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二十九)

釋傳道主講

 

 


  
第十講 修學佛法的道次第

 


一、前言

  本講的內容非常重要,乃前面九講之綜合,主要在說明修學佛法的道次第;所謂道次第,就是修道、證道的前後次序。佛弟子對此如果不了解,就會覺得樣樣都好,哪一本經、哪一個法門都好;遇到什麼,就以為自己適合什麼。這樣的話,入門尚且不易,更不用說登堂入室了,所以學佛道次第的了解很重要!
  本講依信、解、行、證,以提示聲聞乘的解脫道,與菩薩乘的菩提道之修證歷程,學者若能明確信解,按此循序漸進,精勤篤行,必能有所斬獲。
  何以佛法會開出解脫道與菩提道兩門呢?這與我們每一個人累生累世的串習有關。一次又一次、一生又一生地熏習,終成一種強而有力的慣習性,就叫做串習。如果初發心就發出離心淨化自己,雖然比較孤僻,但是也不錯啦!一生一世,多生多世都這樣,就熏習成為解脫道的發心,也就是發出離心。
  如果是「家婆」型的(俗作「雞婆」,訛也),凡事都會為周遭的人設想,會去關心家庭親友,關心社會、國家,這樣成了習慣,一生一世,多生多世,就熏習成為菩薩道的發心。所以解脫道與菩提道這兩門,與學佛者的發心、串習息息相關,我們在第九講已作過介紹,這一講就要來介紹各自的道次第。

二、信解行證與教理行果之相融

  信、解、行、證,是學佛的四步驟,也是修學佛法的次第歷程,他的內容則是佛教的一切──教、理、行、果。由「信」仰佛陀及弟子的言「教」,「解」了言教所銓表的義「理」,後依法理「行」踐自他二利「行」,進而體「證」解脫與佛「果」──此即信解行證與教理行果之相融。圖示如下:

 

 

