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6講于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佛法十講( 三十二)

釋傳道主講

 

  


  
第十講 修學佛法的道次第

 


五、別開易行道入難行道:上說的菩薩道次第,是難行道,也是菩薩的正常道。菩薩道難行、苦行,並不是人人所能修學的,因而有易行道的安立。易行道簡單易行,由此漸次輾轉增上,至信願具足,即可迴入菩薩的正常道(難行道)。

   四預流支(四不壞淨)→六隨念→十法行→十大願行→三心六度

 (一)四預流支(四不壞淨):
90
  上說「佛法」時代(發出離心),佛弟子的根性有隨信行與隨法行的兩類,為適應這兩類不同的根性,經中所說入預流位的支分也有兩類,一是般若──慧為先導的四預流支,這屬於如實道(正常道),也就是我們在上面介紹過的親近善士、多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這以聞思修三慧的進修而見諦的預流支,是適應利根的隨法行人。
  這裡所說的,是另一類以信為先的預流支──四證淨: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聖所愛戒成就。證淨,《雜阿含經》譯為不壞淨。脅尊者認為:「此應名不壞淨。言不壞者,不為不信及諸惡戒所破壞故。淨謂清淨,信是心之清淨相故(信以心淨為性),戒是大種(四大身)清淨相故。」
91
  對佛法僧三寶的證淨,是對三寶堅定不變的信心。聖者所愛樂戒,是佛弟子必不可缺的,如法的正常戒行。本來這是對三寶的淨信,及聖所愛戒成就,以後才合名四證淨。名為四證淨,那是證智相應的信與戒。不壞淨則可通於深淺──聖者的證淨(即證預流果);還沒有證入者的淨信。這是以信為主,能由淺易而深入的法門。不論以信為先或以慧為先,這兩類預流支都可以依之而成為聖者。
  剋實說來,佛法與一般神教,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但三寶住世,就有類似一般神教的情形,佛、法、僧,恰如一般宗教的教主、教義與教團。「歸依三寶」,表示出對三寶的無限信敬。這種不離智慧的淨信,類似一般宗教的信仰,在佛教的開展中,成為通俗易行的法門。真正對三寶有信心的,一定會展現出人與人間和樂善生的德行,這就是聖者所愛樂戒。四不壞淨,就是依此(不離慧的)深信及完善的戒行,而能契入聖法流。
  「佛法」時期,四不壞淨與底下要說的六隨念,皆是適應隨信行,特別是在家弟子的法門。這是重信、重福德的,在信與福德的修行中,導向菩提,與般若相應。與甚深法相通的六隨念,則是「自力」的修持。
92
 (二)六隨念法門:
93
  六(隨)念,分別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捨,念天。念,是明記不忘、憶念對治,是修行,特別是修習定慧所必要的。念佛,是從佛的十號而憶念佛的功德。念法,是憶念八聖道,依八聖道即得如實知見與證得。念僧,是憶念四向四果聖僧的戒定慧等功德,是應受恭敬供養的無上福田。念戒,是憶念自己的戒行清淨(如有違犯,即依法懺悔而回復清淨),是聖者所稱譽愛樂的。念施,是憶念自己如法施捨利他的功德。念天,是念六欲天,有信、施、戒功德的凡夫,或得預流果的聖者,死後都能上生欲界天。
  六念的前三念是三寶功德的憶念。如不了解三寶的內容,佛、法、僧所以值得尊敬的所在,那跟念椅子、桌子,念上帝、王爺差不多,就不能增長正信。後三念是憶念自力行持的施、戒、定能生善處,甚至趣向解脫。這一類適應在家弟子的方便道(易行道),雖說是自力的修持,但也有著一般宗教的共通性──安定內心、除憂怖的作用,所以特別適用於病重、離別或處兇險等苦痛逼切時。
 (三)十法行──大乘「念法」法門
  「佛法」重智證,而又別開重信的易行方便──六隨念法門,大乘經中分別論述的,並不太多;但是分別闡揚的,如「念佛」法門,就是「大乘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修行。以「念佛」為主的大乘信行,因「佛像」的興起而盛行,而以稱名、禮拜、懺悔等為方便。
