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4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二十八)

釋傳道主講

 

 


  
第九講 大小乘的差別──悲願與智證

 


二、大小乘的差別

 (四)從德行淨化之偏圓分大小乘:
  無貪、無瞋、無痴
40──這三善根是一切道德的根源。論理,應使無痴的智慧,無貪的淨定,無瞋的慈悲,和諧均衡的擴展以至完成。但聲聞的淨化自心,偏于理智與意志,忽略情感,所以三善根多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對於離瞋的無量心解脫,即略而不論。
  何以如此?原因還是出在聲聞的厭離心切,偏重厭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厭世,不能即世而出世,因此依苦成觀的四無量心,被認為但緣無量有情,無量是眾多而難以數計的,是勝解──假想觀,所以是世間定法,是有漏,是俗定,
41不能契入無為(空)性。而其實,「『量』是依局限性而來的,如觀一切眾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別,就與無我我所的空慧相應。」42了達有情的沒有定量性,所以普緣有情的慈悲──無緣慈,即能契入空性。43
  佛陀的大菩提,是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的圓成;也是依法(法增上的理智)、依世間(世間增上的情感)、依自(自增上的意志)的德行的完成。
44佛從菩薩而成,菩薩行者依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圓滿三心,即圓成究竟的佛果菩提,在德行的淨化上明顯與聲聞行者不同,以下就從三心來說明其差異:
  一、無所得為方便,是菩薩行的善巧──技巧。菩薩的空慧,雖是法增上的理智,但從一切緣起有中悟解得來,而且是悲願──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所助成的,所以能無所為而為,成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聲聞雖體悟不取一切法相的空慧,由於偏于空寂,所以自以為一切究竟,不再努力于自利利他的進修。故說聲聞重於依法而解脫自我,不能依法依世間而完成自我。
  二、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菩薩行的志向。一切智智即佛的無上覺,也是菩提心的別名。心與佛的大覺相應,淺顯的說,這是以悲智圓成的大覺大解脫為目標,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趨求,這是自增上的意志,而且是悲智融合淨化了的意志。反觀聲聞行以無貪得心解脫,相形之下,就偏於自得自足。
三、大悲為上首,菩薩行的方便、志趣,都以大悲為上首,這是世間增上的情感。為了救濟一切有情,非以無所得為方便,一切智智為目標不可。「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於此初發心」。這是菩薩行的心髓,以慈悲為本,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實是自利與利他的互相促進,最後進展到自利利他的究竟圓成。而聲聞因為是緣自身苦,不是緣眾生苦,所以不能從淨化自心的立場,成熟有情、莊嚴國土,悲心就略顯不足。
45
  由上面所引印順導師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菩薩行的志向、動機、方法,雖然分別說為三心,而其實這三心並不能機械式地分割開來,而應時時事事彼此相顧。也就是說信願中融合有悲智,大悲中融合有信願與空慧,無所得的空慧還需要悲願來助成,三者始終是相顧不相離的。菩薩在因地修行,即注重這三者均衡和諧的發展,最後才能融合進展成究極圓滿的佛德。這一點,聲聞學者是無法望其項背的!

三、大小乘的共同點

 (一)不問大乘或小乘,解脫道或菩薩道,學佛修行都必須經歷「種」善根、成「熟」利根、證解「脫」果三個階段,這是大小乘的共同點。不過同中又有其差異處,以下就分別敘述,一方面作為總和前說。
  1.種善根:指初發心階段。小乘行者初聽佛法,生起厭離心,即種下解脫分善根,這就如同種下種子。大乘行者所種的種子,則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種;如沒有這出離心種與菩提心種,再怎麼聞法修行,都不會解脫、成佛。
  2.成熟利根:發心之後,循著解脫道或菩薩道次第,聞、思、修學佛法,使解脫心種與菩提心種漸次成熟,這就如同種子的發芽、生葉到開花。
  3.證解脫果:到最後階段,一切功行成熟,即如開花結果般證解脫果或成佛菩提。
  上面約運載的方法說解脫道(小乘)隨順三學八正道修學,菩薩道(大乘)依三心修六度四攝,依六度四攝圓滿三心。但兩者並非不同的二道,而是可以彼此會通的,以下就敬錄印順導師在〈菩薩眾的德行〉文中的論述,來比對二者的異同。
  從菩薩行出發於三心,歸結於三心,又進修於三心的推移過程來說:

一、起初,以大悲心、真空見來確立大徹悟,大解脫的大菩提願,即是發起菩提心──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見而正志;不過八正道重於解脫,不談慈悲。

二、本著三心和合的菩提願,從自他和樂本位,修施、戒、忍、精進,也略學禪、慧,作種種利他事業,即是修大悲行──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志到正精進,是為修解脫行。

三、等到悲心悲事的資糧充足,才轉向自心淨化,修定發慧;由利他而自利,證無所得的空寂理,即是般若的實證──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精進到正定,依正定發無漏慧,得正解脫。

四、本著實證慧導攝的三心,廣修六度,再從自他和樂本位,「成熟有情,莊嚴國土」,即是以自利成利他的大悲行。末了,自利、利他圓滿,圓成究竟的大菩提──略近於聲聞自證以上的隨緣教化。46

  就聲聞行者而言,一、二、三、是成熟利根,到發無漏慧、證解脫果後,即自以為究竟了。菩薩行者則在證無我智以後,又展開四、方便道的嚴土熟生事,最後圓成佛果菩提。

 (二)無漏慧的證法空性,佛與聲聞、緣覺並無差別,畢竟空是沒有什麼彼此差別的。能實現智證空如,即轉凡成聖,轉迷成悟。三乘同性的聖人,不是神,只是以智證空寂而得離欲解脫的自由人;不過,聲聞的解脫與佛的正覺,還是有別,謹列出三點:
  1. 佛陀的正覺,是無貪、無瞋、無痴的完滿開展,究竟圓成;而聲聞弟子的正覺,是偏於無貪、無痴的,佛與聲聞的正覺,可說有程度上的差別,已如前說(依德行淨化之偏圓分大小乘)。
  2. 慈悲而偏於消極的不害他,是聲聞;重於積極的救護他,即是從修菩薩行而成佛。佛在這三乘同一解脫的聖格中,顯出他的偉大。……佛陀的正覺,不但契合緣起的空性,更能透達緣起的幻有。慈悲利他的德行,更能發揮出來,不像聲聞那樣僅是消極的無諍行。人間佛陀的無上正遍覺,應從真俗無礙,悲智相應中去說明與聲聞的差別。
  3. 論解脫,佛與聲聞弟子平等平等,這是約解脫能感生死的煩惱及生死說。如論到煩惱的習氣即彼此不同:聲聞斷煩惱不斷習氣。菩薩於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久已漸漸的消除習氣;等到成佛,即煩惱與習氣一切都斷盡。這解脫的同而不同,還是由於聲聞的急於為己,菩薩的重於為人所致。
47
  所以,我們不必問自己什麼時候開悟,什麼時候解脫;而應該問自己是否已種善根?是否多聞熏習,如法修行,來成熟利根?應斷、應修、應度、應證的,去斷、去修、去度、去證了沒有?如果這些工作都做完,那就「不待時解脫」。身心、自他、環境都淨化圓滿,那就成佛;就如同你學分都修完,應該畢業了,你不想畢業都不行。「真正想發心而學佛的,應從集資糧,成利根,心志堅固──去努力修學,不問頓漸,更不問什麼時候成佛,但知耕耘,才是菩薩的正常道。」
48