  首先,以對三寶生清淨信作為入門,次依所解了的義理以辨信仰之正謬;再次,依實行以驗解理的可行性;最後,依能否體證真理而解脫,以驗行踐之真妄,此乃佛法修證之始終歷程。
  以對三寶的清淨信作為入門,這講起來容易,實際上並不容易做到。因為大多數人會信仰,都是有所求;不是信佛,也不是學佛,而是在求佛、許願:如果我這個病能夠好起來,就怎樣來「謝願」,就跟利益交換一樣的。我剛到妙心寺就遇過,有人甚至還帶了魚肉牲禮要來還願,我對他說:「佛菩薩會吃你那些東西嗎?拜託!改一下你的願,好不好!」
  對三寶生起淨信,就會對過往自己的行為、觀念、思想,自己的自處以及與他人的共處有所醒覺,而想提升、淨化。這種向上、向善的自覺很重要!有了這種自覺,信佛、學佛就不是為了名、利、情的追逐,也不是為了多認識一些人,或摻雜其他功利主義的思考。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1,釋尊初成佛時,即曾猶豫著是否為世人演說這甚深法,而有「我法甚深妙,無信云何解?」2的喟嘆。可見於三寶生起淨善的信心,對佛法的修學如何重要!
  其次,「以解驗信」,依所了解的義理去勘驗信仰的正謬。確認所信的對象有實,有德,有能,一方面強化信心,另一方面又引發正願,這是「信以心淨為性」的深義。所以八正道中,正見之後有正志:立志將正見實現在自己的身語行為,所以講出來、做出來,包括職業、消費等經濟生活,就會合法、合理、合情,此即德行生活的具體展現──戒,這是「以行驗解(理)」。
  因為有的理論雖然說得通,卻行不通。經由行踐去勘驗所理解的真理假使真確無誤,你的信心就更堅固,理解更深刻,實踐更積極,所體驗的也就更為深入,所以信解行證、信解行證,一如環之無端,漸入漸深於佛法大海。
上面的圖示,信解行證即是環狀的,裡面是教理行果,二者的內容相同。信解行證可看作動詞,教理行果則是名詞,以下就按照印順導師的著作,分別解說教理行果:
3
  教──舉凡一切經、律、論三藏教典,包含佛教的藝術品,六塵都是教體。現在的專有名詞叫做「載體」,只要有表詮佛法義理的功能,都稱之為「教」。
  《楞嚴經》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4意思是說在我們娑婆世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當中,經由音聲聞法,聽聞過一次正確的,勝過你自己閱讀十次。如觀世音菩薩所修證的法門,就叫做耳根圓通。
  除此,其他五塵也都能表達佛教的義理,如佛教藝術、佛教音樂等。佛教藝術如敦煌石窟的壁畫、雕塑,還有我們上次講過,蕭一的木雕。你看了這些藝術作品,心就會沉靜下來,還會發出會心的微笑。佛教音樂也不是世俗音樂那樣,一聽就全身跟著擺動,而是身心都可以得到淨化的,這就不同!
  所以「教」,不限定是經律論,《阿含經》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在見色、聞聲的當下,如實知他的苦、集、滅、道、味(味著)、患(過患),就能夠離欲、得漏(漏,煩惱也)盡,這叫做「七處善知」。
5所以佛教的修行是非常活潑的,「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6「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7從自然界的四時更迭,都可以體悟無常無我的道理,這些都可以稱之為「教」。
  理──是一切義理,究竟深義。教是能銓(能表達),理是所銓(所表達);吾人探究一切義理的真諦,目的就在如實的理解,進而如法的行踐。
行──是個人的修行方法;大眾的和合軌律。包括自修與共修:個人在獨處時,如何止惡、行善、淨心;與人共處時,又如何不障礙他、惱害他,而能利樂他、淨化他。修行的方法則包括四諦十二因緣,三學八正道,六度四攝等。
  社會上每一個人的個性不同(僧團也是一個小社會),有的人是無法面對自己,有的人是無法面對大眾。一面對大眾,他就手忙腳亂,手足無措;原本想好很多話要講的,一面對大眾,全沒了。有的人正好相反,在大眾面前講得很好,自己一個人就覺得百無聊賴,所以就趕快打電話給這人,打電話給那人,講得人家三更半夜睡意全消,他自己倒是睡著了,這種也很多。
  這就是說有的人無法獨處,自己一個人不是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想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有的人是無法與人共處,他和別人在一起,就會礙著別人,不講話則已,一講話就把別人氣得七竅生煙;不幫忙別人則已,他越幫、別人就越忙。他也都說他心地很好,很善良,很單純!這就是沒有講究方法。
  果──是聲聞、緣覺、菩薩與佛陀的聖果,果即果證,所證之境界。
  信、解、行、證與教、理、行、果,就是這樣輾轉互證而增上、增明、增深、增廣,以至自他淨化,依(環境)正(身心)莊嚴,圓滿成佛。

三、阿含道次第:即聲聞乘淨治身心的解脫道次第8
  
  梵語Agama(巴利語同),音譯為阿含、阿含慕、阿鋡、阿鋡暮、阿笈摩、阿伽摩等,意為傳來的聖教,也就是釋迦佛陀所傳來的佛法。在「佛法」時代(原始佛教),釋尊所說的法,大部分結集在《阿含》、《尼柯耶》裡,北傳的話就是四部《阿含經》(《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南傳是五部尼柯耶(《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小部》)。
  NikAya巴利語,意譯為集或部,集合聖教故曰尼柯耶。NikAya實際上以前也是Agama,南傳到某一個時候才用nikAya,兩者的意思一樣,包羅了佛教一切教理行果的原型。雖然南北傳所稱不同,但彼此之間並無歧義,僅因部派不同,方便權說的部分略有出入、增減,而究竟實說並無二致。
  那麼,我們如何來學習聖人(佛陀)教導的內容呢?楊郁文教授稱之為「阿含學」,這個學是學習,而不是學問(三學的學亦同於此)。學習的內容從增上善學,增上信學,增上戒學,增上意(心)學,增上慧學,正解脫學,一直到最後無學,就是證涅槃解脫。
  「阿含道」,這個「道」是道跡,阿含道就是佛陀行過的道,佛陀所說的道,這個道跡有其井然有序、不可躐等的前後次第。學習阿含的階次歷程,就是阿含道,
9也可以說阿含學每一個學習階段的細部解析,就是阿含道。如修學增上善學,目的在培植善根,所以要具足三善根,才成就增上善學。那如何具足三善根呢?這如樹狀結構般一層一層,一步一步的分解動作,就是阿含道次第。以下,我們就參照楊郁文教授在《阿含要略》中的阿含道次第表來作解說:
  〇(見)善人→慚愧→不放逸→親近善知識→恭敬順語→樂見賢聖→樂聞正法→觀法義→受持法→翫誦法→觀法忍→生信〇→正思惟→精進→正念正智→具威儀法→護諸根→三妙行→四念處→擇法→正精進→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見淨勤支→度疑淨勤支→分別淨勤支→道淨勤支→除淨勤支→無欲淨勤支→解脫淨勤支→解脫知見→涅槃
 (一)〔學、道過程表解〕
10

