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2.04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七十九)

釋傳道講述

 

北傳〈羅漢品第十五〉
有十章
南傳〈阿羅漢品第七〉
九○∼九九頌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5.制根從止 如馬調御
 捨憍慢習 為天所敬

 調,音(條)tiau5地僑切
 
御,一音(禦)gu7語巨切
 
  一音(義)gi7語忌切
【南傳】
94.彼諸根寂靜 如御者調馬
  離我慢無漏 為天人所慕
 
寂,音(籍)chek8精極切

  先要說明的是北傳第一句「制根從止」,宋、元、明三種版本皆作「制根從正」;若對照南傳九四頌所譯的「彼諸根寂靜」,《大正藏》的「制根從止」反倒較為相近,故依此作解說。
  本章說:一個解脫的聖者,已調「制」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門,使順「從」於正道而得到究竟寂「止」。不論觸對任何境界,都能不為境界所誘動而起惑造業,就「如」同經過訓練而被「調御」的「馬」匹一樣。他已「捨」離愛、見、「憍慢」、無明等煩惱「習」,故「為」人「天所敬」慕。
  相對應的南傳九四頌是說:「彼」聖者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已「寂靜」,不論觸對任何境界,都不再為境界誘動而起惑造業,就「如」同經過善「御者調」御的「馬」匹一樣。他已捨「離」愛、見、「我慢」、無明,「無」諸煩惱「漏」(「漏」,煩惱的別名),故「為天人所」敬「慕」。
  南傳此頌有一則因緣,名為『帝釋敬重摩訶迦旃延尊者』。有一年,在三個月結夏安居結束的解夏日,帝釋(相當於我們臺灣人說的玉皇上帝)率領眾多天神,到毘舍佉所興建的鹿子母講堂去向佛陀頂禮問訊。摩訶迦旃延尊者因為到遙遠的阿槃提結夏安居,還未回到精舍,所以其他人就為他保留了位子。
  當帝釋獻上鮮花,向佛陀表達至高的禮敬時,看到保留給迦旃延尊者的空位,不禁由衷地說,希望尊者此刻也能在精舍接受他的供養禮敬。沒想到迦旃延尊者突然就出現在大眾面前了,這令帝釋歡喜異常,隨即獻上鮮花致敬。
  比丘們見帝釋如此崇仰迦旃延尊者,有人大受感動,當然也有人十分吃味,佛陀就對他們說:『天人敬重所有克制欲樂,斷盡煩惱之人!』


※   ※   ※   ※


  本頌特別指出捨離慢習者,為諸天所敬,這在本品中可說是較為特殊的一頌,其他各頌大概都是講離貪瞋痴。慢,是優越感,是一種自覺高人一等,凌駕在別人之上的偏執。慢心人人都有,最常見的,自己如果長得福態一點,就笑人家是瘦皮猴;自己長得纖瘦一點,就笑人家是肥豬。自己身材高大一點,就笑人家矮冬瓜;自己個頭小一點,就笑人家長得像竹竿。……總之,樣樣是以自己作標準來臧否別人,奚落別人;有時甚至自己不如人,也還是不認輸,我們凡夫就是這樣的。
  在家人是這樣,出家人也不免還是這樣。出去托缽,得到的供養豐厚一點,精緻一點,就自覺高人一等;受到比較多的恭敬擁護,他同樣自覺勝人一籌,所以佛陀告訴弟子們說:阿羅漢就不會這樣。阿羅漢破除我見,無我無我所,他知道自己的一切四事供養都來自信徒,沒有什麼可以憍人的,他已盡捨慢習等煩惱,所以連天神都敬慕他!

