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4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二十 七)

釋傳道主講

 

 


  
第九講 大小乘的差別──悲願與智證

 


二、大小乘的差別

 (二)從發心(動機)差別分大小乘:
  佛教常說發心、發心,連要人吃東西都說發心,但發心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發心,就是立定志願,所作所行,以所願為目標而前進。發心,並不是偶然的起心動念,要發起信願,達到堅定。」14發心(動機)為何,決定了自己的根性,也就決定了修行的目標,可見初發心之重要!以下就來說明由發心的不同而分別大小乘。
  1.初發出離心(厭離心):「初發出離心,即種下解脫的種子;以後隨順(三學八正道)修學,漸漸成熟;最後才證真斷惑得解脫。」15此即聲聞行者。
  增上生的人天果報(現生樂、來生樂),或許是大多數人希求的,但福樂享盡,終要墮落,而且不脫三界流轉,到底仍不究竟。聲聞者對於世間的愛欲糾纏,是有所厭棄的;對於人生的無常苦迫,是有過超乎常人的敏覺的。他深知世間不問身心、器界,個人或家國,都在生滅變異、成而復毀的過程中推移,一切是不常恆、不徹底、不自在,而終歸於苦的。所以眼前再怎麼喜樂,他也毫不留戀;對他而言,「三界如火宅,生死如冤家」,緣此便發起出離生死,終結輪迴的決心。
  發了出離心,修學出世法,即走上了脫生死的大道。雖然因為個性、所好不同,學者所展現的風格也各自不同;但是當時修解脫道的,並不是都出家哦!也有的在家修。出家也並不全是樂獨住的阿蘭若比丘(無事比丘),也有隨緣弘化的人間比丘;佛教在當時之所以能夠發展,人間比丘居功厥偉。論根性,有鈍根的信行人,也有利根的法行人;儘管根性、風格種種不同,但都同樣修出離行,以求生死的解脫。
  因為重在度苦解脫,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16而不大修其他福德;雖然他也還是隨緣度眾生,終因厭離情深,而偏於解脫個己。這一點,中國佛教都學到了,所以「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更喪考妣。」這樣就成了自了漢!但自了漢也不是不好,只不過不能完全彰顯佛陀的偉大與佛教化世的精神而已!他潔身自好,不染如蓮花,是儒家所謂的「聖之清者」,17我們凡夫連邊邊都夠不上!
  佛為解脫道所說的出世法門,不外四諦與十二緣起,這是世間因果──流轉生死,與出世間因果──還滅解脫的說明。四諦中,苦是有情身心上的生老病死等缺陷。集是造成身心無邊苦痛的因緣,也就是招致生死苦果的力量。滅是離去煩惱業因,不起生死苦果的寂滅性。道是引導有情從雜染煩惱、重重苦痛的生死深淵,轉向清淨解脫、寂靜涅槃的路徑。18
  十二緣起「並非與四諦各別的。主要是從苦迫的現實,而層層推究,尋出苦痛的根源,發見了苦因與苦果間,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軌律。」19所以從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流轉門,是四諦中的苦、集二諦。從無明滅到老死滅,是還滅門,是四諦中的滅、道二諦。
  眾生長夜輪迴生死,苦與集是不斷延續的,要想超脫生死,剪斷輪迴的鎖鏈(滅),那非修道來對治煩惱不可,所以道諦才是佛弟子修學的心要。20
  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性,佛雖說有種種的修行法門;但是論到出離生死的道體,總不出於戒、定、慧三(增上)學。這三學有相依相因的關係,是求解脫者必不可缺,又不可躐等的學程:決沒有不修戒而能成就定,不修定而能成就慧,不修慧而能得解脫的道理。
  然而佛在說明道諦時,最常用的內容分類,還是八正道。八正道也就是三學,正見、正思惟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精進通三學,正念、正定是定學,唯一能入於涅槃的法門,就是這八支聖道,21這我們在前面的講次都有過詳細的解說,這裡就不再重述。
  2.初發菩提心(上求下化):初發菩提心,即種下菩提種子,本著四弘誓願,經長劫修行六度四攝圓滿,才能究竟成佛,此即菩薩行者。
  菩提,意譯為覺;初發菩提心,重在立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願,名為「願菩提心」。廣說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22