【表一】


  上面這兩個表要互相對照來看,以我們人來講,在見道之前統稱凡夫,分外凡位、內凡位,這兩個階段的學習叫做學前教育。以道來講,外凡位是初發道心,所以(見)善人→慚愧→不放逸。第一步,先要以生得慧來分別善人惡人、善法惡法。生得慧是什麼?就是累生累世親近佛法所累積的理智或慧力,所以能分別善惡。
  分別善惡好壞之後,就有慚愧心。「慚愧」,阿含有特別的定義,「慚」是恥於己闕:應當做的善事,我沒有去做;應當具備的良善的道德,我不具備,因此我生起慚恥心。「愧」是羞為惡行:不應當做的惡事,我做了;不應當起的惡心,我起了,我感到羞愧,所以會去改過遷善。
11
  但是,有分別善惡的良知,又有不甘墮落、見賢思齊的心,並不一定會成就。為什麼?因為缺乏意志力的堅持,所以需要正勤(正精進)或是不放逸。事實上,精進與不放逸這兩者還是有分別的,印順導師就提出來了:「精進是勤勇的策進,不放逸是惰性的克服。精進是破除前進的阻礙,不放逸是擺脫後面的羈絆。」
12總而言之,正勤或不放逸就是不達目標,絕不中輟的意志。
  分別善惡(知),具慚愧心(情),住不放逸(意),這是阿含所謂的三善根。具足這三善根,才構成修學佛法的基本條件,叫做「增上善學」。這之後就要開始覓道,也就是尋求佛法來幫助自己成長,培養信心,叫做「增上信學」,這就進到內凡位。
  增上信學要具足四預流支,預流,就是參與聖人的流類;進入聖人的行列必須具備的四個條件,就叫做四預流支。這四個條件是有次第的,首先是親近善知識(善士)。親近善知識應該用什麼態度呢?恭敬順語,也就是虛心受教;不過有很多人是抱著去踢館、挑戰的心態,這我也遇過不少。
  有一則公案就說到一位大學教授,去向日本的南隱禪師問禪,禪師很高明,眼睛一瞄,就看穿了對方的心理。但他話也不多說,就請對方坐下喝茶,然後自己畢恭畢敬地提著茶壺倒茶。他專注地倒著茶,教授也在一旁專注地看著,眼看茶水就快滿出來了,禪師還一直倒,教授忍不住說了句:「滿出來了,裝不下了!」禪師看了他一眼:「喔!滿出來,就裝不下了?」教授秒懂,立刻起身向禪師一鞠躬:「受教!」這是上根上智型的。
  所以三十歲以前,你們的名片上如果印了滿滿的頭銜,還情有可原;三十歲以後,如果還要這些頭銜來陪襯,那其餘不足觀矣!孔子也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3
  親近善知識,除了恭敬順語之外,還要用樂見賢聖之心,樂聞正法,才能於佛法得義利。樂聞正法之後,就要觀法義,進一步於法思惟抉擇,也就是內正思惟,又叫做如理作意。思惟什麼呢?思惟法,思惟義,思惟法次法,因為佛陀說法不是法說、義說,就是法次法說,法次法也就是修道的次第。內正思惟(觀法義)之後,再來就要受持法→翫誦法→觀法忍,這是法次法向,也就是如法修行。
  佛陀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無有定法的。假使這人沒什麼信心,也不想解脫,那佛就對他說端正法──施、戒、定,教他修五戒、十善,作一名世間的正人君子。假使他有出離心,佛就再加上慧,成為戒、定、慧三學,所以是漸次的,不是一下就說你要修解脫道,你要修菩薩道,強人所難,佛陀不是這樣的,這是法次法向。
  法次法向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前面的「法」是指涅槃法;「次法」,就是趣向涅槃的法,也就是八正道。所以「次法」是次第,這種修完了換那種,那種修完了又換別種,一個法接續一個法,有次第地階次修行,就叫做法次法向,或說向法次法。
  翫誦法,是誦習諷讀佛說的經法;由諷誦中熟習經法,才能進一步觀法忍。觀法忍,一名諦察法忍,是「審細諦察而悟入佛法,忍是安心入理的意思。」
14忍,也是認可的意思,於諸法實相深信認可,即諦察法忍。
  到此階段,四預流支具足,即於佛法生信,得四不壞淨。這個生信並不是一般情感上泛泛的仰信,而是信根成就,正見具足;換言之,就是見道,斷三結(身見、戒禁取見、疑),證初果,這才可以稱為「入學」。
  四不壞淨,又稱為四不壞信,對佛、法、僧與解脫聖戒毫無懷疑,才能稱為四不壞信。信,在巴利文有淨的意思,印順導師說:「如水清珠的能清濁水一樣。」
15楊郁文教授特別提出說:如同善根需要知情意的平衡發展,信也是如此:信忍,是理智,忍等於認,認識了佛法僧三寶以及佛所施設的戒法,並在生活中實踐,這是信忍。信樂,是情感,親近三寶、聽聞正法與實踐良善的道德行為,內心充滿法喜,這是信樂。信求,是意志,生起樂見賢聖之心而師法追求,就是信求。成就四不壞信者,就是一名信解脫者。16
