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6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三十一)

釋傳道主講

 

  


  
第十講 修學佛法的道次第

 


四、菩提道次第:即菩薩乘利濟眾生的菩提道次第

   有一位大德一次去拜訪印順導師時,提出了他的疑問:「為什麼《成佛之道》的〈大乘不共法〉章,較諸前面(〈歸敬三寶〉、〈聞法趣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的篇幅都來得少呢?」這可見他也是不了解。
  如以哲學家的理解和譬喻來說:房子都已經建好了,再蓋個屋頂,當然不必那麼費工耗材啊!相對來講,底下的房屋結構與地基,就佔比較多的比重嘛!對了!菩薩道也是如此,是共三乘的部分都完工了,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以廣化、深化,到究竟圓滿而已,所以不是離開解脫道而有菩薩道,這一點我們切莫忘記!本小節也是如此,很多基礎我們前面都詳細介紹過了,這裡就是作一個總整理。
 (一)大乘菩薩的五十二階位
  菩薩自初發菩提心以至圓成佛果,由淺入深的行位次第,各經論說法不一,而以《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五十二位說最為周遍而廣受採用,
69該經「十住」、「十行」、「十迴向」的名稱,及與「十地」這四十位之先後次第,係引用自《華嚴經》說。70


 

  1.十信:發心修學大乘菩提道的,最初應發「願菩提心」,修菩提心而使他成就。「行菩提心」的修學,就是受菩薩戒,奉行十善業,所以初學名十信菩薩,也叫十善菩薩,這是以修習大乘信心(菩提心)為主的。此時的信心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進進退退,搖擺不定;如修到信心不退,那就進入大乘道的初階──發心住,依《仁王經》說,這要經十千劫。71
  2.十住,3.十行,4.十迴向:修習信心成就,即進入十住的第一住──發心住,從此一定進修大乘道。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階三十位,因為廣修六度、四攝,積集福德、智慧資糧,所以又稱為「資糧位」。
  依《菩薩瓔珞本業經》說:十住著重於空性勝解的修習成就,安住勝義;十行著重在觀即空的假名有,以大悲心利益眾生;十迴向則著重在空假平等的觀慧。這三十心稱為三賢位,又稱為內凡位,一共要經歷一大無數劫的漫長時間,才能圓滿。
  在十迴向終了時,隨順有部、瑜伽的學者,安立「暖、頂、忍、世第一法」的現觀次第,名為四加行,所以又別開為「加行位」。
72
  凡夫「從初發(菩提)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初地),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若道。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一直到佛果,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此處的方便是般若所起的巧用)。」
73
  菩薩一切時、一切處,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以利他為前提的。不過相對來講,般若道重在通達法性空,所以說為「淨心第一」;方便道重在莊嚴國土、成熟眾生到達圓滿,所以說為「利他為先」。
74
  5.十地:菩薩因地中,已現證法性的,有十地,也叫十住地。地,是能生功德的意思;現證法性的,依法性能生種種無漏功德(所以也叫法界),如依地而生草木珍寶一樣。十地菩薩每一地當然都是圓修一切法門的;但約偏勝來說,十地菩薩分別圓滿十波羅蜜(六波羅蜜加上方便、願、力、智)的清淨功德。
  初地名為極喜地,或譯歡喜地,是菩薩入見道的位次,現證法空性。此時的菩提心與法性相應,名為勝義菩提心;相對於此,上面說到的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