  除此,大乘興起時期,恰好書寫聖典流行,「法」有了具體的形象,「念法」法門因此得到重大的開展,增多了聽聞、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書寫、供養、施與他人等通俗易行的方便,這是以「念法」為主的大乘智行的方便。尤其經典的書寫,信行念佛者也讚歎讀、誦的功德,「十法行」已然成為一切法門的共通方便。
94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中,世尊告訴阿難說:「受持此(般若波羅蜜)修多羅有十種法,何等為十?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流通,四者諦聽,五者自讀,六者憶持,七者廣說,八者口誦,九者思惟,十者修行。」
95
  《辯中邊論》也說:「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
96論中所說的十法行是:
  1. 書寫:書寫、流通經律論。
  2.供養:一者善聽大乘正法,無論廣說或略說;二者四事供養(說法者),恭敬禮侍。
  3. 施他:為他人演說所聞之法,或施與經卷,不佔為己有。
  4. 諦聽:專心諦聽他人誦讀或講解經論。
  5. 披讀:自己披閱讀誦經典。
  6. 受持:領受教法,憶持不忘。
  7. 開演;為他人開演經典文義,使人生起信解。
  8. 諷誦:以口諷誦,宣揚經文,令人樂聞,又生信受奉行之心。
  9. 思惟:住於閑寂處,思惟分別籌量經典文義。
  10.修習:將佛所說教法常用於日常生活而不退失。
 (四)十大願行──大乘「念佛」法門
  「大乘佛法」以無上圓滿的佛為究極理想,重信而以「佛」為主的易行方便,內容可說異常廣大。原則的說,易行道即是廣義的念佛法門,也就是稱念佛名(語業)、禮拜(身業)、憶念(意業):這是對佛信敬而起的清淨三業。在佛前,修懺悔行,勸請行,隨喜行,而以回向佛道作結。
  易行道的功德無量,主要為了保持大乘信心,不致退失。修易行道而能成就信心的,就能引生慈悲心,進修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這可見重信的易行道,重悲智的難行道,並不是對立的,只是入門各有偏重而已。
97
  「念佛」為主的易行道,內容或多或少,名稱也不一,到『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不失為集易行道的大成,以下就略為解說:
98
  1.禮敬諸佛,2.稱讚如來:禮敬諸佛是身業的禮敬,如合掌、五體投地(頂禮)。稱讚如來是語業的禮敬,這是依內心的誠敬憶念而表現於身、語業的。
  3.廣修供養:這是對佛的供養。佛在世時,以衣、食、住、藥四事供養;佛涅槃後,以華、香、瓔珞、幢、幡、燈油等供養佛塔。但最上的供養,是弟子依佛所說精進修行而得究竟解脫。重法的大乘經,也說到從信解受持,到得無生忍的如法供養,這是通於淺深的;重信的易行道則是財供養。
  4.懺悔業障:「大乘佛法」的懺悔,是在十方一切佛前,懺悔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我們犯了錯,就要去面對,去承認,去改過;如有罪過而隱藏在內心,就會障礙善法乃至聖道的進修。
  5.隨喜功德:隨喜,是對於他人的所作所為,內心隨順歡喜,認可為行得好,合於己意,所以隨喜是通於善惡的。任何一種離惡行善的善行,皆可分為四類:一、自行;二、勸他行;三、隨喜行:知道他人做了,起認可歡喜心;四、讚歎行:讚歎此善行與行善者。惡行同樣也有這四類,隨喜他人的福德,有很大的功德;具足這四類惡行,則是惡性深重!
  一般人的毛病是見不得人好,對他人的善行善事、福德慧德起嫉妒心,甚而加以毀謗或破壞,這是修菩薩行的大障礙。如能修隨喜行,時時隨喜一切功德,那一定能慈心普利,趣入菩提的大道。
