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2.25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八十一)

釋傳道講述

 

北傳〈述千品第十六〉
十有六章
南傳〈千品第八〉
一○○∼一一五頌

  

一、釋品題

述千品者 示學者徑
多而不要 不如約明


  本品「述千品」,意在「示」導「學」佛「者」一條路「徑」,這條寬闊安穩的路徑,就是解脫、成佛之道。與其講了千言萬語,誦了千經萬偈,雖「多而不」 能切中「要」點,那還「不如」簡「約明」了的一兩句話,了解義理又付諸實踐而能得到法益。
  臺灣話也說:『一言不中,千言無用』。你講了一大堆,三卡車、五牛車,結果都是沒有營養、沒有意義的話,不值三分錢,那是在浪費彼此的生命!說教,一般人都不愛聽;但是講故事就讓人難以抗拒,嘴上說不想聽,其實每一句都聽進去。
  我們過去舉辦兒童文學營,曾經請《小太陽》的作者林良先生來教授兒童文學,指導老師如何去教育學童。他原本一講完課就要離開的,我邀他泡茶,請家師開證上人入座,然後一口氣講了四、五個故事與他分享。他回去以後,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國語日報》,標題是:『最會講故事的法師』。
  對沒有宗教信仰或者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講佛教故事是最適當不過了!一些佛教的道理,無形中就透過故事傳達出來,聽者心領神會,能夠用在生活日常,對人對己都會有所助益。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雖誦千言 句義不正
不如一要 聞可滅意
【南傳】
100.雖誦一千言 若無義理者 
不如一義語 聞已得寂靜


  北傳第一章說:「雖」然讀「誦」了一「千言」,但是文「句」的「義」理「不正」確,那背了一大堆都沒有意義嘛!「不如」正確的「一」句「要」義,聽「聞」之後能夠受用,「可」以息「滅」煩惱貪瞋痴的「意」念。
  與其對應的南傳一○○頌說:「雖」然讀「誦」了「一千言」,「若」都是「無」正確「義理」的文句,那還「不如一」句有正確「義」理的「語」句,聽「聞」過後(「已」)可依之實踐,而「得」到煩惱的止息「寂靜」。
  南傳此頌有一則因緣故事,是講『行刑者的命運』。這個行刑者叫坦巴達提卡,他本來是一個小偷,後來被請去當劊子手,專門執行死刑。在他任滿五十五年退休後,有一天,他到河中去沐浴,沐浴完就順便帶了特別的食物想回家享用。
  回到家,正待享用美食,卻看見舍利弗站在門口,他心想:『我這一生都在處決小偷,也沒做過什麼好事,現在我應該供養這名比丘。』於是就邀請舍利弗入內接受供養。
  供養後,舍利弗對他開示法要,但坦巴達提卡卻怎麼也無法專注地聽講,因為過去擔任行刑者的種種往事,不斷浮上心頭來干擾他。舍利弗明白是他的業緣現前所致,為了導正他的心念,就問他行刑時,是出於憤怒、仇恨,或者只是執行公務?坦巴達提卡回答說他只是接受國王的命令而行刑,心中並無任何殺人的惡意或願望。
舍利弗就告訴他:『既然如此,你有何罪過之有呢?』
  聽到舍利弗這樣說,坦巴達提卡內心才稍微平靜下來,就請舍利弗繼續說法,而他也專注地聞法。舍利弗開示完,他恭送舍利弗離開,並且陪著走了一段路才獨自回家,沒想到就在回家的路上意外喪生!
  當天傍晚,佛陀抵達比丘們的聚會時,比丘們向佛陀稟白坦巴達提卡的死訊,並請問他往生何處?佛陀告訴眾比丘說,雖然坦巴達提卡今生造了惡業,但他後來領悟佛法,所以死後往生兜率天。比丘們卻質疑:一個造惡業之人,怎麼可能僅憑聽聞一次佛法,就獲得如此巨大的法益呢?
  佛陀就再對他們解釋說,問題不在聞法的長短久暫,若能正確地理解法義,即使是一句法語,都能帶來莫大的法益,所以佛陀才說了這首偈頌:「雖誦一千言,若無義理者,不如一義語,聞已得寂靜。」