  初地菩薩所斷的,是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障,也就是斷三結──身見、戒禁取、疑,這是凡夫與聖人的關卡,瑜伽唯識稱為「通達位」。不同於聲聞的斷煩惱(障)不斷習氣(所知障),初地菩薩一方面斷三結,一方面也漸斷習氣,自此分證了無上菩提,所以也可稱為(分證)成佛。
75
  初地的現證空性,是凡聖關;第五地難勝地,稱為大小關,到此才真能達到真俗無礙、空有不二,從此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超越小乘聖者的心境。
76
  依《楞伽經》所說,八地以上的菩薩,與佛的智證功德相近。《般若經》說第十地名佛地,龍樹菩薩解說為:如十四夜的月與十五夜的月一樣,雖還是菩薩地,也就名為佛地,或稱佛菩薩位。這是久修二阿僧祇劫以上,如文殊、觀音等大菩薩所到的境界。
77
  6.等覺:快要成佛,但還是菩薩位,所以同樣稱為佛菩薩位。十地與等覺為聖位之「因」,妙覺為「果」。
  7.妙覺:修行到三大阿僧祇劫功德圓滿,就成佛的大菩提,稱為無上正等正覺,即究竟佛位。至此斷盡一切煩惱習氣,圓滿一切清淨功德。
 (二)依太虛大師的菩薩學處:
78
  三歸依(結緣三歸、正信三歸)→兼發四弘誓願(發菩提心)→五戒十善→八關戒齋→學修六度→勵行四攝→自他圓滿成佛
  太虛大師所唱導的菩薩學處,是重在啟發初發菩提心願的菩薩;要人盡能成為大心凡夫的菩薩,而不是頓超二乘的大菩薩。既不叫人迷著於人天的福報,也不愚耽於小乘的寂滅;而指出一條人人可走之路,個個可修之道,並且是整個全般佛法的總綱──這便是菩薩之學,自下至上,自凡至聖,從開始舉足直到佛果的大道。
  菩薩學最基本的初步階段,即歸依三寶,並於歸依時兼勸發四弘誓願。歸依三寶,是教以不入邪途;發四弘誓願,則是使其不趣人天福果,不耽著二乘寂滅。
  三歸依又分兩重三歸,初步是結緣歸依:口自宣誓盡形壽(盡此形相色身,盡此畢生壽命)歸依佛法僧,永為佛門弟子,更不歸依其他宗教。這是令種善根,汎行結緣,普收眾機,以成佛門之廣大群眾。
  第二步是正信歸依:結緣歸依後經相當時日,已對佛法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或者未經結緣歸依,但宿根深厚,且曾受過相當教育,學識豐富,而能信樂大乘佛法者,也可不經過結緣歸依,而直接受正信歸依。受三歸時,向歸依本師宣誓:盡未來際歸依佛法僧!
  在正信歸依時,便要發菩提心,此即四弘誓願中的「佛道無上誓願成」。然此一誓願,還須其他三願的互相推動來助成,於是再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三個悲願,如此便成為在家菩薩。
  在家菩薩應具備的基本道德修養,就是五戒與十善;受持五戒、十善,便成為菩薩優婆眾。守持五戒,人倫的道德無缺,即取得作為一個人的資格;能行十善,便可進入從人而天。但是學菩薩旨在成佛,所以於人於天的境界中,更淬勵其智慧德行,淨化其他大眾。
  八關戒齋,是佛為使在家居士受出家生活的短期訓練,或進為練習出家生活的戒條。一般說八關齋戒,其實包括八條戒一條齋,所以應正名為「八關戒齋」。八條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歌舞觀聽(合不塗香華鬘、歌舞觀聽二戒為一)、不坐高廣大床;一條齋是指過午不食。「關」字,是說在家居士於受持此戒齋之日,關閉惡趣,開人天賢聖之道。
  菩薩發了菩提心,立四弘誓願以後,還須以不犯四他勝處法來保護菩提心。所謂「他勝處法」,是指菩薩行者於自己所應修持之善法無力,反為他惡法所勝而興起惡行;以惡法勝過善法,壞菩薩行,損菩提心,故名他勝處法。「他勝」,即善根為他惡法所斷之意。
  上說的五戒是菩薩的基本戒條,無論大小乘學者皆應受持,虛大師名為共解脫戒。四他勝處法──失利人心,失大悲心,失大慈心,失智慧心,則是菩薩戒中最重要的根本戒,故名別解脫戒。只要犯了其中一種,便失菩提心,而失去菩薩的資格。
  為實踐四弘誓願,一定要見諸實際行事,以達成真實菩薩的任務,這便是學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修六度行,目的在斷除煩惱,獲得智慧,不捨離大眾,利益大眾;但也是向大眾以磨練自己的身手,所以偏重自利。菩薩別有法門純以利他為目的,那就是勵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此四攝法,是菩薩現身純以化導大眾、攝歸佛法為主要目的。
