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7.1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 十五)

釋傳道主講

 

第五講 佛法的特質──緣起中道正見


四、般若與緣起中道正見


 
(一)般若:約能觀的智慧而名般若
  
1.唯慧學足以表彰佛法之特色22
  慧學是最足以代表佛教,而顯出佛教異於其他宗教的特勝所在。一般宗教不是強調信仰,就是強調德行、布施、奉獻、慈愛、精進,這都不如佛教的重於智慧。有智慧能了知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無自性的,就能本著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去悲濟一切,這就不同。一般說「施者比受者有福」,這似乎意味著:我施者有錢、有資源,我很幸福;你受者有所欠缺,你比較可憐!這樣就還有對立,佛教的同體悲、無緣慈不是這樣的,是基於彼此是生命共同體而悲愍他、救護他,因此沒有「我」與「他」的對立。
  佛教最大的特色是智慧,有人說是慈悲,說是愛,或甚至說是大愛,這都不對。因為「大愛」是對「小愛」說的,這都還有一個「我」,佛教是要破除「我」──自我中心的我見、我愛等,這唯有在佛法中熏修慧學才能達致。
  釋尊當時印度的其他宗教,雖然也宣稱他們已修行證到涅槃的境界,但是據佛的批判,他們只不過是在禪定中得到某種特殊體驗而已,也許可以解除部分,甚至大部分的煩惱,卻還不究竟。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欠缺如理的真實慧,所以一旦定力消退,無邊的煩惱雜染又會滋長起來。「佛教之所以成為佛教,即因具有超越一般宗教的禪境,而著重於智慧的體驗生活。我們修學佛法,若不能把握這一核心,或偏重信仰,或偏重悲願,或專重禪定,便將失去佛教的特質。雖然這些都是佛教所應有的,但如忽視智慧,即無以表現佛教最高無上的不共點。」
23
  
2.唯慧學能達佛教之深奧處
  佛法雖依眾生的根性、發心,而分為解脫道(聲聞法)與菩提道(大乘法)的修行,但真正能達到深奧處──解脫、成佛的,主要是智慧。
  約聲聞法說,修持的綱要是戒、定、慧三增上學,這三增上學相依相成,缺一不可:依戒始能修得正定,依正定方能修發真慧,得正解脫;但真正能證入解脫境的,是智慧。
  大乘法的修持綱要是六度(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智慧)。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即可見般若波羅蜜之尊貴與其重要地位。布施如果沒有般若智慧來攝導,那麼,布施得越多,煩惱就越多,也越執著,越憍慢,這稱為「施慢」。持戒如果沒有般若智慧來攝導,那麼,持戒越清淨,優越感就越重,這稱為「戒慢」。其餘別度亦復如是。
  「無論大乘法,聲聞法,如欲了生死,斷煩惱,證真理,必須依藉智慧力而完成。但這並不是說,除了智慧,別的就什麼都不要;而是說,在斷惑證真的過程中,慧學是一種不可或缺,而且最極重要,貫徹始終底行門。有了它,才能達到佛法的深奧處。」
24
  另外有兩點必須注意的,印順導師提出說:「慧學總是建立在定學的基礎上,而慧學並不是禪定。」
25多少人在修定的過程中,誤將入初禪當作證初果,這是值得警惕的!再者,有人以為禪定修習成就了,自然就有智慧,這是錯解「依定發慧」的真義,其實是說「依這修成的定力為基礎,於定心修習觀慧,才能引發不共世間的如實智慧。」26而不是定修好了,自然有慧,學者應留意簡別!
  
3.唯依慧學能成聖者:聲聞、緣覺、菩薩、佛
  聲聞,是聽聞佛陀的音聲言教,依教修行而覺悟的聖者。緣覺,又名獨覺,是無師自通,獨自觀察諸法緣起而覺悟的聖者。菩薩,義譯為覺有情,可解說為覺悟的有情;龍樹菩薩也說:「有智慧分,名為菩薩」。
27佛,則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無上正遍覺者。可以說佛教四聖皆依覺慧而成聖,只是大覺、小覺的差別不同而已。覺,所以成聖;不覺,所以在凡,能否轉凡夫成聖者,關鍵就在於有無真實智慧,智慧實為聖者們的特德。28
  「作為佛教特色的覺慧,……它在修證的歷程上,是貫徹始終的。不管自證與化他,都要以智慧為先導;尤其是修學大乘的菩薩行者,為了化度眾生,更需要無邊的方便善巧。因此經中特別推崇智慧,說它在一切功德中,如群山中的須彌山,如諸小王中的轉輪聖王,是超越一切功德,而為一切功德的核心。……在一切法門中,對這聖者之基的慧學,應格外的尊重與努力!」
29
 