【北傳】
6.不怒如地 不動如山 
 真人無垢 生死世絕
【南傳】
95.彼已無憤恨 猶如於大地
  彼虔誠堅固 如因陀揭羅
  如無汙泥池 是人無輪迴

  憤,音hun7喜郡切
  恨,一音hin7喜近切
    一音hun7喜郡切
  汙,音(烏)o1英姑切
  泥,一音ne7奴地切
  
  一音(尼)ni5
  
  一音ne5

  北傳第六章其實頌文本身就已經很淺白,比較需要解說的是「生死世」一詞。「生死世」,意為迷執的世間;在「輪迴」一詞成立之前,即是以此來表示。➍所以「生死世絕」,意即生死輪迴已斷絕,不再流轉生死。
  頌文說:任憑人家如何毀謗他、激怒他,他都「不」會瞋「怒」,一「如地」那般堅忍寬容。任憑外境如何誘引他、脅迫他,他都屹立「不動」,一「如山」那般巍然沉穩。與「真」理相應之「人」──阿羅漢,就是這樣的,他已破除我見,「無」復有煩惱「垢」穢,所以「生死」輪迴(「世」)的鉤鎖已斷「絕」。
  與此相對應的南傳九五頌說:「彼」阿羅漢「已無憤」怒怨「恨」等煩惱,他「猶如」「大地」一般寬容,不擇淨穢,不被激怒。「彼」阿羅漢「虔誠堅」定又穩「固」,猶「如」門石柱──「因陀揭羅」。他又「如無汙泥」的水「池」那般明淨清澈,再無境界可以擾動其心,如「是」之「人」再「無」生死「輪迴」。
  南傳此頌也有一則因緣故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頌文,題為『比丘控訴舍利弗』。這是說有一年結束夏安居後,舍利弗正準備與其他比丘一同外出遊方。有一位對舍利弗懷有怨懣的青年比丘,卻去向佛陀投訴說舍利弗輕視他、辱罵他,於是佛陀便遣人去召舍利弗前來。
  舍利弗來到佛陀座前,並未為自己辯白,而是對佛陀說:『世尊!堅定持戒並且觀身的比丘,若有對不住其他比丘的言行,是不可能不經任何懺悔,就逕自外出的。我就像大地一樣,百花綻放之時,沒有任何喜悅;垃圾與糞便堆積,也不感憤怒。我又像門墊、乞丐與斷角的公牛一樣,對這個汙穢的血肉之軀感到厭惡,而不再執著他。』
  舍利弗這樣淡然又真誠的自我表白,令青年比丘深感慚愧,就對佛陀承認是自己誣陷舍利弗,隨即恭敬地請求舍利弗的寬恕。舍利弗誠摯地原諒了他,並且重申自己若有任何不對的地方,也希望獲得原諒。
  所有在場的比丘聽完兩人的對話後,都衷心讚歎舍利弗。佛陀便趁此機緣教育大眾說:『比丘們!像舍利弗這樣的阿羅漢,不懷任何憤怒和瞋心,就如同大地與門柱一樣的寬容和堅定,他的內心更是永遠的祥和與清淨!』
※   ※   ※   ※
  北傳這一章雖然很易解,但是很深刻,「不怒如地,不動如山」,聖者的境界多麼令人讚歎與嚮往!正所謂『八風吹不動』,任你在面前或背後稱譽他、譏毀他,都不能增益或減損他的光輝,遑論撥動他的心!他就如地、如山一般寬容、堅定,並且不可動搖!
  我們凡夫別說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了,有時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在我們的心湖上掀起波濤;一個眼神、一副表情,都足以讓我們墜入苦惱的深淵。因為凡夫的心,就是如此恆隨境轉啊!
  古語說:『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➎不能堅持而容易反覆,不正是一般凡夫的寫照嗎!為什麼容易反覆?因為對外不能如實知緣起,對內又不能如實知自心,所以(外在與內在的)境界一變,我們不得不跟著變,自然也不得不跟著喜怒哀樂、憂愁苦惱!
套用一句孔子說過的話:『唯上智與下愚,不移。』➏在這變動不羈,遷流不息的世間,當唯有洞達緣起無我,勘破自我執見的聖者,才能真正不受境界牽動,「不怒如地,不動如山」吧!