  引發菩提心的因緣固然各各不同,但「發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為理想而誓願希求。著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發心願求,當然是發菩提心的主要內容。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悲願,那不是不圓滿的,就是容易退墮的。」23所以說「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24
  著重悲願而發菩提心,略有二類:一是不忍聖教(佛法)衰微,緣此起大悲心而引發大菩提願──這是著重在護法而發心。二是不忍眾生的苦迫,緣此起大悲心而引發大菩提願──這是著重在利生而發心。25
  發起菩提心,才名為菩薩。菩薩,意譯為覺有情,從上求菩提(覺),下化眾生(有情)而得名;也可解說為:求大菩提的有情。26但是光有菩提願,並不能成佛,還要見諸實際的事行。菩薩正行有三個必不可少的要素,稱為三心:一、菩提心相應:願求大菩提,這是菩薩行的目標。你追求學問、修養、體力……,一切一切都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志願,心心念念都是為了度眾生、利益眾生,這叫做「菩提心相應」。
  我當時從佛學院、研究部畢業以後,就去讀了初中夜間部,那一年正好是初中改制國中的第一屆;後來到臺南來,民國六十二年又去讀了南一中夜間部。我的目的不是為了文憑,而是要了解現在的國中生、高中生都讀些什麼書,我該如何與他們對話,講了他們才聽得懂。
  很多出家、在家的佛教大德,學問很好,但是一開口就是兩千多年前的事;不曉得現在的孩子所用的語彙,你就沒辦法和他溝通。所以他們很認真講,講一講,大家都「夢見周公」,頻頻點頭!這一點比較可惜!
  二、慈悲心為上首(為先導):動機是同體大悲心,而不是為了我要成佛,聽說不度眾生不能成佛,所以三聲無奈,姑且度之!這樣就有業績壓力了!同體大悲心是說我今天的學問、智慧、修養、解脫,都是眾緣和合的,都來自眾人對我的恩惠,所以是出發以一種念恩、感恩、報恩的心理,而不是為了功德。
  三、法空慧是方便(善巧):度眾生要能不起煩惱──自他都不起煩惱,就要以空無我慧作為方便。假使沒有,我以為、我覺得這樣對你很好,人家的感受、人家的尊嚴卻很痛苦,那就得不到效果。
  「這三心是大乘的通行。」27也就是說一切的菩薩正行,都要依這三心而修。有了這三心,即使是五戒、十善、三福行等人天善法,或者四諦、緣起、三學、八正道等出世善法,抑或六度、四攝等大乘不共法,一切莫不是成佛的法門;離此三心或缺少了,即使是修六度、四攝,都不成菩薩行。28
  雖然為了與聲聞乘的「初發出離心」對比,而將小標題定為「初發菩提心」,而其實菩薩與二乘及人天行最關鍵的分別,就在此三心,由此三心而顯出大乘法的超勝與含容。
  菩薩所修的無量法門,統攝起來就是六度四攝,不過約特點來說,「六度是成熟佛道的要目,四攝是利濟眾生的方便。」29六度是:一、布施:將自己所擁有的物質與非物質資源施與他人,甚至付出身命亦在所不惜。二、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更積極護生,施與無畏。三、安忍:是意志堅定,不論環境如何艱苦,人事如何紛擾,都不因此改變自己的理想或引生罪惡。四、精進:是持之以恆,學無厭足地往佛道前進。五、禪定:是精神的安定與集中,「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更重要的是在定中修習觀慧。六、般若:前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一切無漏功德、三乘諸聖者皆依般若而有,所以最尊最勝!
  四攝:一、布施:給眾生以物質的利益,這是攝受眾生的要訣。二、愛語:和悅的容貌,誠懇的態度,是與人談話所應有的態度,同時也應重視談話的技巧。包括為利益對方而給以呵責(苦切語),都算是愛語。三、利行:對他說的,要他做的,要能適合實情,使他得利益,並於佛法中增長功德。四、同事:與他做同樣的事,同甘共苦,自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30
  眾多的大乘經中,以菩提心為菩薩戒,如退失菩提心,就違犯了菩薩的淨戒。今天我這個發心菩薩如果厭倦了,不願意再度人、再利益眾生,「做屆流汗,嫌屆流瀾(noa7)」(形容吃力不討好),算了!我度自己就好了!或者說我想回頭去追求世俗的欲樂,那我這個菩薩就等於死了!所以菩提心,可說是菩薩的根本戒,總相戒。
  聲聞乘以殺、盜、淫、妄為四重戒,對此,菩薩戒當然也不得違犯,但有四項重戒是菩薩不共聲聞的,那就是嫉、慳、瞋、慢。因為這四重戒有障礙於利他行,所以只要違犯了其中一項,就不成其為菩薩!這四重戒是:一、嫉:見別人得到名聞利養,就心生嫉妒,故意自讚毀他。二、慳:自己有法、有財,有時間、有體力,別人來請法或求布施,卻因慳吝而不肯施與。三、瞋:瞋心極重,不但惡言罵人,予人難堪;甚至別人做錯,誠心來懺悔,請求諒解,都不接受,故意讓對方痛苦!