(二)緣起中道:約所觀的理境而名緣起,緣起即中道
  緣起法是「法性、法住、法界」,有著本然性、安定性與普遍性,不論佛陀在世、不在世,都是如此的,所以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30
  「緣起與緣起性空寂,《阿含經》已有說到,而且是作為佛法的特質,菩薩道的特質的。」
31菩薩行者因為勝解空相應緣起,於是而能不畏生死、不住涅槃,在生死大海中廣度眾生而無所礙。否則度了越多人,障礙越多,業績壓力越大,時刻不忘誰欠了我多少,我幫了誰多少,那晚上就睡不著覺了!
  緣起甚深,緣起性空寂更甚深,以下謹恭錄印順導師的精闢解析,來說明緣起即空即中道之正見:
  「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迴諍論》)
32「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中論》)33由龍樹菩薩所造的這二首偈頌,即可看出緣起、空、中道,雖然在佛的巧說方便上是三個不同的名詞,但這三者的內容,都不外用以顯明事物的本性。34「緣起、空、中道的同一,為信解佛法所應當先有的正確認識。」35
  這怎麼說呢?「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依相緣的關係下存在的;相依相緣的存在與生起,稱為『緣起』。凡是緣起的,沒有不是受著種種關係的局限與決定;受種種關係條件而決定其形態與作用的緣起法,即不能不是無自性的。」
36
  自性是什麼呢?自性是「自有、自成、自體存在的含義,……所以凡是緣起的,即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即名之為『空』。」
37這個空,不是常人所認為與不空相待的空(無),而是超越有無等戲論分別,離一切自性妄見的。我佛為了度脫眾生,使眾生理解,乃就眾生固有的名言而假名為「空」,用以洗盪一切,所以不但「眾因緣生法」是假名安立的,空亦是假名,實則「空亦復空」,連這個空相、空理也要空卻掉!
  說眾因緣生法空,並不否認他的緣起幻有;相反地,正因為空無自性,一切才能依緣而起。「緣起無自性而即空,如標月指,豁破有無二邊的戲論分別而寂滅,所以空即是『中道』。中道依空而開顯,空依緣起而成立。依緣起無自性明空,無自性即是緣起;從空無自性中洞達緣起,就是正見了緣起的中道。」
38
  中道的「中」,不是折中,而是對邊說中。印順導師從「中」的本義去探究,拈出中實(如實)與中正(圓正)二義,而此二義又可總說為「恰到好處」去形容他。
39所以「中道,是正確的,恰好的,沒有偏差,不落於兩邊邪見的。」40依此義來解說緣起中道,中道一詞也可說是在形容緣起乃圓滿如實、恰到好處之人生正觀,這樣的人生正觀是以正見為導的,正見緣起即正見人生的實相,這也就是中道。
  釋尊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開宗明義即提示這以「中」為道的特質,宣說離苦、樂二邊的中道──八支聖道。中道即八支聖道,這是中道的根本義。
41釋尊之所以否定縱我的樂行與克己的苦行,是因為這兩者都根源於情識的妄執,情本的凡夫原就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游移。取而代之的,釋尊提供的是「一種究竟徹底的中道行,這就是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自我以及世間,唯有以智為前導,才可以改造人生,完成人生的理想。因此,不苦不樂的、智本的新人生觀,是佛法唯一的特質。佛說離此二邊向中道,中道即八正道。八正道的主導者,即是正見。一切身心的行為,都是以正見為眼目的……所以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不是折中,而是從正見為本的實踐中,不落於情本的苦樂二邊。由此,佛法是『以智化情』、『以智導行』為原則的。」42
  若相對來區別,不苦不樂(離苦樂二邊)是行的中道;不有不無、不一不異、不常不斷等是理的中道。
43如《雜阿含經》中,佛對迦旃延說:「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44這是釋尊開示依緣起正見,能得不落有無二邊的中道。
  又如說:「若見言命(我)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緣無明故有行。」
45這是不一不異的中道。
  還有不常不斷的中道:「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46
  由上可知佛說中道,都是依緣起立論的。佛法的中道觀,從緣起法的正觀中顯出,這是佛說法的根本立場。
47包括「三學的增上慧學──甚深般若,八正道的正見,都是緣起的中道觀。」48在無量無邊極其複雜的世間現象中,唯有把握這普遍而必然的法則──緣起法,才能正確、恰當的正見人生的真理,實踐人生的正行,49而能不著常我,不落斷常、一異、有無的執見,破無明而了脫生死。

