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二:宗教觀美麗而險惡的歧途

妙雲集導讀(十七)

79年11月6日上午9:50∼10:40

主講:昭慧法師 記錄:宗道法師 整理:法印講堂、妙心寫作讀書會

閱讀範圍:

  〈切莫誤解佛教〉
  (下十一28,頁285-306)     
  〈誰是糊塗蟲〉     
  (下十一29,頁307-312)     
  〈美麗而險惡的歧途〉     
  (下十一30,頁313-328)

壹、前言  
        以下的三篇文章(下十一28、29、30),我將以〈美麗而險惡的歧途〉為討論重點,其他二篇為輔,其中〈誰是糊塗蟲〉的部分內容已於前節「導師對儒家的看法」談述過了。 
        〈美麗而險惡的歧途〉一文中,談到宗教經驗的問題,不單是佛教的修定,也包括其他各宗教的神秘經驗。本文從身體不由自主的運動談起,進而談到有關心靈不由自主出現幻影的問題。
貳、身體不由自主的運動 
    一、身體不由自主運動的類別  
        身體不由自主的運動,分成虔信神力和心意寧靜兩種。本文提及它們的不同:(317/5)1「凡由虔信神力而引發的,大抵是熱誠的,興奮的。感覺到有一種力量,使他非如此不可。」這有什麼弊病呢?(317/-5)「時間太久,就會感覺勞倦、困頓,於身體起著不良的影響。」因為這是亢奮情緒所引起的。至於從心意寧靜而引起的,就沒有前述的弊病(317/-4)「是寧靜的、安祥的……輕鬆的、舒適的、安樂的」,所以導師說:(317/-2)「這樣的自動,每天這麼做一次二次,對身體大概是有益的,可說是自然的,良好的全身運動法。」 
    二、中國拳術產生的原因  
        導師特別分析到中國拳術的起源:(317/-1)「從心意寧靜而來的自動……容易發展為拳術」。所以:(318/-4)「少林拳法的來源,可能為達磨門下,有人在靜中引起身體的自動,發展為有次第有規律的拳法,由旁人依著來學習。自發自動的運動,這才變為模倣的學習,成為鍛鍊體魄的拳術。進一步,變為攻擊他人的武術了」。  
        金鏞在《倚天屠龍記》中提及,張三丰的一套拳術,是在他心意寧靜到某種程度時,忽然不由自主心領神會地比劃出來的。武術會和僧道結下不解之緣,想必是其來有自。 
    三、對身體不由自主運動應有的警策
        另一方面,導師認為,無論是心意寧靜,還是心情亢奮,如果常常動手動足,搖頭擺身,在禪堂裡應該(319/2)「立刻加以警策糾正,勿使繼續下去,免得失卻參禪的第一義,流變為為了必朽的血肉之軀而賣盡氣力」。  
        有些同學提到:「在靜坐的時候會有身動的現象。」這原是自然的氣脈流動現象,怕的是行者膠著在身體氣動的覺受中,反而會影響禪修的進程。  
        有些瑜伽行者與氣功師,善巧應用氣動來療病。他們以此打通氣脈,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有時氣脈一暢通,那原先可能因滯氣瘀血而疼痛的部位,如腰、肩、背……,往往不藥而癒。但若膠著於此一覺受,則無法進一步產生禪定,更遑論慧悟,所以並不理想。 
    四、小結  
        總之,心住於身而起用,身依於心而發動,身心是交感的,(319/-2)「身體自發的運動,一定由於精神的集中,引起昏昧的,微細的心境。」反之,心靈的寧靜狀態,也會影響到生理狀況。
參、身心活動的過程 
    一、心理方面  
      (320/-5)「我們的心理活動,生理活動,一向受著明了意識的節制與指導。」從心理方面而言,(320/-3)「一般是: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染淨心、等流心──五心次第生起。」率爾心──突然的、不經過作意、思惟而起的心理活動。尋求心──已經有意識的抉擇、分別,是想心所的活動。決定心──這是思心所的活動,是一種意志力,不但是抉擇、分別,更進而產生行動。染淨心──對於所緣境有所愛取,於是好或壞、善或惡的心所開始出現。最後是等流心──同樣的心境一直延續下去,或是等流為身業或語業。 
        並非所有心理活動,都必須前述五心具備。一個人可以從率爾心直接到達染淨心。例如:好美色的男子,一看到美女,立刻起了愛念,而不是先尋求此人「美」的因素、「美」的部位,決定了行動,才生起染念的。  
