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精神.薪傳無盡
 

釋圓真

 

  

緣起
  由於之前曾觀看《西遊記》讀本、漫畫、卡通、連續劇或電影等,對於唐三藏法師——玄奘大師(602-664)的慈悲與堅忍意志,在腦海中已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以前在家裡,媽媽觀看電視時,只要「西遊記」一上演,就會馬上喊著:「阿貞,阿貞,猴子那齣戲又再演了;趕緊來看!」雖然媽媽聽不懂國語,但她卻憑著電視螢幕上的劇情畫面,告訴我:「那隻猴子很用心,當他師父有難時,他都會馬上想盡辦法,到處奔走,尋求解救的方法,真是厲害!」我想,《西遊記》透過各種形式呈現在大家的眼中,已經可說是家戶喻曉的小說,足見文學所展現的力量。
  雖然有人說《西遊記》這本小說,呈現玄奘大師的懦弱,凸顯孫猴子的機靈,但取經過程中的艱辛,卻是共同的議題。也因此,讓大家都知道唐代有一位三藏法師去西方取經的故事。
  《西遊記》的故事,藉由悟空、悟淨、豬八戒等人物,用隱喻的方式來詮釋佛法的思想內涵;而《大唐玄奘》電影係根據《大唐西域記》,以石磐陀等人物,刻畫人性、佛性的分野。以前自己曾思索著:為什麼要去西方取經?為什麼會經歷這麼多的險阻?真的是如同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嗎?

初識玄奘的偉大
  直到就讀玄奘大學宗教所,黃運喜老師推展「玄奘學」研究,剛好我想做的研究主題——《勸發菩提心集》,就是玄奘大師的徒孫慧沼大師所撰,鮮為人知。才得知玄奘有感於:「既遍謁眾師,備飡其說,詳考其理,各擅宗塗,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此外,他也浩嘆:「遠人來譯,音訓不同,去聖時遙,義類差舛,遂使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紛紜諍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為了釋疑當時中國唯心大乘的論諍,玄奘遂誓願西行依戒賢學習《瑜伽師地論》,以探求本源。
  眾所周知,玄奘大師不惜身命,決心西行求法的動機,即是「誓遊西方以問所惑,并取《十七地論》以釋眾疑,即今之《瑜伽師地論》也。」因而歷經千辛萬苦,取回梵文典籍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予以漢譯。其中,廣大句義皆微妙、能令聰敏者融心的《瑜伽師地論》一百卷,更是最重要之譯作,被視為當時的佛教百科全書;但,由於卷帙浩瀚,加以法相宗式微,在崇尚簡約的中國,並未廣泛留傳。
《瑜伽師地論》不但具有豐富的大乘菩薩思想,對菩提心的相關論述,在大乘佛教論典中是最為完整的。所以,它不僅是佛法中之瑰寶,更是現代人修習佛法的指南。可惜過去由於取得經典不易,無法將這些思想弘傳開來。
  玄奘大師為釋疑當時唯心大乘的論諍,遂誓願前往印度求法,直探本源的精神;相隔千餘年後的印順導師,也因感於當時的佛法與經典所述有出入,而決定治印度佛教史,以探其本源,明其流變,抉擇而洗鍊之,二人均能啟發後人於無窮。
  由於筆者從高雄來臺南,第一部聽聞的經典,就是傳道法師用閩南語講述的《勸發菩提心集》卷下;雖然沒能從頭聽起,但聽聞間,已非常希望能深入該部經典的微言大義。
  當年,我想到國中課本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一文中的窮和尚,都可憑著一缽一瓶到南海取經了,自己也就試試看吧!
  於是,在沒有白話文本,相關資料也很少的情況下,僅僅憑著一股求知的傻勁,進行論文寫作。中途也曾遭遇瓶頸,但我還是以《勸發菩提心集》為探討對象,於民國九十三年完成了碩士論文。之後,在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講述該典籍時,發現自己還不是很懂,於是,又再嘗試將原文儘量翻譯成白話文,以便利修學者參考。斷斷續續也歷經了十餘年,才做到卷中的第十門,距離完成,還很遙遠。
  由此,更能體會譯經的辛苦,因此,才希望能再就讀國文系所,接受語文訓練,或許會有所助益。就讀國文系博士班,除了自己所主修的思想領域課程之外,美學、古文、小說、俗文學,也讓自己開拓了更多的視野。
  記得有一次上課時,老師說中國塔里木大學來函邀約前往發表論文,並註記要攜帶四季的衣服,因為一天就有四季的溫差變化,老師說他不便參加,是否有同學有意願參加,將加以推薦。結果,一聽到「要攜帶四季的衣服」,都沒有人願意:主要原因是攜帶不方便、身體方面不知是否能適應?
  回顧玄奘大師當時決定西行,如果像我們這樣的想法,恐怕也無法成就他的心願及譯經事業。足見他的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在沒有任何交通工具或朝廷經費支持等下,玄奘大師居然憑著自己的毅力,完成這艱難的心願!

義淨大師承繼衣缽
  繼玄奘大師之後,義淨大師歷險歸來,撰寫《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和《南海寄歸內法傳》,讓後世眾生了解西行求法鮮為人知的歷史。現在我們能夠方便讀誦三藏十二部經典,無不是先輩求法者「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與青春歲月,捨身求法、不問歸途的精神所成就的!
  義淨大師在《求法詩》中說:「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若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可知求法僧人,是我們應當敬仰、學習、追隨的典範。每當研讀《瑜伽師地論》,想到玄奘大師的辛勞,就覺得自己非常幸福;如果沒有前人的犧牲奉獻,我們今天又將如何深入經藏、如何充實自己的智慧資糧?

人人都是未來的玄奘
  清代文人彭端淑筆下的窮和尚,提醒我們:為學、做事要及時,不要等待。這不也是玄奘大師不畏艱難,及時西行求法精神的延續嗎?
  因此,從唐代的玄奘大師到清代文人筆下的和尚,都憑著「一缽一瓶」完成了大願,這不正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我們也發現,玄奘大師不忘初心,「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讚墨子兼愛精神)的求法精神,確實為我們晚生後輩樹立一個「不畏艱難,完成心願」的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