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4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二十六)

釋傳道主講

 

 


  
第九講 大小乘的差別──悲願與智證

 


一、前言

  「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➊印順導師言簡意賅的幾句話,即點出大小乘最根本的差異所在,我將其再加以引申如次:
  佛法的如實相──緣起法空性的「質」,並無大小乘之別。無論大乘、小乘,他所體證的本質──緣起性,都是融然一味的空性,這是無有差別,無所謂大小的,一如虛空。
  但我們現在如果把雙手合在一起,這裡頭的空間是不是就變小了?再把雙手分開來,你能說虛空來了又去,生了又滅,或變大、變小嗎?不,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個量的大小,是我們局限它的。你拿一個方形的容器來,那個空間就變成方形;拿圓形的容器來,空間就變成圓形,所以是外在容器的差別,空的本質並無差別。
  又如九九九的千足金,一錢是黃金,一百公斤也是黃金,這是質的相同。但是大塊、小塊那個量是不一樣,它所打造成的金飾,有的製成項鍊,有的作成手鐲,這個緣起相可以說千差萬別,這是量的不同。
  大乘與小乘也如此,所證的緣起性是相同,而只能從緣起相的「量」──行願的廣狹、智證的偏圓去分別。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叫做「乘」,大小乘的「『乘』就是車乘,能運載人物從此到彼,有能動能出的作用。眾生迷失在生死的曠野中,隨著輪迴的迷道而亂轉,眾苦交迫,沒有能力解脫。如來就以各種的法門,把眾生從苦迫的曠野中運出來。這能令眾生離苦的法門,譬喻它叫『乘』。但因運載的方法與到達的目的不同,就有大小乘的差別。小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大乘就是菩薩乘。」➋
  大乘之所以稱為大乘,從立名來說,不外乎「待小名大」,這或者是廣大含容了小乘,或者是超勝了小乘,➌從含容與超勝二義來凸顯「大」的意義:
  一、含容大:大乘可以含容小乘,所以是大。譬如小乘所走的路,只有三百由旬,大乘的行程則有五百由旬,所以小乘三百由旬的終點,不過是大乘行程裡的一個中站而已;除此,大乘還有他更遠的目的。所以大乘不一定離開小乘,而是能含容小乘,內容比小乘更廣博的佛法。印順導師在著作中,所以常用「共三乘(通三乘)」來取代小乘,道理就在這裡。
  二、殊勝大:大乘的思想,小乘中沒有,這部分獨有的思想,要比小乘來得殊勝,所以大乘亦名勝乘,小乘亦名劣乘。➍就此一意義而論,不免隱含有貶抑小乘的意味。
  我們從印度佛教的發展史來看,何以大乘佛教要自許大乘(大車),而稱聲聞佛法為小乘(小車)呢?原因要從釋尊涅槃說起。在釋尊滅後的王舍城結集中,以大迦葉為首的保守派,取得僧團的領導地位,因而加深了苦行、隱遁、獨善的傾向。➎佛滅百餘年,僧團開始分化,各部派逐漸走向煩瑣的思辨與理論分析,而與實踐解脫的目標脫節。
