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集》作者介紹問答(下)

一、〈平凡的一生〉問題整理

  (二十九)113/-4導師說:「我不是閩南人,在我的心目中,這裡的佛教,

總是要閩南大德合力推動的。我只能看作機器的潤滑油,偶然一滴,希望能順利

的推行下去。」

  答:換句話說,他只希望這兩個寺(華藏寺與信願寺)能夠共同努力,為菲

律賓佛教的發展而攜手合作。這中間需要有個連繫,所以有了共同住持,就顯得

這兩個寺像兄弟寺院一樣。可是,他只能夠做這樣一個「潤滑劑」的角色,事實

上寺務的推動與發展,還是要靠當地的閩南大德。

  (三十)121/1「奉獻三寶,就要多些人來共同發起。如將來自己也想去住,

那就以人少為妙。」

  答:宏德居士(黃太太)想要建道場,後來士林的報恩小築就是她建的。她

說要有人和她共建道場。於是導師建議她,如果要「奉獻三寶,就要多些人來共

同發起。如將來自己也想去住,那就以人少為妙。」如果不是想自己住,純粹是

發心想建道場給出家人住,那當然多一點人發起是好。這不但減輕她的經濟負擔

,其實對道場也好:「寧受千家飯,不受一家恩。」更何況,多一些人共襄盛舉

,豈不是分沾功德法益?但如果自己要住,又何必把問題複雜化了呢?

  (三十一)125/5續明法師在「掩關以來,有了重戒的傾向」。請問他「重戒

的傾向」何在?

  答:續明法師後來研究律學,也非常重視戒律,不但寫戒學相關文章,而且

在福嚴學舍辦學,強調要大家持午。

  順為一談「持午」的道理。持午是好事,但也要知道持午的原理。同學們有

許多是持午的,我自己本身也曾持午好幾年,了解諸位想要持午的心情,也知道

持午在修道生活中的好處。

  如果工作份量不多,而身體也沒消化器官潰瘍之類的特殊疾病,那麼,中午

以後不進飲食,身體可以輕安敏捷一點,也可達到清心寡欲的效果。所以,律典

中也說:持午有少睡眠、少疾病、少下風(排氣)、少淫欲等等好處。

  可是「持午」戒在印度是有制戒背景的。早期佛陀帶著釋子沙門在恆河兩岸

活動,沒有特別規定持午。後來因迦留陀夷傍晚時分入城乞食,驚嚇到一位孕婦

,竟致流產,當時世人譏嫌:「外道沙門都還知道過午不食,為什麼釋種沙門卻

沒有這個觀念?不知羞愧,早晚都乞,貪婪無厭。」所以,佛陀才制定這一戒律

。當時有比丘還是持反對態度的。由此可以看出:

  1. 當時的印度宗教界,早已存在過午不乞食的慣例,佛教在成立若干年月以

後,才因事緣而接納了這個慣例。

  2. 從現實環境來說:當時的僧伽藍大都遠離聚落。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比

丘們修習禪法,避免吵雜的聲音以及人群的干擾,所以一定要與聚落保持距離。

而乞食則須要走入聚落之中,聚落跟僧伽藍是有段距離的。天氣熾熱時、大雨時

行路的勞苦且不說,一天若吃個三餐,來回三趟就疲倦,不用修持了。所以,事

實上每日也必須但乞一食以減少外出。只是原先沒有嚴格規定:出去乞食,一定

不可以超過中午。

  3. 就居士的立場而言,出家人如果三頓飯都跑到他家去乞食,確實也不勝其

煩。如果一天一餐,大概還比較有提供的興緻。看沙門什麼時候來到,做好一些

食物,準備請他們吃──不只是釋種比丘,對其他的沙門他們也會布施。在印度

,以食物供養沙門,這已是一種習俗了。

  在中國環境就不同,慢慢走向寺院炊事的形態。因為沙門走上街頭乞食,並

不為中國社會所接納,他們容易被認作乞丐。既然是寺院炊事的形態,就不會有

剛才所說的乞食干擾居士或來回奔波疲累的問題了。換句話說:持午的外在因素

消失了。再者,在中國,出家人的生活習慣,也被因緣牽制而有所改變。古印度

比丘除了乞食以外,就是坐禪、經行、思惟法義、互相論議。中國的出家人事緣

卻比較繁重,必須服務大眾,而有勞力的作務,在這種情形下,如果過午不食,

有時勞務過多,能量耗損太大,身體就不能堪忍了。

  即使持午的外在因素消失了,但持午還是有前述「少睡眠、少疾病、少下風

、少淫欲」等等內在因素的好處。在環境許可的範圍內,值得奉行。所以事緣少

而專力禪修的沙門,還是不妨持午。

  但是若把「不持午」當成是罪惡的事情,我是持保留態度的。因為,我覺得

持午要考慮環境因素,衡量身體狀況。如果工作粗重,不能不進食以補充體力,

則不妨把它當做藥石。還有,如果要吃飯後藥,怎麼能不吃食物,而把藥直接吞

下去呢?這樣胃容易受傷。如果為了持午就不吃藥,那對身體會有什麼好處呢?

吃藥是有時間性的,不宜一個上午把三次份量的藥吞光。再來,要是得了消化性

潰瘍,醫囑要少量多餐,哪能一日一頓了事?因此,要衡量自己的時間、體力、

健康情形,不要因為上述情形無法持守本戒,而有一種罪惡的感覺。

  講到「罪惡」,或許有人認為:「早上諸天食,中午諸佛食,下午畜生食,

晚上餓鬼食。」晚上動鍋碗瓢盆,會引起餓鬼的飢腸轆轆,以此證明持午的必要


  對於此說的來源,我也不大能肯定。如果說「早上諸天食」。但四王天上一

日,人間五百年,那怎麼去換算呢?依人間時日計算的話,諸天要吃幾頓早餐呢

?「中午諸佛食」且不說,「下午畜生食」,畜生難道沒有上午吃的嗎?這根本

不合理。這種說法的可靠性,還是值得推敲的。 

二、〈我懷念大師〉問題整理

  (一)300/6〈評破守培上人讀唯識新舊不同論之意見〉,「唯識新舊」是什

麼?差異在哪裡?

  答:「新」是指護法、戒賢的系統,也就是玄奘所翻譯的唯識經論;「舊」

的是指地論、攝論宗的系統,是真諦、菩提流支翻譯的唯識經論。兩者的差異等

將來講唯識學時再細談。

  (二)304/-4「洵堪為學者探究之一異門方便」,是什麼意思?

  答:「洵」是真實的意思,「堪」就是能;所謂「異門方便」,就是另外一

種途徑、方法。本句意即:真是能夠做為學者探究的另外一種途徑、方法。

  (三)304/-4講到太虛大師「對於教理的歷史研究,在大師晚年的心境中,

雖非傳統的研究法,但決不如某些人所想像的『不可以』」。這是什麼意思?

  答:傳統的佛教,不重視歷史的研究法,導師從源頭探求佛法,用的當然是

歷史研究法。虛大師心目中並不反對導師對唯識研究所採用的史學方法。

  導師曾提到:「虛大師對我說:『有些話點到就好,不要說得太白了。』」

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話講得太白了,會讓別人動搖了他原來的信念吧!大師可

能會有這樣的顧慮。

  導師對印度佛教的思想源流與發展剖析甚明:唯識思想是後來逐漸發展,而

到中期大乘佛教時代才發展完成的理論。虛大師的胸襟是海納百川的,如果他反

對的話,就不會跟導師說:「這個日本人寫過了,不用再寫下去了,書名改作《

唯識學探源》就好了。」

  (四)305/-6「我以為大乘佛教,先是性空唯名論,次是虛妄唯識論,後是

真常唯心論。」導師為何與虛大師所判攝的不同?

