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2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 二十)

釋傳道主講

 

第七講 佛法的實踐德目──八正道


一、前言


   我們第六講是介紹「佛法的綱要──戒定慧三增上學」,戒定慧三增上學的內容,其實就是八正道;八正道的內容就是戒定慧。在佛陀所講的眾多德(行的項)目之中,三增上學是最簡要的,八正道則最詳盡。我們這一講就參考印順導師《佛法概論》中〈出家眾的德行〉第二節「解脫的正行」
來作介紹。
  首先必須釐清的是:此篇原本就是針對出家眾說的,所以在家眾有別於此的部分,我們會再提出作說明;導師還有一篇〈在家眾的德行〉,請同學再自行研讀。
  我們知道,佛教是以高深的理論為基礎,嚴謹的思想為原動力,透過實踐,將理論運用於日常生活,來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使身心昇華淨化的。其終極目的,在於自他的正覺解脫,與依報(國土、環境)、正報(身心)的清淨莊嚴。
  佛教既是宗教,又非宗教;他和一般的宗教不同,但也有共同特色,就是重於實踐。宗教的宗,依佛法的定義,是「指一種非常識的特殊經驗;……有的稱之為神秘經驗。教,是把自己所有的特殊經驗,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使他人了解、信受、奉行。」
所以一定要去修,要去體驗,不僅僅只有理論的了解;只講理論,那就變成哲學,變成一種思想。既要求實踐,那必然有他應當具備的德行的修行項目,以及前後的修學次第,這是身為宗教徒不能不去了解的。
  我們想要成就一件事,不論任何事,有三個要件一定要把握住:第一是目標,目標要高遠;第二是動機,動機要純正;第三是方法,方法如果不正確,儘管前面兩種很好,都不可能達成。
  以學佛來講,目標:對自己而言是解脫,廣說則是淨化自他,自他解脫,環境莊嚴,所以不只修養我們自己,終極目標是成就無上菩提果──自他都轉凡成聖。依此來看中國文化,有些就未臻圓滿,有待重新詮釋。如說「人定勝天」,按照現代的理解,這句話顯然有待商榷;又如說「明哲保身」,這種處世態度也頗有問題,一味趨吉避凶來保護自己,真的能稱得上是明智(明哲)嗎?
  佛教說:存在的一切,都是緣起相互依存的,我們的生理、心理,以及外界的物理,就如同一個三腳架,彼此相依互存;拿掉任何一支,另外兩支都會倒下,所以三者是整體性的關係。所謂整體,就是生命共同體,也就是休戚與共的;既是生命共同體,那任何人都無法自外於這一切,所以真正需要保護的,不單是我們自己,更應該是這個整體。
  例如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爆發流行,你把自己照顧好是對的,卻是不夠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從這個整體抽離,其他個體的好壞也與我們息息相關,所以還要去關懷、照顧其他的個體。
  又如這次的八八水災,就見證了人與環境的整體關係。我在二十幾年前就說過,山林再這樣濫砍濫墾下去,不下雨就是旱災,一下雨就成土石流。當時是戒嚴時期,我們還被指為擾亂社會,聳人聽聞,甚至被調查呢!而其實他們心知肚明,就是政客勾結黑道,縱容山老鼠為患所致!
  「土石流」這個名詞逐漸在臺灣社會廣為人知,始自1990年花蓮秀林鄉銅門村的滅村事件。有一位村民當時因為外出而逃過一劫,他就說這真的是佛教講的因果沒錯!樹砍了,土挖了,石頭又盜採,花東有一種「帝王石」,用作建材非常漂亮,白皙皙、細綿綿的,又有天然的紋路。他們把大石頭挖起來,中石頭挖起來,中間就有了罅縫,所以雨一沖刷下來,水就灌進去了,灌進去以後土壤像泥漿一樣流動,到最後就整個崩坍下來!他說:「這是我們自作孽,不可逭(活)!」
  這次又下了二、三千毫米的雨,他原以為一定更慘的,沒想到回去一看,因為已經遷村了嘛!所以那個地方保持原來,絲毫沒有災損,可見得就是人禍,是人類自己造成的,這是一個主要因素。另外一個因素是執政者無能,事前的防災不力,事後又推託卸責,這兩大因素加上前所未有的超大豪雨,才釀成無可挽回的巨禍,所以我們要去了解事情發生的真正原因。
  學佛的目標是為了解脫或成佛,這個志向是很高遠,但是動機呢?有人說:因為不度眾生不能成佛,所以迫於無奈,勉強為之!如果抱持這種動機就很麻煩!不管是為名、為利、為自己,這些動機都不純;萬一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就退墮了!應該為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而動大悲心,以此作為動力,才不致走偏。
  再來要講究方法,假使以自我為中心,「我」要出名,「我」要做什麼,「我」要達到什麼,……人事物都要圍繞著我,到最後如果沒有「我」──人家不聽你的,或者沒有肯定你,你就受不了了!你如果認為「我」做了很多,「我」的貢獻很大,那負擔就很重了;只要有人不知道你,那火就大了!所以一定要與空無我慧相應。
  目標、動機、方法這三者,無論修行也好,做事也好,你的目標清楚了,動機純正了,方法正確了,那麼,越挫越勇!往前進一步,就是接近目標一步,怕什麼?跌倒了就自己爬起來,繼續往前行!記住:學佛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是生生世世的志業!所以佛教的人生觀,是感恩、報恩的人生觀,無我的人生觀,這是我們接續上一講的結語而作的說明。

