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5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十九)

釋傳道主講

 

第六講 佛法的綱要──戒、定、慧三增上學


二、戒定慧三增上學


 
(三)慧學(般若波羅蜜)
  般若 
梵語般若,為什麼不直接譯作智慧呢?因為智慧淺薄,不足以稱。如現代人往往將奸詐型的犯罪,稱作智慧型的犯罪,試想:若真正有智慧,怎麼會犯罪呢?所以為了尊重,就取其音譯般若。
  般若本也是世間固有的名詞,用以稱簡擇為性的理智;但現證實相的般若,卻是世間所從來沒有的,當然就不是世間固有的名詞所可以稱呼的。然而佛陀卻有善巧,可以使眾生依著世間固有的慧性,而向高深處進展,進展到超越世間理智的──現證實相。這雖不是世間固有的慧,卻依簡擇的慧性引發而來,所以也就叫做般若了。
45
  
1.聞思修與慧
⑴ 
修慧次第:生得慧→加行慧(聞、思、修)→無漏慧
  生得慧,是與生俱來的慧力,如遇痛苦會逃避,遇快樂會戀著,這是一切眾生共有的本能反應,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趨吉避凶。包括生來就具備的某些分別善惡、抉擇是非的智能,這也是屬於生得慧。生得慧若經過後天的培養與助成,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自我教育的薰陶歷練,就會有比較好的發展。
  「我們修學佛法,或聽經聞法,或披閱鑽研,而對佛法有所了解,甚至能夠說空說有,說心說性,……這能知能解的慧力,大抵仍屬於生得慧。……學佛者如果停滯於此,自滿自足,而不加緊力求上進,那麼他在佛法中所能得到的,不過一般世間的學問而已──雖然他所知解的,全部是佛法。依生得慧知解佛法,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也是深入佛法的一種前方便,實還不是佛教特有的慧力。」
46
  加行慧就不同了,「它不但有高度的理解、思考、抉擇等智力,而且是依於堅固信念,經過一番的專精篤實行持,而後才在清淨的心中,流露出來的智慧。這種智慧,完全由於佛法加行力的啟導,不是世間一般知解所能獲致的。此加行慧,教典中又分為三階段,即聞、思、修三慧。」
47
  所以顧名思義,加行慧是經過加功用行的,這雖是有漏(有煩惱),帶有「我」、「我」、「我」的,但是趣向無我的正覺解脫。
無漏慧的實證,必以聞、思、修三有漏慧為方便。如不聞、不思,即不能引發修慧,也即不能得無漏慧。
  很多人都說:「你聽經作什麼?看經作什麼?打坐,修幾座法比較重要啦!」但是不聽、不聞,你會修嗎?那是盲修瞎練,有可能就被邪師所誤了,這是應該注意的!
  
《雜含》(卷三〇•八四三經)曾說四預流支:「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48「預流,意思是預入聖道之流,成為聖者。……入預流位,有必備的條件,名為四預流支。」49所以四預流支,也就是四種預入聖人流類的條件。「親近善男子」,用「善男子」比較大男人沙文主義,有些地方直接說「親近善士」比較中性。這是從師而起聞、思、修三慧,才能證覺真理,得須陀洹──預流果(或者二果、三果、四果)。這是修行的必然程序,不能躐等。
  這一點很重要哦!現在很多人都是要用問的,好像可以問到開悟證果似的,遇到這種人,我都沒轍;但是這種人偏偏不少,都說:「師父,你不要跟我講太多啦!直接把你修行幾十年的祕訣告訴我,好讓我一聽就即刻開悟!」我說:「那我沒辦法!」德行不講究,言行舉止又不理想,那種悟恐怕是誤會的誤吧?
  