【北傳】
2.雖誦千章
 不義何益
 不如一義 聞行可度 
【南傳】
101.雖誦千句偈 若無義理者 
  不如一句偈 聞已得寂靜
  
偈,音【下】ke7求地切

  北傳第二章說:「雖」然可以背「誦」上「千章」的法偈,但是卻沒有意義,或者「不」了解其中的意「義」的話,要如「何」得到利「益」呢?「不如」你只背誦「一」句有意「義」的法偈,聽「聞」之後了解,又依著那個道理去實「行」,「可」以超越(「度」,超越之意)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種種煩惱。
  與之對應的南傳一○一頌說:「雖」然你可以背「誦」上「千句」的法「偈」,「若」都是「無義理者」,「不如」只背誦「一句」法「偈」,聽「聞」後(「已」)依著去實踐而「得」到煩惱的止息「寂靜」。
  南傳此頌的因緣,題為『證阿羅漢最快的方法』。這是說有一群商人一起出海去撈寶,不料發生海難,結果只有一人倖存下來。倖存的這個人靠著抓住一片木板,漂流到一處海港。
  上岸以後,一無所有的他,只用一片樹皮遮住身體,就坐在人來人往的路邊,希望得到救援。有些路人同情他,給他食物;有些人則以為他是聖者,而向他致敬。有些人想給他衣服,卻遭到他的拒絕;因為他深怕穿上衣服以後,人們就不再敬仰他。日子久了,有人甚至以為他已經證阿羅漢果了,他也就自以為是開悟證果的阿羅漢,人們因此稱他『婆醯迦達如斯亞』。
  他有一個前世的朋友摩訶布拉瑪,他看見婆醯迦誤入歧途,覺得他這樣很可憐,自己應該去勸導他。但是大白天有旁人在,跟他講,他可能不會聽(有面子問題),所以就利用晚上的時間去找他。他告訴他說:『婆醯迦,你還不是阿羅漢呢!你還沒具足聖人的德行呢!不要再這樣自欺欺人了!』
  婆醯迦聽了以後,馬上抬起頭來說:『是啊!正如你所說,我還不是阿羅漢,我知道我自己犯了大錯。但這世間有解脫的聖者,有阿羅漢嗎?誰是阿羅漢呢?』
  摩訶布拉瑪就告訴他:『有啊!舍衛城那裡有釋迦佛,還有佛的弟子,很多都是阿羅漢啊!』
  婆醯迦知道自己犯了大錯以後,非常沮喪,就直接到舍衛城去求見佛陀。那時,佛陀正和弟子們在托缽,婆醯迦就恭敬地上前,請求佛陀教他佛法。佛陀告訴他,現在正在托缽,等一下還要隨緣教化施者,並不是說法的時間。
  但婆醯迦求法的心很切,就一再地懇求佛陀。佛陀知道婆醯迦的程度還不足以了解佛法,尤其才剛經過長途跋涉,而後乍遇佛陀,內心的雀躍是無法將法義作有效的吸收的,所以才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下對他說法。但婆醯迦執意懇請,佛陀只好站在路邊對他開示說:
  『婆醯迦!當你看東西的時候,就只是看見那個東西;聽聲音的時候,就只是聽見那個聲音。嗅氣味、嚐味道、覺觸東西的時候,就只是嗅、嚐、覺觸那個東西。思惟的時候,就一心專注地思惟。』
  婆醯迦聽了以後,馬上就依教奉行,由於他全神貫注,加上過去生的因緣成熟,所以很快就證得了阿羅漢果。他請求佛陀允許他加入僧團,佛陀就要他先準備三衣、缽及比丘必備的東西。不幸地,在他外出籌備這些東西的時候,竟被一隻動物攻擊致死。佛陀與比丘們在路上發現了他的屍體,佛陀就要比丘們幫他火化。
  回到祇樹給孤獨園,佛陀就對眾比丘說婆醯迦已經證入涅槃,他是最快證阿羅漢果,而且擁有神通的人。比丘們對佛陀的說法感到困惑,就請示佛陀:婆醯迦是在何時,如何證得阿羅漢果的?
  佛陀說:『婆醯迦在路上聽我說法時,就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比丘們質疑:怎麼可能只聽了幾句法語,就證得阿羅漢果呢?
  佛陀回答眾比丘說:『法句或說法的時間長短,與證果的遲速無關!唱誦毫無義理的千句法偈,不如唱誦一句有義理的法偈,聽聞之後能令人趣入寂靜。』