五、「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50
 

薄伽梵常為苾芻說如此義:若見緣生即見法,若見法即見佛。緣生者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如來說此是為緣生。云何是法?如來略說八支聖道果得涅槃,是名為法。云何是佛?覺悟一切法故,以聖慧眼證於涅槃,見作菩提所學之法,是名為佛。51

  這段經文很清楚的定義了「若見緣生即見法,若見法即見佛」其中的緣生、法、佛。緣生,就是十二支緣起,二者的內容相同,我們上面已經說過。什麼是法呢?修習八聖道而得證涅槃,是名為法。這我們在第一講也有對「法」的詳細說明,八聖道(中道)是法,涅槃(解脫)也是法。什麼是佛呢?覺悟一切法無自性,以聖智慧證涅槃,成菩提,度化眾生、淨化國土悉皆圓滿,就名為佛。
  關於標題的偈頌,有如下的這段因緣:有一次,釋尊應釋提桓因之請,上三十三天為母說法。當度父母──這是如來出世必作的五事之一,只是這次比較特別的是:釋尊並未將此行告知四眾弟子,也並未帶著侍者或任何弟子隨行;甚至到了三十三天,還特地以神通自隱形體,不讓眾弟子知道他的所在。
  釋尊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師長常在身邊,通常比較不會珍惜,也比較不知精進。四眾弟子即是如此,佛常在人間說法,他們不免懈怠,不再精進道業。為了令四眾弟子對法生起渴仰之心,釋尊於是決定先失蹤一陣子。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果然奏效了,弟子們遍尋不著釋尊的蹤影,連阿難都一度懷疑佛該不會就般涅槃了吧?如是經過三個月,釋尊心想:弟子們這麼久沒見到我,又不知我的去處,應該甚為想念吧!這才捨去神通,讓大眾知道他正在三十三天為母說法,眾弟子於是推派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去請佛返回人間。當目犍連帶回釋尊將於七日後回返人間的消息,可想而知眾弟子聞訊是如何歡喜踴躍了!
  優缽華色比丘尼(即蓮華色比丘尼)得知後,就這麼想:不論國王、大臣、百姓或其他弟子,一定都爭相前去迎禮釋尊,若我還是維持原來的身分,恐怕不容易先見到世尊,且讓我化作轉輪聖王的形貌,帶著七寶前去吧!
  正在耆闍崛山中修行的須菩提尊者,本來也打算放下手邊正在縫製的衣服,與大眾一同往迎;繼之又想:大家都想去迎佛見佛,但何者是佛呢?那個由眼耳鼻舌身意和合而成的肉身,就是佛嗎?若佛只是蘊、處、界的集合,那我們去見佛的人,不也只是四大和合身嗎?憶念起佛曾說過的,若欲見佛、禮佛,當觀無常、無我、空,見法即見佛,我何不正觀法空性呢!因此就打消了去迎佛的念頭。
  這廂化作轉輪聖王的優缽華色比丘尼,果真如願地在人群中最先見到佛。他喜不自勝地以為自己搶得先機,不料釋尊卻對他說:「不是你最先見到我,而是須菩提先見我身。」但事實上須菩提並未參預迎佛的勝會啊!原來釋尊說的「我身」,是指如來的法身而言。
52須菩提尊者因為深觀法空,所以釋尊推許他「先見我身」。「能得法身的佛弟子,是真能窺見佛陀之所以為佛陀的,所以釋尊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因釋尊覺(緣起中道)法成佛,引出見(緣起中道)法即見佛(法身)的精義。」53
  釋尊開示緣起,一向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有與生,是說「無明緣行,行緣識,……純大苦聚集」。無與滅,則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純大苦聚滅」。「苦聚」,就是稱為「五盛陰苦」的五取蘊,也就是現實身心的總名。印順導師特別指出這裡所應該注意的是:五取蘊的集起與滅盡,都依於因緣,「這似乎從因緣而展開為相生與還滅的二面,其實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純大苦聚集,是緣起,是依緣而集起。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純大苦聚滅,是寂滅,不是依於緣而是緣滅了。」
54所以,「緣(依緣而集起)與盡滅,不能看作不相關的兩法。因為依緣而集起的,當下就顯示了滅盡的可能與必然性。」55這個觀念的釐清十分重要!
  「『此有故彼有』的,沒有不歸於『此無故彼無』。所以悟入因緣、緣起的依待性,也就能更深入的悟入寂滅。因此《中阿含經》(卷七)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甚深微妙法,從緣起的悟入而顯現出來。」
56就如同海水,風一吹,掀起波浪;風息了,就波平浪靜。我們的無明執著就像風一樣,緣起無自性的,我們執為有自性;緣起無我的,我們執為有我,這是無明相應觸。我們現在還他一個本來面目,原來無自性的,我們還給他無自性;緣起無我的,還給他緣起無我,這樣去待人處世,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就好吃、好睡,不管做什麼都很安心!
  有源律師來問大珠慧海禪師如何用功?他說:「饑來喫飯,困來即眠。」對方聞言,就說:「這大家都是這樣啊!」禪師回答說:「才不一樣呢!一般人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覺時不肯睡覺,千般計較,所以不一樣!」
57
  的確,我們光是為了吃,就可以起很多煩惱、造很多惡業,一面吃,一面還要想著別的事。睡覺也是,「暗時想著全頭路,天光要做無半步」,還作夢呢!要能夠吃的時候就只是吃,睡的時候就只是睡,知道緣起無自性,不貪、不厭又清楚明白,離貪、瞋、痴三心,如實、如理、如分,這才是真正將緣起中道的正見落實在日常。
(請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22 以下所說般若(慧學)之特色,引自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55∼160。
23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56∼157。
24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57。
25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58。
26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58。
27 《大智度論》卷七一原文:「有智慧氣分,佛數為菩薩;若無者,雖久行餘功德,不數為菩薩。」(《大正藏》第25冊,頁557下∼558上)
28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59。
29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59∼160。
30 《雜阿含經》卷一二•二九六經,《大正藏》第2冊,頁84中。
31 印順導師,〈人間佛教要略〉,《佛在人間》,頁107。
32 此頌,印順導師在《空之探究》中(頁217)引用《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七所引的,作「諸說空、緣起、中道第一義:無等第一語,敬禮如是佛。」(漢藏教理院刊本,頁32上)毘目智仙共瞿曇流支所譯的版本,則作「空自體因緣,三一中道說,我歸命禮彼,無上大智慧。」(《大正藏》本第32冊,頁15上)這三偈一對照比較起來,顯然導師在《中觀今論》的「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在偈意上更是一目了然,而普遍為學術界所引用,所以本文亦引用此頌。
  其實導師著作中,這種找不到經論出處,卻寓意深遠的偈頌,為數不少。對於導師這種經過融會貫通後,以其深湛的國學素養「再創造」(這是道師父的用語)出來的偈頌,道師父不管在課堂上或私底下,都不只一次發出衷心的讚歎!「解說、抉擇、闡發了佛的法,使佛法的甚深廣大,能充分的表達出來。」導師本身就是一個身體力行者,值得後人敬仰與師法!這一點附帶分享給讀者諸君。
33 《中論》卷四〈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原偈頌作:「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大正藏》第30冊,頁33中)
34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頁2。
35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頁3。
36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頁1。
37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頁1。