  作為入佛法之門的凡夫,是修習八正道而見道,那證初果、入聖流之後呢?還是修八正道,但這是聖出世間八正道,亦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的分證。
  上面說得四不壞信的信解脫者,信根成就,正見具足;一個正見具足者,也一定有正思惟(正志),立志將正見化為正行,所以緊接著就是精進→正念正智(知)→具威儀法→護諸根→三妙行。依正思惟而起的,是含攝得戒學(正語、正業、正命),離惡行善的(正)精進。離惡行善的努力,必須依於正知,正念專一的修習,才得成就,這也就是戒──道德的身口意三業行為。
  關於戒,楊郁文教授講得非常好,他說:戒sIla的原文有sIlana的意義,也就是repeat practice的意思,將一種道德的行為一而再、一而再地在生活中反覆練習,由此變成一種習慣,由習慣變成我們的個性,由個性影響到未來,變成我們的天性,戒就是這樣的。
17所以戒,不只是戒條,而是我們性格中良善的、道德的那部分,這樣解釋就很親切!那麼表現出來,就是具威儀法,無論講話、做事,自然風度與氣質翩翩,這是有諸內而形諸外的。
  我剛出家,見到一些道風不錯的比丘,走起路來飄逸如仙,也很想學;不過學到後來,連自己原本走路的樣子都忘了!就像邯鄲學步,文雅的沒學成,竟落得用爬的回去,所以後來我就不學別人了,我學自己。注意:不要模仿別人,要作自己!當你自我充實到某個程度,觀念不正確的,態度不好的,那些都改掉以後,自自然然氣質改變,走起路來就充滿自信,不必再刻意去模仿誰,所以內在的修持很重要!
  護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見聞嗅嚐覺知的當下,不喜不憂,依正念正知而住,這稱為行捨;而不是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說我沒感覺呢!
  接下來的三妙行,是身口意去行十善而不染著。一般人都是做了一點小善,就唯恐人家不知似的到處宣揚;即使欠了你人情,也全數要回去了!但你如果體會到緣起性空,彼此是整體性的相互依存,就知道自己只是這個團體的一分子,這是你的義務,你感恩、報恩的好機會,那就會起歡喜心付出。慈濟功德會流傳一句話很好:「歡喜做,甘願受」,雖然這樣的深度還不大夠,但是簡單有力,人人能懂能行,也是不錯的!
  從精進到成就三妙行是增上戒學,也就是七清淨中的戒清淨(戒淨勤支)。接下來的四念處→擇法→正精進→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是增上意學。《中阿含•五二經》這個部分說是七覺支,
18內容相當,修七覺支得正定,就是心清淨(心淨勤支)。如定慧相應,引發無漏聖慧,就是見清淨(見淨勤支)。見淨勤支→度疑淨勤支→分別淨勤支→道淨勤支,是增上慧學。除淨勤支→無欲淨勤支→解脫淨勤支,是正解脫學。
  見淨勤支到解脫淨勤支,這七支加上之前的戒淨勤支(精進……→三妙行)、心淨勤支(四念處→擇法……→第四禪),《長阿含•十上經》稱為九成法,或謂九淨滅枝(支)法,
19這是佛所說經由戒、定、慧的漸次修習,以達涅槃解脫的過程。莊春江老師作過南北傳經論中,有關七清淨與九淨勤支(九淨滅枝法)的比對研究,同學有興趣可以自行參閱。20
  對於七清淨的修行次第,除了上面說到的戒清淨與心清淨以外,印順導師又依《瑜伽師地論》,作了如下的解說:
  「依無我正見斷薩迦耶見,是見清淨(見淨勤支)。於三寶、四諦的疑惑,永遠超越,是度疑清淨(度疑淨勤支)。八正道是道,世間苦行等是非道計道,戒禁取永斷,所以是道非道智見清淨(分別淨勤支)。斷薩迦耶見、疑、戒禁取──三結,就是依初果向得初果。依初果到四果的,佛說有四通行,或譯四事行跡,就是行智見清淨(道淨勤支)。依阿羅漢道智,斷一切煩惱,名行斷智見清淨(除淨勤支)。」
21從見清淨(見淨勤支)進修到行斷智見清淨(除淨勤支),都是無漏聖慧。22無欲淨勤支與解脫淨勤支,則被視為七清淨外擴增的兩項。
  解脫淨勤支之後的解脫知見,就是自覺自知已涅槃解脫,不必再由他人來證明。到此就是證道(四果阿羅漢),稱為無學,貪、瞋、痴等一切煩惱永滅。
 (二)〔一乘道 二階段〕表解
23