  答:先性空、後唯識,大師與導師二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到底真常先出,

還是性空先出呢?兩人的看法就不同了。太虛大師從中國傳統佛教的觀念出發。

中國佛教的主流思想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真常唯心論,大師認為這是

最圓滿、高深、偉大的。但是導師的看法,可從下列觀點得知:

  1.以教理而言

  導師認為:真常唯心學說不符「緣起」正見,而且有論理上的漏洞。真常唯

心是眾生心──眾生比較容易接納這一類的內容。這是同樣的道理:人比較喜歡

聽「人性本善」,不喜歡聽「人性本惡」,真常唯心論與「人性本善」論,都有

「為人生善悉檀」的成份。以佛法本質而言,把握「緣起」意義最徹底的還是大

乘空宗,所以導師比較同情空宗,認為空宗較為圓滿。

  2.從實際的分判而言

  虛大師認為:真常唯心的「法界圓覺宗」較早出現;《大乘起信論》的流出

,是馬鳴菩薩所造──馬鳴比龍樹生在前面,所以當然是真常唯心論在中觀理論

之前出現。可是當代學者對《大乘起信論》是否為馬鳴菩薩所造?已打了個大問

號。事實上古代就已有《大乘起信論》是「梁陳小兒」假藉馬鳴的名義而作的看

法。所以,導師從歷史考證的角度,認為絕對不會是馬鳴菩薩所造的;從內容研

判,該論的年代也晚於中觀與唯識諸論。

  3.由教典流傳到中國的先後次第而言

  印度大乘教典流傳到中國的先後次第,是性空經論先翻譯出來的。鳩摩羅什

時代已經譯出《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到了梁陳期

間,真諦、菩提流支陸續傳來唯識典籍。至於真常唯心的典籍,經典較多,但晚

於羅什年代譯出;論典方面,更少真常典籍,也還是比性空經論晚些傳譯出來。

所以根據譯典在中國的流傳先後來看,當然是先傳來的先翻譯。以此推論,絕對

不可能真常唯心思想先出現,一定是性空思想先出現的。

  4.以爭論的內容而言

  後出的印度論典,可能會對先出的觀點表示自己的看法。所以,早期的中觀

典籍:《大智度論》、《中論》等,有對部派學說的批判,但沒有批評唯識或真

常思想的。稍後出現的唯識典籍裡,有許多是在批判部派佛教,甚至會通或批判

中觀見。真常系論典則常會引用般若經或唯識理論而加以會通。這樣推論起來,

絕對不可能是真常唯心在先出現。

三、〈掩關遙寄〉問題整理

  (一)395/-1「聖道耀東南」義?導師寫此偈的心情?

  答:聖道耀東南的「東南」,就是指台灣,台灣在中國的東南方。導師寫這

首偈的心情,主要是指時局環境限制了,沒有辦法發揮弘化濟世的志向。

  在這裡我想補充解釋的是「折翮」。「折翮」的典故是出自於《高僧傳》(

大正50•332c),鳩摩羅什對僧叡法師講的一段話:「吾若著筆作大乘阿毘曇,

非迦旃延子比也。」

  迦旃延尼子是說一切有部的大論師,作《發智論》。本論與《集異門足論》

等六論合稱為七論。又,六論的義門少,故以「足」譬喻之,稱為「足論」;本

論則文義具足,故以「身」譬喻之,稱為「身論」。七論為說一切有部之根本論

,由此可知迦旃延尼子在部派佛教中作為「龍頭」的份量。羅什說:我假使提起

筆來做大乘論典,那是迦旃延尼子所比不上的。由此可見他的自信與成就!

  「今在秦地,深識者寡」:但是中國這個地方,對於大乘阿毘達磨的價值,

知道得太少了,格格不入,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折翮於此,將何所論?」「

翮」是翅膀,我就像鳥一樣本來自由飛翔,來到中國,卻英雄無用武之地,像翅

膀被折下來了(可以說是「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這時無論講

什麼,沒有人聽得懂,也沒有人看得懂,「乃悽然而止」,於是他悽然停止了撰

寫大乘阿毘達磨的想法。

  親依就是真諦,導師這裡的「歎羅什、懷親依」,主要是指:時節因緣使得

他自己的理想抱負受到侷限而不能舒展,所以不如先隱遁起來,「居易而待時」

四、〈我怎樣選擇了佛教〉問題整理

  (一)302/-21:「老、莊的哲理非常深徹,然而反造作的回復自然,返歸於

樸的理想,始終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答:人類文明是一定會與時推移的,不可能返本復原。畢竟目前面臨的問題