※  ※  ※  ※

  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在見聞嗅嚐覺知的當下,就只是單純的見聞嗅嚐覺知。如看到一個人,就只是看到那個人,內心清楚明白;不要還在那分別他是美或醜,是我喜歡或者不喜歡的。聽到聲音,知道這個聲音所表達的意涵,內心清楚明白就好了;不要再進一步去分別這個聲音聽起來很迷人或者很刺耳,這個聲音是來自我喜歡或者不喜歡的人。聞到香臭,知道是香是臭就好了;不要進一步發展到我喜歡,想要再多聞一下;或者我不喜歡,我不想聞這種氣味。……
  佛說的這個修行方法,似乎簡單,但是對我們凡夫而言,其實很不容易。因為凡夫在見色聞聲的當下,不是耽著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是伴隨著好惡之心,伴隨著過往的恩怨情仇,附加太多而不能時時歸零,這怎能不陷入憂悲苦惱的輪迴,又怎能單純的只是見聞嗅嚐覺知呢?
  好惡之心怎麼來的?這每個人不同,完全沒有標準,但凡合乎我的心意和習慣的,我就喜歡;與我的心意、習慣不相順的,我就不喜歡,甚至要排拒他。所以歸根究柢,一切不離自我中心的我見、我愛!
  修行,是且修且行,且行且修。很難,意思就代表可能,在還未能做到見聞嗅嚐覺知的當下,只是單純的見聞嗅嚐覺知之時,至少我們可以練習在根、境、識三和合『觸』的當下,去覺知是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然後停留在這個『受』的階段,不讓它繼續發展到『想』、『思』(行)。
  這意思就是說不去執著他,不隨著樂受而生起愛染、苦受而生起瞋恚。不因為不苦不樂受就渾渾噩噩、愚痴不明;或甚至進一步動身發語,造諸惡業。就只是看住他,如實知他的苦、樂或不苦不樂,也如實知他的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所以他的本質就是無常變易。無常變易的諸行,你去味著他,欲令如是、欲令不如是,就有無窮的過患,就是無止盡的輪迴。如實知苦,就會想修道斷苦因(集)而離執;離去自我的愛執,那麼,看就只是看,聽就只是聽,見聞嗅嚐覺知的當下,就只是單純的見聞嗅嚐覺知本身!

【北傳】
3.雖多誦經 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 行可得道
【南傳】
102.彼誦百句偈  若無義理者
  不如一法句 聞已得寂靜


