絕的!他們形容我是「超級金剛」,我說我是「拚命三郎」!說實話,這一點我還是從印順導師那裡學來的。
  有一年,文建會的朋友去拜訪導師,導師精神奕奕地談了好久,可以想見當眾人離去以後,他老人家一定累癱了!朋友有東西忘了拿,又折回去,正巧看到導師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從極度疲累到迅速回復神采的一幕。這位朋友告訴我,以他自己當時四十幾歲的壯年,如果身體這麼疲累,是沒辦法像導師那樣馬上恢復的。我告訴他:那是悲心、願力,加上法喜充滿所使然,所以我體會到兩句話:「法喜能治病,悲願可延年」。導師是不想讓人有心理負擔啦!生命無常,也不曉得一期的生命什麼時候要畫上休止符,所以有人來請法,有人想學,他就提起精神,掏心掏肺地講給你聽──導師這種為法的精神,我學到了!所以不是說為佛教,為法,為眾生,都不休息,佛菩薩就會保佑你,不是這樣!佛陀教我們的是有智慧、有悲心,還要有正確的方法去作適當的調整,而不是過度使用,這一點我們要去理解。
  
(二)「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依此說明清淨因果,「無此故彼不起」的緣起還滅之必然法則;知此緣起的還滅法則,即名得涅槃智。
  佛說緣起,是從因緣的推察中,肯定因有果就有,因生果就生,推因而知果的;但佛法求知世間苦痛的因緣,目的是為了改變他、消除他。所以「佛在開示了緣起的生死流轉以後,接著就開示生死的還滅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純大苦聚滅』。」➍換言之,無明不存在,無明引起的行為就不存在,因無,果就無;因滅,果也就不再生起,這是緣起性空的還滅解脫門。
  正因為因緣是如幻如化的存在,沒有固定不變性,所以一切都有向於善淨的可能,前途是充滿光明、充滿希望的;如果永遠輪迴,那就沒希望了!我們說「斷」煩惱其實不對,這是世俗的說法;應該說「轉」煩惱,因為煩惱並不是一個東西,是我們對那件事情不明了,產生執著,才會有煩惱苦痛。為何不向萬物學習呢?風吹到牆,不會一直在那邊衝撞呢!它會從旁邊繞過去,從縫隙、缺口穿過去,我們卻不是!一句話講不通,就那句話一直講、一直重複,疲勞轟炸!別人苦惱,自己何嘗不苦惱?音樂之所以動聽,是因為旋律有變化;臺灣話也說:「無閒無工過磨子孔」。以前的媽媽除了煮飯,有時還要炊粿、搓湯圓、包粽子,為什麼要這麼忙?就是因為飲食需要變化;但是大多數人卻不變──壞的習慣、不良的表達方式一成不變,這才麻煩!
  所以請切記:一切可變!佛弟子只要依循聖道支性而修,具備清淨的因緣,就能夠正解脫。所以不是往外求,不是看風水地理,不是去算命改名,不是!不是!對因緣的生滅變化能如實知,又能如實知自心,那麼,自知則明。什麼時候該說不該說、該做不該做;講話表達都恰到好處、不卑不亢,這樣你還會有煩惱嗎?還會患得患失嗎?不會了!但我們一般都會,要證無我了才不會。
  上一講我們說到三重因緣觀: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這三者都是依緣起說的。果從因生,就是緣生;事待理成,是緣起的法則;緣生與緣起都依空性而成立,這是有依空立。
  依因緣生的一切,都是相依相待、彼此關涉,相對的存在,沒有絕對性,所以一切才可反轉,如沒有無明的因、緣、行,自然就沒有苦果。那這樣是不是什麼都沒了?不是!沒有無明,有明──明相應觸,我們的見、聞、嗅、嚐、覺、知,這些都與明相應,知道緣起無自性。所以吃到甜的,你知道是甜的;吃到鹹的,知道是鹹的;香的知道是香的,臭的知道是臭的;好吃的知道好吃,難吃的知道難吃。但是遇到好吃的,不喜、不貪,喜歡就是貪;遇到不好吃的,不討厭、不排斥,討厭就是瞋恨。有的人說:我都沒感覺,那是愚痴!他大概是想讓人稱讚他功夫高、不執著;但學佛應當學的是,離此三心(貪、瞋、痴),而與明相應。
  釋尊之所以被稱譽為少欲知足,也就是因為這樣。人家供養他山珍海味,他照樣吃,不會說這種最好吃,可惜我吃不下了,明天再來!遇到饑饉,沒得吃的,人家供養他馬麥,他也照樣吃;不會說早知道成佛了還得吃這個,我就不成佛,當帝王就好!不會這樣。
  所以還滅解脫要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我學佛以來有一個好處,就是衣食住用都很簡樸!簡單樸素,不會說哪一種東西最喜歡,哪一種東西不喜歡,這樣自然少煩惱。你如果不可一日無此君,此君是咖啡君,此君是郎君,此君是娘子,那麻煩了!一旦所好之物匱乏,所愛之人別離,那日子就很難過了!