四、結語

  總結來說,可從根性利鈍,修證遲速,目標遠近,來解析學者的多元樣貌!
 (一)從根性說:聲聞行者屬於下根(鈍根器),是智行類,悲心較薄。獨(緣)覺行者屬於中根(利根器),是慢行類。菩薩行者屬於上根(上利根器),是大智大悲行類。
 (二)約修證時間的久暫說:聲聞從發心到解脫,最快三生就得證四果阿羅漢,最遲的要六十劫,如舍利弗。緣覺(辟支佛)其次,最快也要四生,最遲要一百劫。菩薩道最長,他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究竟圓滿!
49
  講到這些,印順導師有感而發地說:「近代的佛教界,有許多觀念,都是與經論相反的。他們以現生的修證努力,或悟證遲速來分別利鈍,而不知恰好相反。重信與重慧的差別以外,凡急求速成的,才是鈍根;大器晚成的,才是利根。」
50這一點可以說顛覆了傳統佛教向來認為越簡單越快成就的說法,「俗擱甜,大碗兼滿墘」,出小小的力量,就可得到大果報,哪有這等的便宜事呢!
  一棵種了三年的樹,如果能長到三樓高,和一棵種了三十年,或甚至三百年才長那麼高的樹,是完全不同的。種三年可以長到三樓高,可以作什麼材料?作火柴,升火用。如果要兩百年、三百年以上才能長那麼高,那可以當棟樑,所以大器晚成誠然不假。現世代的人也許會說:那落伍了!但這是事實。
  很多人來找我要修行的祕訣,好讓他即刻開悟,我就想起有位得道高僧度了一個年輕人,他原本已有對象,快結婚了!想想: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還不如出家修道去,所以就犧牲青春愛情,捨俗出家。他跟著那位高僧修學,把他師父的樣相整個都學起來了,不過,就只學到外表而已。
  有一天,師父告訴他:「徒弟,認真點吧!我再三天就要告別人世了!」他一聽,儼然晴天霹靂,就一把揪住師父的衣襟說:「你誤了我二十年的青春,你知道嗎?我跟你學了這麼久,你的樣子我自認都學會了,卻沒開悟;人家說你開悟,難道是假的嗎?給你最後一個機會讓我開悟,要不然我不只這輩子恨你,生生世世都恨你!」
  師父問他:「那你是怎麼學的呢?」
  「你吃飯時嘴巴歪來歪去地咀嚼,我也學你歪來歪去啊!你眼睛一眨一眨的,我也學你這樣眨啊!你怎樣駝著背坐,我也學你這樣駝啊!連睡覺打呼,我都學起來了!」
  師父聽了,沒好氣地說:「唉呀!我吃東西嘴巴這樣歪,是因為我沒牙齒,不好咀嚼;眼睛這樣眨,是因為有眼疾,你竟然學那個?你啊,滿腦子都是我要開悟、我要開悟,哪裡有空間開悟?這個念頭如果沒有了,可能還有機會。」聽了師父這番話,他言下大悟!
  所以急求自了,那是小家氣概,不成大幹才!現在的人什麼都要求速成,印心不夠,還要接心。董事長級的一個晚上一百萬,過一個晚上就接心了,意思是就開悟證果了!這不會太便宜嗎!要知道:沒有天生的彌勒,沒有自然的釋迦,大家都要經過種善根,成熟利根,才能成解脫果。我們捫心自問:如果妄想幾天就要成就,幾年就要成就,那怎麼成大氣候!
 (三)以設定的終極目標而言:聲聞乘發出離心──捨離外在的染著境與內在的染汙心,少欲無諍,以自我解脫為其目標。
  獨覺乘亦發出離心──捨離群眾(不合群)樂獨處。
他覺得跟你們這些人在一起很麻煩,話講個沒完,一問再問,講又聽不懂,那麼笨!所以他不合群、樂獨處。
  獨覺的第二個特色:悲心薄(不樂說法)樂寂靜,你要他說法利益眾生,他不願意。因為講話有損元氣,所以禪師通常比較長壽,講經的法師就相對短壽。但是你慈悲願度眾生,就不能專為自己著想,光想著少說話、元氣足。你元氣足了,卻沒做什麼利益眾生的事,那有什麼意義呢!不過緣覺就是樂寂靜,自己靜下來內觀,自有一番天地,清涼自在,他就是這樣的個性,希無師(不拜師)而證菩提為其目標。
  迦葉尊者就是屬於獨覺根性的。他無師自悟,自認「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
51用白話來講就是說:我今天如果不是遇到你釋迦佛,憑我自己也可以開悟解脫!你看,他就是這麼傲慢!
  他也不說法教化,釋尊勸他為大眾說法,他嫌眾比丘難以教化。釋尊問他原由,他才說出是因為阿難與目犍連弟子,為了比誰多聞而共諍之事。
52但是這兩名弟子都已經在釋尊座前認錯悔過了,他還是不願說法,因為他認為自己若說法,「當有比丘不忍不喜」,53他就是這樣的個性。