  先說明北傳第三章,第一句的「雖多誦經」,宜為「雖誦多經」的倒裝。偈文說:「雖」然唱「誦」「多」部「經」典,卻「不」能理「解」經義而去實踐,這對我們的生命又有「何」利「益」可言呢?還不如理「解一」首經典中的「法句」,契入法義去實「行」,「可」以「得道」解脫我們的煩惱。
  南傳一○二頌說:「彼」人雖能唱「誦」上「百句」法「偈」,但「若」都是「無」正確「義理者」,「不如」理解「一」首「法句」,聽「聞」後(「已」)依著去實踐,而「得」到煩惱的止息「寂靜」。
  南傳一○二、一○三這兩頌有一則因緣故事,我們留待後面再介紹,先來介紹北傳第一∼三章,佛度周利槃陀伽的因緣。周利槃陀伽,《法句譬喻經》譯作般特,譯義是路邊生,他們兩兄弟,哥哥很聰明,弟弟卻很笨。哥哥在地方上是很高明的宗教師,後來聽釋尊說法,十分歡喜,就隨佛出家,沒多久就證了阿羅漢。弟弟心想哥哥出家了,我也要出家,於是也出了家。
  出家以後,佛命五百位阿羅漢教他,教了三年,他卻連一首偈頌都記不起來。有一些人就對哥哥說:『你這個弟弟怎麼都教不會,這樣不行啦!再留在僧團裡,恐怕有損僧團的聲譽吧?』他不但笨,還笨出了名,連全國的人都知道。
  哥哥無奈,就對那些長老比丘說:『請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教他半個月看看吧!』結果半個月過去了,弟弟還是學不來,哥哥就要他還俗回家;然而弟弟卻怎麼也不肯,還哭了起來!
  釋尊見了,就問他在哭什麼?
  他說:『大家都說我笨,我哥哥也說我笨,要我還俗回去!』
  釋尊說:『那你覺得自己笨嗎?』
  周利槃陀伽說:『我也覺得他們講得很有道理,我是真的很笨啊!五百個阿羅漢教了我三年,我還是學不來。』
  釋尊就慈愍地對他說:『你知道自己笨,就已經不是很笨了。那些愚笨卻自認為聰明的人,才是最笨的!』
  釋尊接著又說:『你要知道,我們修行的目的是做什麼?是守護我們的言行,講話、做事不要去傷害別人、妨礙別人。為什麼講話、做事會去傷害到別人、妨礙到別人呢?一切善惡都是由我們的心發動的,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那麼,〝如是行者得度世〞。』
  釋尊講的道理,周利槃陀伽好像稍微有點懂,但他還是沒辦法背誦。釋尊愍念他,就要他當侍者,專門負責掃地;不過他還是笨笨的,不大會掃,掃沒多久,掃帚柄就斷了,只剩下一小截。掃過來掃過去,地上沒掃乾淨不說,全身也弄得髒兮兮的。
  有一天,終於讓他悟出一個道理:咦?地上髒了要掃,我身上也髒啊!身體裡面也有髒東西啊!拉出來的,也都是髒東西啊!他就此開悟證了阿羅漢果!開悟之後,他很歡喜,就作了一首偈頌: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人人若將心地掃,世間無處非淨地。』
  當時附近有一處比丘尼精舍,釋尊每天都會指派一名比丘去為他們說法。在印度,比丘負有保護、教育比丘尼的責任,所以比丘尼精舍通常不會離比丘住處太遠。當釋尊指派周利槃陀伽隔天去講開示時,周利槃陀伽的反應是:『可是世尊,我不會講呢!』釋尊就慰勉他說:『只需按照你所體會的去講就好了,不必背。』於是周利槃陀伽才答應了下來。
  這個消息一傳到比丘尼精舍,大家不免議論紛紛、七嘴八舌的,尤其有很多出身釋迦族的比丘尼,更是忿忿不平:『世尊可能是瞧不起我們女眾吧,才會派一個最笨的人來說法。』有的說:『等他明天來了,一定要問得他啞口無言!』
  隔天,周利槃陀伽真的在阿難的陪同下,去到比丘尼精舍。這些驕傲的比丘尼就奚落他,說他很笨!周利槃陀伽說:『對!我是很笨!我很慚愧,我懂的不多。世尊慈悲,教我掃地,掃地是把地上的髒東西掃乾淨、倒掉;同樣的,我們的內心也有很多髒東西,要掃乾淨、清除掉,貪心是髒東西,要清除掉;瞋恨心是髒東西,要清除掉;愚痴心是髒東西,也要清除掉。……』