  印順導師說:貪欲不是最嚴重的,31愚痴也不是最難教育的,貪名的人,你給他名,教他愛惜自己的羽毛,他能夠去做好事,這也不錯啊!有些人你要他去作公益慈善,他不願意;但是找一些名人用過的東西,加上簽名來義賣,即使賣一千萬,他都願意買。為什麼?因為直接捐一千萬作公益,不一定能出名;買下電影明星或者哪位名人、大師的簽名紀念品,至少還可以炫耀炫耀。你說這樣不好嗎?不錯了!也算殊途同歸,所以愛名不一定不好,但是要用正當的手段去獲取。
  愚痴,只要慢慢教育他,學多少、算多少,時間久了,總會多少明白些事理。唯獨瞋恨心最麻煩,「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一旦由愛生恨,就火燒功德林,非置對方於死地不可了!所以瞋是四重戒之一。
  四、慢:不虛心,自以為了不起,這才宣揚一些似是而非的佛法,毀謗別人所弘揚的正法。32以上這四種都違背菩薩道,違犯菩薩淨戒。
 (三)從智證法性的偏圓分大小乘:33
  法性,亦名空性、真如、無我、實際、不生滅性、如來藏等。我們在前言說過,大小乘所證的法空性並無差別,然從能證的智慧來說,因為觀境的廣狹不同,所以果證亦有偏圓。這裡所說的偏圓,是指偏於理性(二乘的偏真涅槃),或達理事、真俗的圓融無礙(大乘的圓滿佛果)而言;而不是說空性有偏有圓。
  約名言分別,雖有能證智、所證理,但證入法界無差別,是超越能所的,所以真實智慧現證時,理與智平等,無二無別。34「無有如外智,無有智外如」,這個「如」就是真如,也就是空性,意思是不復有能證的智慧與所證的空理之別。
  一般人聽到空,就以為什麼都沒有;而其實,智慧的證空,可以說惡無不盡、德無不備的。就大乘法而言,不但斷盡一切煩惱習氣,而且具足信願、慈悲、精進等無邊功德,畢竟空中含攝得一切清淨善法,決不是什麼都沒有;相較起來,小乘就有所偏缺。
  所以大小乘的差別不在於所證的法性(空性),而在於智慧之觀境。印順導師依行者的發心與根機,將慧學分為二:一、小乘慧──大乘兼有,故又稱三乘共慧;二、大乘慧──唯菩薩所特有,不共二乘,或稱大乘不共慧。以下即從慧之觀境來分別大小乘的不同。
  1. 三乘共慧(小乘慧):
  ⑴二乘(聲聞、緣覺)學者的觀境,可說祇是「近取諸身」,即直接依自我身心──蘊、處、界作觀,所以祇要證知身心無我無我所,就可得到解脫。
  經中每說:知四諦即是聲聞慧。這四諦法門,可謂是世間與出世間、沉淪與超出的二重因果觀,其重點在於有情身心的觀察。……並非離卻有情身心,而去審察天文或地理。
  以四諦為觀境的觀慧,又可分為二方面:一是對四諦事相的了知,即法住智;一是對四諦理性的悟證,即涅槃智。事相與理性的諦觀,法住智與涅槃智的證得,為三乘共慧應有的內容。……四諦與十二緣起,說明的方式雖有不同,而所說意義則無多大差別。二乘的四諦,是有量觀境,所以但證偏真涅槃。
  聲聞者的觀慧,雖然偏狹了一些,但他的基本原則,首先著重世出世間一切因果事相的觀察,因為若對因果事相不能明了與信解,即不能悟證無生法性。所以,修習慧學必備的初步基礎,先要建立世間正見──知因果,知善惡,知有前生後世,知有沉淪生死的凡夫,知有超出三界的聖者……等等。
  具足世間正見,並不能了生死,必須更進一步,知道生死乃由煩惱而來,煩惱的根本在無明;無明即是對於諸法實相的不如實知,因不如實知而起種種執著,並由執著引致一切不合正理的錯誤行為。這無明為本的妄執,主要是無常執常,無我執我,不淨執淨,無樂執樂。眾生有了這顛倒妄執,即起種種非法行為,造下無邊惡業,而感受生死苦果。因此,慧學的另一方面,是三法印的契悟。從諦觀一切因果事相,進而證悟無常無我寂滅空性,此即三乘共慧的要義。