  菩薩乘則是發菩提心──立四弘誓願,悲智雙運,以度眾生成佛為其目標。發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是學佛修證徹始徹終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從內心真誠懇切而發菩提心,自有一番不凡的氣量!
54所以《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說:「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人天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無上。」 55
  剛才說迦葉尊者是不說法的,後來也覺得菩薩偉大而回小向大,所以由他來講,具有代表性,偈頌中的「我」就是迦葉尊者。他說:初發心就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願;修學時,一切正行也是本著菩提心、大悲心,而與空無我慧相應。發心是這樣,過程是這樣,到證果還是這樣,所以說「發心畢竟(究竟菩提)二不別」,從註冊到畢業,都是菩提心。
  「如是二心先心難」,初發心與究竟圓滿的菩提心比起來,初發心比較難。因為什麼都還不會,就要立大菩提願度眾生,這比較困難。這一點,迦葉尊者有深刻的體驗,釋尊要他說法,他都不願意了!「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菩薩利他先於利己,所以我頂禮初發心菩薩!我讚歎初發心菩薩!
  「初發已為人天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初發心菩薩雖然具煩惱身,但是正信正見具足,悲心增上,足堪作為人間天上的老師,教化群生。經中比喻為:如王子之初生,就為耆年大臣所尊敬;幼獅之初生,就為百獸所畏敬;迦陵頻伽鳥在卵中,音聲就已勝過一切鳥類。
56初發心菩薩也是如此,世間善法,聲聞、緣覺等出世善法,乃至諸佛功德,皆由菩薩而有,當然發菩提心的功德要超勝聲聞及緣覺。
  「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無上」,這樣的發心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超越生死輪迴,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名為最無上、最殊勝的發心。
  有一個公案就講到發菩提心的殊勝,說有一位證了阿羅漢果的師父,度了個徒弟當他侍者,幫他提包袱,跟著他在行腳(參訪)。這徒弟還沒開悟證果,有天忽然起了心、動了念:「學佛要是像我師父一樣,只度自己,度眾隨緣,這樣也不大好;我要學常不輕菩薩,學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廣度眾生!」沒想到才在心中發了這個願,師父就對他說:「來!你走前面,包袱我拿!」
  走了一段路以後,徒弟又想:「但眾生真是剛強難度呢!如果遇到牛頭馬面、桀驁不馴的,也很麻煩!」才轉念這麼想而已,師父就對他說:「來!徒弟!包袱你拿,你走後面!」
  過了一會兒,他又想:「但是,學佛還是應該發菩提心才是!」師父就又要他走前面,改成自己提包袱。他就這樣一會兒發心,一會兒退心,進進退退,反反覆覆地,而師父也一下要他走前面,一下要他走後面。弄到後來,他心想:「咦?師父今天是吃錯藥了嗎?一下叫我在前,一下叫我在後;一下他自己拿包袱,一下又要我拿,這是什麼道理?」
  師父有他心通,明白徒弟的疑惑,就對他說:「你初發菩提心,勝過我,菩薩為大,我尊重你,所以包袱我來提。你退了道心,又還沒證果,所以要你走後面。你又發起菩提心,所以又讓你走前面。……」
  由這個公案就可以知道:即使是初發心菩薩,都是可尊可敬的。聲聞、緣覺、菩薩三者誠然有多為自己,或專為眾生的目標不同,但是各具特色!由於各人根性、際遇、福慧的差別,對生命淨化的目標亦互相別異,個人有權選擇,吾人必須尊重,切勿自讚毀他!不要說我是大乘,你是小乘;我才徹底,你不徹底,不要去講那些!
  最後,謹以印順導師的一段話作為總結,願佛弟子咸能在寬容尊重中,看待彼此的差別:

一般人,總以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偏好去衡量一切,而不知學佛(這還是共三乘的)是有不同類型的。這才重信的,把專究法義的法行人,看作不修行,而自己才是利根。重視慧解的,把重信者的信行,看作盲修瞎鍊(這可能是盲修,要看師長的教導怎樣)。又如有的偏重山林,讚美精苦的生活,甚至說:『行必頭陀,住必蘭若』,輕視人間比丘。而遊化人間的,又每每輕視獨住比丘,說是自私自利。又如在家與出家的,也常因觀點的不同而互相輕毀。……總之,學佛是有不同根性,不同風格的,所以應尊重別人,更應該認識自己。57

(請待續)(吳文宗初稿)(謝杏熏整理)

 

【註釋】:
40 無貪、無瞋、無痴,一般人多半望文生義,以為是沒有貪、沒有瞋、沒有痴的意思,這三個名詞,印順導師在《大乘廣五蘊論講記》中有詳細的說明,敬錄如下:
   無貪、無瞋、無痴,這叫做三善根,是一切善法中最重要的,離不開它的。「無貪」這個善心所,不要解釋錯了,以為是「沒有貪」,不是這個意思,「沒有貪」是消極的,望文生義是錯的。「謂貪對治」,它能夠對治「貪」。有一種力量、作用,使貪心所不起來,可以壓制貪心所,甚至於慢慢慢慢使貪心所漸漸沒了,這才叫「無貪」心所,並不是「沒有貪」。……貪心所要起來時,無貪心所起來壓制它,慢慢慢慢使貪心所漸漸減少。對貪心所對治、對症下藥的,這個叫做「無貪」。下面的「無瞋」、「無痴」也是這樣,「無瞋」是「瞋」的對治,「無痴」是「痴」的對治,不要說「沒有瞋」、「沒有痴」,那就錯了。(頁104∼105)
41 印順導師,《空之探究》,頁26∼27。
42 印順導師,《空之探究》,頁27。
43 以上兩段文字除另行加註外,係引自印順導師,〈菩薩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47∼248。
44 印順導師,〈菩薩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58。
45 印順導師,〈菩薩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51∼252。
46 印順導師,〈菩薩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57∼258。
47 印順導師,〈正覺與解脫〉,《佛法概論》,頁267∼269。
48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417。
49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37。
50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37。
51 《增一阿含經》卷五•第六經,《大正藏》第2冊,頁570中。
52 《雜阿含經》卷四一•一一三八經,《大正藏》第2冊,頁300中、下。
53 《雜阿含經》卷四一•一一三九經,《大正藏》第2冊,頁301上。
54 如欲進而研修菩薩道者,請參見唐•慧沼所撰《勸發菩提心集》上、中、下三卷(《大正藏》第45冊,頁375上∼408中);呂姝貞著《勸發菩提心集研究》(妙心出版社),二書對菩薩精神及思想之實踐,有詳實的縷述,值得吾人研讀推廣!
55 《大般涅槃經》卷三八〈迦葉菩薩品〉,《大正藏》第12冊,頁590上。
56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70∼271。
57 印順導師,〈三乘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