二、八正道──中道的德目,解脫的正行

  
正覺解脫的正道,經中雖說到種種的項目,但八正道是根本的,是一切賢聖所必由的。「八正道,應稱為『八聖道分』,或『八聖道支』。這是成聖的正道,有不可缺的八種成分。」
  什麼叫做正道?「正」,是中的意思,正道就是中道。這與儒家的中庸之道不大一樣,中庸是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偏此、不偏彼叫做「中」,這稍微有講到邊邊了,但佛教另外一個中的意思:如實,他們就沒講到了。緣起無自性是如實的,是「法爾如是」的,無論釋迦佛有沒有成佛,有沒有宣說出來,這個法則都是本來如此,不會變的。
  因為真理並非任何人創造的,所以他不是生滅法,不是有為法;若是有為法就有三相(生、住異、滅)或說四相(生、住、異、滅),這我們在前面的講次介紹過。真理如果是誰創造的,那這個真理就不成其為真理;任何宗教師或哲學家,如果以真理的代言人自居,認為我講的才是真理,別人都是邪說,那你自己就已落入我見,見不到事實,見不到真理了!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為什麼釋迦佛會提出八正道(中道)呢?因為印度當時的外道修行者有兩種極端,一種是放縱感官,恣情欲樂的享受,如順世外道。但是感官的刺激,越刺激越麻木,麻木了就再找尋其他的刺激,所以到最後既不快樂又不得解脫,這是一個極端。
  另一個極端是專事無意義的苦行,刻苦到近乎自虐的地步。這些,釋迦佛都經歷過,他生長在皇宮,曾有過常人所不能及的奢華享受;及至後來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麥,又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刻苦。但儘管如此,卻不能使他開悟、令他解脫,因此釋尊針對這苦樂二邊不正的行為,開示了八正道的中道,將「人的言語、動作、感情、意志、生活的方式,一切的一切,都納於正軌,使他得當合理化;一切都求其持中不偏,正當合理,所以叫做『中道』。」