  虛大師的菩薩學處,從正信歸依就分在家與出家修習菩薩兩條路向,因為我們淨心文教基金會是在家居士團體,聽者也以在家居士佔大多數,所以本講只述及在家菩薩的部分。
  大師的理想,是在家菩薩一方面自己親沾佛法的法味,護持住持佛法的菩薩僧,一方面又以六度、四攝法,向大眾活動,吸收新的佛教信徒。為謀佛教更大的發展,與人群更大的福利,更需組織合法、健全的佛教會,在家出家共同加入,攜手努力。
  以上簡述虛大師菩薩學處(在家菩薩)的大綱,這是大師企圖喚起多數教徒新的覺悟,以挽救佛教走向滅亡之路的制度與理想。
 (三)依印順導師的菩薩學處:
  聞法歸依三寶→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修習奉行十善正行→依三心修六度四攝→再依六度四攝圓滿三心而成佛
  大乘道,就是菩提心的修治歷程;發了菩提心,就名菩薩。發菩提心時,先要受大乘歸依:從今日乃至菩提,歸依於佛法,不退菩薩僧。於歸依時發(願)菩提心,就依菩提心而得菩薩戒;其後再受菩薩戒,也只是開示戒相而已。不過如來善巧化導,在大乘法中,也有但受願菩提心,而沒有受菩薩戒的。無論如何,重要的都是立菩提願以後,進一步受持菩提正行(行菩提心),也就是受持大乘菩薩的學處──十善正行。
79
  菩提心,可說是菩薩的根本戒,總相戒;一念退失菩提心,就違犯了菩薩的淨戒。不共聲聞的菩薩重戒,依《瑜伽》戒說,有四:嫉、慳、瞋、慢,詳如前說。
80
  菩薩所修學的,不是部分、少量的法門,而是「無量法門誓願學」;這無量法門統攝起來,不外乎六度與四攝,六度是成熟佛道的要目,四攝是利濟眾生的方便。
81六度四攝等一切行,都必須依三心──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而修習,最後依六度四攝圓滿三心而成佛:菩提心成佛的法身德,慈悲心成解脫德,法空慧成般若德。82
  以下再依印順導師的著作來介紹修學佛法的次第:
  1.聞法的重要
  為什麼聞法重要呢?《華嚴經》說:「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83就譬如藏於暗室的珍寶,要有燈光才能得見;佛法也是如此,若沒有善知識宣講,縱使有世間智慧,也不容易解了。所以須菩提曾稱歎地說:「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學佛,最重要的是聞法;如什麼都不聞,即無從得知佛所說的法與非法,善知識與惡知識,究竟說與方便說。很可能就把惡法當成善法修集,執守方便以為可達究竟;尤有甚者,連最基本的歸依三寶都不知道!所以,要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非從聞法入手不可!
  2.聞法的利益
  「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罪,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
84這可與我們在阿含道次第所講的三善根:分別善惡,具慚愧心,住不放逸相呼應。多聞正法才能知道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能分別是非、善惡、邪正,就會起慚愧心而離罪,那些惡的心念或言語行為就會息止不做。那些沒有意義,不能得法饒益、義饒益、梵行饒益的戲論,也會一概把他捨除掉;標新立異、顯異惑眾,無益的苦行就不會再有。最後,「多聞得涅槃」,因多聞正法而建立正知見,住不放逸地如法修行,就得以涅槃解脫。
  那什麼叫做多聞呢?聲聞乘是以如實諦觀無常、無我、無生三法印,而名「多聞」;菩薩乘則以堪聞法性空寂的一實相法印為「多聞」。
  3.佛法從三處聞:
  《大智度論》說:「若從佛聞,若從(佛)弟子聞,若於經(典)中聞。
85佛法的修學,應依兩個條件:一、從師友聽聞;二、自己鑽研。初學者,須從師友聞法起;久學者,則應著重在自己研究。單是聽人講說,每是膚淺的,不過人云亦云的,必須自己切實懇到地用一番功力,才能深入經藏,觸到佛法的核心,不受古人著述的錮囿,而將佛法的正知見化為自己的。86
  4.學佛法的目標:
87

