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在夙昔

黃珮珊

  聽聞師父圓寂的消息,我沒有太多的情緒,只當他老人家不過一趟遠行罷了!在妙心寺學習三年多的收穫不是紙筆能一語帶過的,因為師父給予我們最珍貴的是法,在此就把一些印象深刻的上課內容和大家分享。
  回想起師父上課時,總能把佛法用很淺白、俚俗的語句表達,例如講到業感緣起,他會用俚語說:「虎跑千里為吃肉,狗跑千里為吃屎。」而比喻沒有福報,他則說:「賣鹽ㄟ生蟲,珍珠放到變成老鼠屎。」讓人聽過以後印象深刻。而世智辯聰為何會是見聞佛法的障礙,他則簡單的比喻:「因為滿出來了,就裝不下東西了!」
  師父也常常在閒聊之際,跟我們介紹臺語溫潤含蓄的美,摘錄一首我還記得的與大家分享:「月娘照紗窗,偏偏照阮守空房,關窗將月緊緊送,送去公園照別人。」從臺灣的閩南語詩中,可以窺見臺灣人善良溫厚的性格。
  師父教授的除了佛法以外,還有諸多對人性的敏銳觀察,如:「人聞其香,其香已成灰。」「忌我安知非賞識?」都值得我們再三玩味、省思。
  師父也提醒我們:如果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批評,其實核心是對自己沒自信。如果覺得對方這樣說傷了我的自尊,就要返照自己:難道我的自尊是建立在他人身上?
  而講到緣起無我,師父也會殷殷提醒:「我們都只是一個小螺絲丁,如果起了我慢心,覺得我和別人都不同,是不是也代表我和所有正常的人都不同?」
  對於修行這條路,師父的教法也能讓我不斷反芻、思索,如:「修行佛法固然一開始是需要方便法,但方便到某個程度,方便會變成障礙。例如幼稚園的方便,到了研究所,可能就不適用了。」「如果無我,誰在修行?誰解脫?誰造業?誰輪迴?」「佛法的空性的緣起性空,是「如」幻「如」化,而不是「無」幻「無」化。」其中意境的體會,只有自己親自去實踐,才能領略當中的深意。
  講到真正的禪法並不是打坐,師父會說:「愛睏假入定,度咕假坐禪。」句句珠璣,讓人捧腹大笑之際,破除對於修行時種種法門、儀軌的執著,也讓我看見原來學習佛法也能是如此輕鬆、簡單。
  緣起的人生觀,是互助的人生觀,師父則是身體力行的做到了,如對環保、公益議題的努力向來不餘遺力,或在針砭時事時都能不計毀譽的直心直言,真誠的做自己。三年多的法緣,彌足珍貴,雖然師父已遠走,但他的身教和言教典範猶在我心!在此頂禮師父,禮謝師父這些時日的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