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恆沙智慧﹛第 27 期〔87('98).03.01〕﹜
長者的布施
──兼談對今日社會的開示(文/唯默)
佛陀時代,有一位家財萬貫的「長者」(註),為人慳貪,吝嗇成性
,從來不肯布施分文。世尊想要度化他,於是派遣舍利弗到長者家為其說
法,演說種種布施的功德;然而長者慳貪成性,絲毫不為所動,看看日已
近午,舍利弗還是沒有離開的意思,長者索性告訴舍利弗說:「現在快要
中午了,我沒有食物供養你,你請回吧!」舍利弗知道長者頑愚難以度化
,只得回來稟告世尊。
世尊於是又遣目犍連尊者,運用神通飛到長者家中去感化他。長者說
:「你為了要得到我的供養,用這種幻術來蠱惑我,我不會受騙的,快回
去吧!」目犍連知其冥頑不可度化,也只好回來稟告世尊。
佛陀悲心所致,必要破長者的慳貪之性,於是親自來到長者家中。長
者見佛陀親自造訪,以禮相迎,請佛上座。世尊方便種種說法,於是對長
者說:「你能行持五大布施嗎?」長者立刻回道:「我連小小的布施都不
願意了,還談什麼五大布施。」
然而長者心裡又不免好奇,於是問道:「什麼叫做五大布施呢?」佛
陀說:「五大布施者:一、不殺害一切的有情眾生,你能做到嗎?」長者
心裡想:「不殺害眾生,對我的財物並無損失。」於是告訴佛陀:「這個
我能做到。」佛陀又說:「第二是不偷盜──不竊取別人一絲一毫的財物
。」長者心想:「別人不偷我的就行了,而且這對我的財物也不會有損失
。」於是又告訴佛陀:「這點我能做到。」世尊又說了不邪淫、不妄語、
不飲酒三項,長者都分別在心裡盤算著要不要花錢?才都一一答應了。
佛陀又為長者開示種種受持五戒的好處,若能持此五戒,等於作了五
大布施……。如此不費分文就能做這麼大的布施,長者心裡非常高興,想
以一條較差的毛毯來供養佛陀,於是到倉庫去找,但是整個倉庫沒有一條
不好的毛毯,每一條毯子都是又好又新,長者只好隨便取了一條出來要供
養佛陀。而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倉庫裡所有的毛毯都緊緊相連著長者手
中的那一條毛毯來到佛前,長者心裡不知如何是好。佛陀知道長者施心不
定,於是對長者說:「從前帝釋天與阿修羅打仗的時候,因為心意不定,
所以戰了三次都沒能打贏阿修羅,最後下了最大決心才大破阿修羅軍。」
長者聽後,始知佛陀真正是一位偉大的聖者,連自己那猶疑不定的施
捨心都被佛陀看得清清楚楚,心裡非常惶恐,五體投地,跪拜在佛陀腳下
。此時長者所有的傲慢心、慳吝心、貪心,一時都被佛陀的慈光照化了,
只存一片清淨的信心。世尊知時機已成熟,進而為其演說法要,長者聞後
立即證得初果須陀洹,斷三界見惑。
翌日,魔王知道長者已證初果,預入聖者流,從此魔界又將少了一個
子民,心裡非常不安,於是化成佛陀的樣子要來破壞。長者甫證初果,未
具六通,因此不知是魔所變,歡喜迎接。魔王所變化的佛對長者說:「我
昨天向你說的那些法是不對的,你不要相信,趕快捨掉。」長者聽了非常
奇怪,心中思惟道:「這人外表看來明明是佛陀,怎麼說的卻不像是佛陀
所說的呢?好像獅子的皮披在驢子身上,外表看似獅子,其心卻是驢。現
在我可以肯定這人說得不對,此人的話絕不可信。」長者這些心念被魔王
知道了,魔王知道長者對法的信心堅定,不可動搖,於是恢復其魔身對長
者說:「我是故意來試探你的,現在我知道你信心堅定,不可動搖,我無
法破壞你的正法。」說罷隱身而去。
時下社會風紀敗壞,魔說風靡,佛弟子要深解義理,建立正確的知見
,才能辨別佛說魔說。而布施修福,一則廣結善緣,一則去除自己的慳貪
之心,這些都是將來成佛不可缺少的資糧。世尊成道之前曾捨身飼虎、捨
身救鷹,連自己的身命都可以布施了,還有什麼身外之物不能捨的呢?(
取材自《眾經撰雜譬喻》)
註: 長者:在印度,稱積聚財產的富豪為「長者」,如:須達長者、月蓋
長者等;或指年高德劭者,如:那拘羅長者。此處指前者。