跟過去是不同的,如果一味沉緬在過去的歲月中,認為過去的歲月就是一切平靜

、安寧的,可是那種平靜安寧,即使擺在現在,也絕對不可能平靜與安寧,因為

現時代有現時代的新問題,不斷在產生,為了面對這些問題,就不斷要有新的方

式來應變,然後創發新的文明。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也只不過是如此而已,不可

能長久保留那樣原始的狀態,那只是幻想而已。

  距離就是美感,對於過往或是遙不可及的未來,都有一分神祕的憧憬,如此

而已。想想看,真正讓你自己回到三、四十年前的台灣生活,你都會受不了。不

要說別的,家裡沒有抽水馬桶,糞坑臭不可聞,光這個,你就會覺得日子很不好

過了。現代人當然有可憐的地方,但是文明進步到這種程度,要回復到過去的狀

態,是不可能的。

  (二)303/-6「儒家雖不是沒有宗教的因素,而並不重視宗教。」儒家的宗
教因素是什麼?為什麼不重視宗教呢?
  答:在〈中國的宗教興衰與儒家〉(33/2)中,導師提到:他們有上層的宗
教。儒家本是宗教師,孔子是儒家的大成者,對於上層的宗教信仰,也是有的。
如「迅雷烈風必變」:看到聽到猛烈的雷電、暴風,立刻臉色都變了,即感覺到
天命之可畏,這也是一種宗教的情緒。
  「鄉人儺」,儺音ㄋㄨㄛˊ,古時迎神來驅逐瘟疫的一種宗教儀式。舉行此
一儀式時,孔子「朝服而立於祚階」,穿上朝服,恭敬的站在祚階上觀禮。由此
可見孔子是有某些宗教情感的。
  然而儒家又為什麼不重視宗教呢?再以孔子為例:孔子雖不是反宗教的,卻
有「非宗教」的濃厚色彩。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不能攝受人,又怎能攝受鬼呢?換句話說,還是以現實人生為本,是人本而
非鬼本的思想。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是此間的,而不是他方的;雖然重視祭禮,
但不說「神在」,而說「如神在」:假設神在,是妥協的,而不是求真的;「未
知生,焉知死?」是現世的,而不是未來的;「聖人以神道設教」:是政治的,
而不是宗教的。所以我們看得出來,他的宗教觀是人間的、人本的、現世的、此
間的、妥協的、政治的。他們會利用宗教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這是功利的宗教
觀,重視宗教功利、庸俗的價值,而不是重視宗教本身所帶來心靈提昇的價值。
  (三)303/-4說是儒家「缺乏鼓舞攝引力,不易使一般人心安理得(得失不
變,苦樂不變,死生不變),而邁向光明的前途」。為什麼儒家不能使人心安理
得呢?儒學不是也有「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思想嗎?不也能熏陶正氣,
令人心安理得嗎?
  答:儒家雖有這樣的理想,問題是:這樣的理想,它是怎麼去貫徹的呢?如
何讓自己有強大的力量,非作不可、不作不行呢?
  實際在儒家傳統影響下成長的漢民族,與「富貴不能淫」的精神相去甚遠。
任何賭場,百分之八十的賭徒,都是華人;華人一有錢,暴發戶的模樣就出來了
,容易吃、喝、嫖、賭。像目前台灣風行大家樂、六合彩,現在還有所謂的刮刮
樂、馬上樂,樂成一堆!這哪像是有「富貴不能淫」精神的民族?
  可以看得出來:儒家理想即使高遠,實踐卻仍是有侷限的,不能為中國開創
更光明的前程。現階段的華人,文化體質須要改變,要有自我批判與反省。
  怎樣才能夠讓自己心安理得?比如:安於自己的所得,安於自己的福份。佛
教有「惜福」、「因果」的觀念,這要靠長期的熏陶,直接反映到對人對事的態