  原本比丘尼還想反詰他的,聽到他這麼真誠地宣說自己的體悟,個個無不心開意解,滿心慚愧地向他懺罪!這才知道原來周利槃陀伽已經證阿羅漢果了,而聽聞者中,也有很多人因為聞法而證果。
  又有一次,波斯匿王設齋請釋尊及弟子們前去應供,釋尊為了讓周利槃陀伽有所表現,就將缽交給他,讓他跟在身後而行。不料到了王宮,侍衛卻將周利槃陀伽攔了下來:『你,不可以進去!全國的人都知道你笨得可以,連一首二十個字的偈頌,背了三年都背不起來,比我們世俗人還差,你哪有什麼資格進去應供?』
  進到王宮的釋尊,洗好手足,正準備用齋,被擋在宮門外的周利槃陀伽,就施展神通,伸長了手臂將缽交給釋尊。國王、大臣及與會四眾弟子,只見其臂,不見其人,就請問釋尊到底是誰的手臂?釋尊才說出是近日得道的周利槃陀伽,王就請他入宮。
  果然大家眼前看到的周利槃陀伽,就像蛻變了一個人似的,智慧的神采更勝於平常,王忍不住稟白釋尊說:『周利槃陀伽他本性愚鈍,怎麼會只憑一首偈頌就得道呢?』
  釋尊回答波斯匿王說:『學的東西不在多,學而能行,用在日常才是最重要的。周利槃陀伽他能徹了一首偈頌的精義,真正用來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因此通身都散發出有如自然純金的光輝。一般人儘管聽多學多,不去理解或者解而不行,就不可能得到任何利益。』
  於是釋尊就總結地說了以下三首偈頌:
  「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惡。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這是北傳的譬喻因緣,南傳(〈不放逸品〉)的又不一樣。南傳是說佛陀與弟子比丘應耆婆之請,到他家接受供養;但是周利槃陀伽卻不在應請的名單裡,令他十分沮喪,就決定要還俗。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後悲愍他,就要他在精舍門口面向東方而坐,一面搓揉一塊布,一面念誦著『去除污垢』這句話。
  搓著搓著,布變髒了,周利槃陀伽宿世的善根也成熟了,突然體悟到世事的無常。在耆婆家中的佛陀知道周利槃陀伽的進展,就放光對他說法:『不只布會因汙垢而變髒,人的內心也會因貪、瞋、痴等汙垢而變髒;只要去除了這些汙垢,就能得道證得聖果。』周利槃陀伽進一步在禪修中思惟佛陀所說的法語,不久就證得了阿羅漢果。
  當耆婆的家人準備在佛缽中注水,以表示供養時,佛陀卻用手遮住缽,並且故意問道:『精舍中還有其他比丘嗎?』
  『沒有了!』
  佛陀卻說還有一位,就要人去請周利槃陀伽來。
  當使者去到精舍時,他看到的不只一位比丘,而是很多由周利槃陀伽所幻化出來,與他一模一樣的比丘。使者困惑極了,就趕快回報這件事情,佛就要他對那些比丘說:『佛陀召喚名叫周利槃陀伽的比丘!』
  當使者依言這樣去做時,每一位比丘都回答:『我就是周利槃陀伽!』逼得使者只好再回去報告這件事。這一次,佛陀要他抓住第一個回答『我是周利槃陀伽』的比丘,果然當他一把抓住第一個回答的比丘時,其他比丘都消失了!周利槃陀伽也順利地來到耆婆家中應供。供養畢,佛陀就指派他為大眾說法。這是南傳的因緣。(待續)(謝杏熏整理)

【註釋】:
➊ 本句《大正藏》作「示學者經」;《金藏》、《藏要》作「示學者徑」,意義更為明確。
➋ 千「章」,《大正藏》作「千言」;若與南傳「千句偈」相對應,則宋元本的「千章」較為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