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與重生:1949年以來的大陸佛教》自序

 

  但,這一不足之處的存在,其實又是由於侯博士目前在其供職的國史館,所須擔負的各類科研任務,已過於繁忙,才導致他無充分時間,得以撰成上述學者的相關論著,而非他原本的專業治學能力,無法勝任此一必要的論述所致。

本書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傳道法師與江燦騰教授。在目前經濟不景氣,佛教書籍出版不易之際,傳道法師主持的妙心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本不可能暢銷的書,在此特別向他表達個人的謝意與敬意。江燦騰教授則是本書的「催生者」,近年來我常向他請教有關佛教史研究相關問題,在本書出版之前,江教授對全書的結構、章節標題、編輯方式等,提供了許多寶貴建議,甚至親自幫忙整編,所費心力不少,在當今學界中,是十分難得的「學術友誼」,在本書出版之際,應當記上一筆。

  近年來筆者投入研究佛教史,主要是出於對當代佛教發展的關切,而觀察當代佛教,不能僅就當代現象論,必需要兼顧歷史回顧。當代臺海兩岸佛教發展堪稱極盛,但這只是表象而已,有許多蘊藏在表象背後的癥結,都得一一解開;1949年以來的中國大陸佛教,距吾人不遠,是許多人經歷過的年代,但卻少有人願意投入研究,這是一種「歷史的缺席」。蓋若不進行研究,則無法進行反思,不容易對目前所發生的怪現象與弊端,進行應有的批判,做出合宜的調適。

  儘管歷史研究可以不顧當代(現實),但筆者投入歷史工作多年來最大的體會是,史家選擇研究題材,與其關注的焦點息息相關。對我而言,研究歷史不僅僅是為了當代,更是為了將來。過去筆者曾研究發生在1947年2月28日爆發的二二八事件(2011年集結出版《研究二二八》一書),不只是為了釐清1947年的不幸事件,更是為觀察當代臺灣政治與未來發展。研究二二八史如此,研究1949年以來的中國大陸佛教也是這樣。這也是筆者多年來從事歷史研究所抱持的一貫原則與態度。

  1949年以來的大陸佛教,是筆者近十年來關心的議題之一,現在能將過去十年累積的研究成果出版,算是初步階段性的總結。但筆者也深知其不足,希望能在此基礎上,未來能更上層樓。研究當代佛教史,要有「超越」的眼光,能超越任何意識型態(政治、黨派、教派、宗派等)的束縛,入乎其中,超乎其外。關於這一點,在政治超過一切的中國大陸,恐怕很難馬上做到。希望本書之出版,能觸發「彼岸」學者,產生良性互動。本書是一本生長在臺灣的佛教史研究者,對中共統治下的佛教史之觀察,可以說是「臺灣佛教史研究者眼中的大陸佛教」,這樣的觀察角度,雖有特點,當然也有其侷限,歡迎各方學者,提出不同的觀點來討論。

  張偉然在〈歷史學家缺席的中國佛教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一文中提及,過去中國佛教的研究,一直被視為中國哲學史的一個分支,呈現出來的都偏重在哲學。他呼籲:歷史學家應多參與中國佛教的研究,才能使佛教史研究精緻化。張偉然只提到,歷史學家在中國佛教研究方面不該缺席,筆者則想進一步強調:歷史學家應重視20世紀以來的佛教史研究,因為時代接近,與我們所處的年代關係密切,可以利用的史料多,研究有其迫切性,也有其便利性。

  法國漢學家潘鳴嘯(Michel Bon-nin),在其研究1968至1980年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失落的一代》一書前言中提到,由於這個議題在中國大陸是「研究禁區」,當有境外學者率先發表研究論文後,某些老知青「受到了鼓舞,開始反思自己的經歷,並著手也對這個問題進行學術性的研究工作」,因為他們是「局內人」,比境外學者有更好的條件來研究這場運動,不能再坐視「那些局外人士評論我們的歷史」。筆者撰寫本書,就大陸佛教界、學界來看,也是「局外人」,「局外人」的視角與觀點,當然與「局內人」不同,希望本書的出版,能推動「局內人」來思考本書所探討的議題。為了怕引起大陸讀者的誤解,請留意本書題名「浩劫與重生」中所包含的意義,筆者所重在中國大陸「如何重生」這一方面;但若欲瞻望未來,對過去若沒有足夠的了解與反省(反思),則一切將只是空談而已。本書既已出版,就已不屬作者個人所有,歡迎關心此議題之學界、教界,不吝賜教,以作為筆者修訂本書及未來繼續進行中共佛教史研究之參考。研究是一種不斷提昇自己學術能量的過程,目前的研究成果,當然仍有許多不足處。在未來,筆者仍會持續關心此議題,希望能再進一步深入、細緻地撰寫相關著作。

  最後,想在此感謝在本書撰寫過程中幫忙提供資料者,其中包括:臺北華嚴蓮社成一法師、大乘精舍樂崇輝居士、江燦騰教授、闞正宗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羅久蓉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軍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楊奎松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曾業英教授、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康正果教授;而妙心出版社在本書出版過程中,呂姝貞女史的大力幫忙,郭蘭秀居士幫忙校對,更使筆者銘感在心,在此一併獻上我的真誠謝意。

 

於新北市新店自宅

2012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