【表二】

 

  「佛法,為了適應不同的根性,所以有種種道:福德道,智慧道;難行道,易行道;世間道,出世間道;聲聞道,菩薩道……然究竟說來,並無二道,一切無非成佛的法門,無非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切法門,無非是成佛之道,所以《阿含經》與《法華經》中,稱佛法為『一乘道』。」24
  雖然在《阿含經》中,被稱為一乘道的,還有四念處(《雜阿含•五三五、六○七、一一八九經》,《中阿含•念處經》)、六念(《雜阿含•五五○經》)、四如意足(《雜阿含•五六一經》)、戒定慧(《雜阿含•五六三經》)、正定等八正道(《中阿含•聖道經》);但楊郁文教授在《阿含要略》的自序,說到「一乘道」時,特別在後面括弧「唯一趣向(成佛之)道」,
25以表明一切法門同歸成佛之一乘的立場。不論進趣解脫或求成佛道,都必須經歷如上表所示之修道歷程,不能捨此道而他由。
  再看【表二】的第二列左欄:俗、世間八支正道〔對四聖諦尚未無間等〕。無間等,就是現觀,「經中說的知法、現法、入法,正見、正觀、如實知……等,都是現觀的別名。現觀,是一種親切、直接而明明白白的體驗;是一種直覺到的經驗,不是意識的分別,不是抽象的說明,也不是普通生活的經驗;它是內心深入對象的一種特殊經驗。拿個現代名辭來說,就是一種神祕經驗。」
26「佛法的現觀,與外道的不同,是正覺,在乎特重理智,是通過了理智的思擇。……從現觀去體驗空性之前,必先經過分別智慧的思擇,所以阿含中說:『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27
  現觀,經中常用在證初果或阿羅漢果時。俗、世間八支正道〔對四聖諦尚未無間等〕,就是還未能現觀,因為還有與生俱來的我執,還有一個我在修、我在觀。等到證四不壞淨,就是破我見,通達位(見道位),這時正見具足,對佛、法、僧與解脫聖戒絕對不懷疑,這個地方開始就是聖者,就是聖、出世間八支聖道〔與四聖諦相應〕,同樣修戒、定、慧,到最後具足五分法身。
  阿羅漢具足五分法身,菩薩、佛也同樣具足五分法身。如《金剛經》中,佛問須菩提:「如來有肉眼不?」如來有凡夫的肉眼嗎?有啊!如來有天眼嗎?有!有慧眼嗎?有!有法眼嗎?有!有佛眼嗎?有!五眼都有,
28佛陀不但都具足,而且比阿羅漢更圓滿、更提升!所以,不是說釋迦佛沒有修三學八正道,只修六度萬行,這樣講是不對的!別忘了大乘的五百由旬,是含攝了二乘三百由旬的教說。
 (三)〔自覺道他覺道〕〔俗、世間正道聖、出世間正道〕
29