  ⑵聲聞的證悟法性,是由無常,而無我,而寂滅,依三法印次第悟入。《雜阿含經》說:「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35即是依三法印漸入涅槃的明證。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既是諸法的真相,也是修行的歷程。在一切世間有為法中,如實體證到念念生滅的無常性,眾緣和合的無我性,又能了達一切虛妄不起是寂滅性。徹底悟入三法印,就是證得清淨解脫的涅槃。
  為什麼說聲聞所證的是偏真涅槃呢?如前所說,因為聲聞出離心切,急求自我解脫,故直從自己身心,觀察苦空無常無我而了生死,他並沒有廣觀一切,遍學一切。所以開悟了不是什麼都會、什麼都懂,要注意:什麼都會、什麼都懂,那是事相,那必須經過學習訓練。
  就好比當老師,你是科班出身,教書的原理你都知道,但不是這樣就會教書呢!理論知道,技巧還要去磨練,所以說「理雖頓悟,事必漸修」,還要去實習、實修,要去學習怎麼教書,到最後教學相長,才能得心應手,這是同樣道理。
  聲聞證無我以後,一切都空卻掉了,沒有男女相,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相,內心因貪染、執著而來的束縛也沒有了。但他要度眾生可能會有障礙,人家如果設了陷阱,他的經驗就不足了!因為他沒有教學相長的後得智,所以說僅得偏真涅槃。
  關於無我,《大智度論》有一個譬喻故事說到:一個遠行的旅人,因為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所以天色暗了就到福德舍(類似守更寮)去暫住一晚。夜裡,來了一個鬼,扛著一具死屍,一進來就往他面前一丟,然後自顧自在那歇口氣。
  稍後,又來了一個鬼,一邊走一邊怒罵前鬼:「這具死屍是我先發現的,你怎麼把他搶走了?」這時,前鬼也不甘示弱,就說:「這是我發現的,當然是我扛進來!」二鬼因此起了爭執。
  前鬼說:「不然這樣好了!這裡有個人,我們來請他評評理,看這具死屍是你扛進來,還是我扛進來的?」
  旅人嚇個半死,他心想:「慘了!慘了!這兩個鬼都力大無比,我講真話是死,講假話也是死;既然都不免一死,那我還是說真話好了!」
  沒想到他一說是前鬼扛進來的,後鬼就氣得把他的一隻胳臂扯下來摜在地上。前鬼見到這樣,就也把死屍的一隻胳臂扯下來,接在他身上;後來不只兩隻胳臂,連他的兩條腿,還有頭和身體都整個與死屍交換過。接著,那兩個鬼竟開始吃起他的身體來了,吃完抹抹嘴巴,拍拍屁股就走了!
  旅人嚇壞了!他內心這樣思惟:「眼看我這父母所生身被那兩個鬼吃掉,而今身上盡是那具死屍的骨和肉,到底還有沒有我啊?」想著想著,內心又迷惑又惶恐,天一亮,就發了狂似的循路來到一處佛塔,見著比丘眾,劈頭就問:「到底有我還是無我啊?」
  眾比丘問他:「你是什麼人啊?」他驚魂未定地說:「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人哩!」比丘見他如此,便為他開示四大五蘊無我的道理,他因此悟入,證阿羅漢果。36
  這個故事其實是在說我們的身體,每一秒每一秒都在新陳代謝,再也不是前一秒、前一分的我了。身體是如此,心念的生滅變化,更是快速!但我們卻始終認為有一個不變的我,從這個故事裡,我們正可以好好反思!如果有在修止觀,就比較能夠理解。
  我初學打坐時,每天都坐三個小時,晚上坐兩個小時,早上坐一個小時。到後來,連細胞在成長都有感覺,會覺得很粗,一個毛細孔很粗,一直長,長到比這間教室還要大,比大殿還要大,才一個而已哦!等到要剝落,要新陳代謝的時候,又覺得越來越細,越光滑,越來越小,小到身體都不見了,那就是細胞在成長、在剝落,也就是新陳代謝啦!