度上。今天中國時報登一篇我的文章。他們向我邀稿,要我寫一篇有關「節約」
的文章,我想到「惜福」的觀念。
  現在一般人都意會到:地球資源有限,所以我們要節約,不然有一天把地球
資源揮霍完了,下一代子孫就沒得用了。我從佛法的角度說:不但如此,其實我
們的福份如果享盡了,就好像銀行裡的存款用完了,那銀行裡再多的錢,跟我又
有何干呢?我的福份如果享盡了,就算地球資源再豐富,跟我又有甚麼相干?「
惜福」,不祇是愛惜下一代的有限資源,也愛惜自己有限的福報,這才是佛教完
整的「節約」觀念。
  如果你說:浪費資源,下一代子孫會遭殃。有人會想:橫豎我活了幾十年,
用得痛快就好了,我管下一代幹嘛?但如果說:浪費資源,是自己損福,福享盡
了,難免受窮受苦,那當事人可能就會稍微考慮考慮浪費的後果了。所以,深信
因果者,比較能夠在行為尺度上,知所行知所不行。真能了解「惜福」道理的人
,絕對不敢靠賭博來贏取別人的血汗錢,因為他知道:沒有這個福份,卻揮霍別
人的血汗錢,今天縱然他贏得了,未來終究還要償還。
  那些酸腐儒者可能又會說:「你們佛教就是功利主義,計較因果功德。」其
實,不要以為佛教只管計較功德,聖者是無住相而布施,無所得而惜福的。只能
說:這種「無住生心」的境界,離我們凡夫太遙遠了,凡夫還是腳踏實地,先從
知因畏果做起比較實在些。佛教也只不過是告訴我們這個世間「因果不爽」的真
實相而已。
  儒家是不是能夠產生「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德行呢?我看也只有少
數有風骨的,像文天祥這樣的儒者才做得到。也因為有風骨的人太少了,所以文
天祥才能被傳頌千古!如果每個人都像文天祥,那還有什麼英雄可言?
  為什麼不能讓人「心安理得」?導師也提到:儒家是庸常、重現實的,上焉
者還能就此生而著眼於立德、立功、立言,下焉者往往過於重視現實利益,所以
對於生命的終極意義缺乏用心。
  再者,理想雖然高遠,一般人倘若沒有修為,連孟子那席「養浩然之氣」的
話都看不懂,正氣從何養起啊?只有少數人的「士」可以做得到,理想就不容易
落實在庶民之間!這種情形,反而不如庸常之人因宗教信念而產生力量。他們或
則解明因果,或則相信神之賞罰,鼓舞生命向上向善的力量可能會來得更強一些
,會讓人對於現實的一切,奮發圖強,心安理得,而不圖非分的名聞利養。
  (四)304/-6基督教「階級愛的底裡,顯露出殘酷的仇恨」。是什麼意思?
  答:維融師說:這是「信者永生,不信者永火」。導師也提到:「『順我者
生,逆我者亡』,有強烈的獨佔的排他性;除屬於己方以外,一切都要毀滅。」
(304/7)照此教義看來,走向地獄的會是大多數。所以導師才會說:「顯露出殘
酷的仇恨」。
  不過基督教也有較溫和的教派。透過民主思潮的洗禮,他們比較有包容異己
的熱誠,甚至對自己教會過去排外的態度有所反省與檢討,比過去較能善待異教
徒了。事實上,現在是多元化的社會,基督教不可能一教獨大,也不可能吞滅其
他宗教,既然如此,何不跟其他宗教和平相處呢?民主的思想,理性的社會,原
就有互相含容觀念,這也是現代西方思潮的可貴。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現在許
多基督徒,也會從另一角度來詮解《聖經》了。他們說:上帝愛世人──不但愛
教徒,也愛非教徒。(八九、六、十九 修訂於尊悔樓)

註釋:
1. 表《我之宗教觀》,頁302,倒數第 二行。以下各問題出處於問題前同 略
《我之宗教觀》,並以「頁/行」 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