  發心有兩種:發出離心與菩提心。發了生死的心謂之出離心,行到極點,可證阿羅漢果而解脫。發菩提心,是以自利利他為目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最終自他圓滿,依正莊嚴(依報是山河大地,正報是自我身心)而成佛。
  由此綜括佛法的宗趣,而將學佛法的目標分為三項:一、淨治身心(智);二、弘揚正法(願);三、利濟眾生(悲)。
  學佛法要從淨治身心,消除障緣做起,這是學佛者的第一要務。無論發出離心、菩提心,都離不了淨治身心,大則殺、盜、淫、妄絕不肯作,小則動靜語默都不放逸,言行舉止得到佛法的淨化,自不同於以往,而能表現出佛弟子應有的風範。發出離心者較重智慧的熏修,願力與悲心相對薄弱,只是隨緣度眾生,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所以在上面的圖示中,我畫虛線。
  發菩提心者就不同了,他不以自利為足,而願學佛的大悲大願,大願是弘揚正法,大悲是利濟眾生。他的弘揚正法,不是為了弘揚正法,不是為了壯大自己的道場,或獲取個人的名利,而是真正了知唯有佛法才能利濟苦難眾生。印順導師譬喻說:如小醫生單用一種藥治病,一種藥只能治一種病,救人有限。發菩提心者猶如大醫生,具足一切藥,所以能治各種病,救人無數,因此大心菩薩要遍學一切法門。
  菩薩遍學一切,為了苦難眾生。你不讓我度,我偏要度你;你墮地獄,我到地獄去度;你墮畜生道,我到畜生道去度。無緣,我就創造因緣來度化你。我常說:你要度一個人,他不理會,等他臥病在床,你再去關心他,正其時也!
  雖然發菩提心者誓願自未得度先度人,以利他為己利;但是在實踐上,自己若不能對法義有深刻的理解與體會,並經過一番精勤的實踐,恐怕很難有說服力取得人家的認同,而達到弘揚正法、利濟眾生的目的,所以淨治身心,是學佛者最根本最重要的初步目標!
  5.學佛法的程序:
88
  修學佛法有其必然的次第,不能躐等。一切法中最主要的是智慧,可以說修學佛法就是修學智慧,這是佛法的特質。但這不是說只修學智慧,不要其他的法門;而是包括持戒、忍辱、禪定等行門,都須附帶綜合的修學。先依與生俱來的生得慧,親近善知識,進學聞、思、修三有漏慧(得要、深入、旁通),最終即得現證無漏慧而解脫。
  無論大小乘,想要參預聖人的行列,或悟入法性流中,四預流支都是必要具有的修學過程,以下就再依如下的圖示略作解說:


 

一、親近善士:要依法不依人,否則就容易被誤導。同時要依三相來考辨知識的善惡邪正:依經、依戒、依三法印作為準量,這我們在第六講已介紹過。

二、聽聞正法:要依義不依語,這是親近善士的目的。由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而得聞所成慧,即能於三寶、四諦、緣起、聖道等佛法確信不疑,而引發趣向的欲求。這樣的正信,才算有了根,所以聞慧成就,正見具足,信根成就,此即信智一如的表現。

    在聲聞法中,從聞慧而成就信根,就是生起真切的出離心,種下解脫分善根,必定要了生死,不會退失了。在大乘法中,從聞慧生正信,即是發起菩提心,成度生成佛種姓。出離心與菩提心,都要依聞所成慧生起的信心而發,這時深信不退,才進入佛門。

三、 如理思惟: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從聞慧起深信以後,便要將所信所解的佛法付諸實際行動,讓自己的一切身心行為,都合於佛法的正道,進而修得思所成慧。思所成慧雖名為思,卻不僅止於義理的思惟,而是與外在的身語行為相呼應的,所以思慧成就,淨戒具足,三業清淨,兼具智慧與福德。

    約聲聞的修學八正道來說,有正見(聞慧)、正思惟(思慧)之後,必有正語、正業、正命等圓滿戒德的表現。約大乘說,大乘的淨戒,常與悲願相應;在淨戒中,可以長養悲心;唯有具足悲心,才能成就完善的大乘淨戒。

    因為佛教的制戒,本有兩面性的意義,一是消極的止惡防非,這是自利的淨治身心;一是積極的利生濟世,這是利他的慈心悲行,所以大乘的思慧成就,即是淨戒與慈悲、布施、忍辱、精進等功德的同時成就,而為悲智交融的大乘不共慧。

四、法隨法行:要依智不依識。聞慧與思慧都是散心分別觀察,到法隨法行的修所成慧,則必與禪定相應,到達定慧雙修的階段。約聲聞的位次說,此時是四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位;大乘菩薩則是十迴向位,所以修慧成就即具足正定──定成就,是為定慧均衡。

五、見法入法:從修慧不斷努力上進,真實無漏慧現前──現證慧成就,即能斷煩惱,了生死,成就解脫功德。此時,約聲聞來說,是證初果;約大乘菩薩說,是登初地。現證無漏慧,以如如智證如如理,沒有如外智,沒有智外如,達到理智平等的最高境界。

  6.初學者從三門入:89

  初學佛法者因根性、動機不同,所入的方便門約可分為三種。聲聞乘說有二種行人:隨信行──是從信願(精進)門入;隨法行──是從智慧門入。菩薩乘也說有二種行人:智增上──從智慧門入;悲增上──從慈悲門入,所以合起來說,就有三種行人,從信、智、悲三門入的不同。
  信行與法行,僅在說明初入門是側重於信心或智力,而不是說他有信無智或有智無信。智增上與悲增上,也只是說他先著重的是在哪一方面,決非有智無悲或有悲無智。據實說來,健全而完善的學佛,信心、智慧、慈悲這三樣都要具足,缺一不可,否則易生流弊!所以說「有信無智,增長愚痴」,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最麻煩的是「有智無信,增長邪見」!(請待續)(吳文宗初稿)(謝杏熏整理)

【註釋】:
69 請參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頁1013a∼1014a。《佛光大辭典》6,頁5221下∼5225下。
70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1071,1103∼1108。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在《華嚴經》初編的《兜沙經》中,已有明確的次第。
71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398∼399。
72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399∼401。
73 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頁16。
74 印順導師,〈學佛之根本意趣〉,《學佛三要》,頁17∼19。
75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401∼403。
76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406∼407。
77 印順導師,〈人間佛教要略〉,《佛在人間》,頁100∼101。
78 太虛大師,〈菩薩學處講要〉,《太虛大師全書》制議(九)僧制,第17冊,頁281∼327。本篇為虛大師的最後說法,由無言所記。筆述未竟,虛大師即已圓寂,讀來別感唏噓!
79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75∼276。
80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78∼279。菩薩四重戒,請參見第九講。
81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80。
82 印順導師,〈大乘不共法章〉,《成佛之道》(增注本),頁273∼275。
83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六,《大正藏》第10冊,頁82上。
84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二,《大正藏》第27冊,頁731上。
85 《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藏》第25冊,頁196上。
86 印順導師,〈談修學佛法〉,《教制教典與教學》,頁168。
87 印順導師,〈談修學佛法〉,《教制教典與教學》,頁168∼172。
88 本小節道師父係參考印順導師,〈談修學佛法〉,《教制教典與教學》,頁172∼180;以及〈慧學概說〉,《學佛三要》,頁189∼192,加以融會而說。
89 印順導師,〈談修學佛法〉,《教制教典與教學》,頁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