  你如果靜到某種程度,心跳和氣脈的運轉都可以知道,甚至連一根針、一片樹葉掉下去都知道,這不是描述,是事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功夫,只是被時代文明給障蔽了,所以那些天真的直接反應都不見了,這比較可惜!
  2.大乘不共慧(大乘慧):
  ⑴大乘不共慧的觀境,遍於一切無盡法界,……是無量觀境,所以能夠究盡佛道,遍覺一切。
  因為大乘菩薩慈悲心重,處處以救度眾生為前提,故其觀慧,不能局限於一己之身,而必須遍一切法轉,以一切法為所觀境。雖然遍觀一切,而主要還是著重自我心身,……再推擴到外界的無邊有情,無邊剎土,萬事萬物。故其觀境,較之二乘廣大得多,悟證法性也更徹底!
  印順導師綜合各大乘教典對於觀慧的說明,發見普遍存在事理、真俗的二方面。在觀察事相方面,從因果、善惡、凡聖、前後世等基本觀念,更擴大至大乘聖者的身心,無量數的莊嚴佛土,都為觀慧所應見。
  菩薩廣大因行的說明,是大乘教典很重要的一部分,舉凡學佛者最初的如何發心修行,如何精進學習,層層轉進,以及需要若干時劫,才算功行圓滿,究竟成佛,這種種修學的過程皆屬之。另外一部分,是對佛陀果德的顯示;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如現種種身,說種種法,以及佛的究竟身相,究竟國土,如何圓滿莊嚴等。
  如上所說,都是大乘慧的觀境。以此世俗觀慧的信解,再加以法無我性──法空性的勝義觀慧,依聞思修的不斷修習轉進,最後乃可證入諸法空性──真勝義諦。所以究竟圓滿的大乘觀慧,必達理事圓融、真俗平等無礙的最高境界。
  ⑵不同於聲聞的依三法印次第悟入,大乘觀慧則直入諸法空寂門,「直從緣起的法性空下手,見一切為緣起的中道,無自性空、不生不滅、本來寂靜。」37因為無常是常性不可得,即空性;無我是我性不可得,即空性;無生是生性不可得,也是空性,這空無自性就是一實相法印。
  釋尊即曾對阿難說:「阿難!我多行空。」38這可見菩薩是以修空為主的,不像聲聞那樣的從無常苦入手,……這樣,才能于生死中忍苦而不急求自了,從入世度生中向于佛道。39
  要說大乘慧與三乘共慧最大的不同,是大乘慧的修學貴在能夠就事即理,從俗入真,不使事理脫節,真俗隔礙。但要注意到:並不是一入手就觀事事無礙,法法圓融,而要由信解因果緣起,菩薩行願、佛果功德下手,然後由事入理、從俗證真,體證諸法空性,離諸戲論,畢竟寂滅。此後乃能即理融事,從真出俗,漸達理性與事相,真諦與俗諦的統一。這樣的圓滿智證,二乘的偏真涅槃自然無法相提並論。(請待續)(吳文宗初稿)(謝杏熏整理)
 

【註釋】:
14 印順導師,〈聞法趣入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49∼50。
15 印順導師,〈自利與利他〉,《學佛三要》,頁144;括弧內文字為道師父在講義所加。
16 印順導師,〈自利與利他〉,《學佛三要》,頁146。
17 《孟子•萬章章句下》。
18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74∼175。
19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144。
20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175。
21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176∼177。
22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71∼272。
23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59∼260。
24 印順導師,〈自利與利他〉,《學佛三要》,頁146。
25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60。
26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70。
27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74。
28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73。
29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80。
30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397。
31 印順導師,〈菩薩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48。
32 菩薩四重戒請參見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78∼279。
33 本小節的內容除另行加註以外,皆引自印順導師《學佛三要》〈慧學概說〉的「慧之觀境」一節(頁174∼181),引文部分皆以標楷體加黑標示,不再加註頁碼。
34 印順導師,〈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64。
35 《雜阿含經》卷一○•二七○經,《大正藏》第2冊,頁71上。
36 《大智度論》卷一二,《大正藏》第25冊,頁148下。
37 印順導師,〈菩薩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46。
38 《中阿含經》卷四九(一九○)《小空經》,《大正藏》第1冊,頁737上。
39 印順導師,〈菩薩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