修學依準:
  
然從師而起三慧的修學程序,可能發生流弊,所以釋尊又說四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作為修學的依準。

一、依法不依人(以三相考辨真偽):親近善知識,目的在聽聞佛法。但知識不一定是善的,知識的善與惡,不是容易判斷的。不能憑他說我會講經,我會入定,我的品德戒行很好,就認定他是善知識。所以品德可尊的,也不能保證傳授的可信。善知識應該親近,而不足為佛法真偽的標準,這惟有「依法不依人」。
  
依法考辨的方法,……即是以佛語具三相來考辨:(一)或專約教典,說「以經為量」。看善知識所講的是否符合契經裡頭的;如果不符,就知道他說的並非佛法。(二)或專約法義,說「三法印」。善知識所講的雖然經典中沒有,不過義理相合,那是義說,也是可以的。譬如無常,他說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也是啊!(三)或專約戒行,說「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如不能確定他所講的是否合於經、論,我們就看他的戒行好不好。他如果講的一套,做的一套,那就不是善知識,不足為我們修學的依止。
  
這依法不依人,是佛法慧命所寄,是古代佛法的考證法。在依師修學時,這是唯一可靠的標準。我們要修學佛法,不能為宗派所縛,口傳所限,邪師所害,應積極發揮依法不依人的精神,辨別是佛說與非佛說,以佛說的正經為宗,以學者的義說為參考,才能引生正確的聞慧。

二、依義不依語(以經義成多聞):從師多聞正法,要從語言文字中,體會語文的實義。如果重文輕義,執文害義,也是錯誤的,所以「依義不依語」。經上說:「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雜含卷一•二五經)。50正法的多聞,不是專在名相中作活計,是理會真義而能引解脫的行證。
  「如小乘經說,能如實諦觀無常、無我、涅槃寂滅,是名多聞。大乘教典則以堪聞法性空寂,或真如實性為多聞。」
51換言之,解脫道以堪聞三法印為多聞,菩薩道以堪聞一實相法印為多聞。所以不是依文解義,也不是離開經義亂說,「佛教所重視的,是怎樣從無厭足,無止境的多聞中,領解佛法的精要,契悟不共世間的深義。」52這才能成就聞慧,否則儘管博聞強記,在佛法中是一無所知的無聞愚夫!

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以勝義為思量):義理有隨真理法相說,有曲就有情根性說。隨順真理法相的是了義,稱為勝義說;曲就有情根性的是不了義,稱為世俗的方便說,我們應該以了義說作為我們思考抉擇的準量,來抉擇不了義說。
  如何抉擇呢?凡是講空無我的,那就是了義說;不過佛為了引度一類畏無我句的眾生,有時也方便說有我,所以我們就要知道無我是了義教,是究竟說;有我是不了義教,是方便說。在抉擇正理時,我們就要依據無我去抉擇有我,而不能顛倒過來。修習思慧,即應以了義抉擇不了義,不可以不了義來抉擇了義,這樣所思所惟,才能契合佛法的本義!
53

四、依智不依識(依無分別智修觀):法次法向是修慧。依取相分別的妄識而修,無論如何,也不能得解脫,不能引發無漏正智,還障礙了證悟解脫之路,所以說「依智不依識」。應依離相、無分別的智慧而修,這是修慧的指導標準。思慧與修慧,同樣對於諸法起著分別抉擇,只是思慧未與定心相應,還是散心觀;修慧則是在定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觀一切法無我、畢竟空寂,才可從有漏修慧引發無漏的現證慧,達到正覺的解脫。54

  佛法以正覺的解脫為目標,而這必依聞,思,修三而達到;聞慧又要依賢師良友。這三慧的修學,有必然的次第,有應依的標準。這對於正法的修學者,是應該怎樣的重視釋尊的指示!
四預流支衡之以四依與三慧的修學次第圖示如下:

  
2.慧與覺證
  
觀慧的方便:
  
怎樣的觀慧才能引發如實覺呢?方便是非常眾多的,或說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或說四諦觀;或說緣起的生起還滅觀。但達到根本處,切近實證處,都是同觀實相的──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這是三法印的觀門:依無常成無願門,依無我成空門,依涅槃成無相門。等到由此而知法入法,離相的無分別智證入了,即無二無別。
  然而方便是有其時代適應性與根機對治性的,如緣苦成觀與觀身不淨,就是為了根治對於物欲與色欲的繫著,
如不能依苦而起無量三昧,或偏於不淨觀,會造成嚴重的錯誤,佛世即有比丘厭身而自殺的(如《雜含》卷二九•八○九經)。55佛為此而教令弟子改修安般念(念息觀),足見有些方便並不適合作為修習觀慧的常道。
  觀慧的修習,不論大乘慧或小乘慧,世間正見(世俗慧)的建立,都是初步的基礎,也就是要先知善惡,知因果業報,知有前生後世,知有沉淪生死的凡夫與出世解脫的聖者。聲聞者的觀慧是近取諸身──直接依自我身心作觀,所以佛教以四諦、十二緣起的觀門。菩薩行者的觀慧,則由一己身心,擴大至身心以外的塵塵剎剎、無盡世界,一切事事物物,無不遍觀。
56這我們在第九講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無所住而覺證:
  
