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歡喜心 做利益眾生的餅

裕珍馨/馨世代 No.27(2012) 尹蘇荷

 

  鳳凰花開時節,大哥陳裕賢帶著幾位同事前往台南,拜見妙心寺住持傳道法師。幾十年深厚的師徒情誼,讓陳裕賢每遇困擾於心的公私事,無論是企業的經營、家中長輩的健康等,都會親自登門求教,法師則以一貫的真誠率直話語,直指問題的核心,每每兩三句即讓陳裕賢豁然開朗!
  那天,天氣正好,一行人喝著甘醇的鐵觀音茶,在大樹下的涼風中,聆聽陳裕賢與法師的對話,他們時而談起奶油小酥餅發想的源起,時而憶起辛苦打拚的往事,時而聊聊對現代年輕人的觀察,時而說說正在進行中的外埔觀光工廠的進度,時而分享一本書的閱讀感想、企業的用人之道,在偌大的廟庭之中,兩人用心交談、用心交流,正如同這數十年來的每一次交會。


奶油小酥餅的開發源起
  民國84年(1995),陳裕賢的母親前往台南看二哥陳裕民時,由二哥引薦認識了妙心寺的傳道法師。因為法師不太像一般出家人,人很風趣,講話也頗具哲理,每次和皈依佛教的母親說說話後,母親心頭的鬱悶就會放開一點,所以日後,只要時間允許,大哥、二哥就會帶母親去妙心寺坐坐、和傳道法師聊聊。
  有一次陳裕賢來訪,正巧遇傳道法師的師父開證法師,在眾人閒聊時,開證法師提到:「我很喜歡吃你們家的餅,尤其是酥餅做得特別好,很好吃,但也很『歹勢』吃,這麼大塊,只能分著吃,不管是用刀切、用手剝,或者在吃的時候,碎屑都容易掉滿地,為什麼不開發小片一點的酥餅呢?」
  陳裕賢回答:「的確有客人反應過這個問題,但我擔心,餅如果做小了,看起來就會像是太陽餅,那就失去奶油酥餅的特色。」
  開證法師就建議:「不然做個像Pizza的騎縫章,至少,比較容易把餅分開。」不過陳裕賢擔心在餅皮作上騎縫章之後,會影響酥餅的膨脹度,扁扁的外觀就會不好看。
  這時在一旁用心聆聽、思考的傳道法師表示,把餅做小,不只是為了解決「分餅、吃餅時掉屑」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現代人怕甜、怕胖,家庭成員普遍又少,一塊大餅就算分著吃,也不一定吃得完,因此進一步建議:「你們可以把餅做得比太陽餅大些,然後比現在的奶油酥餅再小些,而且味道不要太甜,還可以研發多樣性的口味,這樣比較符合現代人少子化、注重健康和多元化的潮流!」
  傳道法師的這一席話有如醍醐灌頂,陳裕賢聽進心裡,只覺茅塞頓開,深深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經過無數次的研發、改良、再改良,最後成功開發出大小剛好、甜度適中、口味多樣的「奶油小酥餅」。
 

朝全民健康的餅藝方向前進
  說起現代潮流,傳道法師表示自己從小家貧,當過童工、牧童,十二歲就到高雄唐榮鐵工廠當學徒,被派在船上進行拆船的工作,「事事求精準」是當時工人們的基本態度,也深深影響了他日後的為人處事。因此,他最不能接受許多年輕人,經常把「大概是、好像是」掛在嘴上,不喜歡他們做事態度敷衍馬虎、不求精準,也不會盡最大心力去追求完美:「當學徒真得很辛苦,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年輕人可以這樣過生活。還是小孩子的我就必須拿著28磅的機器,在船上進行敲打、焊接等工作,只要稍一不注意,小則輕傷,大則引起船隻爆炸,危及自己及他人的性命。那段時間,我的每一根手指頭、腳趾頭,就受過各式各樣的傷。但也因為這段日子的磨難和磨練,我養成了凡事小心謹慎,以及精準的觀察力!」
  喜歡閱讀的法師,極力推薦由日本江本勝博士著作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還提到書中一則小故事:「日本的琵琶湖因外來藻類異常繁殖,而產生腐臭、優養化的情形,甚至嚴重到讓水中的魚幾乎要『窒息』而死。為了替汙染的琵琶湖進行淨化儀式,江本勝的老師號召了350個人一起來祝福湖水,感恩它,並讚美它。後來,不但外來藻類銳減,湖水開始變得清澈,還維持半年的好時光。」分享這則故事之後,法師話鋒一轉,立刻語重心長地對陳裕賢說道:「若是老闆能夠不斷地鼓勵員工,那麼員工就會以歡喜的心來做餅,做出來的餅就會特別好吃,顧客吃了,也就歡喜又健康,於是生意自然興旺。」接著,法師下了一個很妙的註解,他說:「利益別人的當下,也是利益自己,淨化別人的同時,當下就是淨化自己。」
  法師知道裕珍馨正在外埔興建「每層樓佔地1100坪,全建物共5800坪」的觀光工廠,除了讚嘆工廠佔地之廣,以及對於生物科技和環保議題的關注和執行力,更勉勵陳裕賢一定要朝著全民健康的餅藝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