  另一方面,自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懷念越甚,除藉由遺體(舍利)、遺跡的供養巡行,來表達對釋尊的信敬與思慕外,釋尊過去生的菩薩大行,也開始從「本生」、「譬喻」、「因緣」中流傳出來,成為佛教界的共同信念。態度自由而重於理想的大眾系說:佛是不可思議的存在;佛壽是無量的;現在的十方世界,有佛出世:這多少滿足了一般信眾再也見不到佛的悵惘。➏相形之下,謹嚴、保守,重於自了的聲聞風格,也未免太不契合佛出人間的本懷了,因而被呵責為小乘!相對地,「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無上菩提」的大乘佛教,則逐漸取得主流地位。
  這在學術上有個名詞,叫做範式轉移或典範轉移。原始佛教的「佛法」時代,典範人物是釋迦牟尼佛,修證的終極目的是解脫,成阿羅漢;等到大乘經典出現以後,信仰基準從《阿含經》轉移為大乘經論,而終極目的也轉變為度生成佛,這樣是不是就轉移了?
  儘管在佛教歷史上,大乘與小乘這兩個名詞事實存在,而且沿用至今,但依佛法信、解、行、證的學程來看,或者稱之為解脫道與菩提道,抑或聲聞乘(含緣覺乘)與菩薩乘,較為妥當無諍,且符合緣起中道。如以佛法對外的弘傳來區分,則不妨稱之為南傳佛教、北傳佛教與藏傳佛教,➐較無爭議。
  關於大小乘之諍,我先講一個佛經裡的譬喻故事,➑來幫助大家了解:話說有一位老師度了兩個徒弟,這兩個徒弟在老師面前都想力求表現,所以不時就在暗中較勁。
  老師的雙腿不良於行,徒弟倆就說要幫忙按摩,老師心想:「真不錯!」「那就這樣吧!大徒弟按摩左腿,小徒弟按摩右腿。」兩人有了這個機會,自然都想好好表現一番。
  大徒弟每次按摩完,都會問老師覺得如何?老師也都會稱讚他:「你不錯!」小徒弟在旁邊聽了就很吃味,「看我的!」他幫老師按摩完畢,就也問老師覺得如何?「你也很好!」這下換大徒弟不高興了!
  兩人的積怨日深,一天,小徒弟趁著學長不在,就拿了鐵鎚將老師的左腿給打斷了,讓學長從此沒得表現的機會。學長回來發現了,心知這一定是學弟搞的鬼,要沒得表現,乾脆兩人都沒得表現,所以也拿了鐵鎚將老師的右腿給打斷!所以最倒楣的,就是他們的老師嘛!
  同樣道理,如果南傳佛教說北傳都是假的,大乘非佛說,藏傳的都不對;北傳與藏傳佛教也反唇相譏,貶抑南傳是小車,自己是賓士車或七四七客機,彼此攻訐的結果,最倒楣而必須承擔後果的就是佛教本身嘛!因為到最後就沒有人信仰了!所以應當互相尊重,來泯除對立。
  如上所引,印順導師從行願不同,運載的方法與到達的目的不同來分別大小乘。進一步解析,我們可以說「行」即自利與利他二行,以涅槃解脫或成佛菩提為終極目標(到達的目的)。「願」是發心動機:或發出離心,修四諦十二緣起、三學八正道(小乘的運載方法);或發菩提心,進修六度四攝(大乘的運載方法)等。
  本講即擬從自利與利他,出離心與菩提心,智證法性與德行淨化之偏圓等面向來介紹大小乘的差別,並略述其共同點(同中亦見其差異處)。希望能跳脫大小乘各自的本位立場,裨益見聞者理解一味的佛法,本不當因為發心、根機的不同而成差別。