        為什麼要講述這些?原來,身心有著慣性的活動模式。這些慣性是如何形成的?從日常對事物或理論的思考與行動中逐漸養成。定型了以後,就很容易有先入為主的見地。所以遇到什麼事情,就怎樣反應,幾乎變成了一定的模式。 
    二、行動方面  
        至於行動方面的三個過程:(321/5)「一般是:審慮思、決定思、發動(身)思──三思次第的生起。」所謂「思」,是引發行動的心理決定。第一步還在「審慮」,也就是想心所的階段,但這是發為決定的前階段,所以才用「思」字。第二步就是下定決心的時刻,故名「決定思」。到最後發為行動,故稱為「發動(身)思」。(321/6)「如是慣習了的,就不必經審慮與決定的過程,直接發為身體的動作。」例如:一碰到火,還沒想到火會燙傷人等等因素,手就會立刻反彈回來。一看到蛇,全身就毛骨悚然,也還沒有想到蛇的可怕何在,這都屬於慣性的反射。 
    三、身心所造成的慣習性  
    (一)生理方面的慣習性  
       生理、心理活動均易養成慣性。生理方面分為兩類:  
       第一類:(321/-6)「見於外的,受身識(與意識同時的身識)的制導。」也就是對外境的適應。剛才提及的「碰到火就立刻反彈回來」就是一例。除了這種本能反應以外,其他諸如行住坐臥、說話的姿勢、口頭語等等,都會成為習慣。  
       第二類:(321/-3)「存於內的,如呼吸的出入,血液的流行,筋肉的活動等,這些身內的活動,受著阿陀那(執持)識的執取。」它受到了細意識的操作、攝受;這不是指明了意識,而是根本識執受根身,讓它在死亡以前,維持一切的生理功能。如果是外在或內部的感染,它甚至會本能地產生某種程度的免疫或防衛功能,這都在身內運作,(322/1)「與身體動作有關」。  
       身體激烈動作時,與休閒狀態,當然有所不同:(322/1)「呼吸與血液的運行就不同」。另外,(322/2)「我們的明了意識也能影響他,如心情激動時」,或心情和緩時,(322/2)「呼吸、血液、甚至筋肉的活動,都會起著變化」。所以,導師的結論是:(322/3)「身體外表動作的習慣性,對於身內的動作,也有著相應的限制。」  
    (二)對身心所造成的慣習性應有的認識  
        對於身心所造成的慣習性,可以從兩方面了解之:(322/4)「一、不良(有害於心身)的慣習性,當然不好;好的慣習性,由於世間法的不能有利無弊,常會引起副作用。」成為習性之後,總是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相對性的限制。「二、有了慣習性,慣習的容易動作,被抑制而不容易發現的,也就不少了。當然,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動起來。」慣習性產生以後,遇境逢緣就容易發作,這就是所謂的「習氣」。  
        為什麼不能說有利無弊呢?原來,習氣如:表情的嚴厲、威儀的不良,或是心理的焦慮與不耐煩,都會對己對人產生影響,久而成為一種性格傾向。如有些人性子急,碰到事情希望乾淨俐落處理,這當然沒什麼不好;可是也有缺陷,因為性子急,容易造成他與人之間處理事情時的緊張關係。一個人的習性如果是慢吞吞的,也沒有什麼不好,可以處變不驚;但是有時也會誤事。習性如果是貪、瞋、癡煩惱的餘勢,那就更麻煩了。未來煩惱斷了,習氣猶存時,還是會帶給自己一些威儀上的缺點,或帶給別人心理上不愉快的感覺。肆、身心不由自主運動的背景分析 
    一、心理方面  
        為什麼身心會有不由自主的活動發生?這與慣習性身心活動的過程有關係。  
    (一)內心不由自主活動的類別  
        內心不由自主的活動,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夢中的:(322/-6)「由醒而睡眠,在未到熟睡以前(真正的熟睡是無夢的)」。那並不是指睜著眼睛或躺在床上胡思亂想,因為這兩者還不是內心不由自主的活動。當然從更嚴格的意義而言:未受過訓練的內心,隨時都是不由自主的;可是此中的「不由自主」,是指嚴重到明了意識完全沒有辦法管轄的似睡未睡階段。  