38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頁2。
39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頁9∼10。
40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16。
41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頁6。

42 印 順導師,《中觀今論》,頁7。

43 印 順導師,《中觀今論》,頁8。

44 《雜阿含經》卷一〇•二六二經,《大正藏》第2冊,頁67上。

45 《雜阿含經》卷一二•二九七經,《大正藏》第2冊,頁84下。
46 《雜阿含經》卷一二•三〇〇經,《大正藏》第2冊,頁85下。

47 印 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16。

48 印 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19。

49 印 順導師,《中觀今論》,頁10。

50 《佛說稻芉經》,《大正藏》第16冊,頁817上。

51 《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喻經》,《大正藏》第16冊,頁819上。

52 《增一阿含經》卷二八〈聽法品第三十六〉第五經,《大正藏》第2冊,頁703中∼708上。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頁44。

53 印順導師,〈法與法的創覺者及奉行者〉,《佛法概論》,頁16。括弧內文字為道師父所加。

54 印順導師,〈「法」之研究〉,《以佛法研究佛法》,頁108。

55 印順導師,〈「法」之研究〉,《以佛法研究佛法》,頁108。

56 印順導師,〈「法」之研究〉,《以佛法研究佛法》,頁108∼109。

57 《景德傳燈錄》卷六,《大正藏》第51冊,頁247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