【北傳】
7.心已休息 言行亦正
 從正解脫 寂然歸滅

【南傳】
96.彼人心寂靜 語與業寂靜
  正智而解脫 如是得安隱


  北傳這一章先要說明的是「言行亦正」,元、明兩種版本皆作「言行亦止」。因為相對應的南傳九六頌此句譯作「語與業寂靜」,「止」與「寂靜」,意義相當,所以本章取元、明本的「言行亦止」作解說。
  頌文說:貪瞋痴等煩惱「心已」經「休息」,不會再對境而起種種雜染心;「言」語身「行亦」已得到「止」息,不會再造作種種雜染業。聖者「從」八「正」道的修習得正智而「解脫」,他的內心唯是一片「寂然」空靈,因為我與我所一切皆「歸」於「滅」,所以真正能得到安隱自在。
  相對應的南傳九六頌是說:「彼」解脫的聖「人」內「心」已「寂靜」,不再受煩惱波動;「語」業「與」身「業」也已「寂靜」,不再造作善惡業。換言之,他的身語意三業都寂靜了,這是因為他修習八正道的緣故,所以能得「正智而解脫」,「如是」之人,即「得」真正的「安隱」自在。
  南傳此頌有一則因緣故事,名為『一眼失明(的沙彌)』。這個男孩才七歲,就在父親的殷切期盼下出家作沙彌。在印度,沙彌原本是為收容無父無母的孤兒而制,因為考慮到七歲大小便可以自理,要教育他也比較聽得懂了,所以七歲可以出家作沙彌。傳到中國來也是如此,寺院曬穀,如有烏鴉、鳥類或其他動物來吃,他就可以幫忙驅趕,所以叫做『驅烏沙彌』。
  這位小沙彌福報、善根都很好,在他剃度前,已先得到禪修的指導,所以在剃度時,他專注地觀想所緣境,剃度完便已證得了聖果。
  後來,他當了提舍尊者的侍者,陪他前往舍衛城去向佛陀禮座。中途,他們暫宿某一村落的精舍中。當晚,提舍入睡了,沙彌卻徹夜未眠,坐在提舍身邊守護他,只在接近清晨時,才躺下來睡一會。提舍醒來,發現沙彌還睡著,誤以為小孩子貪睡,就用扇子叫醒他;沒想到一個不小心,竟用扇柄打傷了他的一只眼睛。
  小沙彌急忙用手摀住受傷的眼睛出去打水,準備給提舍尊者洗臉,並清洗精舍的地板。當他單手捧水給提舍時,尊者就告誡他:服務別人時,應該用雙手,不能單用一隻手。直到這時,尊者才發現小沙彌的一眼,已經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失明了!原來,小沙彌是如此高貴的一個人!尊者的內心剎時湧現滿滿的愧疚,就很誠摯地向小沙彌懺罪。
  小沙彌告訴尊者說,這既不是尊者的錯,也不是他自己的錯,而是前世的因緣果報成熟所致。小沙彌請尊者不要感到難過,但尊者卻無法忘卻這個不幸的意外。當他們來到祇樹給孤獨園向佛陀頂禮問訊時,佛陀知道路上所發生的事,就對眾比丘說:阿羅漢不因任何境界現前而起瞋恨心,他的內心是究竟的寂靜與安詳。


※   ※   ※   ※


  「心已休息,言行亦止」,經論也常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聖者的證境,凡夫當然望塵莫及。光是你懂、你會,卻不表現出來,甚至連起心動念都沒有,這就不是尋常人做得到的。
  譬如會下棋的人,如果看人家下棋下得不怎麼高明,他知道接下來走哪一步就會贏,但他能夠忍住不說,這不簡單!他會,可是不講出來,這不簡單!真的不簡單!另外一種更『不簡單』的就是,他只懂個皮毛,人家很高明,他卻在一旁鼓譟:『把它吃下來!把它吃下來!』明明吃下來就死棋,他就是不能忍住不說,這也同樣『不簡單』!
  又譬如你會打拳,對方打得不好,你比他高明,卻能夠忍住不批評,這不簡單!你學問比對方好,看他在那胡謅,你不會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學問,挫挫他的氣焰,這同樣不簡單!你很擅長烹飪,看對方在那吹噓怎樣煮好吃,你明知事實不是那樣,卻不說破,這還不是功夫,要連那個念頭都沒有,才真的不簡單!
  就有一個故事說到三個人相約打坐,彼此說好只留一盞油燈,誰都不准開口講話。坐了好一陣子,突然來了一陣風將油燈吹熄了,功夫比較差的那個就按捺不住,開口說話了:『這麼暗,怎麼坐嘛!』第二個人一聽,也出聲了:『不是說好不講話的嗎?你怎麼講話了?』第三個人在一旁暗自慶幸地說:『好在我沒講!』所以要能忍住不說,真是不容易的,更別說一念不生了!