二、大小乘的差別

 (一)從自利與利他二行分大小乘
  1.利的意義:
  講到自利與利他,首先要明白「利」的意義是什麼?現在大家最麻煩的,就是上了很多課,背了很多名詞,卻不知道裡頭真正的意義;知道意義,遇上了也用不出來。臺灣俗諺說:「拳頭學二十四館,撲(phah4)一隻胡螓(蒼蠅)撲屆呯呯喘」,意思是學了很多,卻無法學以致用!看要用詠春拳,或是白鶴拳,或是少林拳,等你想好,早被打得遍體鱗傷了!
  我們有這種經驗嗎?聽了很多,學了很多,事情遇上了,還是發脾氣;遇上了,還是大吵一架;遇上了,還是要離婚,再不然就是要離職了。這就是說我們面對順境、逆境,佛法都用不出來,都沒有以佛法來改變自己、淨化自己,這就很冤枉!
  「利是利益,利樂;是離虛妄,離醜惡,離貧乏,離苦痛,而得真實,美善,豐富,安樂的。自利與利他,就是使自己或他人,得到這樣的利益安樂。」➒印順導師在他的《學佛三要》中講得很清楚。一般都是幫你畫個大餅,說前景多美多美,可是卻虛妄不實;說將來能得到多好多好的,才沒那回事!離虛妄浮誇而得真實安樂,這才是利的真正意義。
  2.佛教出現世間的目的:使眾生離苦得樂──得「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
  一般人常有這樣的觀念:現生苦一點沒有關係,來生快樂就好了!但是,你沒有去具備快樂的因和緣,現在吃苦,以後就能得到快樂嗎?這絲毫不符因果!佛教是因緣論,緣起論;不是宿命論、苦行論,更不是無因論。所以學佛,我們要去把握的是:如何在現生就可以得到快樂。
  現生最快樂的是什麼?在一般人眼裡,家庭和樂、事業順利、身體健康,擁有才識、美眷、財富、權位等人生勝利組,應該是最快樂的了;但佛法的要求不只如此,佛教強調的「現法樂住」,是這一生──現生就得解脫,現生就對外境不染著。你有所染著就有所束縛嘛!外境對我們的束縛已經沒有了,你能夠脫離以自我為中心,一向認為有一個不變、獨存、實在的我──這個觀念打破了,稱為「現法樂住」,這是現生就得解脫樂。縱使還未得「現法樂住」,若能在佛法的聞思中如實正觀因緣,日薄愛、見,同樣可以得嚐法味而減少繫縛牽絆。
  透過佛法的行持,多造善業與清淨業,不但現生就能得到自在、安樂,來生的一切也一定比現在好,這在佛法稱為「增上生」,包括現生樂與來生樂。
  有很多人不是病死的,是嚇死的,醫生告訴你剩下三個月或六個月的壽命,結果一個月就走了!為什麼?嚇死的!為什麼嚇死?因為不知自己死後要往何處去。你如果很有把握,我死後要往生東方、西方、南方、北方哪一個淨佛國土,那個地方比這裡好,怎麼還會害怕?應該慶祝才是!他們基督教都說「蒙主恩召」,歡喜得很!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學。
  但信佛、學佛並不是買保險,即使此生造了善因、清淨因,都未必在可見的未來就得到福樂善果;或因先世罪業而置身困厄,無力翻轉,佛弟子也能在因果必然的正見正知中安然受報不怨惱,孳孳行善不懈倦,以待惡報終了之日。
  最後的究竟解脫樂,是徹底了脫生死,不再為外境誘動而染著;而且不只自己解脫,不再流轉生死,又能淨化眾生與環境,使正報的身心、依報的環境(有情世間與器世間)都清淨莊嚴。阿難尊者說:「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➓這種心量和願力就很大!
  3.自利與利他:
  ⑴自利(解脫道):
  二乘(聲聞乘與緣覺乘)偏重於「逮得己利」,這個「逮」有及、得、達到的意思,達到自己的利樂,就是解脫,證阿羅漢!我們要知道,二乘人的自利是修養自己、淨化自己,並沒有去危害別人、障礙別人,所以他的自利絕不是自私!是內心的染著──那個非怎樣不可的愛染執著沒有了,自在了!外境之於他的約束纏縛也沒有了,解脫了!所以他是以證解脫為其終極目標。
  我們對自己的人生,都會設定目標,設定說我以後要做什麼、做什麼。今年,我們妙心寺就邀請本基金會的前任理事長蘇董,來分享他的生命歷程。⓫他說他從小家境就很貧苦,吃的沒得吃,想買又沒錢買,父母忙碌終日,還是欠了人家很多錢,所以他的人生目標,就是設定在二十歲要創業當老闆。
  當了老闆,有機會出國考察,眼界廣了,心量大了,也開始對藝術、音樂產生興趣。不過有了錢,有了地位以後,卻走到人生的隘口;在那個時候正好遇到佛法,所以他就轉化。後來不但成立了室內樂團,也開始關心環境,關心人心的淨化,所以設定目標很重要。
  現在沒錢,你說等我有錢,我要享受,我要買豪宅、開名車,那等你有了錢,就是這樣做而已嘛!你如果說等我有了錢、有了成就,「願成天下雨」,哪裡需要,我就往哪裡去挹注幫忙,那這個本願就很有力量,就會驅策我們積極去努力,而且做得很歡喜!