        第二類是:(322/-5)「由散亂而凝定,在未得真正禪定以前。」這已與散亂心不同,散亂心中,明了意識還在做主,宗教經驗中的幻境出現,卻是自己做不得主的。幻境與定境都會出現影象,其不同在於:幻境所現起的形象和音聲,無論是出現的內容還是出現的時間、出現的久暫,都是不得自主的,而且也不如定境來得清晰。定境因為是定心逼現的,所以可以自主性地讓它現起或消失;定心力強,所以影象非常清晰、光亮。  
        無論是夢境或是幻境,許多都源於「宿業熏發」,(323/6)「佛法稱之為『善惡熏發』」──過去或現生的善業與惡業、善念與惡念等,從潛伏的意識底層浮現出來。  
    (二)內心不由自主活動的影響  
內心不由自主活動,會有什麼影響呢?導師分析道:(323/-4)「有的從此變一新人,善良的德性,大大的發達,身體也有良好影響。」這是最好的現象。(323/-3)「有的變得忽喜忽怒,時歌時笑,僻執狂妄,睡眠飲食都不正常。」這是比較不理想的狀態。(323/-2)「也有精神略帶病態,而德性卻很好。」這還算沒有什麼大問題。總之,如果沒有戒學的基礎,沒有慧學的正見,一旦善惡熏發,對行者的影響力還是很強大的。  
        至於這些影響,到底是好是壞?(324/1)「可依身心所引起的影響,以判斷他的是善是惡,是正常還是變態。」也就是說:良好的影響,當然是善的。如果產生病態,或狂妄僻執,那就是壞的。  
        善惡熏發怎麼會產生那麼強大的影響力呢?導師分析道:(324/3)「由凝定而起的,不由自主的內心動態,與夢境有一顯著的不同」。夢中所看到的景象,無論是讓人喜、怒、哀、懼的,(324/5)「一旦警覺,明了意識現起時,夢境就立刻消失,很少能在夢後的明了意識內占有勢力」。縱使做了惡夢,覺得很恐怖,但過了一段時間也就沒事了。但是,(324/7)「從心意凝定而引發的心境,對於此後的身心,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因為那時的心力比較強大。  
        強大的心力所面對的境象,留下來的痕跡比較顯著,對於日後的心理當然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就像平時,些小人事方面的不愉快,過後就會淡忘。可是重大的挫折、創傷,還是會讓人改變性情,或是改變處事原則等,因為心理上受到的打擊、震撼太大了。宗教經驗的原理大致一樣,它帶來的善惡熏發,確實是需要小心處理的。  
        以上從心理方面而作分析。 
    二、生理方面  
        生理與心理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因為身心是交感互動的。在這裡另外提示一項原則:(325/2)「這種身體的自動,不但與心有關,也與『風』有關。佛法說,身體的一切動作,都有關於風力,而呼吸是風力中最主要又最特殊的。」  
        為什麼佛教會發展出「阿那般那」(念息法)?就是因為要學習攝心。假使心灌注在息上,慢慢心情寧靜專注以後,自然就達到呼吸微細的效果;相對地,呼吸越來越微細,若存若亡,心也就更為寧靜而專注。(325/7)「由於呼吸平靜而能到處流通,由於氣息集中而能強力推動。在這樣的情形下,身體不由自主的震動,就開始了。如有意無意的,一次又一次的發動,就會造成新的慣習性。」  
        導師為什麼要說這是「慣習性」?主要是:身體的氣動,也可以制止不發,讓自己的心更為專注;但是若覺好奇,或是耽於這種氣動的舒服感覺,於是心念導引著,身體的氣動就更加強烈了,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習慣,只要一打坐,身體就會不自覺晃動起來。這種慣習性也許會(325/-5)「流變為拳術」,也許會(325/-4)「對身體引起良好的影響」。不過,也許會產生(325/-3)「身心病態的發展」,那就要看我們自己的處理是否得當。曾有一例:有人習慣在打坐時導氣,後來氣動竟然無法自由扼阻,手臂連平時都抖動個不停,苦惱無比。這就是「身心病態發展」的一例。  
以上是對「身心不由自主運動」的背景分析。
伍、佛法的觀點  
        佛法承認這些是宗教經驗,但是不認為這樣就足以達成解脫的效果:(326/-6)「佛法的修學宗要,不外三學。戒學是德行的;慧學是智證的;定學是安定身心,強化身心,而為到達自在解脫,利濟眾生的依據。」定學,有穩固戒學,開發慧學的功能。  