【表三】

 

  【表三】分自覺道與他覺道,辟支佛因為生在無佛的時代,他無師自悟,所以是自覺道。佛當然也是自覺道,而且是創覺,從觀十二緣起四諦,知苦見苦而「信法」。因為自覺道還未有佛與僧團組織,所以只用「信法」──於法證信。同樣這個地方,他覺道就用「淨信」(證四不壞信),之後的戒→定→慧→解脫→證解脫,自覺道與他覺道都一樣。
  他覺道是聲聞四雙八輩,四雙八輩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八種聖者。從四預流支具足,四諦尚未無間等,慢慢熏修,直到得四不壞淨(淨信),這是俗、世間八支正道,也是有漏十善業道。十善業的內容不出施、戒、定,這些如果未學,你的人格就不完整,福報人緣就沒有,也沒辦法成就任何事業。
  四不壞淨之後是聖、出世間八支聖道,也是戒定慧三增上學的熏修,以至解脫→證解脫。這是無漏十正行或十無學法,也就是正見、正志……正定,這八正道加上解脫、證解脫。【表二】的話,就是正解脫與正果智(證智),證解脫、正果智(證智),都是指解脫知見而言。
30(請待續)(吳文宗初稿)(謝杏熏整理)

【註釋】:
1 《大智度論》卷一,《大正藏》第25冊,頁63上。
2 《大智度論》卷一原文:「我此甚深法,無信云何解?」(《大正藏》第25冊,頁63中)。
3 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以佛法研究佛法》,頁2。
4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大正藏》第19冊,頁130下。
5 《雜阿含經》卷二•四二經,《大正藏》第2冊,頁10。
6 《指月錄》卷六•南陽慧忠國師(引古德云),《卍續藏經》第143冊,頁137上。
7 語出蘇軾〈贈東林總長老〉。
8 本小節道師父是根據楊郁文教授在《阿含要略》(臺北:東初,1994年3月),所提出的阿含道次第而講述的;並參考楊郁文講述,趙孟隆整理,〈阿含學與阿含道〉,《新雨月刊》第45期(1991.5出刊),頁17∼24。
9 請參閱楊郁文,〈阿含要略〉自序,《阿含要略》,頁iii∼iv。楊郁文講述,趙孟隆整理,〈阿含學與阿含道〉,頁18。
10 楊郁文,〈阿含簡介〉,《阿含要略》,頁018。
11 楊郁文講述,趙孟隆整理,〈阿含學與阿含道〉,頁20。
12 印順導師,〈德行的心素與實施原則〉,《佛法概論》,頁184。
13 《論語•子罕第九》。
14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96∼297。
15 印順導師,〈信心及其修學〉,《學佛三要》,頁88。
16 楊郁文講述,趙孟隆整理,〈阿含學與阿含道〉,頁22。
17 楊郁文講述,趙孟隆整理,〈阿含學與阿含道〉,頁21∼22。
18 《中阿含經》卷一○(五二)《食經》,《大正藏》第1冊,頁488中、下。
19 《長阿含經》卷九(一○)《十上經》,《大正藏》第1冊,頁56上。
20 莊春江,《學佛的基本認識》雜附(8)〈七清淨源流〉,網址: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27.htm。
21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22∼23。括弧內為相對應之九淨勤支。
22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24。
23 【表二】錄自《阿含要略》頁022,第二列左欄「俗、世間八支正道」,楊郁文教授原作「世、俗八支正道」。料想道師父是為了與右欄的「聖、出世間八支聖道」對比,而作此修改,【表三】亦同,特此說明。
24 印順導師,〈歸敬三寶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1∼2。
25 楊郁文,〈阿含要略〉自序,《阿含要略》,頁iv。
26 印順導師,《性空學探源》,頁26。
27 印順導師,《性空學探源》,頁27
28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頁751中。
29 楊郁文,〈阿含簡介〉,《阿含要略》,頁021。
30 十正行,請參見楊郁文,〈阿含簡介〉,《阿含要略》,頁023。十無學支(法),《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七)頁4337摘譯《望月佛教大辭典》,作八正道加上正解脫、正智;正智即解脫知見(請參見《中阿含•聖道經》,《大正藏》第1冊,頁736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