  6.請轉法輪,7.請佛住世:在「三品法門」(實則四分:懺悔、隨喜、勸請、迴向)中,這兩者是合為「勸請品」的。這二者,出於各部派的兩則共同傳說,一是釋尊成佛後,感到佛法甚深,眾生恐不易教化,而有「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的意境;後因梵天勸請,才受請轉法輪。二是釋尊曾三次暗示阿難:如來可住世一劫有餘,據說阿難當時都沒有任何表示,佛因此答應魔的請求,三月後入涅槃。
  「初期大乘」興起,「勸請」成為「禮佛三品」之一。請初成佛道的十方佛轉法輪;請將入涅槃的佛久住世間,這是願望佛法出現世間,永存世間為苦難眾生作依怙,而發出的真誠護法心。聖弟子在面對佛法傳布中遭受的破壞、障礙,不免從內心激起危機意識,因而將「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作為禮佛要行,時時憶念,以激發為法的熱忱!
  10.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回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的。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但是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果真如此,不就違反佛法的「自力」原則了嗎?
  原來,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即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而成就佛道。所以普皆回向,是以一切功德,為諸眾生而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常隨佛學,9.恆順眾生:這兩願是為了符合《華嚴經》的體裁,滿足「十」數而加入的,重佛、重信的易行道本來並沒有。但約意義說,這二者是菩薩道所應有的,是正常道而非方便道。「恆順眾生」,是於眾生「隨順而轉」:尊重眾生,救助眾生,利益眾生,理解中不能說是易行方便,不過《思益梵天所問經》確實將「順眾生意」,列為菩薩應善知的四種方便之一。
99
 (五)三心六度:
  「佛法」為適應慧強信弱、信強慧弱的不同根性,而有重慧與重信的不同修行方便,前者如親近善士等四預流支(正常道),後者如四不壞淨與六隨念法門(方便道)。
  「大乘佛法」,理想與信仰的成分增多,以信為先的方便,也越來越重要。然「大乘佛法」的主流,仍是重慧的甚深廣大的菩薩道,重慧與重信的方便適應,不同而又相通。如前所說,重慧而以「法」為主的,聞、思、修、證以外,又有書寫、供養、讀誦功德等方便。重信而以「佛」(菩薩、天)為主的,則以稱名、懺悔等為方便,然也有念佛實相的深行。這些易行方便同樣都要歸趣菩薩的正常道(難行道),以三心修六度,最後依六度圓滿三心而成佛。
  三心,是「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無所得為方便。」
100
  「摩訶」是大,「菩薩摩訶薩」就是大士,也就是菩薩。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菩薩行的目標;一切智智即佛的無上覺,心心念念安住在度化眾生成佛,我也成佛,就是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是菩薩行的動機,我受惠於一切眾生,所以我要回饋、感恩、報恩。無所得為方便,是以空無我慧為菩薩行的善巧。依三心修六度,是說菩薩的一切德行,不能離去這偉大的目標、純正的動機與適當的技巧,而不是等這三者圓滿了再來修學菩薩道。
  六度是菩薩行的大綱,如《增一阿含.序品》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
102
  六度的內容,我們在第九講介紹過,這裡再略說他的特點:
103

