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與傳道法師的一段因緣

佛光大學佛學系助理教授 闞正宗

 

  民國77年元月,「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成立,同年10月左右,當時菩提長青雜誌社尚在臺北市德行西路,社裡收到來自百科文獻基金會要求提供臺灣佛教的文獻資料,時發行人甫離開雜誌社赴美深造,將雜誌社交給我,看著這份通知反覆思索,讓我對於當時有此眼光從事如此艱難文化事業的開證、傳道師徒二人留下深刻印象。
  往後的十年,「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走過辛苦的歲月,而我亦在菩提長青雜誌社之後成立出版社,在顛簸無助的文化長途上摸索。方從自己經驗上深刻體認到文化事業經營之不易。
  民國85年的夏日,因《臺灣佛寺導遊》第九集擬集結大臺南地區的寺院,必須時常南下進行調查工作,終於有機會來到「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的基地──永康妙心寺。那一天,傳道師父侃侃而談,除細數中華佛教百科不為人知的編輯情形外,還將他在臺灣佛教諸多見聞毫無保留地告訴我。這對於從事臺灣佛教史研究的我提供莫大的助益。我記得採訪末了,我為法師拍了一張照片,刊登在隔年出版的《臺灣佛寺導遊

》中。法師往生後,每見及此照,昔日廊下暢談依然歷歷在目。法師平易近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看似嬉笑怒罵中,卻透露出他為法為教的堅持。
  又過了十年,因緣際會,我在民國94年9月進入成大歷史所博士班,成大並未特別為遠途的研究生提供住宿。由於每週僅兩晚住在臺南,租屋並不符經濟效益,這時我又想起傳道師父提攜後進的俠義性格。於是透過藍吉富老師的關係,我得以在兩年博士學分課程中,於每週週日及週一暫住於妙心寺中。記得入住前,法師跟我說,宿舍僅有一木床一書桌一衣櫃,希望我能適應。
  我喜歡簡單,這種木床書桌的擺設正合我意,這也讓我認識到妙心寺及傳道師父的「簡單就好」的道風。但是,不簡單的是,法師告訴我,妙心寺所有的格局,像是庭院是在環保設計理念,即綠建築的概念,草地植栽及鋪磚都考慮讓雨水可以滲入地下,活化土質與土壤。而我住的宿舍,特別是熱水供應,則是環保的太陽能。法師一輩子關心環保及身體力行,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借住寺中時,每每思及回饋之道,時國史館兩位史學界前輩卓遵宏、侯坤宏正緊鑼密鼓地為臺灣佛教重要人物從事口述,我徵得他們二人及法師的同意並參與,口述從民國94年10月24日至12月24日,幾乎每週進行一次,每次約在3~4小時,前後進行14次。這兩個月中是親炙法師回顧他的一生,法師細數他在佛門的點點滴滴,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娓娓道來。共同口述人侯教授將法師關懷眾生、關懷生態、關懷文化、關懷本土的理念,以訪問後記的方式勾勒出五大人格特質:善於說法、吸收與弘揚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重視佛教文化、重視本土文化、重視「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誠哉是言。
  去年十一月,因業師陳玉女老師引薦日本黃檗宗僧贈送古版大藏經之因緣,再度來到妙心寺。當天法師紅光滿面,為日本僧人展示並解說他的文物收藏,其中有不少是珍品是日本近現代僧人文士的真跡題字,著實讓人大開眼界。萬萬沒想到,才兩個月,12月29日,法師竟圓寂了。當隔天我從藍老師口中證實此事時,震驚不已,激動與感傷久久無法平復。
  想起與法師這些年來的諸因緣,那種促膝夜談的口述場景,彷彿又歷歷在目。每當夜晚十點左右口述暫告一段落,從樓上走下來至庭院時,法師有時還會拉住我的手、拍拍肩膀,意猶未盡地補充說明,而四周夜闌人靜,法師的聲音回蕩如鴻鐘,不時回蕩耳邊。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傳道師父的色身雖滅,但是,德不孤,必有鄰,我確信他的理念與思想,將會長久地流傳下去,法身將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