  中道應用在生活日常,就是該吃的時候吃,該看的時候看,該說的時候說,該做的時候做,如實、如理、如分:如實知一切法緣起無自性,如理去思惟為什麼會生死輪迴?為什麼會還滅解脫?你如實知,知如真──知道的和真實一樣,這樣就能夠正確的抉擇取捨,應該講,講多少;應該聽,聽多少;應該做、不應該做,都恰到好處,都能本著無我──緣起無自性的思想中心,去做任何事而不引生煩惱。
  所以佛陀講八正道中道,不是不太苦不太樂就叫中道,也不是苦的一半、樂的一半叫中道,不是這樣。而是覺苦覺樂覺中道──苦,知道是苦;樂,知道是樂;正,知道是正;邪,知道是邪。苦的時候,知道是因緣和合、無自性的,所以不會在情緒上加壓擴大,也不會厭惡、排拒,他知道一切都在無常變異中,苦很快就會過去。樂的時候,也知道是因緣和合、無自性的,所以不會沉迷、染著。真正如實知道這樣,那遇到順境、逆境,就能夠超脫自在,這是事實。
  
關於八正道,經中有不同的敘述,印順導師將其歸納為三種:
  
(一)從修行的目標說,得正定才能離惑證真;而要得正定,應先修正見到正念,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助緣。如《雜含》(卷二八•七五四經)說:「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正)三昧根本、眾具」(參《中含∙聖道經》)。
  注意到這是重在自修,也就是三乘共法,所以說修行的目標在於離惑證真──正覺解脫。惑是煩惱,要能離煩惱、證真理,沒有修定就不行,因為深慧與修定有關。與正定相應的正見,才能引發空無我慧,也就是無漏慧而解脫,所以對解脫的終極目標來說,強調正定。
  散亂心就如風中的蠟燭,雖然有光──有智慧光,但是風一吹就搖曳不定,照明不佳,所以必須要有定。一個人會講錯、做錯,通常因為心散亂,所以說「急者無智,智者減半」。一急起來,內心散亂慌張,就沒有智慧;即使有智慧也會大打折扣。反之,定力好的人無論怎麼忙,講話、做事的準確度都很高,甚至百分之百。
  這裡雖然強調正定重要,但是要得正定,必須先修正見到正念,也就是八正道的前七道支──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這七支是正定的基礎和助緣,這個次序是不可躐等的。你看人家在解釋八正道,如果把第一拿到第二,第二拿到第三……,你就知道他對法義不了解。
  「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就是從最初的建立正見──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正見就是慧。具足正見之後就有正思惟,正思惟是玄奘大師的翻譯,古譯作正志或正欲(願欲)。以解脫道來講,是立志去實現正見,而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以菩薩道來講,我相信佛菩薩有無上菩提,相信比較容易啊!我也立志願要這樣去學;佛菩薩沒有貪、瞋、痴,我也要學到沒有貪、瞋、痴,這是正志。
  正志之後,就有德行生活的表現。如不殺生,不僅是持戒,也是一種布施,所以佛菩薩所到之處,都讓眾生沒有怖畏而有安全感,這一點阿羅漢就遠不能及。
  例如有一回,舍利弗跟在釋尊身後經行,正好有隻老鷹追逐鴿子而來,鴿子見到佛,就趕緊飛到佛的身邊來。佛的身影一經覆蓋在鴿子身上,鴿子馬上感到祥和安隱,無復恐懼;但是舍利弗的身影隨後覆蓋在鴿子身上,鴿子竟又回復原來的顫慄恐懼!舍利弗十分不解:我並沒有傷害牠的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佛陀告訴他:雖然佛與阿羅漢貪瞋痴三毒皆已淨盡,但是阿羅漢猶有餘習未盡。顯然鴿子是感受到了,所以才會怖畏如初。