        但是另一方面,並非有了禪定就一定會有等量的神通或智慧。如果有定就一定有通,佛弟子中有那麼多人得到了四禪八定,為什麼只有目犍連是神通第一?禪定可說只是一個助心專注、寧靜以開發智慧的工具。入初禪後,能夠引發(327/-5)「『身輕安』,『心輕安』」。等到身心輕安以後,自然(327/-3)「湧出的身心的力量,也勇銳莫當,能『堪任』一切」。這時所發揮的精進力很強大,沛然莫之能禦。以此為基,若修「八解脫」或「十遍處」,是可依定發通的。但是在修學階段,(327/5)「對於染惡心境,除遣他;良善的心境,也不要執他。這樣的進修,心境轉而更為空靈明淨,由此發生正定」,這才是對戒學與慧學有所幫助的正定。別忘了,戒、定、慧三學,為什麼慧學放在後面,八正道為什麼把正見放在前面?因為,戒、定二學還都是共世間法,只有慧學(正見)才是不共世間的;它既是開始奠基的工程,也是轉迷啟悟的關鍵。  
        一般散心的聞、思慧,是修道的眼目,一開始就要修學。可是,真正要達到慧學高程度的成就,還是要止觀成就。為什麼先修止而後修觀?原來在身心輕安而專注的情況下,發生精勤的力量,方能改變向來頑強的思考與情意慣性。一般人縱使知道無常、無我的道理,正見、正思還勉強做得到,但還是不能形成深刻體驗的智慧,這與久遠劫來「無常計常」、「無我計我」業已根深柢固的慣習性,是有密切關係的;這種慣習性,只有透過止觀成就的力量,才能斷然扭轉過來。反言之,如果沒有戒學與聞思慧的基礎,只是一味修定,行者可能會因耽著於身心的覺受,而陷入「美麗而險惡的歧途」。  
        導師的結論是:一定(328/1)「要超過這些身心的幻境」,而(328/-4)「不要著相」。這是導師對於宗教經驗的分析,以及對一般熱衷宗教經驗者的忠告。
陸、問答 
    一、〈切莫誤解佛教〉問題整理  
   (一)285/4「中國的文化,習俗,影響佛教,佛教也影響了中國文化」,又「佛教已成為我們自己的佛教」,這是什麼意思?  
        答:中國文化、習俗影響佛教的很多,例如,中國有「人死為鬼」的觀念,佛教末流的經懺竟也趨合於此,而把死者當做鬼魂來處理。又如,中國儒家厚葬、久喪的習俗,影響到了佛教,使得中國佛教特別注重沒完沒了的經懺。再如,中國文化裡有很強烈的家庭本位、重視倫常的觀念,所以往往貶抑出家。  
        再者,佛教影響中國文化的,當然也很多。生死輪迴、善惡業報的觀念已深植人心。文學方面,受到佛經偈頌、長行體裁的影響,出現了「變文」。變文又影響到地方戲曲乃至章回小說的風格。章回小說常常以一首詩作為每一回的起始與結束,中間才是正文,而且內文往往也適度加入詠詩興歎的片段;中國的戲曲,既有唱詩,又有白文──那都是受到佛教經典文學的影響。漢文的許多詞彙,如:平常心、天花亂墜、醍醐灌頂等等,都出自佛教的典故。  
        所謂「我們自己的佛教」,意指:佛教在中國,已經本土化了,揉合中國的文化、民情、俗,而成為中國的佛教,與印度佛教是有所不同的。  
  (二)294/6為何有所謂「日高三丈猶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閑」?  
        答:後句語出順治皇帝〈讚僧詩〉。所謂「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閑」,那是指帝王受種種國家事、宮廷事的困擾,很羨慕僧人的閑適;其實,僧侶若真承挑起「如來家業」,又何嘗可能「閑」得起來?半夜三、四點就起身課誦,又哪可能「日高三丈猶未起」呢?  
  (三)301/6唐、宋時代,佛教的課誦是什麼?  
        答:唐宋時代不像現在,沒有全堂課誦的規定。唐、宋時代的佛教寺院,是依寺院所屬宗派修行的法門而定功課的。導師特別舉日本為例:(301/5)「日本從中國傳去的佛教,淨土宗、天臺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課,簡要而不費多少時間,這還是唐、宋時代的佛教情況。」
   (四)301/-4「時間短些不要緊,次數不妨增多」的課誦,有什麼好處?  
        答:次數多,就能養成心常繫念在道業上的好習慣;時間短,就不會因為過於冗長而失去了興趣。這是配合心理情況的良好設計,不過中國的課誦雖然只有兩次,也並不是全無道理的,因為叢林中要聚集一次來共修也不容易,如果一天分作好幾段課誦,時間被割散了,反而不容易安排其他事務或法務,所以只集中成兩堂課誦,也是有其好處的。  
   (五)302/-5什麼叫「打笤」?  