  我們去了解這個道理以後,就很輕鬆,就不會想要尋求長生不死的法門,也不會想去拉皮、敷面膜,不會了!為什麼?老了,就一定會有皺紋嘛!所以外國人在比美,是比誰的皺紋漂亮呢!有的就像高山流水,流露自然的美!看他們笑起來,真的是「緣投」呢!臺灣話「緣投」不是英俊哦!是投緣的意思,「緣投」,是有人緣、氣質好,不像有些人是笑面虎,笑裡藏刀!
  再看年輕的酋長,他為什麼要黥面,你們知道嗎?意思就是在告訴族人:我雖然年輕,但是我將老酋長的經驗、智慧傳承下來了。黥面所象徵的就是說他歷盡風霜,經驗豐富,一如老酋長,所以這個族交給他領導,沒有問題!是這個含義。
  五蘊身心,是我們與聲聞、緣覺、菩薩、佛同樣都具有的,不同的是:聖者們沒有取著,我們凡夫卻有取有著,所以在聖者而言是五蘊,凡夫卻是五取蘊。五取蘊,玄奘大師譯為五受蘊,這個「受」不是感受哦!是執著、染著的意思。有五蘊,不一定會流轉生死;是因為有煩惱繫縛,尤其是愛取的繫縛,才使我們在生死中流轉。「眾生的五蘊,叫五取蘊,因為是從過去的取──煩惱而招感來的。從取煩惱而生的,本質上已免不了苦痛。而現在有了這五取蘊,由於取煩惱的妄想執著,所以又苦上加苦。」➎
  五取蘊的生起或滅盡,都由於因緣的聚散。「所以緣起論的相生邊,說明了生死流轉的現象;還滅邊,即開示了涅槃的真相。涅槃成立於生死苦迫的取消,是從因果現實而顯示出來。」➏如果沒有生死輪迴,哪還需要講涅槃?我們凡夫就是從愛取執著而生,出生以後又在煩惱串習的作用下造業、受苦,輪迴不已。現在說還滅,就是將煩惱消除了,與明相應,不再起惑、造業,那就轉業力為悲願。否則,凡夫的一切作為,怎麼也不脫名利情的追逐。
  就有一則公案說到:乾隆皇帝下江南,到金山寺拜訪法磬禪師。兩人站在揚子江邊,望著攘往熙來的千帆自眼前通過,皇上就問禪師說:「揚子江一天出入的船隻有多少,禪師可知否?」
  禪師淡定地回答:「兩艘。」
  皇上正在大惑不解之際,禪師又接著說:「一艘為名,一艘為利。」
  禪師的思惟果然不同凡常!要是我,我會說三艘:一艘為名,一艘為利,一艘為情,世人不都是為了這三者在奔忙嗎!你假使真正做到明相應觸,你的身分,該盡的義務去盡,不要支配人家、佔有人家,即使是夫妻,都照樣解脫!可以證到三果。
  所以涅槃不是別的,是生死苦迫的取消;明相應以後,不會再執著,不會再起惑、造業,受苦輪迴,這樣而已!有的人說:「修行修到最後無所得,這怎麼可以呢?總要得個什麼啊!不然就沒有結果了。」大多數人是目的論嘛!所以就善巧方便地說:「有!是以無所得,得無所礙。」這樣不錯!這樣他就願意來修行了!其實,無礙就無礙,還有一個「我」得無所礙,還是有「我」,還是不得自在啊!所以「以無所得,得無所礙」,是善巧方便說!
(請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➊ 印順導師,〈緣起法〉,《佛法概論》,頁152∼153,括弧內的文字為道師父的解說。
➋ 《隆興編年通論》卷一八,《卍續藏經》第130冊,頁604上。
➌ 印順導師,〈緣起法〉,《佛法概論》,頁153∼154。
➍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13。
➎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150。
➏ 印順導師,〈緣起法〉,《佛法概論》,頁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