法,是緣起假名而本來空寂的,但人類由于無始來的愚昧,總是內見我相(對內執有一個不變的神我在),外取境相(對外又執有一個真實的境相在),不知空無自性,而以為確實如此(確實有自性的呈現)。由此成我、我所,我愛、法愛,我執、法執,我見、法見。必須從智慧的觀察中來否定這些(自性見),才能證見法性(空無自性),離戲論纏縛而得解脫。
  
這必須「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雜含卷一•二三經)。57必須「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我若取色,即有罪過。……作是知已,於諸世間則無所取,無所取者自覺涅槃」(雜含卷一〇•二七二經)。58「取」是取著,「罪過」是煩惱障礙的意思,59我們若取著一法,就有一法的煩惱障礙,而不得見真理實相,所以說「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
  除此,還
要不住四識住,我們的意識,我們的心都住著在哪裡啊?在色、受、想、行,稱為四識住。如果對物質與男女色,受用而不生染著,這樣就不住色而解脫色的煩惱。色是如此,情緒的感受(受)也是如此,對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捨受),你都能夠不厭、不喜又清楚明白,還有取像認識(想)、意志造作(行),這四種都無所住著,那就一切都無礙。這樣,「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雜含卷二•三九經)。60
  上說的無所取、無所著,並不是世俗名言的認識了別而已哦!不是自己說我都不執著,我都無罣礙了就算,不是的!要注意導師引的這幾段經文,都是在講慧之觀境。底下導師又接著說:
  
由慧觀而契入法性,不是取相分別識的觀察,是從無自性分別而到達離一切取相戲論的。如有一毫相可取,即不入法性(就不能契證空性)。所以如中道的德行,從離惡行善的方面說,這是要擇善而固執的。但從離相證覺說,如取著善行,以為有善行可行,有我能行,即成為如實覺的障礙,大乘稱之為「順道法愛」。的確,你如果常常在心裡記取自己做了多少好事,自己付出多少、貢獻了什麼,你就會自鳴得意,就放不下,也就不得解脫!
  
