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 小品集

  

 

傳道法師的叮嚀

 

   一、過去的好行為,若不繼續,斷了相續之心,就算不上是

     真的好行為;同樣的,過去的壞行為,只要能夠斷相續

     心,斷除惡緣,也就能夠成為好的行為。

 

   二、信仰佛教,必須親近善知識,多聞正法,依法勝解,而

     確立正知正見,以清淨戒行為基,而進修定慧,智慧才

     能顯發,才能真正過著正信佛教徒的生活。

 

   三、過去所做,會影響現在;現在所做,則會影響未來,所

     以我們要把握現在。
 

   四、比特色,不比第一;和自己比,不和別人比。
 

   五、一切生命來自眾緣和合,故生命乃是感恩、報恩的人生

     觀。
 

   六、生命的可貴不在長短,而在價值──淨化自己,淨化別

     人。

 

   七、講因果,不單純的有因就有果,佛教中的因果還要加上

     一個「緣」字。要有因有緣,有條件因素的具備,才會

     有果的產生。

   八、「人的心力最強——有心造善,上升得高;存心為惡,

     下墮得深。是上生下墮的樞紐關鍵,一切的罪福苦樂皆

     來自人身所造,我們既得此人身,豈可不好好珍惜運用

     呢!」

   九、有很多人經常只是回憶過去,展望未來,卻不知道把握

     真實的現在,結果只是弄得兩頭空,還能得到什麼呢?

   十、苦樂參半的人間,是修學佛法的最佳道場,知苦厭苦而

     進求智慧的開發,以得解脫的自由。所以諸佛皆出人間

     ,「人間於天則是善處」。

 

  十一、一般人,得意時,大有捨我其誰、非我莫屬的氣概;失

     意時,就將責任全推給別人,這就是「無明」。

  十二、如實正觀與他人相互依存的關係,成就了才不會驕傲,

     失敗了也可泰然處之,這就叫做「明」。

  十三、念佛不應只是在形式的數珠口念,而應重在念佛實質的

     悲智願行。

 

  十四、法喜能治病,悲願可延年。

  十五、我們要秉持佛陀出現在人間的積極精神——此地、此時

     、此人的關懷與淨化,捨己利人、盡其在我,任重致遠

     的使命感。

  十六、用心計較行善而執著,謂之著相,功德有限;行善不執

     著,謂之不著相,其功德無量。
 

  十七、「不作惡,多行善,以清淨心行事。」
 

 

傳道法師作品集

 

 

 


晚鐘
軍行忘遠近,翻越幾巒峯?
何處斜陽外,悠悠報晚鐘!

∼刊載於《慈恩拾穗》(民65年11月20日),頁69。

 

聽泉
石谷幽蘭暗送香,山泉輕瀉奏笙簧;
眼前盡是會心處,但得心空即道場。
∼刊載於〈古今詩園〉,《中國佛教》14卷11期

(民59年7月15日)。

 

問僧      谷泉(傳道)
煙塵作旅本匆匆,踏遍寒林似轉蓬!
借問來時歸去路,可知南北與西東?

∼刊載於〈古今詩園〉,《中國佛教》14卷11期(民59年7月15日)。

 

內湖聽泉
聽泉獨自思,兀坐忘形時;
此是廣長舌,震聾復笑痴!

∼刊載於〈古今詩園〉,《中國佛教》14卷11期(民59年7月15日)。

 

曇花   曉嵐(傳道)
冰肌玉骨呈芳姿,底事姍姍來獨遲。
敢是良宵苦寂寞,平明低首淚輕垂。

∼刊載於〈古今詩園〉,《中國佛教》15卷3期

(民59年11月15日),頁16。

 

「我」
由於矇昧的無知,
隨順盲目意志的活動,
不覺間,
把生命帶進了
認識性的世界!
那欲愛美麗的漩渦,
挾着貪、瞋、痴的毒素,
再發為予取予求的
佔有行為!
從此,
三途六道來往!
牛胎馬腹亂鑽!
這強作主宰的苦果,
怪得了誰啊!
須知,
生命原是
來去中的一個空性呀!
朋友!
何不大力掀翻那
含有無盡錯的「我」呢!

∼刊載於《慈恩拾穗》
(民65年11月20日),頁70。
 

思親
兩岸盡丹楓,翹首蒼穹,萱堂一別總難逢。萬里關山秋夢斷,買棹無從!
別緒似雲濃,露滿梧桐。華胥已杳萊衣空。線斷淚珠難收歛,天外慈容。

~調寄浪淘沙~

∼刊載於《慈恩拾穗》(民65年11月20日),頁70。

 

滿庭芳──西窗寄意 
  
莽莽前程,淒淒風雨,多少離合悲歡!秦時明月,還照漢時關。幾許如虹壯志,重回首、無限辛酸。誰堪續,荊歌漸筑,易水晚風寒!前言,曾記否?吳宮花草,晉代衣冠,剩英雄淚影,金劍頻彈。為問歸舟何處,莫錯過、倦鳥還山。三徑裡、琴書寄傲,松菊共盤桓。
∼刊載於《慈恩拾穗》(民65年11月20日),頁70。

 

汐止秀峯山觀瀑偶拈
世外闢殊方,千尋匹練長!
何當清冷水,徧滌熱中腸。

∼刊載於《慈恩拾穗》(民65年11月20日),頁70。

 

春朝登碧雲寺樓偶成
曙色纔曚曨,
憑欄面面風。
環山雲上下,
間竹寺西東。
野草緜延綠,
山花隱約紅。
無邊塵外意,
盡入此樓中!
∼刊載於《慈恩拾穗》(民65年11月20日),頁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