【北傳】
8.棄欲無著 缺三界障
  望意已絕 是謂上人

【南傳】
97.無信知無為 斷繫因永謝
   棄捨於貪欲 真實無上士
  
繫,音(計)ke3求計切

   先來說明北傳第八章,「缺三界障」的「缺」,有廢棄、棄捨的意思。「缺三界障」,意即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障礙。「望意已絕」,明本作「婬意已絕」,如對照南傳九七頌的「棄捨於貪欲」,顯然「婬意已絕」較為相近。又,《廣說佛教語辭典》將「望意」解說為「欲求」。➐
  本章說:解脫的聖者「棄」捨了貪「欲」、瞋恚、愚痴等煩惱,「無」所執「著」;不執著我與我所,就不會造三界的業,再來流轉生死,所以他可以超越(「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障」礙。一般人對自我的愛著(自體愛),是非常強烈而且深沉的;因為愛自己,進一步才愛從屬於我的人事物,這些叫做境界愛。即使這一期的生命行將結束,都還希望死後再來,這種對生命無窮盡的希望與愛執,叫做後有愛。現在,這些愛著欲求(「望意」)都「已」經斷「絕」了,如「是」之人,「謂」之最高「上」的「人」。
  與此相對應的是南傳九七頌,先解釋第一句「無信知無為」,「無信」,敬法比丘譯作「不盲信」;「無為」,是指涅槃而言。為什麼說不盲信而知涅槃無為呢?因為聖者是透過自證而知涅槃無為,不是因為對佛陀的信仰、因為佛陀的權威而知涅槃無為。這也彰顯出佛教是重於自力的智證,而非如友教的仰賴他力,『信就得救』。
  頌文說:聖者「無」因盲「信」而「知」涅槃「無為」,他是自知自覺而親證涅槃無為。從此「斷」絕生死輪迴的「繫」縛,無明愛染的業「因永」遠「謝」滅,「棄捨於」自體愛、境界愛、後有愛等「貪欲」,如是之人,「真實」是至高「無上」的勇「士」(聖者)。
  南傳此頌有一則因緣,名為『只靠信仰無法證得涅槃』。這是說某一個村子裡有三十名比丘,一日相偕前往祇樹給孤獨園去向佛陀頂禮問訊,佛陀知道他們證阿羅漢果的因緣已然成熟,就請舍利弗尊者前來,並當著他們的面問舍利弗說:『舍利弗,你相信觀身能證得涅槃嗎?』
  舍利弗回答說:『世尊,關於觀身而證得涅槃這件事,我並不只因為信仰佛陀就相信;唯有未親證涅槃的人,才會接受別人這種說法。』
  很多比丘不明白舍利弗話中的含意,就在內心這麼想:『舍利弗至今仍未建立正知正見,他直到現在,都還未信仰佛陀。』
  佛陀會以舍利弗作為當機眾這樣問他,不是沒有原因的,接著佛陀就對三十名比丘解釋說:『比丘們,舍利弗的意思其實已經表達得十分清楚了,他確信觀身可以證得涅槃,但他之所以確信,是來自他的親身體證,而不是因為相信佛陀或其他人所說。事實上,舍利弗他信仰佛陀,也確信有善惡業報。』比丘們聽了十分歡喜,就各自去用功禪觀,不久都證得了聖果。(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➍ 《廣說佛教語辭典》上卷,頁319a。
➎ 語出《增廣昔時賢文》。
➏ 《論語•陽貨第十七》。
➐ 《廣說佛教語辭典》中卷,頁108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