  運用現代科技,就可以證明一個人如果起慈悲心,連植物都可以感應到。他們將玫瑰種在彼此隔絕的不同花房裡,兩邊所給的陽光、空氣、水、養分都一樣,一邊常常讚美它,另外那邊則常常罵它、數落它。結果經常被讚美的玫瑰不但刺長得少,花也開得又大又香!另外那邊的玫瑰不但多刺,花又只開小小一朵,所以不僅動物可以感通,植物也可以。
  他們還拿仙人掌作過測試,一開始先測它的正常頻率,然後你怒氣沖沖地走過去折斷它。折斷以後,它就開始抖動抖動;你繼續帶著這分怒氣走近別株仙人掌,才剛靠近,它也開始抖動了。因為暴戾之氣太重,它都感應到了!所以有很多事情,我們要從內心去了解,了解從內心到外境,身心與境界的相互影響,然後從內心去改變。因為現行能熏成種子,種子也能起現行,這稱為互熏──互相熏習,到最後就不知是誰先影響誰了。
  上引經文說前七道支修完,作為基礎,最後就「得一其心」,也就是得正定。最初由有分別、有執著,繼而有分別、無執著,到最後無分別、無執著;要第二念都無分別了,才能引發空無我相應的無漏慧而解脫。那時自然中規中矩,說什麼、做什麼都恰到好處,都與無我相應,這樣去修菩薩道,才能真正不染著、不繫縛。否則做得越多,煩惱越多,業績壓力也越大!這是講第一點。
  
(二)從修行的先導說,正見是德行的根本。假使你最初的觀念錯誤、方法錯誤,你怎麼修都不會開悟,不會解脫;沒有正見,其他七支都不用說了。
  
如《雜含》(卷二八•七五〇經)說:「諸善法生,一切皆以(慧)明為根本。……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定」。正見即明慧,是修行的攝導,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重要。所以說:「如是五根(信、進、念、定、慧),慧為其首,以攝持故」(雜含卷二六•六五四經)。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信、進、念、定、慧五根,慧明明在最後,為什麼佛卻說「慧為其首」呢?這個「首」是首要、先導之意,這是說慧(正見)的重要性,就譬如堂閣眾材中的棟樑一樣。「依正見(聞思慧)而起正信,依正見而修戒、定,最後以(現證)慧得解脫。如沒有慧,等於建房屋而沒有棟梁,那是終究修建不成房屋的。」
所以為首的信是有漏慧(正見),最末的慧是無漏慧;起初學習無我,最後證入無我,所以空無我慧在最初就要建立了。
  你如果能與空無我慧相應,自己和自己的內心、生命對話,知道人與人,人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那麼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會自然流露,這是空無我慧的應用。
  