答:「笤」是掃地的用具。「打笤」,類似民俗信仰的「帚姑」。在元宵節時,把破掃把綁上裙子請神,神到了,破掃把就能夠起來,倒下去,起來,倒下去。有點像「碟仙」的遊戲,所請來的都是一些低級的鬼神或遊魂之類,真正高尚的神祇,不會加入這種遊戲。  

        大陸鄉間有請「菜籃神」的,把菜籃蓋上衣服,兩個人拿著竹竿,一人拿一頭。請神來到時,菜籃就會搖起來,「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些還是不玩為妙! 
    二、〈誰是糊塗蟲〉問題整理  
   (一)308/2「直線的觀念,平面的觀念,固定的觀念,絕對時空的觀念,作者依據相對論,──的稱之為錯誤糊塗。」這是什麼意思?  
        答:人類往往主觀意識很強。所以,有一些觀念,被認定是「先驗」的,是絕對不可懷疑的。其實並不盡然。例如:從這個方向看是直線,但是從那個角度看,卻可能只是一點;從這個方向看是一個平面,但是從那個角度看,卻可能只是一條直線;把線放在水杯裡,呈現的竟是曲線。  
        所謂「固定的觀念」,例如:我們認為房子是固定的,可是整個宇宙都在運轉之中,沒有一點不在移動,房子當然也不例外。我們說太陽是恆星,完全不動,那是從太陽系的角度來看太陽,認為太陽不移動。可是太陽系跟其他的星系之間,還是有移動的關係。所以,這種固定的觀念,其實也是相對的。  
   (二)308/-1「今日世界的錯誤……,是一種一元的邪見」?  
        答:以為只有唯一真理可以貫徹一切,稱為「一元的邪見」,以緣起的道理來看,多元思想兼容並蓄是比較合乎佛法的。因為每人六識依六根緣六境的因緣有限,因此塑造出的個別差異性也很大,大可不必自認係唯一真理,而將其他異見當做寇仇,必欲除之而後快!  
   (三)309/7「主張『有治人,無治法』」是否為中國歷來一貫的情形?利弊如何?  
        答:這是中國主人治的一貫情形,這當然是弊大於利。在中國,法家比較重視法制的建立,文化主流的儒家卻重視人治,他們期望能有聖王明君出世,而不是建立嚴密的法規制度。  
        由於王位繼承是世襲制的,難免會有庸君或暴君出世之時。所以中國王朝始終難免治亂循替的現象,法治精神始終難以成立。而專制政體將行政、立法、司法一手包操,也無法建立權力制衡的體系。權力極度集中,易於造成權力的極度腐化。更何況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差異很大,用一個模式來統治所有地區,當然行不通。這種情形絕對是弊大於利的。
   (四)309/-2為什麼說:「相對,相對,只在他的口裡,並不在他的心裡。」  
        答:這篇文章的作者,雖然口裡講「相對」,但心裡卻沒有所謂的「相對」。他責備佛教或其他的宗教,統統都沒有想到它們的相對價值,而一味就著自己的觀點,拿來「自以為是」一番,甚至說什麼「有治人,無治法」,他不能相對比較「有治法」有什麼利益?光「有治人」又有什麼弊害?這種人自以為自己很客觀,有相對的原理,事實上,他完全被主觀的偏見操縱了。  
   (五)311/-5何謂「五行、讖緯、休咎、吉凶」之意?  
        答:五行──金、木、水、火、土,陰陽家有一套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在漢朝時代,有儒者偽造孔子所說的經典,稱為「緯書」。經和緯一個是橫的,一個是直的。此指經、緯皆是最重要而無可取代的。但緯書講的是讖言,亦即預卜吉凶等事,與儒家的非宗教精神相去甚遠。「休」是美好,「咎」是不好,與「吉凶」的意思一樣。 
三、〈美麗而險惡的歧途〉問題整理  
    (一)314/2「上海有個靈子學會,傳授靈子術。」  
        答:有關「靈子術」的解說:(319/7)「宇宙的本元,就是靈子,為一微妙而活動的元素。」他們認為:身心就是靈子的組合,所以一經引發,便會震動飛躍起來,這是所謂的靈子術,從宗教經驗中發現到身體的震動,而把它詮釋為身心的元素「靈子」在動。  
     (二)314/-2「藤田靜坐法……作逆呼吸,盡力的使臍下(焦點在丹田)緊張而突出。」什麼叫做「逆呼吸」?  