釋尊所以常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是說能幫助人解脫的法就像船筏,你不能抱著船筏不渡河,也不能渡了河以後,還將船筏扛在頭上或肩上!法尚且應當捨,那些會使我們苦惱,障礙我們解脫的非法,更應當捨!
  那麼,能幫助我們解脫而應當捨的法是什麼呢?導師舉例說:
如佛常說地水火風等觀門,如「於地有地想,地即是神(我),地是神所,神是地所。彼計地即是神已,便不知地。……彼於一切有一切想,一切即是神,一切是神所,神是一切所。彼計一切即是神已,便不知一切」(中含•想經)。61
  「依《想經》所說,不論什麼法,如於法有法想,那就是神,不離神與神所。神,是『我』的古譯(所以上引經文導師括弧我)。想,表示是世俗的認識。依名言相,取總相、一合相的是『想』。」
62凡夫向所執著的我與我所,就是依這世俗的認識而有的。「如依『蘊』來說,那『地即是神』,是即蘊計我。『地是神所,神是地所』,是離蘊計我。無我無我所,就是於一切法無想的意思。於一切法無我我所的,能如實知一切法。」63但是凡夫處處計執有我與我所,所以便不能如實知一切;不能如實知一切,當然不能如實覺證法空性。
  於地有地想,乃至於一切有一切想,這在《雜阿含•九二六經》稱為「強梁禪」。經中,佛告詵陀迦旃延說:當修真實禪,莫習強梁禪。真實禪是以已調伏的良馬來比喻的深禪,強梁禪是以未調伏的劣馬來比喻的世俗禪
64該如何修真實禪呢?佛對詵陀說:首先,修禪者當離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纏),不可以五蓋來求正受(三昧)。其次,應當「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65
  佛陀說完,正在身後執扇搧佛的跋迦利不能明了,就再請佛開示,佛因此進一步說:
「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66
  上面這兩段經文,看起來有點難解,其實講的都是一般世俗禪的修法,謹摘錄印順導師的解說來作註解:
67
  佛對跋迦利所說不依一切而修禪,就是於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的意思。依一切法離一切想,就是無所依的深禪,也就是真實禪。經中所說不依的一切,也就是一般的禪法,這包括:地、水、火、風,依此四大而修的,如地水火風四種遍處;如觀身四大的不淨,又如「持息念」的依風而修。空、識,也是遍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是四無色定。此世(此世界)、他世(其他世界)、日(日輪)、月(月輪),這都是有依有想的世俗定。見、聞、覺、識(知),是六根識,在禪法中,有依根識的直觀而修的。得與求,是有所得、有所求,甚深禪是無得無求而修的。隨覺(尋)、隨觀(伺),都約世俗定說,二禪以上是沒有尋、伺的;若約三界虛妄說,三界都是尋、伺所行。
  無所依禪,在當時,在後代部派中,當然會有不同的解說與修法。現存的漢譯聖典中,就有附有解說的,如《別譯雜阿含經》,佛為薄迦梨(即跋迦利)所說的一段,就略有增附,可視為附入了解說,經文如下:
  「佛告薄迦梨:若有比丘深修禪定,觀彼大地悉皆虛偽,都不見有真實地相。水、火、風種,……亦復如是,皆悉虛偽,無有實法。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觀斯空寂,不見有法及以非法。」
  佛為什麼說不依一切而修禪?為什麼當於一切想而伏一切想?上面這段經文正好提供了解說:因為這一切都是虛妄無實的,只是因緣和合的假名。「不見有法及以非法」,就是不取有相與無相。從因緣而有的,假名無實;深觀一切空寂,所以離有離無。這是以佛為詵陀迦旃延所說的──離有無的緣起中道觀,解說這不依一切,離一切相的深禪──這都無所住的勝義空觀,正是慧證法性的不二門。

三、結語

  釋尊諄諄垂示弟子們,唯有以智化情,以智導行──以智慧轉化我們的情識,以智慧主導我們的行為,依循戒定慧三增上學、八正道之中道行,方能解脫。以此作基礎,進而依三心修六度,悲濟眾生,則能圓滿成佛;反之,則無法解脫,也無法成佛。
  由此可知,三學、八正道不僅是佛法的綱要,且是通達解脫的不二法門,而為世出世間、三乘共同必修的德目。三學的內容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我們下一講再來介紹。
  三心,是菩提願、大悲心、性空(無我)慧,這是學佛的三大心要,或統攝一切學佛法門的三大綱要。如《大般若經》說:「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69「一切智智」就是佛智──無上菩提,也就是菩提願。大悲心為上首,無所得就是性空慧。我們學佛,這三心是目標、動機與方法,依這三心修六度,修五戒、十善,都是菩薩道。如果依出離心來修六度,那只是解脫行;如果為世間的名利情,以世俗心來修六度萬行,頂多就是人天福報而已,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請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45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336。
46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66∼167。
47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67。
48 《雜阿含經》卷三〇•八四三經,《大正藏》第2冊,頁215中。
49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41。
50 《雜阿含經》卷一•二五經,《大正藏》第2冊,頁5下。
51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84。
52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83。
53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85∼186。
54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87∼188。
55 《雜阿含經》卷二九•八○九經,《大正藏》第2冊,頁207中∼208上。
56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74。
57 《雜阿含經》卷一•二三經,《大正藏》第2冊,頁5上、中。
58 《雜阿含經》卷一〇•二七二經,《大正藏》第2冊,頁72中。
59 印順導師,〈中道之佛教〉,《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55。
60 《雜阿含經》卷二•三九經,《大正藏》第2冊,頁9上。
61 《中阿含經》卷二七(一〇六)《想經》,《大正藏》第1冊,頁596中。
62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83。
63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84。
64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78。
65 《雜阿含經》卷三三•九二六經,《大正藏》第2冊,頁236上。
66 《雜阿含經》卷三三•九二六經,《大正藏》第2冊,頁236上、中。
67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80∼281。
68 《別譯雜阿含經》卷八•一五一經,《大正藏》第2冊,頁431上。
6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一二,《大正藏》第7冊,頁67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