正見對於德行的重要性,是超過一般的,所以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雜含卷二八•七八八經)。大乘的重視般若,也即是這一意義的強化。而菩薩的大慧、深慧,不怕生死流轉而能於生死中教化眾生,也即是這正見──般若的大力。
  假使你有正見,空無我慧相應,那就會為自己的言行永遠徹底的負責,不會說話不算話。很多人是說話不算話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否認到底,變成說謊大王!要知道:凡行過的,必留下足跡。你看蝸牛,它所爬過之處都留下痕跡,佛教是說留下潛能業用,影響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所以不要以為撒個謊不算什麼,一旦第一個謊言被拆穿了,他就會講第二個謊言去掩飾它;第二個謊言被拆穿了,他又講第三個,一直N次的說謊下去……。你如果開誠布公,坦誠地講,一次坦誠、二次坦誠,就很好呢!你不要以為這是小事,這對修行來說太重要了!
  一個人如果對事實看不清楚,那還情有可原,有可能他的智慧不足;看清楚了,又要昧著良心說話,那就不真!真都沒有了,善就不用說了,那是假善、偽善。不真、不善,那當然就不美!除非你可以接受朦朧美。然而美是主觀的,各人欣賞的觀點不同,不但情人眼裡出西施,孩子也是自己的最漂亮;即使有著某種缺陷,在媽媽的眼裡看來,都是完美無缺的。
  就有個笑話說到一位媽媽,因為兒子抱怨學校的營養午餐不好吃,所以當媽媽的就說隔天要煮特別的料理幫兒子送去,兒子當然滿心期待了。哇!不料臨時有事,沒辦法親自送便當,就拜託隔壁的太太代送。隔壁的太太說:「妳兒子我可認不得哦!」她說:「這還不簡單!妳去了,看全班最俊、最帥的那個就是了!」言下頗以兒子自豪。
  不過這種形容也太不切實際了!果不其然,兒子回來就抱怨媽媽黃牛:「害我連營養午餐都沒得吃,一直餓著肚子!」
  媽媽大吃一驚:「怎麼會這樣?我有託人送呢!」
  一問起來,隔壁的鄰居才說:「妳不是說送給全班最俊、最可愛的學生吃嗎?我看了看,就我兒子最俊、最可愛,所以再給兒子當點心吃!」
  這不要當笑話看呢!每一個人如果都站在自我的觀點去看待人事物,就會這樣,這一點我們要深生警惕!
  所以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你的正見一天比一天清明,越來越有力,你的講話做事、待人處世,就會在彼此和樂中淨化提升;縱使經過千百世,都不用擔心墮入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有的版本是說「終不墮地獄」,我們要注意印度人講的「地獄」,是代表極惡的果報,意思是說你造了三惡道的業,以後就會下墮三惡道。
  所以我們佛教徒很簡單,就是徹底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而不是因為「舉頭三呎有神明」。這裡還算是比較高的,有些公寓不到三呎呢!那神明就無處棲身了!不是這樣,是因為我們講的、做的都會成為習慣,影響自己和別人的現生與未來,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譬如有的孩子,一生下來就很孤僻,有的卻從小就很會照顧人,都是同樣的父母所生呢!那就是習氣,除了以佛教的業習來解釋,其他的解釋都不通,所以正見很重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也很重要!
  
(三)以正見為首,以正精進、正念為助而進修。如正見,專心一意於正見,努力於正見的修學。專心一意於正見就是正念,正念於正見;努力於正見的修學,就是正精進。又從正見中了解正志,專心一意於正志,努力於正志的修學。接著,又從正見中了解正語、正業、正命的重要,專心一意於正語、正業、正命,努力於正語、正業、正命的修學。
  
這樣的正見為主,正精進、正念為助,「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中含•聖道經)。換句話說,前七道支(從正見到正念)不但是正定的根基、助緣(如第一說),而且每一道支都要以正見為主,正精進、正念為助去修學;在這些資糧的助伴下修成的定,才能稱為聖正定。這個「聖」字,就表示是可以趣向解脫、轉凡成聖的正定,而不是共外道的定。這是重視精進與專心,而看作遍助一切支的。這三說似乎矛盾,其實是所側重的切入點不同而已,實則並沒有什麼矛盾。(請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➊ 文稿內容若有引用印順導師《佛法概論》〈出家眾的德行〉該篇內容者(頁221∼228),亦比照前例,皆以標楷體加黑標示,不再另行加註頁碼,敬請讀者逕行參閱導師原著。
➋ 印順導師,〈我之宗教觀〉,《我之宗教觀》,頁3。
➌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176。
➍ 印順導師,〈中道之佛教〉,《佛法是救世之光》,頁154。
➎ 《雜阿含經》卷二八•七五四經,《大正藏》第2冊,頁199上、中。請參見《中阿含經》卷四九(一八九)《聖道經》,《大正藏》第1冊,頁735中∼736下。
➏ 《大智度論》卷一一,《大正藏》第25冊,頁138下。
➐ 《雜阿含經》卷二八•七五〇經,《大正藏》第2冊,頁198下。
➑ 《雜阿含經》卷二六•六五四經,《大正藏》第2冊,頁183中。
➒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頁30。
➓ 《雜阿含經》卷二八•七八八經,《大正藏》第2冊,頁204下。
⓫ 《中阿含經》卷四九(一八九)《聖道經》,《大正藏》第1冊,頁735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