        答:正常的腹式呼吸是:吸氣進去時,氣落到丹田,腹部擴大;氣呼出來時,腹部就縮小。逆呼吸則相反,呼氣時讓腹部脹起來,吸氣時腹部再收縮。  
     (三)習定而來的動,會不會受傷?  
        答:在習定中的氣動倒是不會。本文(316/-1)中也講到:過於興奮的宗教行為才容易受傷,如果是屬於平靜型的,不容易受傷,反而對身體有好處。但還是以不耽於氣動為宜,因為這還不是真正的禪定。  
     (四)319/5「照神教的看法,這是神靈附體……,這種迷信神權的解說,當然是愚昧而不可信的。」既然是不由自主的震動,這種震動真的是愚昧而不可信嗎?  
        答:身體震動不見得就表示有神靈附體。有些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宗教虔誠、精神恍惚、念力專注,而有類似的身體震動;有些心力較弱的人,可能容易感應到一些外來的訊息干擾;有些人先天的狀況就有通靈的能力,有些人(如乩童)卻是後天無意中獲有意訓練下獲此能力。因此也不要完全排除外來力量的成份。有句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假使有人心神較弱,卻玩招惹遊魂的把戲,之後要送走遊魂,對方又不願意走,這時他受到的干擾可就大了。
     (五)氣動與長生不老有什麼關係?  
        答:氣動主要是因為身心息相應交感。心靜下來,氣息就順暢有力,這時往往會把一些堵塞的經脈打通,有助於氣血通暢,可達到自體治療的效果。所以,氣動或可延年益壽。但是佛家的禪修則不願在這「無明窟」裡做活計,以免反而耽著肉身,無法啟發慧悟。  
     (六)322/5「好的慣習性,由於世間法的不能有利無弊,常會引起副作用」。  
        答:習慣可以成「癖」;例如:愛清潔應是好習慣,可是,愛清潔到了成癖時,那就是「潔癖」,往往令人無法忍受,在生活上也為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執著於任何習慣到達某種程度,如果還不能超越,總是或多或少會成為自己或他人的負擔,所以說:「好的慣習性,也會引起副作用」。  
      (七)326/5何謂「修性不修命,修心不修身,修靜不修動」?  
        答:他們是指佛教如此。他們自認為是性命雙修,佛教卻是重心性而不重命(命運、身體)的改造。「修靜不修動」,佛教重視的是止息心靈,卻不重視有關導氣的功用。這些確實都是有益於身心的,有一些丹道或氣功,就會要人學習導氣──氣息一開始可能是在身內亂竄的,慢慢地可以把氣息集中,導向某處。例如:向來背痛的人,可把氣導向背部;如果經脈打通了,背痛也就會好起來。  
        可是佛教的打坐,往往不在這方面措心,如果在禪修中發現到身體有震動情形,禪師通常都會告訴你:「不要理它。」甚至會說:「要克制,不要讓自己漫無止境的動下去。」認為這樣做,不脫無明的心態。但反之,若強調這是業障現前,又是矯枉過正了,有時會引起禪修者相當大的身心焦慮。  
     (八)328/-2最後說這是一種「定時的瘴氣要來,左右的毒蟲要來」,為什麼要這樣形容?
        答:對於身體不由自主的震動,或是心理不由自主的幻影,因為排拒而說成是「定時的瘴氣」。至於「左右的毒蟲」,那是指:假使太執著這樣的震動或幻象,那就像導師說的:(328/-5)「如走向兩旁去觀賞,毒蛇猛獸正在等著你呢!」。換句話說,可以導致更深重的毛病,故形容為「毒蟲」。本文題目以此名為「美麗而險惡的歧途」。  
     (九)禪宗的修定與天臺宗的止觀修定法,有何不同?  
        答:兩者都重視慧觀,但天台比禪宗較為重視基礎的禪定功夫,所以下手還是自數息觀教起,而不是直下教人看住話頭、參破疑團的。而在慧觀方面,天台圓頓止觀理論來自「一心十法界」、「一念三千」,依介爾陰妄剎那之心修觀,與禪宗的「明心見性」依真常心起修,還是有根本上的不同。但兩者都「依心作觀」,與根本佛教四念處的「依身作觀」,還是有重大的不同。    
註釋:
1.為方便讀者檢閱《佛法是救世之光》內容,於引用文字前,加註起首出處,皆以「(頁/行)」表之,並省略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