  聲聞並不是只能自利而不利他,他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只不過較偏重解脫的己利而已。在解脫之前,因為厭離心太深,所以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也只是隨緣行化,⓬「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看似很瀟灑!
  他的生活安於少欲知足的無諍行,你需要,我就教你;我跟你講的,你如果不聽,我也算了!這是聲聞。緣覺他不理人,不度眾生的,一方面他是無師自悟,另一方面他沒受過訓練,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教人,因而缺乏專為度生設想的利他精神。
  有一些修解脫道的是這樣,他四念處修得很好,但是旁邊死豬、死狗、死雞發出惡臭,蒼蠅、蚊子在附近盤旋,他不管的;他如如不動,不會積極去把環境整理好,也不會關心周遭。大寺廟有信徒來掃地、擦洗,他們也認為這些工作應該留給在家居士來種福田;但是鄉下的小寺廟沒有人發心服務,那些師父也是逕自修四念處、經行呢!「功夫」真的不錯!
  有一位信仰基督教的作家,去泰國回來,寫他的旅行日記,標題就叫做「和尚.蒼蠅.狗屎」,他說這是他在泰國的所見所聞。幸好我後來去的時候,已經有所改進;再不改進,忽略「現生樂」的結果,路就越走越狹,也會越來越消極!
  他們基督教、天主教去到泰國南傳佛教國家,都是辦學,辦學就會出現強烈對比:出家師父沒事就穿個拖鞋,坐在公園。因為戒律沒寫不能抽菸嘛,所以信徒都供養整條香菸,然後他們就坐在公園裡抽,腳還一邊抖啊抖的。辦學的這些神職人員就對他的學生說:「你看,你看!那就是你師父!」當學生的就很氣!「我師父怎麼那麼差!」所以以後就不信佛教了!
  戒律也說不可故往觀聽歌舞唱伎,但是沒說不能看電影呢!諸如此類,都是把戒律教條化、形式化了,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⑵利他(菩提道):
  菩薩不但自己淨化自己,在自利解脫以前,尤其重於悲濟有情,在利他中完成自利。他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以自他都能成就無上菩提為終極目標,所以他廣修福慧,盡未來際積極利他──不只這一生,生生世世到成佛為止,都在利他,較諸解脫道就是不同!
  菩提道的利他,有兩大類:
  ①物質的利他──財施:以衣、食、住、用、交通,和體力、生命來助人、救人,包括金錢。
  ②精神的利他──法施:「如愚昧的授以知識,憂苦的給以安慰,怯弱的給以勉勵;從一切文化事業中,使人心向上,向光明,向中道,向正常,向安隱。」⓭安隱就是涅槃──貪、瞋、痴等一切煩惱永滅,以此作為利他的終極目的。
  綜合起來,菩提道的利他,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因為布施的真義就是捨己利他,所以與利他為先的菩提道最為相合。(請待續)(吳文宗初稿)(謝杏熏整理)


【註釋】:
➊ 印順導師,〈自序〉,《佛法概論》,頁1。
➋ 印順導師,〈懸論〉,《攝大乘論講記》,頁1∼2。
➌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55。
➍ 印順導師,〈懸論〉,《攝大乘論講記》,頁2∼3。
➎ 印順導師,〈佛法的信徒〉,《佛法概論》,頁200。
➏ 印順導師,〈自序〉,《印度佛教思想史》,頁2。
➐ 請參見《佛法十講》(一)緒說,《妙心雜誌》165期,頁3∼4,2018.5.1出刊。
➑ 《百喻經》卷三(五三),《大正藏》第4冊,頁551上。
➒ 印順導師,〈自利與利他〉,《學佛三要》,頁142∼143。
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三,《大正藏》第19冊,頁119中。
⓫ 妙心寺成長教育講座于2009.4.11,邀請淨心文教基金會前理事長蘇振輝居士主講「尋找生命的隘口」。該場演講紀錄刊登在《妙心雜誌》116期,2010.3.1出刊。
⓬ 印順導師,〈自利與利他〉,《學佛三要》,頁145。
⓭ 印順導師,〈自利與利他〉,《學佛三要》,頁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