一、施:菩薩布施,初發心時,即將一切捨與有情。不論是財物、體力、知能,甚至修行的功德,都不看作自己私有,而願將這一切歸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這樣的一切施,即是菩薩「淨施」。

二、戒:為自他和樂善生而不得殺、盜、淫、妄,菩薩是更徹底的。但從大智的契合真理,大悲的隨順世間來說,菩薩必須慈悲方便的能殺、能盜、能淫、能妄,才算完滿的實現戒波羅蜜。為了慈悲救護眾生,為了不忍對方因造惡而墮落,菩薩甚至可以不問所受的戒而殺、盜、淫、妄,哪怕自己因此下墮惡趣,都毫不猶豫!這樣的犯戒,對菩薩而言,卻是合理的持戒,究竟的持戒!

三、忍:施能攝受眾生,戒能和樂大眾,但有情間的隔礙、誤會、嫉害,是免不了的。為了貫徹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誓願,唯有以無比堅定的忍耐與意志,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能完成菩薩的德行,而不致功敗垂成。

四、進:菩薩行的精進是無限的,修學不厭,教化不倦,任重道遠,力盡而不止!

五、禪:是自心調伏的靜定,不一定是靜坐,坐只是初學的方便。菩薩禪的特點是要與悲智相應,從一切處去實踐,做到動定、靜也定。

六、 慧:從勝義慧的悟入緣起性空說,這是與聲聞一致的。不過菩薩應先廣觀一切法空,再集中於離我我所見。他不但重勝義慧,也重世俗智,所以說:「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唯有如此,才能教化一切有情。

  菩薩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含攝在六度之中。菩薩的修行六度,出發於三心,進修於三心的推移過程,又歸結於三心,末了,自利利他圓滿,就圓成究竟的大菩提。


六、依七佛通誡偈而修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104
  菩薩發心,當然以「利他」為先,這是崇高的理想;但要達成利他的目的,又非從淨化自己的身心做起不可。這就是理想要高,而實行要從切近處做起。所以不是說要自己解脫了,成了大菩薩,或成了佛再來利他;而是在自身的進修中,「隨分隨力」的從事利他,不斷進修,自身的福德、智慧漸漸廣大,利他的力量也會越大,這是初學菩薩行者所應該有的認識。
105
  所以我這個標題說依七佛通誡偈而修,「諸惡莫作」是止惡,凡是對眾生沒有利益,又有傷害的,不要去做。「諸善奉行」是行善,凡是於己於他有義利,能夠向上、向善、向光明、向解脫的,都去做。「自淨其意」是淨心,最終要使我們的貪、瞋、痴、憍慢、嫉妒等煩惱永滅。「是諸佛教」,這是諸佛所教。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是戒,是佛弟子必備的人間正行;「自淨其意」則是定慧的熏修。
106佛教的法門那麼多,道理那麼深,其實濃縮起來就是這六個字:止惡、行善、淨心,也就是戒定慧三增上學。

七、結語

  一再的說,不只佛法講修行,也不只佛法講體驗;單講修行和體驗,不見得就是佛法。印順導師提出兩個考辨的方法:「一、與佛法的根本義理是否相合。二、行為表現是什麼樣子。」
107這不僅用來勘驗別人,也用來檢視自己、要求自己。所以佛法的義解很重要,根本義理了解了,才談得上如法修行。
  讀到、聽到一個道理很好,不單是在內心覺得好就算了,還要讓他與我們的生命產生連結,用來淨治我們的煩惱,改變我們的習氣。如脾氣暴躁的變溫和了,性格懦弱的變強毅了,疏懶散漫的變勤奮了,個性孤僻的變平易近人了,那佛法就對我們產生用處了!如自己尚且不能得到佛法的法益,又憑什麼度化別人,要人來信佛學佛呢!所以身體力行十分重要!
  這十講,幾乎涵蓋了所有佛法的基本原理,理論講了這麼多,但願我們在消化吸收之後,能夠化為自己的養分。不管處在順境、逆境或者不順不逆境,都能把學過的佛法正見拿出來用,拿來警策自己,指導自己,淨化自己,療癒自己。依教奉行,在佛法裡安身立命,對說法者而言,這便是最大的安慰了!( 全文完)(吳文宗初稿)(謝杏熏整理)

【註釋】:
90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40∼46。
9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大正藏》第27冊,頁534下,括弧內文字為筆者所加。
92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56。
93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49∼54。
94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114∼120。
95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七,《大正藏》第8冊,頁725上。
96 《辯中邊論》卷下,《大正藏》第31冊,頁474中。
97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133∼139。
98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150∼162。
99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大正藏》第15冊,頁35下。
100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133。
10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一二,《大正藏》第7冊,頁67上。
102 《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大正藏》第2冊,頁550上。「人尊」是指釋尊;「六度無極」即六波羅蜜的異譯。「如月初」,南傳作「如在明亮側的月亮」,意指月亮由缺轉圓的那半個月(引用莊春江老師的註解https://agama.buddhason.org/AA/AAsearch1.php?str=%E5%A6%82%E6%9C%88%E5%88%9D&path=AA000.htm)。
103 印順導師,〈菩薩眾的德行〉,《佛法概論》,頁253∼257。
104 《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藏》第25冊,頁192中。
105 印順導師,〈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華雨集》(四),頁60∼61。
106 印順導師,《方便之道》,《華雨集》(二),頁34∼35。
107 印順導師,〈研究佛法的立場與方法〉,《華雨集》(五),頁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